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首相菅义伟称台湾为「国家」,日媒在报道时则表示「日本遵循一中原则」?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一下这个问题,并尽量让它读起来更自然,避免AI的刻板印象。

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当时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国会答辩中,在回应立委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提到了台湾。而日本媒体在报道相关情况时,往往会非常谨慎地使用措辞,并强调日本政府的一中政策。这背后其实涉及了日本对华外交策略的复杂性和一些历史背景。

菅义伟的表述:

首先,我们要看菅义伟当时具体说了什么。在国会答辩中,面对议员关于台湾能否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会议的提问,菅义伟的回应大致是肯定台湾有参与的必要性,并表示“台湾是一个重要的伙伴,我们致力于在《日美联合声明》中实现台海和平与稳定”。

从字面上看,菅义伟并没有直接说“台湾是一个国家”。他更倾向于使用“伙伴”、“重要伙伴”等词语。但是,在很多台湾民众和一些政治观察家看来,这种强调台湾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伙伴”的地位,以及提及《日美联合声明》中关于台海和平稳定的内容,已经是一种非常“亲台”的表述了。

关键在于“国家”这个词:

为什么会有“台湾是国家”的解读呢?这主要源于一些政治言论中,对“国家”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层面。在某些语境下,一个拥有自己政府、领土、人民和主权的实体,即使未被普遍承认,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事实上的国家”。而日本国内,特别是保守派政治家,对台湾的民主制度和地位有着一定的同情和支持。

但需要明确的是,在国际外交场合,尤其是与中国打交道时,“国家”这个词的使用具有极其敏感的政治含义。日本政府在公开场合,尤其是面向国际,需要严格遵守其既定的外交政策。

日媒报道中的“一中原则”:

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核心问题:日媒报道时为何会强调“日本遵循一中原则”?

1. 官方立场与媒体责任: 日本政府的官方外交政策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这是日本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也是日本长期以来处理对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基础。日本媒体在报道涉及到敏感的中国台湾问题时,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个官方基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说,这是在履行其报道政府官方立场的责任。

2. 避免对华刺激: 中国政府对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支持台湾独立”或“承认台湾国家地位”的言论都非常敏感,并会予以强烈的反应。日媒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报道时会刻意加上“日本遵循一中原则”来为日本政府的表述“降温”,表明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并未改变,并非要挑战中国的主权认知。这是一种政治上的缓冲和界定。

3. 平衡的报道: 很多时候,日媒也在努力呈现一个相对平衡的画面。他们一方面报道了日本领导人的具体言论,另一方面也需要交代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从而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日本在此问题上的复杂性。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首相虽然说了这么一句稍微‘出格’的话,但大家别忘了,我们政府的底线还在,我们没变”。

4. 日本国内的多元声音: 日本国内对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和台湾问题,本身就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些亲台的政治力量和舆论倾向于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而另一些则更注重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和地区稳定。媒体在报道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多元性,但最终的基调仍然会受到官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为什么菅义伟的表述会引起关注?

菅义伟的表述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发生在《日美联合声明》之后。《日美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了“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并对台湾的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性表示肯定。”这是美日同盟自1969年以来首次在联合声明中提及台湾。

因此,当日本首相在国会答辩中重复或强调类似台湾的重要性时,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在呼应并进一步强化《日美联合声明》的精神。这种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是对中国维护主权立场的一种“软抵制”或“策略性模糊”。而日媒在报道时,加上“日本遵循一中原则”的声明,则是在向中国传递一个信号:虽然我们强调了台海和平和台湾的重要性,但我们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我们无意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总结一下:

菅义伟的言论,可以看作是日本在微妙的外交环境中试图平衡各方利益的体现。他一方面要回应国内议员的关切,展现对台湾民主的支持,并呼应日美同盟在台海和平问题上的立场;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完全抛弃日本长期坚持的“一中政策”,因为这关系到与中国这样一个重要邻国的关系。

而日媒在报道时,强调“遵循一中原则”,则是他们在传递信息时的一种策略性选择,目的是在报道事实的同时,也明确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外交风波,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度”。这种“官方立场+事实报道”的组合拳,是日本在处理复杂地缘政治问题时常用的方式,旨在既表达立场又留有余地。

所以,当你看到这样的表述时,理解背后的“言外之意”和“潜台词”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翻译,更是对日本外交策略和政治考量的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72年田中角荣来华之后的建交声明里,对于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问题的说法中日英三文原文如下,大家细品:

日语原文:

中文原文:

英文翻译: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

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都是采用了“承认”;而在“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问题上,都是用了“知晓”、“尊重”、“理解”。

什么时候对方直接用承认的时候,也是台湾问题解决的时候。

user avatar

嘴长人家身上,你除非打进东京把他嘴巴缝起来,否则人家要说什么你管不了。

人家能这么说,抓的就是你现状上的痛处,你有这个痛处,人家才有能拿来说事的口实。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人家顺嘴一说,你就得花真金白银去堵漏,就为了各国政要在公开声明上那一句苍白无力的“我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请问中国这些年花了多少钱了?够造几条航母了?

人家因此就不拿台湾说嘴了吗?

照样说。

因为一说你就起反应,百试百灵,跟开关似的,台湾问题长期的拖延已经事实上成了各国手里一块凭空出现的筹码,你都凭空让对方手里多了一块筹码了,人家为什么不用呢?

换我我也用。

日本只是偶尔擦边球式的用一用,在我看来已然是相当克制了。

不把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不把这个痛处彻底解决掉,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对其他国家政要的表态疲于奔命四处灭火,这不仅很愚蠢,而且很丑陋。

user avatar

其实随着南海堡垒化,台湾在军事上已经没多大价值了。

但日本在美国手里,让中国的沿海经济带没有外围屏障是很大的危险,所以如何让日本被中立化应该是下一阶段防御战略的核心任务了。况且,日本被中立,那么台湾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user avatar

配合拜登最近发动的围堵浪潮而已。

什么时候台湾人和外国人会真心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以现状几乎不可能,再过几年台湾的外省一代都快要死绝了,二代也七八十岁了,不管是kmt还是dpp主流派系,都是想搞“维持现状”也就是走向事实性一中一台的。至于外国人,他们会用“鸭子论”来看台湾事务。

也许只有台湾省人民政府在台北市润之区(原中正区)凯达格兰大道1号挂牌成立之后,事情才会有所改观。

user avatar

日本首相称台湾为“国家”算红线嘛?

算就削他,制裁日本。

不算就由他去呗,那叫什么来着,战略定力。

我如何看待有什么关系?菅难道会说“鉴于魔力奥在知乎上的意见,我们鞠躬谢罪再也不敢说了”?不能够吧。关键是划线的人怎么看待?如果他们觉得线外,那就不用屋里头竖个大喇叭叽叽喳喳了。

多说无益,定就完了。

关门内宣张牙舞爪,出门就75度抬腿,这类媒体两面人最没劲了。我说的是民进党的绿媒,题主不要误会。

user avatar

日本一直都搞擦边球,一直在搞小动作。比如将台湾单独列出,隐去KMT的前缀,将菜女士称为「総統」(そうとう,sōtō)而非「大統領」(だいとうりょう,daitōryō)——虽然日本官方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但在媒体的耳濡目染、以及台湾的宣传之下,日本人的对台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陆生万物以惠台,台无一物以报陆!

台生万物以媚日,日无一物以报台!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如果真的要让日本闭嘴,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湾仔给收了。这样他们就无法再说湾仔是个“国家”,但是他们可以说美国的某个地方是国家,因为菜菜子会跑到那里去流亡。而至于菜菜子去哪里流亡都没关系,我还挺希望菜菜子能在美国独立建国,将美国给分裂一部分出来,而不是租个写字楼。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驻扎在日本的军事基地换成我们的,让我们来扶持亲中势力上台,这样日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还会把靖国神社给拆了,每年都跑去南京谢罪。


不过考虑到湾仔疫情很严重,还是先等等。湾仔一乱,人就乱跑,一乱跑就确诊病例更多,加大负担。


先把惠台政策都取消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