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蒋输给毛是否是因为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差距?关键的部分是什么?

回答
蒋经国与毛泽东的胜负并非单纯源于知识结构的差距,而是一个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政治理念、战略能力、领导风格、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特质等。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两者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进行运用和整合,以及这种运用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和现实需求。

以下是对两者知识结构及相关关键部分的详细分析:

一、 蒋经国的知识结构特点:

蒋经国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相对正规的军事和政治教育。他的知识结构可以概括为:

苏联式教育背景: 接受过军事训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初步学习,对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和政治体制有一定了解。
西方思想的接触(有限): 在苏联期间,也可能接触到一些西方进步思想,但其主要学习和实践重心仍在苏联体系内。
国民党体系内的实践经验: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特别是青年时期,参与了党务、青年团、三青团等组织工作,积累了治理和动员的经验。
经济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知识: 晚年主导台湾的经济发展,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学习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经验,并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这部分是他的强项,也是他能够稳定台湾的重要原因。
对大陆的了解(有限且带有党派偏见): 尽管他出生于大陆,但在长期的对立状态下,他对大陆的了解更多是通过情报和国民党的视角,存在一定的信息隔阂和认知偏见。

关键部分在于: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蒋经国在大陆时期的政治实践并未完全按照其早期在苏联学到的理论进行,且其理论学习本身也受到当时苏联政治环境的影响。
对“土改”和农民问题的理解不足: 他对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刻,这在与中共的较量中是致命的。他更多地是从国家主义和现代化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忽视了最基础的民生需求。
经济现代化理念的局限性(早期): 在台湾经济起飞前,他对如何在中国大陆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缺乏系统性的、适应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二、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特点: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是混合型的,具有极强的中国本土特色和实践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浸润: 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哲学根基,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农民起义历史、社会结构有深刻的理解。这是他能够深刻洞察中国社会问题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中国化: 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毛泽东思想)。他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革命道路的选择、群众路线的运用,都体现了其理论的创新性。
丰富的实践经验: 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包括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策略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经验。他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了解,对农民群众的动员能力,是其核心优势。
对西方政治思潮的吸收(选择性): 在早期也接触过一些西方进步思想,但其学习更多是为中国革命服务,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批判性。
战略思维和宏观判断能力: 具备超强的战略眼光和宏观分析能力,能够抓住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制定长远战略。

关键部分在于:

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 毛泽东最核心的优势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对农民群体的力量及其需求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他知道如何调动这个最广大、最革命的力量。
“群众路线”的实践: 他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转化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实践方法。他深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理论创新与中国化: 他不是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是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体系。例如,他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运用。
战略的灵活性与决断力: 在复杂的斗争中,他能够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战略,并且敢于做出关键性的决策。

三、 蒋输给毛的关键原因分析(知识结构层面的延伸):

虽然我们不能将胜负完全归结于知识结构的“优劣”,但两者知识结构的不同特点,在与历史进程的互动中,显现出关键的差异点:

1. 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差异:
毛泽东: 对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经济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有着深刻和切实的理解。他知道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他的知识体系是“从实际出发,到实际去”。
蒋经国: 虽然出身大陆,但其学习和政治实践更多是在苏联体系和国民党政权下,对中国农村的深层矛盾和农民的真正需求,理解相对表面化和概念化。他对现代化和国家建设的认识,更多是从西方和苏联模式中汲取,但未能有效解决中国最根本的民生问题。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
毛泽东: 其理论是紧密围绕革命实践形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过来检验和发展理论。他的“群众路线”等概念,正是其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
蒋经国: 在大陆时期,其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未能真正与中国底层社会的现实接轨,加上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困境,导致其在与中共的较量中失去民心。即使在台湾,其经济发展也是在相对稳定和有外援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与在大陆进行革命的复杂环境不同。

3. 动员和组织能力:
毛泽东: 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阐释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发展出强大的群众动员和组织能力。他能够唤醒和组织起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形成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
蒋经国: 虽然在台湾通过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赢得了一定的支持,但在大陆时期,国民党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相比中共显得薄弱,尤其是在应对社会矛盾和争取民心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4. 战略视野和目标设定:
毛泽东: 确立了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清晰目标,并为此制定了长期而系统的战略。
蒋经国: 其战略更多是围绕维护国民党统治、反共以及后来的经济发展来展开。在与中共的直接较量中,其战略重心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设想,未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总结来说:

蒋经国并非没有知识,他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在台湾的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与毛泽东的较量中,关键的差距体现在对中国社会最底层、最广泛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深刻理解、有效的动员能力以及以他们为中心制定革命战略和目标的能力。

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中最核心且最关键的部分,是他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能够深刻洞察中国社会矛盾、调动最广泛民众积极性、并最终夺取政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抓住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矛盾,并给出了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解决方案,这是他最终胜出的最根本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拜托,这是两个政党在斗啊,双方身后都有数百万的武装和党员。知识结构?你以为他俩都在上高三么?!要不要买本《十年内战三年模拟》补一补啊

此外,真心推荐大家看看毛先生的《寻乌调查》,我不是针对蒋先生,在座各位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相比之下,都是垃圾。

蒋先生主攻的《阳明心学》《曾国藩家书》现在还是各大机场书店畅销书呢。

PS:已经有人把《寻乌调查》贴出来啦,大家可以看看啦。

毛在写寻乌时,一没人逼着他写,二没人花钱请他写,写出来也没说能发表或评奖。这个时期这个状态的毛做事情的心态,真得很值得现在的人去学习。

天下事最怕讲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毛泽东

user avatar

跑个题,说下两人工作经历,毛共产党一大委员,国民党一大候补委员,亲手建立湖南国共两党支部,国民政府宣传部长,农民部长,组织部长,负责对外宣传国府形象,统筹粮草,官员任免一并负责,被称作国民党二号人物胡汉明的秘书。在当时是非常规范的政治家奋斗打拼路线。

蒋,刺杀陶成章,青帮流氓,总理保镖,军校校长,一军军长,拥军自重造反强迫中央迁都,这不就贼王八出身么。

user avatar

毛:我们从来没错,是这个世界一开始就错了,让我们把它推倒了重来!

蒋:这个世界没错,是我们原来没做对没做好,让我们走心再来做一次!

user avatar

(此处原是寻乌调查全文,现因被建议修改,附上在线阅读寻乌调查的链接:毛泽东《寻乌调查(全文)》

——————————————————————————————————

想了想,我决定再附带上主席二十岁左右时写的一封信件,这样主席读过多少书想过多少东西的事情各位就能一清二楚了,我相信各位也能从其中得到一些共鸣。

——————————————————————————————————

毛泽东致恩师黎锦熙信(1917)

邵西先生阁下:

省城一面,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 莫可与语。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人谁不思上进?当其求涂不得歧路彷徨, 其苦有不可胜言者,盖人当幼少全苦境也。今年暑假回家一省,来城略住,漫 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昨十六日回省, 二十日入校,二十二日开学,明日开讲。乘暇作此信,将胸中所见,陈求指答,幸垂察焉。

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而言,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 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 如何能久?

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叁。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毕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 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处之完满乎?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 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

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之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 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夫以与本源背道而驰者而以之为临民制治之具,几何不谬种流传,陷一世一国于败亡哉?而岂有毫末之富强幸福可言哉? 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然今之天下则纷纷矣!推其原因,一在如前之所云,无内省之明;一则不知天下应以何道而后能动,乃无外观之识也。故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曀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 盖二者之势力,无在不为所弥漫也。思想道德必真必实。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 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

今人动教子弟宜立志,又曰某君有志,愚意此最不通。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谓也。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也,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 道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其始所谓立志,只可谓之有求善之倾向,或求真求美之倾向,不过一种之冲动 耳,非真正之志也。虽然,此志也容易立哉?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此又学之所以贵乎幼也。今人学为文,即好议论,能推断是非,下笔千言,世即誉之为有才,不知此亦妄也。彼其有所议论,皆其心中之臆见,未尝有当于宇宙事理之真。彼既未曾略用研究工夫,真理从何而来?故某公常自谓:“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 与否,亦未可知。盖研究日进,前之臆见自见其妄也。顾既腾之以为口说,世 方以为贤者之言,奉而行矣,今乃知其为妄,宁不误尽天下!弟亦颇有蹈此弊倾向,今后宜戒,只将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占去日力。阁下以为何如?

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叁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孔孟对答弟子之问,曾不能难,愚者或震之为神奇,不知并无谬巧,惟在得一大本而已。执此以对付百纷,驾驭动静,举不能 逃,而何谬巧哉?(惟宗教家见众人以为神奇,则自神奇之,如耶苏、摩哈默德、释迦牟尼。)

欲人人依自己真正主张以行,不盲从他人是非,非普及哲学不可。吾见今之人,为强有力者所利用,滔滔皆是,全失却其主观性灵,颠倒之,播弄之, 如商货,如土木,大亦不可哀哉!人人有哲学见解,自然人己平,争端息,真理流行,群妄退匿。

某君语弟:人何以愚者多而智者少哉?老朽者聪明已蔽,语之以真理而不能听,促之而能动,是亦固然不足怪。惟少年亦多不顾道理之人,只欲冥行, 即如上哲学讲堂,只昏昏欲睡,不能入耳。死生亦大矣,此问题都不求解释, 只顾目前稊米尘埃之争,则甚矣人之不智!弟谓此种人,大都可悯。彼其不顾道理者,千百年恶社会所陶铸而然,非彼所能自主也,且亦大可怜矣。终日在彼等心中作战者,有数事焉:生死一也,义利一也,毁誉又一也。愚者当前, 则只曰于彼乎,于此乎?歧路徘徊,而无一确实之标准,以为判断之主。此如墙上草,风来两边倒,其倒于恶,固偶然之事;倒于善,亦偶然之事。一种笼统之社会制裁,则对于善者鼓吹之,对于恶者裁抑之。一切之人,被驱于此制裁之下,则相率为善不为恶,如今之守节、育婴、修桥、补路,乃至孝、友、 睦、雍、任、恤种种之德,无非盲目的动作。此种事实固佳,而要其制裁与被制裁两面之心理,则固尽为盲目的也,不知有宇宙之大本大源也。吾人欲使此愚人而归于智,非普及哲学不可。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 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终日经忙碌,非为君子设也,为小人设也。君子已有高尚之智德,如世但有君子,则政治、法律、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 工、商业,皆可废而不用。无知小人太多,世上经营,遂以多数为标准,而牺牲君子一部分以从之,此小人累君子也。然小人者,可悯者也,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弟对于学校甚多不满之处,他日当为书与阁下详论之。现届毕业不远,毕业之后,自思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强而为之,定惟徒费日力,抑且太觉糊涂。以糊涂为因,必得糊涂之果,为此而惧。弟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只以叁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家大要为准。过此即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归仍返于私塾生活,以几其深。怀此理想者,四年于兹矣。今距一年之后,即须实行,而基础未立,所忧盖有叁事:一曰人,有师有友,方不孤陋寡闻;二曰地,须交通而避烦嚣;叁曰财,家薄必不能任,既不教书,阙少一分收入,又须费用,增加一分支出,叁者惟此为难。然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冀可勉强支持也。阁下于此,不知赞否若何?又阁下于自己进修之筹画,愿示规模,作我楷法。

润之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本文引用自《毛泽东早期文稿》)

user avatar

老毛说他花了十几年功夫才把中国农村搞清楚,还要会和贫苦农民打骨牌,让他们赢钱,请他们吃饭。这样慢慢地积累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寻乌之类的报告。(对比老蒋,他牌打得也不错,只不过只能说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就靠诸位仁兄了”)

毛泽东《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1964年8月18日:

教条主义那些人根本不研究中国特点。到了农村十几年,根本不研究农村土地、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不是到农村就懂得农村。要研究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关系。


我花了十几年功夫,才搞清楚。


茶馆、赌场,什么人都接近、调查。一九二五年我搞农民运动讲习所,作农村调查。我在家乡找贫苦农民调查,他们生活可惨,没有饭吃。有个农民,我找他打骨牌(天、地、人、和、梅十、长三、板凳),然后请他吃一顿饭。事先事后,吃饭中间,同他谈话,了解到农村阶级斗争那么激烈。他愿意同我谈,是因为,一把他当人看,二请他吃顿饭,三可以赢几个钱。我是老输,输一、二块现洋,他就很满足了。有一位朋友,解放后还来看过我两次。那时候有一回,他实在不行了,来找我借一块钱,我给了他三块,无偿援助。那时候这种无偿援助是难得有的。我父亲就是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母亲反对他。我父亲死时送葬的很少,我母亲死时送葬的很多。有一回哥老会抢了我家,我说,抢得好,人家没有嘛。我母亲也很不能接受。长沙发生过一次抢米风潮,把巡抚都打了。有些小贩,湘乡人,卖开花蚕豆的,纷纷回家,我拦着他们问情况。乡下青红帮也开会,吃大户,登了上海《申报》,是长沙开兵来才剿灭的。他们纪律不好,抢了中农,所以自己孤立了。一个领袖左躲右躲,躲到山里,还是抓去杀了。后来乡绅开会,又杀了几个贫苦农民,那时还没有共产党,是自发的阶级斗争。

  ..........

  我们怎样分析、综合共产党与国民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和农民、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拿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我们怎样进行分析和综合?我们分析:无非是我们有多少力量,有多少地方,多少人,多少党员,多少军队,多少根据地。如延安之类。弱点是什么?没有大城市,军队只有一百二十万,没有外援,国民党有大量外援。延安同上海比,延安只有七千人,加上机关、部队一共二万人,只有手工业和农业,怎能同大城市比?我们的长处是有人民支持。国民党脱离人民。你地方多,军队多,武器多,可是你的兵是抓来的,官兵之间是对立的。当然他们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很有战斗力的军队,并不是都一打就垮。他们的弱点就在这里,关键就是脱离人民,我们联系人民群众,他们脱离人民群众。

  他们宣传共产党共产共妻,一直宣传到小学里。编了歌:“出了朱德毛泽东,杀人放火样样干,你们怎么办?”叫小学生唱。小学生一唱,就去问他们的父母兄弟,反倒替我们作了宣传。有个小孩听了问他爸爸,他爸爸说,你不要问,将来你长大以后,你自己看就知道了。这是个中间派。又去问他叔叔,叔叔骂了他一顿,说“什么杀人放火?你再问,我揍你!”原来他叔叔是个共青团。所有的报纸、电台,都骂我们,报纸很多,一个城市几十种,每一派办一个,无非是反共。老百姓都听他们的?没有那回事。中国的事我们经验过,中国是个麻雀,外国也无非是富人和穷人,反革命和革命,马列主义和修正主义。切不要以为反革命宣传会人人信,会一起来反共。我们不是都看报纸吗?也没有受他影响。

  《红楼梦》我读了五遍,也没有受影响。我是把他当作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看《红楼梦》都不注意第四回,其实这一回是《红楼梦》的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出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里四大家族都写到了,《红楼梦》阶级斗争激烈,有好几十条人命。而统治者也不过二、三十个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个人),其它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清楚。只有用阶级分析,才能把它分析清楚。《红楼梦》写出来,有二百多年了,研究《红楼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有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何其芳也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这是新红学,老的还不算。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

  怎么综合?国民党、共产党,两个对立面,在大陆上怎么综合的,你们都看到了。就是这么综合的:他的军队来,我们吃掉,一块一块地吃。不是杨献珍的合二为一,不是两方面和平共处的综合。他不要和平共处,他要吃掉你。不然,为什么他打延安?陕北除了三边三个县以外,他的军队都到了。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二十五万,我二万五千。几个旅,两万多人。分析了,如何综合?你要到的地方你去,我一口一口地吃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整整一个军,从一九四七年三月到一九四八年三月,统统跑光,因为消灭了他好几万。宜川被我们包围,刘戡来增援,军长刘戡打死了,他的三个师长,两个打死,一个俘虏了,全军覆没,这就综合了。所有的枪炮都综合到我们这边来了,士兵也都综合了:愿留下的留下,不愿留下的发路费。消灭了刘戡,宜川城一个旅不打就投降了。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怎么综合法,傅作义就综合过来了。四十万人,没有打仗,全部缴枪。

  一个吃掉一个,大鱼吃小鱼,就是综合。从来书上没有这样写过,我的书也没有写。因为杨献珍提出合二而一,说综合是两种东西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有什么不可分割的联系?有联系,但总要分割的,没有不可分割的事物。我们搞了二十几年,我们被敌人吃掉的也不少。红军三十万军队,到了陕甘宁只剩下两万五,其他的有被吃掉了的,逃跑了的,打散了的,伤亡了的。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蒋经国与毛泽东的胜负并非单纯源于知识结构的差距,而是一个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政治理念、战略能力、领导风格、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特质等。从知识结构上来看,两者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进行运用和整合,以及这种运用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和现实需求。以下是对.............
  • 回答
    蒋介石和希特勒的军事水平孰高孰低,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因为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军事生涯的侧重点都截然不同。要进行详细的比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蒋介石的军事生涯与特点: 早期革命与军事教育: 蒋介石早年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这是他军事.............
  • 回答
    要说清楚“蒋匪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得从头捋一捋,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说到底,那批人当时败得有多惨,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种下的因。我个人觉得,最最根本的,还是他们脱离群众,失去人心。这话说起来简单,但里头门道深着呢。你想啊,当年大家都是什么日子?老百姓被压迫,地主剥削.............
  • 回答
    蒋凡被认定为杭州 C 类高层次人才,这在公众视野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讨论。作为AI,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偏好,但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并分享一些可能产生的思考:1. 政策的出发点与初衷:首先,我们要理解杭州市设立高层次人才认定政策的初衷。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回答
    关于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第一名的说法,以及日本人因此“不顾颜面”地公正对待,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信息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曲解。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并尽量还原事情的真相,避免 AI 写作的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 蒋百里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他在毕业时的排名是“优等毕业”,而非“第一名”.............
  • 回答
    蒋凡和阿里程序员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看,确实能引发不少关于企业管理、规则执行以及个人行为边界的思考。要说惩罚力度,那真是天壤之别,背后反映出的逻辑也不尽相同。咱们先掰扯掰扯蒋凡这事儿。蒋凡“疑似出轨张大奕”被除名合伙人:这事儿当年闹得是满城风雨,影响极其恶劣。蒋凡是谁?淘宝、天猫的总裁,阿里最年轻的.............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讲讲蒋晖和电商的事情,尽量讲得详细点,也尽量不带点“机器味儿”。首先,提到“蒋晖学电商”,这背后可能指代几种情况。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有没有一个叫蒋晖的人,他确实系统地学习了电商的知识和技能。这个“学”的程度和方式,可能从参加培训课程、到自主钻研、再到在实践中摸索,范围很广。如果是在说“.............
  • 回答
    蒋百里与孙立人,两位都是民国时期声名赫赫的军事将领,他们各自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他们的“真实水平”,我们得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战绩罗列。 蒋百里:战略家的远见与困境蒋百里,字方震,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战略家。他的水平.............
  • 回答
    这桩坊间热议的“瓜”,简单来说,就是关于阿里巴巴的顶梁柱之一蒋凡,以及当时如日中天、粉丝众多的网红淘宝主播张大奕之间,被爆出的婚内出轨传闻。事情的起因是在2020年4月17日,微博上突然爆出一条消息,一位名叫“花花”的网友(后来被普遍认为是蒋凡的妻子胡 স্বচ্ছ)在微博上公开喊话张大奕,内容大致.............
  • 回答
    蒋胜男代表的这项提议,从法理和行业实践来看,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并且切中了当前网络文学行业存在已久的一些痛点。简单来说,她想通过官方发布的标准合同文本,来约束那些作者们难以接受的“霸王条款”,从而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这项提议的可行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分析:一、 法律基础与先例:合同示范文本的.............
  • 回答
    如果蒋介石不同意蒙古独立,那么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具体的发展会受到当时中国国内、国际局势以及蒙古内部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推演和分析,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蒋介石为何会不同意蒙古独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蒋介石和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何会坚决反对蒙古独立。这背后有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事件处理的复杂性以及信息披露的原则,背后涉及到的逻辑和考量点其实挺多的。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不带那些机器味儿。首先得明白一个大前提:蒋凡和赵圆圆的事件,虽然都涉及到了阿里巴巴的内部管理和员工行为,但性质、处理流程以及对外披露的信息量可.............
  • 回答
    蒋氏父子退守台湾后,面对复杂严峻的局势,却始终坚持“一国”原则,反对“独立”,这背后有着多重深刻的原因。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关乎他们的执政合法性、历史使命感以及对未来战略的考量。首先,执政合法性的根基问题是核心。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代表的国民党,其执政的理论基础是“代表全中国”。在他们看.............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说蒋天生和蒋天养这两位,为啥您看着就觉得他们不像“那种”道上混的。我慢慢给您道来,尽量把话说得实在点。首先,得弄明白我们脑子里“黑社会”是个啥样。一般人一听这词,脑子里会立马跳出几个画面:染着黄毛、脖子上挂着粗金链子、说话夹枪带棒、见了谁都好像欠他钱似的、一看就带着.............
  • 回答
    蒋凡之所以能在阿里巴巴受到如此重要的保护,甚至在经历个人生活风波后仍能稳坐高位,并非偶然,而是他凭借多方面的能力和对阿里巴巴的巨大贡献,已经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员。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1. 业务的绝对核心与增长引擎:要说蒋凡的重要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所掌舵的业务。在阿里巴巴的庞.............
  • 回答
    关于蒋凡的个人生活,确实在网络上引发过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围绕他和张大奕之间的传闻。要深入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事件的开端与网络爆料:事情最早的爆发点,是蒋凡的妻子在微博上直接点名张大奕,指责她介入自己的婚姻,并发布了一些带有情绪的言论。当时,张大奕作为当时淘宝的头部网红,拥有.............
  • 回答
    固守津浦线:蒋军的徐州至蚌埠防线构想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津浦线,这条贯穿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承载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战略咽喉。如果国民政府的国防部将重心放在固守徐州至蚌埠这一关键地段,那么蒋军将如何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呢?这并非易事,需要周密的规划、精密的部署以及强大的意志.............
  • 回答
    蒋胜男代表提出的放宽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无疑触及了一个不少人关心的现实问题。这背后,隐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个人发展路径的多元以及对公共服务能力的新期待。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发展速度那是相当惊人的。经济腾飞,教育普及,人们的受教育年限普遍拉长。本科、硕士、博士,这已经是相当一.............
  • 回答
    关于蒋欣微博为何多用繁体字,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不少网友经常在她微博下讨论的事情。我个人觉得,这背后可能掺杂了多种因素,并非一个单一原因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使用繁体字本身就是一种个人选择和表达方式。有些人觉得繁体字更美观,更有文化底蕴,或者仅仅是个人习惯使然。蒋欣作为一位公众.............
  • 回答
    关于蒋凡的婚姻状况,网络上确实流传着不少传闻,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公开官方信息证实蒋凡与原配离婚。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围绕蒋凡婚姻的种种信息,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事件的源头与焦点:蒋凡的婚姻状况之所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很大程度上源于2020年那场轰动一时的“张大奕事件”。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