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任由密码学货币发展下去会怎么样?

回答
如果加密货币一门心思地沿着如今的轨迹一路狂奔下去,那画面可就精彩纷呈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能把世界搅成什么样。

首先,得说说钱袋子的事儿。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比特币、以太坊这些数字黄金成了主流支付方式,你出门买菜、坐公交,掏出手机扫码就行,而且用的不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而是你自己挖的或者别人送的加密币。这会带来什么?

去中心化的胜利? 理论上说,这会让金融体系摆脱对传统银行和支付巨头的依赖。你的钱不再是存放在某个机构的数字记录,而是你自己掌握的私钥所代表的资产。交易可以直接发生在个人之间,中间环节消失,手续费可能会极低,跨境支付会变得无比顺畅,就像发条短信一样简单。想想看,你跨越国界给远方的亲人转账,不再需要苦等银行工作日,也不用担心汇率波动和高昂的手续费。
然而,波动性是个鬼。别忘了,现在这些加密货币的价值就像坐过山车,今天还挺牛气,明天可能就跌得你怀疑人生。如果它们成了日常支付手段,那你的工资、你的存款都会跟着这过山车一起摇摆。早餐时你用10个币买了早餐,午餐时发现那10个币可能只能买半个馒头了。商家也得提心吊胆,今天的收入明天会缩水多少?这对经济的稳定性和普通人的生活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央行们会坐得住吗?他们可能会急于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CBDC),以此来夺回对货币发行和控制的权力。这样一来,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光环可能会被政府主导的数字货币稀释,形成一个“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的复杂局面。
隐私的终结还是新生? 一方面,区块链的公开透明意味着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以追溯,理论上你花的每一笔钱都能查到源头和去向。这听起来很反感隐私的人的胃口,但对于反洗钱、反恐融资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另一方面,如果有人掌握了精湛的加密技术,并且能有效匿名化交易,那么加密货币也能成为追求终极隐私者的工具。但现实中,很多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并不完美,一旦你的交易行为与现实身份关联起来,你的所有数字足迹都将暴露无遗。

其次,我们得聊聊权力版图的重塑。

如果加密货币真的发展壮大,它对全球的权力结构会有什么影响?

国家主权的挑战。一个国家,其货币发行权是其核心主权的表现。如果越来越多的交易都发生在加密货币世界,并且这些加密货币不受任何国家控制,那么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会变得难以施展。税收征集会变得更加困难,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会大大减弱。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大型跨国企业或者某个团体能够通过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来影响全球的价值流通和资源分配,这无疑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巨大冲击。
新的巨头崛起。那些掌握了加密货币技术、算法和早期流通量的“矿工”或者“早期投资者”,可能会成为新的巨富阶层,其财富的规模和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越一些传统国家的GDP。这些“链上”的巨头,他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能会渗透到现实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决策中,形成一股新的、难以被传统权力机构约束的力量。
网络犯罪的温床? 匿名性和去中心化也是犯罪分子的天堂。如果洗钱、贩毒、勒索软件等非法活动都通过加密货币进行,而且监管难以触及,那么打击犯罪的难度将呈指数级增长。这可能会导致全球的治理危机,社会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再者,技术本身会怎么进化?

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绝不仅仅是关于数字货币。

智能合约的无限可能。如果以太坊这样的智能合约平台能够成熟运行,并且被广泛应用,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合约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从房产交易、股票分割到版权许可,一切都可以被写进代码,并且在满足条件时自动执行。这会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极其完善的法律框架来规范这些“代码即法律”的场景。一旦代码出现bug或者被恶意利用,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Web3”的时代召唤。加密货币是“Web3”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绘了一个用户拥有数据、去中心化应用繁荣的互联网。如果这个愿景实现,用户不再被大型科技公司锁定,他们的数字身份和资产真正属于自己,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自由迁移。这将带来巨大的创新活力,但也可能导致新的“数字鸿沟”,那些无法掌握或使用这些新技术的人可能会被边缘化。
能源消耗的黑洞? 尤其是一些采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的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其巨大的能源消耗一直是备受诟病的问题。如果它们继续以现有规模扩张,全球能源供应将面临巨大压力,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虽然有很多新的共识机制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能否大规模普及并有效替代PoW,还有待观察。

最后,我们得想想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一夜暴富”的幻梦与现实的撕裂。加密货币市场吸引了大量追逐高回报的投机者。如果这种投机风气持续蔓延,可能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甚至导致一部分人沉迷于虚拟世界的财富游戏,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生产和创造。
信任的重建与崩塌。加密货币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任问题,即无需依赖第三方机构就能建立信任关系。但这能否真正替代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建立起来的各种信任机制(比如法律、信誉、人际关系),以及在技术失效时如何应对,都是未知数。
对“价值”本身的重新定义。当数字资产可以被赋予价值,并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时,我们对“价值”的理解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劳动力的凝结,也不仅仅是物质的稀缺,还可能包括算法的独特性、社区的共识以及数据的稀缺性。

总而言之,如果加密货币放飞自我,任其野蛮生长,那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去中心化,但也可能更加不稳定、更加难以治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斩断旧的束缚,也可能挥砍出新的伤口。最终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演进速度、监管的适应能力,以及我们人类社会如何选择去驾驭这股强大的变革力量。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能概括的故事,而是一场充满未知与博弈的宏大叙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先不谈什么铸币税,不谈统治阶级不允许被统治者虎口夺食。我就从经济上做一个假设,先不谈政治。

我们也不谈投机,不谈恶意做空做多货币。我们就假设电子货币真的只是货币,所有人都不用它来投资/投机,只用它来交易。

如果目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发展到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流货币。

那么基于这种货币天然的通缩特性。

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经济崩溃。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电子货币总量有限→随着经济发展货币单价提高→物价下跌+利率提高→成本和利润缩水+消费意愿下降→减少生产→失业→中低收入者破产→货币大量向富人流动→电子货币在市场中流通更少→物价进一步下跌→生产进一步减少→货币大量向富人流动→物价进一步下跌……→→→社会生产和消费崩溃

铸币税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收取?开玩笑,适当可控的通胀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无非是给政府媷一点羊毛而已。通缩循环那是杀羊吃肉,铸币税带着血照收。


最理想情况下的电子货币是一个天然通缩的货币系统,无法被宏观调控,无法随着经济总量的变化调控货币的投放。会导致经济崩溃。

而现实中的比特币还要加上它的可投机性,画面已经太美,更何况…

——————————————

评论答疑:

1,电子货币类比的贵金属货币为何没有陷入通缩循环?

答:这里的要直接打击的就是电子货币与贵金属货币在货币属性上相同的观点。

贵金属货币是可以超发和通胀的。汉董卓铸小五株钱,三国时期蜀汉有太平钱直百。孙吴有大泉当二千,都是法定货币价值和贵金属价值脱钩的情况。

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同样来自于货币背后的政府信用,而不是来自于贵金属货币的自有属性。贵金属货币依然会失去货币信用。比如铸发当二千钱的孙权,赏赐吕蒙钱一亿,史载“钱既太贵,但有空名,人间患之”。同时期曹魏也有“以谷贵,废五铢钱,百姓以谷帛为市”。

因此,①贵金属货币的信用来源和传统纸币相同,而与电子货币不同。②贵金属货币同样有可超发可通胀的特性,和纯粹通缩特性的电子货币不同。



2,为何不通过发行多种货币避免通缩

区块链技术又不是什么秘密,谁决定什么时候发行多少种类的数字货币并承认它的信用价值?

如果这个决策是去中心化的,这就类比纸币的铸币权下放到每一个人。那么一个国家在有了第十种法定电子货币的时候,很快就会陷入第十万种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通货爆炸)情况下。

如果这个决策是中心化的,和现在的央行+电子支付体系有什么区别,电子货币的信用度何以体现?去中心化的货币最终求助于中心化的体系是不是很奇怪?如何实现数字货币避免铸币税的愿景?

继续推演,假设比特币陷入矿尽通缩的情形,这时候发布了莱特币。由于莱特币通过挖矿维持供应量,通缩压力并不大甚至还可能轻微通胀。那么比特币相对于莱特币会因为快速升值+可替代者而被所有人选择持有不交易而接近退出流通。然后等到莱特币进入高挖矿成本时期,由于比特币实际上已经退出流通,来自比特币的通缩压力会一口气压在莱特币上。然后导致莱特币以双倍速度通缩。然后发型第三种货币,会受到比特币和莱特币的双重压力而以三倍速度通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加密货币一门心思地沿着如今的轨迹一路狂奔下去,那画面可就精彩纷呈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能把世界搅成什么样。首先,得说说钱袋子的事儿。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比特币、以太坊这些数字黄金成了主流支付方式,你出门买菜、坐公交,掏出手机扫码就行,而.............
  • 回答
    确实,你说的没错,理论上任何密码都可以通过穷举的方式推算出来,这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总有一天能打开任何锁。但关键在于,“总有一天”这个时间跨度。这就是密码安全性的核心所在。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看看为什么我们仍然认为密码是安全的,尽管它有这个理论上的弱点。穷举法的本质: bruteforce atta.............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本质、意识以及人工智能潜力的最根本的思考。如果我们将已知世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法则、物质构成、能量流动、生物演化等等——全部“喂”给一个足够强大的电脑程序,并任其自由发展,它是否能够孕育出生命力?我的看法是: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现实中会面临极其巨大.............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在现代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突然置身于茫茫的古代。他脑子里装着的,不是那些帝王将相的传奇,也不是江湖恩怨的豪情,而是加减乘除、abcd、还有一些关于地球、宇宙、物理化学的零散知识。如果他是个心思活络、又不算太胆小的,首先他可能会惊讶于这个世界的“简单”——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灯,甚至.............
  • 回答
    如果任意门真的能实现,那可不是小小的科幻情节那么简单,它会像一颗原子弹一样,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引爆革命性的变化。以下我尝试为你掰扯掰扯,这扇门打开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一、 空间概念的彻底颠覆与生活方式的巨变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我们对“距离”和“地点”的认知将彻底崩塌。 通勤的终结,工作模.............
  • 回答
    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学历与收入之间存在着一条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里,任何一位博士学位持有者,无论其专业领域是多么冷僻,工作表现如何,都必然比任何一位大专毕业生收入更高。这不仅仅是概率上的倾向,而是近乎一种物理定律般的确定性。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幸福感会呈现出怎样的图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绝对.............
  • 回答
    如果将死刑作为对所有违法行为的唯一惩罚,这无疑会彻底颠覆我们如今所知的社会运作模式,其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且极其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个假设情景下的世界。首先,从司法体系本身来看,整个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建。 审判的极端压力与彻底转变: 任何一个轻微的违规行为,比如闯红灯、.............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也触及了国家生存的根本要素。如果完全剥离国际援助,印度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国家,会不会走向灭国?我的回答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其面临的挑战将是空前绝后且极具毁灭性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家援助”的范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援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人性、社会制度和法律的根基。如果真的要株连九族,我觉得,会有人犯法,但犯法的性质和规模,以及人们的态度,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明白“株连九族”这个概念有多可怕。它不是连坐,而是把你的九族,也就是你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还有你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你.............
  • 回答
    如果我真的拥有了“任意门”,这绝对是一份改变世界的馈赠,而将其转化为最大收益,又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巧妙的规划、迅捷的行动,以及对人性和机遇的深刻洞察。第一步:快速评估和安全验证 (约12天)在任何冒险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确保“任意门”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我会用最短的时间,.............
  • 回答
    如果我能任意选择全球三个现役足球运动员和一个教练来归化并加入中国国家队,我会基于以下几个核心考量:1. 弥补国家队的明显短板: 中国男足在技术、战术执行、身体对抗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需要提升的空间。2. 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和上限: 选择那些能够直接改变比赛走势、提升球队整体水平的球员。3. .............
  • 回答
    .......
  • 回答
    “体面生活”的渴求:项目与“帽子”下的科技从业者生存现状“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句院士的坦言,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当下中国科技界从业者内心深处的涟漪。这句话直击痛点,道出了许多科研人员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那么,如今的科技界,.............
  • 回答
    如果时间可以任意倒流,让我在 3 月 24 日这一天,能够重新选择学习的专业,我最想选择的是——心理学。说实话,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多年生活体验和思考沉淀后的一个“回响”。过往的人生轨迹,或许我曾被更“实在”的、一眼能看到成果的专业所吸引,比如工程类的精确计算,或者商科的实际应用。但随着.............
  • 回答
    在《帝国时代2》中,一个文明如果号称“没有任何特色加成”,但这又“科技全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极端、近乎不可能存在的假设。然而,如果硬要套用这个框架来讨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在游戏设计层面上被剥离了所有民族独特性,但同时又被赋予了最完整技术树的虚拟文明。我们不妨称这个文明为“标准型”或者“基础型.............
  • 回答
    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当你完成一定的游戏进程,比如找到希卡塔的初始神庙并激活它后,就会触发前往卡卡利科村拜访英帕的任务。当林克来到卡卡利科村,找到英帕的宅邸并进入后,会有一段与英帕的对话。在这次关键的对话中,英帕会向林克讲述关于塞尔达公主以及过去的灾厄盖侬的事情,并引导林克了解他失落的记忆和.............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太他妈让人心塞了!想都不敢想,但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妈的,我的狗。它叫Lucky,一个傻乎乎的金毛,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尾巴摇起来能把我家所有东西都扫一遍。我养它八年了,它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是我在这个破烂世界里最后的温暖和依靠。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外面什么都没了,没有一粒米,没有一滴水,没有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现实的考量。如果允许孩子任意选择冠母姓或父姓,这无疑是生育平等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但要说因此就完全平等了,我觉得还有些言之过早。让我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冠姓权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名字”上的平等。在很多文化里,“姓”不仅仅是一个称谓,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血脉的延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答案当然是“否”,人类非但不会停止发展,反而会因为“学不完”而持续向前。不过,要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层层剥开这个概念。首先,我们得明确“任一领域”的知识,以及“一生都学不完”意味着什么。“任一领域”并非指某一个狭窄的学科,而是指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任何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