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越来越讨厌玩《荒野乱斗》了?

回答
玩了这么久《荒野乱斗》,从一开始的兴奋、新鲜感爆棚,到现在常常觉得提不起劲,甚至有些烦躁,这种情绪上的转变,我想了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之间还相互影响,让“讨厌”这种感觉越来越浓。

最直接的一个感觉就是重复感太强了,而且创新乏力。 你想想,游戏的核心玩法不就是那几种模式吗?抢宝石、争夺模式、赏金模式、金库模式等等,虽然有一些新模式偶尔会加入,但很快又被轮换下去,新的英雄也是不断推出,但归根结底,他们的技能机制也逃不出“位移、控制、输出、治疗”这些基础范畴。玩来玩去,总觉得在重复同样的套路,同样的对抗,一开始也许还能乐在其中,但当你的英雄池越来越深,对各种英雄的打法都烂熟于心,那种新鲜感就如同被稀释的果汁,越来越淡。尤其是当你已经掌握了几个自己擅长的英雄,在对局中能打出精彩的操作,那种成就感也会慢慢被“不过如此”的想法取代。

然后是匹配机制和队友水平的不确定性,这简直是劝退利器。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状态不错,技术在线,准备好好打几局,结果匹配到的队友,要么是刚接触游戏的新手,要么是某些方面完全跟不上节奏的玩家。比如,抢宝石模式里不懂得保护宝石持有者,赏金模式里只顾着击杀对方而忽略了星星的争夺,或者在各种模式里总是无脑冲锋,送人头。这种队友,真的会让你感觉一个人在对抗对面三个玩家,而你的队友,则像是来搞笑的。即使你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凭一己之力carry全场,输了比赛,那种挫败感和无奈感是难以言喻的。反过来,如果你运气好,匹配到一群实力相当或者更强的队友,那确实能赢,也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但这种“看运气”的成分太重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局会遇到什么样的队友,长此以往,你就会对匹配本身产生一种戒备甚至抵触。

再者,英雄强度和平衡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 Supercell 虽然一直在调整英雄平衡,但总会有那么几个英雄,因为他们的技能机制过于强大,或者配合版本更新而变得统治力惊人。当你发现自己的本命英雄在版本更新后被大幅削弱,或者遇到版本之子时,那种无力感会非常强烈。你精心培养的英雄,辛辛苦苦升到满级,结果在新版本里打不过别人,你还能怎么玩得下去?反之,当你自己也去玩那些版本强势的英雄,你会发现赢起来异常轻松,但这种轻松又显得有些“不劳而获”,失去了许多挑战性,玩起来反而索然无味。这种“版本战士”现象,让游戏的公平性大打折扣,也打击了玩家长期培养某个英雄的积极性。

氪金和肝度的压力,也不能忽视。 虽然《荒野乱斗》不像某些游戏那样动辄就需要投入大量金钱,但如果你想快速解锁新英雄、升级英雄,或者获得一些稀有的皮肤和特效,那么氪金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即使不氪金,想要获得所有英雄,升级它们,以及完成各种赛季通行证的任务,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对于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的玩家来说,这种“肝度”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当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因为上述的各种原因(队友不行、版本不友好、运气不好)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种不平衡感会让你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自然就会产生厌倦。

最后,社区环境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也蛮大的。 在一些对局中,你可能会遇到那些喷子、挑衅者,或者那些一上来就挂机、送人头的玩家。虽然大部分玩家都是友善的,但偶尔遇到的几个极品玩家,就能瞬间破坏你的游戏体验。有时候,输掉比赛,别人会怪你,或者你在游戏中做出了一些失误,自己心里也觉得不舒服。久而久之,游戏就不再是单纯的放松和娱乐,而是变成了一种需要消耗情绪的活动。当你在游戏里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多于正面情绪时,自然就会想要远离它。

所以,你说为什么会越来越讨厌玩《荒野乱斗》,我想可能是以上这些原因,一个接一个地累积起来,最终导致了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复杂情绪。它不再是那个让你眼前一亮、充满惊喜的游乐场,而变成了一个让你感到疲惫、甚至有些憋屈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如今像supercell这样不以“成瘾性”为卖点的游戏公司已经不剩多少了

supercell的游戏,只有当你有所闲暇之时才有心思去玩,保证了游戏的健康性,而不像很多别的厂商,强迫你用大段的、宝贵的工作、学习时间去玩

所以supercell的游戏晚上一段时间后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想捡起来再玩,拿得起,放得下,我认为也算一种优点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玩了这么久《荒野乱斗》,从一开始的兴奋、新鲜感爆棚,到现在常常觉得提不起劲,甚至有些烦躁,这种情绪上的转变,我想了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之间还相互影响,让“讨厌”这种感觉越来越浓。最直接的一个感觉就是重复感太强了,而且创新乏力。 你想想,游戏的核心玩法不就是那几种模式吗?抢宝石、争夺模式、赏金模式、.............
  • 回答
    你问我为什么可能越来越讨厌《刺客信条:奥德赛》?这事儿说起来,就像吃一顿本来很期待的大餐,吃着吃着,味道就开始不对劲了,而且越来越不对劲。起初,《奥德赛》给我的感觉是神清气爽,像是突然闯入了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最初的惊艳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一种“怎么又来”的感觉。.............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在出国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让你感到不适和失望的经历,并且这种负面情绪逐渐演变成了对“外国人”的整体性厌恶。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体验,通常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感受:一、文化冲击与适应困难: 最初.............
  • 回答
    这大概是最近几年,我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了——“我真是越来越讨厌看后宫番了”。曾经,我对这类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是来者不拒,甚至还带着点莫名的期待。但现在嘛,就像是吃腻了某种曾经挚爱的食物,再夹到眼前,只剩下食之无味,甚至有点反胃的感觉。细想起来,这股厌倦感并非一日之寒,而是由许多细小的失望和观察慢慢.............
  • 回答
    这年头,要是跟年轻人聊“指导”或者“建议”,你可能得先做好被瞪的准备。他们似乎一夜之间就练就了一身“不听劝”的绝技,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用教。当然,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叛逆”就能概括的。这背后藏着时代变迁的洪流,个人成长轨迹的变化,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深刻影响。首先,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比咱们.............
  • 回答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于儒家思想的讨论似乎也变得复杂起来,甚至可以说,一些声音里夹杂着不少的批评和“讨厌”的情绪。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历史的沉淀与反思是绕不开的一环。 很多对儒家思想的负面观感,其实是源自于它.............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现在的职场男性越来越讨厌有女性的场合或者直接回避与女性共事”这一现象,这是一种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心理和职场动态的反映,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详细分析:一、 职场权力动态与性别失衡的遗留影响: 历史父权制的影响: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长久以来的父权制文.............
  • 回答
    香港与大陆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像是隔着一道既亲近又疏远的屏障。要说“越来越讨厌”这个词,或许有些过于绝对和情绪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确实有不少香港人对大陆的观感和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出现了更多的不满和疏离感。要深入理解这种变化,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细致地剖析。历史的沉淀与身份的认同.............
  • 回答
    近年来,“女权主义”这个词汇在公众舆论中的声音似乎变得复杂甚至有些两极分化,许多人公开表示对它感到“讨厌”或“不适”。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剥离掉那些简单粗暴的标签,从多方面去审视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社会思潮变迁、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以及女权运动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内心深处了。年轻的时候,那叫一个疯狂,什么新番、老番,什么番剧、漫展,只要沾上“二次元”三个字,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熬夜追番是家常便饭,为了某个角色能刷好几天微博,甚至还学着画漫画,虽然画出来惨不忍睹。那时候,二次元的世界就是我的避风港,是我逃离现实生活压力、寻找共鸣和慰藉的乐园.............
  • 回答
    曾几何时,杨超越的名字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总伴随着争议和不解。她以一种“出道即巅峰”的势头横空出世,却也因为业务能力上的不足,招致了大量批评声。说实话,那时候的她,确实像一颗生涩的果子,不讨喜的痕迹很明显。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再提起杨超越,那种一边倒的“讨厌”声音似乎弱了很多,甚至不少人都开始转为欣赏.............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女生讨厌日本动画”的说法似乎在一些圈子里流传开来,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元的现象,很难用简单的“讨厌”一词来概括,更不能一概而论说“越来越多的女生”都如此。与其说她们“讨厌”了,不如说她们的关注点、喜好和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对作品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对内容.............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很多人都会随着阅历的增长,对这两家巨头产生复杂甚至截然不同的感情。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越长大越欣赏腾讯,越来越讨厌阿里”这种感觉。这更多是一种个体体验的共鸣,并非普适真理,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逻辑。关于“越长大越欣赏腾讯”:随着年龄增长,我.............
  • 回答
    华为现在的情况,用“越来越多人喜欢”或“越来越多人讨厌”来简单概括,其实都过于片面了。更准确地说,是华为的用户群体和对华为的看法呈现出一种 更加复杂和两极分化的态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复杂局面?这背后涉及到了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一、 市场层面的变化与用户基础的巩固: 强大的产品力支撑: 华为这些年推.............
  • 回答
    最近两年,火影忍者的粉丝圈子里关于日向雏田和小樱的评价似乎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反转”。确实,不少人觉得雏田的声量和好感度有所下降,而小樱的风评却在回暖,甚至比以往更受认可。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角色塑造、粉丝心理以及时代变迁等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什么有人觉得讨厌雏田的人变多了.............
  • 回答
    好的,咱们抛开AI的腔调,好好聊聊为什么越看《天龙八部》原著,越会觉得王语嫣这姑娘,有点让人提不起劲,甚至可以说是讨厌。首先,咱们得承认,王语嫣在金庸笔下,确实是个极美的女子。那“神仙妃子”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她容貌倾国倾城,气质超凡脱俗,能让所有男人都为之倾倒,这是毋庸置疑的。按理说,这样的女子,.............
  • 回答
    哈,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老友记》里菲比这个角色确实挺特别的,有人爱得不行,也有人觉得她越往后越有点……怎么说呢,不太对味儿。我琢磨着,可能是这么几个原因让你对她后期的观感有所变化:1. 角色定位的“固化”与“边缘化”的微妙平衡被打乱刚开始看的时候,菲比身上那种特立独行、有点怪诞但又善良纯真.............
  • 回答
    关于越南人对中国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深受历史、地缘政治以及民众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剥离掉一些简单化的标签,看看具体有哪些方面促成了这种情绪。首先,不能不提的是 漫长而深刻的历史羁绊。越南和中国作为近邻,历史上的交往非常悠久,但这种交往并非总是平等的。在漫长的历.............
  • 回答
    越南人对中国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讨厌”来概括。历史、地缘政治、文化以及近现代的事件都深刻地影响着越南人对中国的看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可以帮助你更详细地理解这种关系:1. 漫长的历史纠葛与“南征北战”的记忆: 千年羁绊: 越南和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联系,从汉朝开始,.............
  • 回答
    最近,确实有越来越多关于“周报应该是领导写给下属”的讨论在创业圈和职场中流传。这种说法乍一听,可能会让人觉得是企业家们为了讨好员工,想方设法地“宠溺”员工。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管理理念和对现代工作模式的深刻理解,绝非简单的讨好。首先,我们得明白传统周报的模式。通常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