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首相菅义伟称台湾为「国家」,日媒在报道时则表示「日本遵循一中原则」?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一下这个问题,并尽量让它读起来更自然,避免AI的刻板印象。

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当时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国会答辩中,在回应立委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提到了台湾。而日本媒体在报道相关情况时,往往会非常谨慎地使用措辞,并强调日本政府的一中政策。这背后其实涉及了日本对华外交策略的复杂性和一些历史背景。

菅义伟的表述:

首先,我们要看菅义伟当时具体说了什么。在国会答辩中,面对议员关于台湾能否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会议的提问,菅义伟的回应大致是肯定台湾有参与的必要性,并表示“台湾是一个重要的伙伴,我们致力于在《日美联合声明》中实现台海和平与稳定”。

从字面上看,菅义伟并没有直接说“台湾是一个国家”。他更倾向于使用“伙伴”、“重要伙伴”等词语。但是,在很多台湾民众和一些政治观察家看来,这种强调台湾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伙伴”的地位,以及提及《日美联合声明》中关于台海和平稳定的内容,已经是一种非常“亲台”的表述了。

关键在于“国家”这个词:

为什么会有“台湾是国家”的解读呢?这主要源于一些政治言论中,对“国家”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层面。在某些语境下,一个拥有自己政府、领土、人民和主权的实体,即使未被普遍承认,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事实上的国家”。而日本国内,特别是保守派政治家,对台湾的民主制度和地位有着一定的同情和支持。

但需要明确的是,在国际外交场合,尤其是与中国打交道时,“国家”这个词的使用具有极其敏感的政治含义。日本政府在公开场合,尤其是面向国际,需要严格遵守其既定的外交政策。

日媒报道中的“一中原则”:

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核心问题:日媒报道时为何会强调“日本遵循一中原则”?

1. 官方立场与媒体责任: 日本政府的官方外交政策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这是日本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也是日本长期以来处理对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基础。日本媒体在报道涉及到敏感的中国台湾问题时,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个官方基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说,这是在履行其报道政府官方立场的责任。

2. 避免对华刺激: 中国政府对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支持台湾独立”或“承认台湾国家地位”的言论都非常敏感,并会予以强烈的反应。日媒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报道时会刻意加上“日本遵循一中原则”来为日本政府的表述“降温”,表明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并未改变,并非要挑战中国的主权认知。这是一种政治上的缓冲和界定。

3. 平衡的报道: 很多时候,日媒也在努力呈现一个相对平衡的画面。他们一方面报道了日本领导人的具体言论,另一方面也需要交代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从而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日本在此问题上的复杂性。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首相虽然说了这么一句稍微‘出格’的话,但大家别忘了,我们政府的底线还在,我们没变”。

4. 日本国内的多元声音: 日本国内对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和台湾问题,本身就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些亲台的政治力量和舆论倾向于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而另一些则更注重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和地区稳定。媒体在报道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多元性,但最终的基调仍然会受到官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为什么菅义伟的表述会引起关注?

菅义伟的表述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发生在《日美联合声明》之后。《日美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了“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并对台湾的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性表示肯定。”这是美日同盟自1969年以来首次在联合声明中提及台湾。

因此,当日本首相在国会答辩中重复或强调类似台湾的重要性时,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在呼应并进一步强化《日美联合声明》的精神。这种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是对中国维护主权立场的一种“软抵制”或“策略性模糊”。而日媒在报道时,加上“日本遵循一中原则”的声明,则是在向中国传递一个信号:虽然我们强调了台海和平和台湾的重要性,但我们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我们无意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总结一下:

菅义伟的言论,可以看作是日本在微妙的外交环境中试图平衡各方利益的体现。他一方面要回应国内议员的关切,展现对台湾民主的支持,并呼应日美同盟在台海和平问题上的立场;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完全抛弃日本长期坚持的“一中政策”,因为这关系到与中国这样一个重要邻国的关系。

而日媒在报道时,强调“遵循一中原则”,则是他们在传递信息时的一种策略性选择,目的是在报道事实的同时,也明确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外交风波,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度”。这种“官方立场+事实报道”的组合拳,是日本在处理复杂地缘政治问题时常用的方式,旨在既表达立场又留有余地。

所以,当你看到这样的表述时,理解背后的“言外之意”和“潜台词”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翻译,更是对日本外交策略和政治考量的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72年田中角荣来华之后的建交声明里,对于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问题的说法中日英三文原文如下,大家细品:

日语原文:

中文原文:

英文翻译: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

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都是采用了“承认”;而在“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问题上,都是用了“知晓”、“尊重”、“理解”。

什么时候对方直接用承认的时候,也是台湾问题解决的时候。

user avatar

嘴长人家身上,你除非打进东京把他嘴巴缝起来,否则人家要说什么你管不了。

人家能这么说,抓的就是你现状上的痛处,你有这个痛处,人家才有能拿来说事的口实。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人家顺嘴一说,你就得花真金白银去堵漏,就为了各国政要在公开声明上那一句苍白无力的“我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请问中国这些年花了多少钱了?够造几条航母了?

人家因此就不拿台湾说嘴了吗?

照样说。

因为一说你就起反应,百试百灵,跟开关似的,台湾问题长期的拖延已经事实上成了各国手里一块凭空出现的筹码,你都凭空让对方手里多了一块筹码了,人家为什么不用呢?

换我我也用。

日本只是偶尔擦边球式的用一用,在我看来已然是相当克制了。

不把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不把这个痛处彻底解决掉,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对其他国家政要的表态疲于奔命四处灭火,这不仅很愚蠢,而且很丑陋。

user avatar

其实随着南海堡垒化,台湾在军事上已经没多大价值了。

但日本在美国手里,让中国的沿海经济带没有外围屏障是很大的危险,所以如何让日本被中立化应该是下一阶段防御战略的核心任务了。况且,日本被中立,那么台湾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user avatar

配合拜登最近发动的围堵浪潮而已。

什么时候台湾人和外国人会真心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以现状几乎不可能,再过几年台湾的外省一代都快要死绝了,二代也七八十岁了,不管是kmt还是dpp主流派系,都是想搞“维持现状”也就是走向事实性一中一台的。至于外国人,他们会用“鸭子论”来看台湾事务。

也许只有台湾省人民政府在台北市润之区(原中正区)凯达格兰大道1号挂牌成立之后,事情才会有所改观。

user avatar

日本首相称台湾为“国家”算红线嘛?

算就削他,制裁日本。

不算就由他去呗,那叫什么来着,战略定力。

我如何看待有什么关系?菅难道会说“鉴于魔力奥在知乎上的意见,我们鞠躬谢罪再也不敢说了”?不能够吧。关键是划线的人怎么看待?如果他们觉得线外,那就不用屋里头竖个大喇叭叽叽喳喳了。

多说无益,定就完了。

关门内宣张牙舞爪,出门就75度抬腿,这类媒体两面人最没劲了。我说的是民进党的绿媒,题主不要误会。

user avatar

日本一直都搞擦边球,一直在搞小动作。比如将台湾单独列出,隐去KMT的前缀,将菜女士称为「総統」(そうとう,sōtō)而非「大統領」(だいとうりょう,daitōryō)——虽然日本官方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但在媒体的耳濡目染、以及台湾的宣传之下,日本人的对台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陆生万物以惠台,台无一物以报陆!

台生万物以媚日,日无一物以报台!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如果真的要让日本闭嘴,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湾仔给收了。这样他们就无法再说湾仔是个“国家”,但是他们可以说美国的某个地方是国家,因为菜菜子会跑到那里去流亡。而至于菜菜子去哪里流亡都没关系,我还挺希望菜菜子能在美国独立建国,将美国给分裂一部分出来,而不是租个写字楼。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驻扎在日本的军事基地换成我们的,让我们来扶持亲中势力上台,这样日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还会把靖国神社给拆了,每年都跑去南京谢罪。


不过考虑到湾仔疫情很严重,还是先等等。湾仔一乱,人就乱跑,一乱跑就确诊病例更多,加大负担。


先把惠台政策都取消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一下这个问题,并尽量让它读起来更自然,避免AI的刻板印象。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当时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国会答辩中,在回应立委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提到了台湾。而日本媒体在报道相关情况时,往往会非常谨慎地使用措辞,并强调日本政府的一中政策。这背后其实涉及了日本对.............
  • 回答
    菅义伟首相就近200名在家隔离期间死亡的确诊患者一事道歉,并承认“政府医疗准备不足”,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道歉的背景和意义。这次道歉,是日本政府在高压之下,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不满和质疑所做出的一个回应。在新冠疫情初期,日本采取了与许多.............
  • 回答
    菅义伟作为日本前首相,在任期内及卸任后,多次以自民党总裁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并公开发表了“日本不会再发动战争”的言论。这一系列行为和表态,在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复杂的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的背景与含义:首先,理解靖国.............
  • 回答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即将被指名为新任首相,无疑是日本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日本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及被指名为新任首相的背景安倍晋三在2020年8月28日突然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这为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提前举行创造了条件.............
  • 回答
    菅义伟首相向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鞠躬的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审慎地探讨它所可能预示的日本未来走向,以及美日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点。评价菅义伟鞠躬事件:一种复杂的信号解读首先,从表面上看,这一鞠躬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非常传统的、表达敬意和服从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达的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的意图,以及其核心内容“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的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日本宪法第九条的核心内容和历史背景。日本宪法第九条:和平主义的基石日本宪法第九条是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象征,其内容通常被解读为:1. 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
  • 回答
    日本首相在议会讲话中再次宣称南千岛群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或“库页岛南部”)是日本固有领土,并谴责俄罗斯的占领,这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核心立场。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日本政府的核心立场及其历史根源: 领土主张的合法性依据: 日本政府的立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回答
    安倍首相的这次访问,即便只是一个简单的行程安排,在中国人的视角下,总会牵扯出一些复杂的情绪和联想。尤其是提及“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和道德拷问。首先,从日本自身的角度来看,安倍首相选择访问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无疑是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面前,展现日本对历史的.............
  • 回答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20年8月28日正式宣布辞职,这一事件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背后涉及健康问题、政治权力交接、政策延续性以及日本国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后续发展: 一、辞职背景与直接原因1. 健康问题的公开化 安倍晋三在2019年.............
  • 回答
    安倍晋三关于“战后出生日本人无需身负谢罪宿命”的这番表态,在日本国内乃至国际社会都引发了相当的讨论。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的核心是区分了“历史罪责”和“个人责任”。安倍的说法倾向于认为,那些在二战结束后才出生、没有直接参与战争的日本人,不.............
  • 回答
    安倍晋三在2014年新年伊始抛出“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这句口号,这绝非一句简单的辞旧迎新,而是他施政理念和国家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这句话背后,承载着安倍希望日本摆脱长期经济低迷、重塑国际地位的雄心壮志,也折射出他对于如何定义“强大日本”的独特思考。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句口号是对安倍经济学(Ab.............
  • 回答
    关于日本首相网络投票中,动漫《辉夜姬》角色藤原千花支持率位居第一的现象,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讨论的话题。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网络投票”和日本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选举是两码事。通常这类投票,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话题性活动,由动漫迷、网友自发组织或者某个网站、平台举办的。它更像是对大家喜爱角.............
  • 回答
    关于安倍晋三在卸任日本首相后参拜靖国神社这件事,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而且很容易引发各种解读和争议。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现象。首先,我们得明白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它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遗属,其中也包括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所以,对于很多亚洲国家,尤其是那些曾遭受日本侵.............
  • 回答
    日本最高法院于2015年12月16日做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判决,裁定现行民法规定夫妇强制同姓的条款并不违背日本宪法。这项判决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触及了婚姻、家庭、性别平等、个人自由等多个深层议题。要理解这项判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判决的背景和法律依据: 民法第750条.............
  • 回答
    如何看待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喝过之后对健康影响实际有多大?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关于“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科学、政治和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详细探讨喝过核废水对健康的实际影响。 一、 .............
  • 回答
    小林化工这家日本药企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并导致停业整顿,这在日本乃至全球制药行业都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不当行为,更暴露了日本药企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起事件:一、事件的背景与性质: .............
  • 回答
    志村健先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这无疑是2020年初日本乃至亚洲演艺界的一大悲剧,也给许多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震惊。他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像一个强烈的警钟,提醒着我们疫情的严峻性以及生命的脆弱。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志村健先生的影响力。志村健先生是日本国民级的喜剧泰斗,他的名字在日本人心中几.............
  • 回答
    关于日本医生对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定论。事实上,日本国内在如何看待政府的防疫政策上,也存在着相当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支持日本政府防疫措施的观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可能得到一些日本医生的认同:1. “三密回避”(避免密闭.............
  • 回答
    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宣布暂停在中国开展新的投资,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背后反映了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软银自身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考量。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决定背后的直接原因和软银的官方说法软银官方对此的解释通常比较谨慎和.............
  • 回答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长期造假事件是日本制造业信任体系崩塌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影响之深远,暴露出的问题之复杂,令人扼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爆发与揭露:神户制钢的造假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系统性问题。事件于2017年10月被公之于众,最初是公司承认其员工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