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谈什么铸币税,不谈统治阶级不允许被统治者虎口夺食。我就从经济上做一个假设,先不谈政治。
我们也不谈投机,不谈恶意做空做多货币。我们就假设电子货币真的只是货币,所有人都不用它来投资/投机,只用它来交易。
如果目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发展到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流货币。
那么基于这种货币天然的通缩特性。
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经济崩溃。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电子货币总量有限→随着经济发展货币单价提高→物价下跌+利率提高→成本和利润缩水+消费意愿下降→减少生产→失业→中低收入者破产→货币大量向富人流动→电子货币在市场中流通更少→物价进一步下跌→生产进一步减少→货币大量向富人流动→物价进一步下跌……→→→社会生产和消费崩溃
铸币税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收取?开玩笑,适当可控的通胀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无非是给政府媷一点羊毛而已。通缩循环那是杀羊吃肉,铸币税带着血照收。
最理想情况下的电子货币是一个天然通缩的货币系统,无法被宏观调控,无法随着经济总量的变化调控货币的投放。会导致经济崩溃。
而现实中的比特币还要加上它的可投机性,画面已经太美,更何况…
——————————————
评论答疑:
1,电子货币类比的贵金属货币为何没有陷入通缩循环?
答:这里的要直接打击的就是电子货币与贵金属货币在货币属性上相同的观点。
贵金属货币是可以超发和通胀的。汉董卓铸小五株钱,三国时期蜀汉有太平钱直百。孙吴有大泉当二千,都是法定货币价值和贵金属价值脱钩的情况。
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同样来自于货币背后的政府信用,而不是来自于贵金属货币的自有属性。贵金属货币依然会失去货币信用。比如铸发当二千钱的孙权,赏赐吕蒙钱一亿,史载“钱既太贵,但有空名,人间患之”。同时期曹魏也有“以谷贵,废五铢钱,百姓以谷帛为市”。
因此,①贵金属货币的信用来源和传统纸币相同,而与电子货币不同。②贵金属货币同样有可超发可通胀的特性,和纯粹通缩特性的电子货币不同。
2,为何不通过发行多种货币避免通缩
区块链技术又不是什么秘密,谁决定什么时候发行多少种类的数字货币并承认它的信用价值?
如果这个决策是去中心化的,这就类比纸币的铸币权下放到每一个人。那么一个国家在有了第十种法定电子货币的时候,很快就会陷入第十万种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通货爆炸)情况下。
如果这个决策是中心化的,和现在的央行+电子支付体系有什么区别,电子货币的信用度何以体现?去中心化的货币最终求助于中心化的体系是不是很奇怪?如何实现数字货币避免铸币税的愿景?
继续推演,假设比特币陷入矿尽通缩的情形,这时候发布了莱特币。由于莱特币通过挖矿维持供应量,通缩压力并不大甚至还可能轻微通胀。那么比特币相对于莱特币会因为快速升值+可替代者而被所有人选择持有不交易而接近退出流通。然后等到莱特币进入高挖矿成本时期,由于比特币实际上已经退出流通,来自比特币的通缩压力会一口气压在莱特币上。然后导致莱特币以双倍速度通缩。然后发型第三种货币,会受到比特币和莱特币的双重压力而以三倍速度通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