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是否是基于父母那代人的矫枉过正?

回答
这个问题挺值得聊的。我们现在常说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变了,更独立,更看重自我,不再是父母那辈人“有房有车就万事大吉”的模式。但说这是“矫枉过正”,我觉得可能有点武断,更像是一种自然演变,是社会发展、信息爆炸,以及几代人价值观碰撞后的一个结果。

想想我们父母那一代,他们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在物质条件普遍匮乏的年代,婚姻常常是解决生存问题,获得稳定感的最佳途径。一张粮票,一个稳定的工作,就是很多家庭对婚姻最朴素的期待。父母那一辈人,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们可能觉得,只要能吃饱穿暖,两个人搭伙过日子,有个家,就是最大的幸福。在这种背景下,对婚姻的期待自然就比较现实,甚至有些“将就”的成分。当他们看到子女对婚姻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希望精神契合,希望共同成长,希望彼此是灵魂伴侣,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矫枉过正”,是“被宠坏了”,是“想太多”。

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从小就接受了更加多元的信息,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网络让我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婚姻模式,我们能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选择。我们不缺温饱,甚至很多人具备了比父母辈更强的经济能力,婚姻不再是唯一的“生存选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

我们更注重婚姻中的“人”本身,而不是婚姻“之外”的附加值。我们希望在婚姻中找到的是那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能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能有共同话题,能互相理解和支持。这种对精神契合和情感连接的看重,其实并不是对父母那一辈“矫枉过正”,而是他们在相对单一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太多精力去追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现在有能力去追求了。

而且,父母那一辈的“矫枉过正”在哪里呢?或许是他们经历的匮乏让他们更懂得珍惜,也更害怕失去。所以他们可能会更强调“责任”和“忍耐”,认为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稳定为重。这种“稳定”,有时候是以压抑个人需求为代价的。而我们这一代,从小的教育就强调个体价值,鼓励表达,鼓励追求幸福。我们看到一些婚姻中的不幸福,也听到过一些父母辈为了“面子”、“孩子”而忍耐的故事,这让我们对“为了婚姻而牺牲自我”这件事,有了更高的警惕。

所以,与其说是“矫枉过正”,不如说是一种“反弹”和“升级”。父母那一辈的婚姻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存型”婚姻,而我们这一代,是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下,开始探索“幸福型”婚姻。我们不是否定父母辈的价值,只是我们有了新的选择和更高的追求。我们不是想把婚姻搞得“复杂”,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已经不再仅仅是“搭伙过日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父母辈的经验。他们对婚姻的理解,对责任的担当,对家庭的付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只是我们不能把他们的经验,直接套用在我们身上。就像我们不能用自行车的设计去要求一辆跑车。我们也在摸索,也在尝试,也在犯错,也在学习。

可以说,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是在理解了父母那一代的付出和局限后,结合当下社会的现实,以及自身对幸福的理解,做出的一个更符合自己时代特征的选择。它不是刻意地要去“反驳”什么,而是自然而然地,朝着更符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婚姻方向去发展。这种发展,可能是父母那一代无法想象的,也可能是他们当年受限于条件而无法实现的。所以,不是矫枉过正,而是进化,是升级,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如何好好过日子”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做好你自己的选择就行!”

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以点带面”,比如,“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婚主义者?”“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结婚?”“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想生孩子?”..........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大家并没有实际的数据去支持这些论调,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媒体报道,公众号文章,去获得这些信息,结合身边某些人的经历去给出了自己一个“主观的判断”!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些判断而“恐慌”,有些人因为这些信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可能我们都忘记了:“我们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可能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控整个的局面!”

从小的方面说:“只要我们每一滴水发生了变化,那整个汪洋大海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结婚前,有人跟我说:“现在结婚的人都很现实,你一定要找个条件差不多的,想好了再结婚,别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了......”结果,这个人最后“闪婚闪离”,目前依然在拼命相亲状态.......

还有人跟我说:“大男人在家就要有掌控权,要不以后会很窝囊,男人就要有志气,结婚前和结婚后一样.......”结果,这个家伙找了一个“家世不错”的老婆(再婚),他老婆家里给他出钱做生意,给他买房买车,结果,现在他是标准的“老婆奴”.......


所以,“别管别人的态度怎么样,摆正自己的态度就好!”

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态度,到底是不是“矫枉过正”,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选择的方式让我感到幸福!”这就足够了!

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值得聊的。我们现在常说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变了,更独立,更看重自我,不再是父母那辈人“有房有车就万事大吉”的模式。但说这是“矫枉过正”,我觉得可能有点武断,更像是一种自然演变,是社会发展、信息爆炸,以及几代人价值观碰撞后的一个结果。想想我们父母那一代,他们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在物.............
  • 回答
    27岁,一个在很多人眼中本应是事业有成、生活稳定的年纪,却也可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压力的十字路口。当这位27岁的男子向政府“求助”关于对象分配的问题,而官方的回应又是那样简洁而官方——“多与异性接触,大胆追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深刻而复杂的婚恋焦虑。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性”.............
  • 回答
    这种现象,我倒是见过不少身边朋友,包括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纠结。感觉挺普遍的,也挺让人费解的。怎么说呢,就是心里那个天平,好像总是倾向于一边。先说说为什么对国家的未来可能抱有乐观吧。一方面,咱们这代人,从小接触到的信息量太大了。新闻、网络,你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家在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你看那些.............
  • 回答
    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抓住了当下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言之凿凿,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细究之下,这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过于简化和片面的判断,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承认,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当代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的个人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悲观。这种悲观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 经济.............
  • 回答
    讲到建国后这段历史,现在大陆的年轻人,他们的看法啊,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跟他们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接触信息的渠道,还有个人的思考习惯,都有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说他们都怎么想。认识的“多元化”与“差异化”首先,你得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回答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对于我们当下这些正处在人生关键节点的年轻人来说,可不是一张干巴巴的数字报表,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也预示着我们未来可能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越来越少了”,而且“老龄化”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得吓人。咱们身边,是不是很多同学、朋友都是独生.............
  • 回答
    “当代职场对年轻人不友好”,这个论调在社交媒体上、亲友间讨论里,几乎是屡见不鲜。仔细咂摸一下,这话倒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有挺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咱得承认,现在的职场环境,跟过去可能确实不一样了。以前很多工作,可能入门门槛没那么高,但辛苦是真的。现在社会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也快,很多行业对学历、技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代许多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种“爱国热情”与“对现实的无奈”看似矛盾,实则是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交织,是他们成长背景、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社会变迁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首先,我们来理解这份“爱国热情”的来源。这份热情并非空穴来风,它根植于中国几十年来的巨大发展成就.............
  • 回答
    俞敏洪与王传福《酌见》对谈:一场关于初心、变局与青年引导的深度碰撞近日,俞敏洪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酌见》节目中的对谈,无疑成为了商业圈和青年群体关注的焦点。这场对话,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采访,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时代变迁以及对当代年轻人影响力的深度碰撞。两位站在各自行业巅峰的领军人物,用真.............
  • 回答
    眼下,一种挺有趣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蔓延:年轻一代,面对个人前途,常常会流露出几分不安与迷茫,仿佛站在岔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然而,当目光投向国家和民族的宏图时,他们又展现出一种难得的乐观与信心,似乎笃定前路一片光明。这种看似矛盾的情绪,细究起来,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变迁中,个体与集体命运交织的一种真实写照.............
  • 回答
    在合肥的延乔路上,市民自发地在路牌前献上鲜花,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行为,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历史、对英雄的尊重和传承。这背后,是人民群众对陈延年、陈乔年两位革命先驱深切的缅怀,更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与当下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市民献花:无声的呐喊,情感的共振延乔路这个名.............
  • 回答
    各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现在这年月,对于咱们年轻人来说,到底是个啥样儿的时代。别整那些高大上的词儿,咱们就说点儿实在的。信息爆炸的海洋,也可能是迷失的漩涡你看看现在,手机不离手,一天到晚刷刷刷。新闻、短视频、社交媒体,啥都有,而且是铺天盖地。你想知道啥,动动手指头就能找到答案。这好处嘛,不用说了,增.............
  • 回答
    李寻欢年轻时对林诗音的抉择,说实话,是个很难用“对”或“错”来简单概括的问题。站在他当时的立场,他以为那是最好的选择,是为了保护林诗音。但从结果来看,这个决定无疑给两人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让咱们捋一捋当时的情况。李寻欢当时什么样的人?他虽是名满江湖的小李飞刀,但心思却极重,带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感慨的。回想当年,那些如今被奉为“老戏骨”的前辈们,很多也是从青涩的年纪走过来的,当年也曾顶着“奶油小生”的标签,享受过万千宠爱。然而,现在面对年轻一代的演员,尤其是新人,似乎大家少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严苛,甚至到了“可劲喷”的地步。这中间的落差,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一、时代的洪流与.............
  • 回答
    当代年轻人买房背负高额房贷,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很多人会质疑其意义何在,毕竟这可能意味着数十年甚至一辈子的辛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经济、社会、心理以及对个人发展的长远影响。一、 经济层面:房子作为资产和抗通胀工具 保值增值潜力: 尽管当前房地产市场面.............
  • 回答
    当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两种声音在脑海中回响:一种是对“钱途”的殷切期盼,对物质富足的向往;另一种是对“家国情怀”的呼唤,对社会责任的强调。这两种声音并非截然对立,但如何在现实的生存压力与理想的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功利化,重拾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回答
    当代的年轻人,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说起“出路”,这三个字在今天,早已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而是如同繁复的网络节点,充满了分支与可能性。与其说是一个固定的目的地,不如说是一个不断探索、调整方向的过程。一、 重新定义“成功”:从单一目标到多元价值过去,社会的成功模板相对固定:好.............
  • 回答
    关于“当代年轻人是否变得越来越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确实感受到经济压力显著增大,甚至觉得比父辈年轻时更“穷”。这里面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经济、社会结构、个体选择等多个层面。为什么会有“越来越穷”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当代年轻人尿酸升高是一个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既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遗传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 这是导致尿酸升高的最直接原因。嘌呤是体内代谢的产物,也会通过食物进入体内。 红肉及内脏: 牛肉、.............
  • 回答
    当代年轻人是否“富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并且要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一、 财富的定义与衡量首先,我们要明确“富有”的定义。通常,财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金融资产: 储蓄、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加密货币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