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前员工,不写高赞那种廉价鸡汤,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写react做前端这种东西,年龄上去到了40真的没有办法混,这点业内不应该有任何人质疑,但本问题是关于做芯片的,年龄40-50有长期经验长期一线厂在一线干活的,那是市场抢破头的,年龄是财富。
首先惋惜一番,人一定要乐观,为逝者吴先生轻生惋惜!
不论年龄、行业,都要找公司里核心业务部门的岗位,工程师更加如此。逝者吴先生的大部门QCT首先是之前被activist investor盯上,因为利润显著低于专业授权业务,闹着要分拆的。QCT纵然有Snapdragon芯片系列一枝独秀,但利润率和高通最核心的专利业务比,那也就是个落后产能而已,因此才有高通“买专利送芯片”这样戏称。而逝者吴先生的具体工作,是做测试和集成,恰是QCT里价值链的末端部分,是在失业的高危环境,因为这样的岗位可替代性特别高。专业角度假设下,如果是做高通定制ARM核、ARM服务器芯片、自研的GPU、GCC优化与适配等,会担心找不到工作吗?如果跳出QCT的束缚,是高通专利部的标准工程师,每天忙着开标准会议和审专利,会有失业的忧虑吗?如果是做高通自驾车方案的,会不被抢吗?
再以逝者吴先生为例,他工作的那几个大楼,里面满满都是中国市场最缺的技术,48核的ARM服务器芯片、超低功耗的Snapdragon的SoC、整套自研的ARM/GPU/DSP带完整编译器优化和适配。只要项目积极去参与,不夸张的说学到就是赚到。可因为安于现状,没有去学没有去掌握,最后居然为找工作忧心还走了极端。请注意,逝者清华毕业智商一流、博士班底学习能力巨佳,而前几年我在的时候,高通内部主动申请的项目调动批准比率极其高。
真的可惜!吴先生在高通做了10年左右,始终没有跳出QCT这个尾端部门里集成、测试这样的末端岗位,这是一个值得年轻朋友吸取的教训。哪怕不从失业角度看,既然同样一个部门日常工程类工作内容,往更高端的内容靠拢是天性使然。
知乎上很多CS毕业的小朋友,年轻不懂,很容易被人诱导误导。年轻的时候,不追求核心技术,只做一些眼前看了cool的看私炫的,慢慢就会路越走越窄,因为那样你靠专业技能拿到公司最核心岗位的机会大幅被收窄。
现在AI、区块链、机器人等等那么热,不钻研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却成天想着做网页前端、安于做做测试、弄弄简单的无脑搬砖,其实是“老来苦”的选择。技术会推陈出新,你却只能年轻一次,你年轻的时候主动放弃核心的技能的掌握,不去学那种30年50年不怎么变的东西,去学3年5年就淘汰的所谓框架、做纯支持类的工作原理价值链核心,这不明智。
什么是核心价值呢?比如几十年来无法被超越、理论证明很难再有突破的图灵奖级别的算法的实现。下面的链接是我做的开源分布式共识库,目前是github上速度最快的。分布式共识算法就是分布式系统领域的最核心技术无之一。欢迎大家试用、参与、点Star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