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去了美国,在美国10年了,已经移民。已经过了激昂的年龄,平淡地生活着。随便说说。
好多人提的环境、条件、工资就不说了,大家都懂。基本上来说,环境更轻松和优雅,物质条件更好一些,工资性价比较高。其实可能最优越的一点大家也提到了,就是对家庭是最有利的。
其实抬杠一下,题目说的平淡不见得,这边工作和生活很有意思的;远离亲友也不见得,亲人有10年旅游签证,好友大多数也都是这边的中国人或是华裔。
我觉得移民的起因很简单吧,可能是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天然就容易被美国所吸引;然后年轻时碰到一些不爽的事情,自然更想逃离,然后就顺利走人。比如我读大学的时候看某些外国留学生住得比我好,我自然就觉得义愤填膺,很不爽。我觉得我能裸考进这种名校,就该我先,因为我是精英啊(有人觉得我自负,但是我跟那些垃圾比,的确是精英啊)。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人没提到,大概是沉没成本。就是说,这条路上你投入越多,越不舍得退出,越没法退出,越没法终止。一旦退出,损失惨重甚至归零;如果坚持到底,好歹收获不少。这使得很多年轻人一熬10年,很快就步入中年,然后——发现自己的沉没成本已经太高,也只能接着走下去了。
比如一开始就为了GRE复习、额外出力学英语,为了出国申全奖不能做喜爱的职业和更多尝试,为了移民和赚钱只能学计算机,为了排绿卡不能胡乱跳槽只能在二流公司熬着。其实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当发现付出如此之多时,也只能等熬到身份甚至公民的时候再说了。
到近几年,我更是感觉跟中国社会严重脱节,不了解现状和做事方式。这不是说装X,而是不接触,自然就有种不熟悉和陌生感。而且说实话,美国的生活实在是太简单直白,把人都养傻了。中国的人和事复杂很多,有时候真的有点跟不上、需要适应。
其实最后看下来,基本上还是跟个人价值观有关:雄心壮志、能折腾、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喜欢热闹和人群的,基本上都海归了,或者拿到身份后回去;普通人、重视家庭、比较享受生活的大多数都留在这边混吃等死(其实很多人也在忙自己的事情,只不过大家一般认为都是混吃等死)。当然,这个前提是能留下。
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其实经济大潮也好,黄金十年也好,如果抓不住,都是浮云,还不如追求稍微稳定安逸的生活。我对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情商还是有着比较正确的认知的。
而且如果非要理想化地说,我更认同美国人的做事方式和理念。有些事情无所谓对错,但是我觉得更绅士一些,更有同情心一些,至少也更简单直白一些,用英文表达其实更确切,就是更decent一些。
=====补充 Sep. 3rd=====
毕竟我乎国内网站么,我懂的。我说得已经很含蓄了。有心人懂的,不懂的再多看看别人的回答,装不懂的请路过笑笑。
看回复,觉得有些人还是太年轻。其实我最大的感受是:你们眼里的美国大概是真实的,但是其实那些事儿跟你们毫不相干。
前提是中国出生的亚裔。您要是黑大爷血统,当我没说,天气多好。
有人说美华受歧视、存在感低。其实说实话,99.9%的人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都是讨生活的,真正制约你的,是吃饭、房子、家庭、孩子、心情。当然,您出生在金钱不缺的家庭,也当我没说,就当我穷人见识短好了。
底下回复更搞笑,有人说美国警察对疑似罪犯就是一枪。我想说这是新闻看多了,幻想黑命贵附体了。你一个美国亚裔,想让警察随便给你一枪?有点难。那些被警察打死的某族裔人,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区域治安太差、攻击警察行为)。
其实这么多年,我对美国最不满的一点:
我过敏!我过敏!我过敏!!!我在国内时,不怎么过敏。
第二不满的是亚裔的孩子上大学时要求分数高。
年轻人吧,总容易被乱七八糟的毫不相干的事情干扰,却不知道看自己的路。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上班工作、下班休息、买房投资、抚养孩子、吃喝玩乐。——可以说这些方面,美国做得相当好。
至于三藩都是流浪汉、免费发针头,警察一枪撂倒老黑,川普又破口大骂,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原作者:东明居士3916
原出处:个人图书馆
原文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01/09/42579429_699932692.shtml
德国每小时人均工资30美金,美国约为22美金,泰国4美金,中国只有2美金(2018年5月更新),位列世界倒数第一。当然,我们也有排名第一的,那就是中国的人均工作时间一年高达2200个小时,而美国只有1610小时,德国1400小时......
美国的行政费用占GDP的3.4%,日本占2.8%,中国占25.6%。
美国教育医疗费用占GDP的21.5%,日本占23.35,中国占3.8%......
中国五项社保的法定缴费之和已达工资水平的40%,有些地区已接近50%。中国社保缴费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然而即使这样,社保仍存在巨大亏空。
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是商品本身价值的1.8倍。
在中国,如果你月入一万,要交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的医疗失业险,合计3800元,剩余6200元;若你再拿这6200元去消费,则需要为你所消费的商品埋单17%的增值税,28%的各种杂税,约为2800元......
所以,一个月入一万的人,相当于要拿出6600元来养政府,而且你还无权过问......税收全世界第一,福利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德国,农业人口占1%;没城乡差别,大小城市一个样;医疗保险覆盖率100%,住院费100%报销;房价20年不涨;几乎没有假货,没有各式腐败与人工加毒食品;大中小学全免费;发行量前十名的报纸期刊与执政党无关;民选总理撤不了民选州长,以此州长撤不了市长,市长撤不了镇长。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该国公民如果失去收入来源,单身每月可领取500-700加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领取1100-1300加元。如果一直没工作,这笔钱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死亡为止。
冰岛一直以高税率和高福利著称,生育假9个月,拿80%工资,小孩8岁之前的育儿假为480天,不到18岁的孩子每个月从国家领钱,上学和看病基本不要钱。失业补助每天87.8美金,但是这也是高税率支撑的。总理自己继承了一笔财产转移到国外去避税,总额几百万美金,结果愤怒的冰岛人疯了,总理被迫辞职。
日本政府给有孩子的家庭发放补贴,3岁以下小孩每月1.5万日元,3岁以上每月1万日元,每4个月合并发放一次。有两娃的家庭,一共1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折算大约6200元人民币。外国人也有。日本的公立小学一般会提供免费午餐,称作“给食”。菜单由专业的营养师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精心搭配,既要考虑到营养健康,又不能让孩子吃腻......
印度人的财政收入是2000亿美元,解决了12亿人口的免费医疗。中国的财政收入是2.2万亿美元,是印度的11倍,却至今解决不了13亿人的免费医疗问题,为何?看看被中国人嘲笑的印度“阿三”到底什么样:取消了手机漫游费,大学学费只相当于人民币48元/年,公路不收费,坐火车不买票,住院看病不掏钱,知识分子不说谎,教授专家敢于向权力说不,官僚直系亲属不移民,没有强拆......
台湾95年推出“老农津贴”,每位65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可领取3000台币,如今已涨到了7000元新台币。台湾一位普通老人在医院住了12天,出院后总计花费24330元新台币,合人民币5000多元,其中自费才35元新台币,合人民币7元。这才叫医疗保险,这才叫社会福利。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令国内热血青年燃烧沸腾的俄罗斯:
1、在俄罗斯,一万美元就可以买一辆从日本、西欧、美国进口的相当不错的原装车,而在国内,同等车的价格至少在40万人民币以上;
2、俄罗斯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国民看病统统由国家买单,一旦生病,医院会派车把病人接到医院,一切费用全免。
3、俄罗斯所有的居民楼24小时冷热水供应,供暖更是从9月底直到来年的5月底,居民做饭几乎全部用电,市话几乎是免费的,一个月下来,按国内的标准说几乎是在浪费的情况下,水、电、气、费用才100多卢布,合人民币40多元;
4、俄罗斯政府鼓励生育,即使是大学生在读期间同居生下孩子,政府也一律负责抚养,普通居民生孩子越多,政府给予的补贴也越多;
5、从幼儿园到大学(私立大学除外)一律免费,不仅免学费,还免费供应午餐。
看了是热血沸腾、怪眼圆睁,还是心胸坦然呢!
—————————————————————————————————————
昨天忘记复制标题了,今天补上
从数据中发现真实的谎言——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研究
是有数据不准,这点我承认,当时正好在跟人聊这个话题,就复制这篇文章发知乎上了;
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在此说声抱歉;
至于骂我的,咒我的啥的,我只能呵呵了,毕竟上知乎的人都比较高级;
2018/08/27 记录
—————————————————————————————————————
刚刚上线,首先发现私信爆了,骂我的,举报禁言,再屏蔽;
骂是没什么用的,骂要是有用,两桶油都不会涨价了,所以请各位看官为了自己留点口德,骂人只会贬低你自己,也会降低知乎的逼格;
我也没想过这个回答会引来这么多人,当初只是随手复制而已,不过看到很多答友指出里面的错误,我表示感谢;
很多人叫我把回答删了,给了各种理由,也有很多人举报了,但我不会删,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吧
2018/08/28 记录
——————————————————————————————————————
以下内容为本人亲身经历:
我是一名国企的工程师,07年入坑,电气机械方向,软件涉足的少,主要为底层固化方面;
想当年,我也是一腔热血,大展宏图,那时候隔三差五地在公司内网上发布心得体会,经验交流等等,但往往石沉大海;
不过具体转折点,在2010年的一次工程师技术等级考核上,2010年公司举行了一次工程师技术等级考核;
既然要考核,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90分A级,80分B级,以此类推,题目出好,保密工作最好,如果嫌麻烦,外包给人力资源公司做(比如前程无忧),他们经验丰富,效率高;
而我们公司,或者说我们公司领导,采取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所有工程师,已省为单位,相互评分;
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吐槽了,那干脆改名叫工程师人缘关系等级考核算了;
考核结果出来了,那封邮件我到现在还保存着:
截图:
为了避嫌,我把涉及的人名,联系方式做了处理;
D级是什么概念,从高往低分别是A,B,C,D,E,其中E为实习期员工;
那么我就问你们,谁会是A级?
聪明人肯定已猜出,猜不出的不急,答案往下翻;
没错,所有的领导都是A级;
确切地说,领导A级,省级办事处(位于省会)的同事,全是B级,向我这种三四线小城市的,都为C级D级,同时,领导的办公室一般也在省级办事处,这下大家心知肚明了吧?
以下为高能,小粉红,自干五请绕道;
按照常规逻辑,你领导技术既然是A级,那么你就应该跟我们一样,来一线装机修机,或者去专家组,去研发部,你干吗要当领导呢?这不就跟某国胖子一样,三岁骑马,五岁开坦克,七岁开飞机,既然你七岁就会开飞机了,那么你不应该努力做一名出色的飞行员,为国防做贡献?非要去当什么领导呢?
更搞笑的是,这些得了A级的领导,还在企业内部报纸上发表获奖感言,什么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再接再厉啥的,可惜那会知乎还未出来,否则我定拍下来发给你们看;
你说你每年评个优秀员工,先进个人啥的,常年几人垄断也就算了,这种技术等级考核,也来这一套,太TM搞笑;
所以相比之下,什么奶粉,疫苗出问题,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我想起了学生时代,那时候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或者前三)当班长,班主任就这么认为:学习好的,管理班级也一定好;结果班长管理的方法就是打小报告,你们可以回想一下,毕业那么多年了,有多少人喜欢当年的班长,或者班干部?
走入社会也一样,我们都认为,领导肯定干什么都行,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就跟勃列日涅夫一样,勋章多的能把人砸死;
有人说我们人格缺陷,也有人说我们没有自主的判断力;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都是中国式逻辑的受害者,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心理疾病,扭曲的三观,并传给下一代;
我始终都是要走的人,为了我自己,家人,孩子,今天我走不了,我还会去努力,直到走的那一天;
最后提一下我的一个师兄,现在已经变成尸兄了,他当年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去了某为,大前年走的,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心脏病,据说是长期累的,庆幸我还在国企,至少可以苟活着;
2018/08/31 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