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元首:我接手了一个没有坦克飞机的一战战败国。
委员长:我接手了一个没有坦克飞机的一战战胜国。
元首:我搜刮了犹太人的钱,然后拿去造坦克,亲自设计tiger杀翻全场。
委员长:我搜刮了底层农民的钱,然后被老婆存进银行腐败,最后被小豆战车杀翻全场。
元首:我的三号坦克质量不如法国俄国,但我用闪电战暴打他们。
委员长:我的德/苏/美械师质量也不差,但我拿去淞沪送了人头。
元首:我把我的军队训练的很棒,以一敌三,打不过也不会垮。
委员长:我把我的军队训练成烟鬼,以三敌一,一触即溃。
元首:我三个月占领的宿敌首都巴黎,举行阅兵。
委员长:我五个月被宿敌占领了首都南京,跑路重庆。
元首:我一次战役歼灭几十万俄军。
委员长:我一次战役被歼灭几十万国军。
元首:国防军不喜欢我,但还是听我的。
委员长:各地军阀不喜欢我,都不听我的。
元首:我被英美俄群殴,还得帮意大利。
委员长:我在美俄德的帮助下,被一个日本吊打。
元首:盟军节节胜利,但我在阿登森林打了个突出部。
委员长:盟军节节胜利,但我在豫湘桂被捅穿了。
元首:我和我的军队战斗到最后一刻。
委员长:我的军队叛变了,我跑路了。
元首:我没上过军校,但我的战术令我的对手出其不意。
委员长:我是军校校长,但我的战术令我的学生出其不意。
百年之后
元首:我是战败国,后人都骂我坏,但没人敢说我菜。都研究我的闪电战,顺便乳法。
委员长:我是战胜国,但后人还骂我坏,还骂我菜。都研究我的军事物流学,顺便乳果。
关于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国力问题:
不论是以装备更差的共军作为对比,还是和历史上的旧军队对比。国军在基本的军纪,战斗意志,对武器装备的使用,士兵战斗基本能力,军官指挥能力,都难认同。没有坦克飞机航母是国力差距,但大片投敌做伪军,有一杆步枪却打不中,互相狗咬狗坑队友,扔了东北跑路,这怪谁呢?孙中山在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是什么战斗力?蒋介石治下的国军,又是个什么水平呢?
这种问题都没什么意义,因为近代战争,英明的军事决策首先是建立在尽可能准确的情报基础上的。
有一句歌词是歌颂毛主席长征时期用兵如神的: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主席带领红军在相对狭小区域闪转腾挪,成功甩开了国民党追兵,这神不神?这牛不牛?厉害不厉害?
当然神、牛、厉害。
但是根据《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这本书披露,当时红军军委二局完全破译了国民党密电码,对国民党军的调动了如指掌。
根据破译的国民党军往来电报,当时国民党军四面包围红军,只有北向(贵阳)方向有空隙,而且兵力薄弱。因为蒋介石认为红军只顾南撤,是绝不会回头的。
所以,真实情况是“一度赤水”是根据情报指引,不得已而为之,不是红军选择了“一度赤水”,而是“一度赤水”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其他任何方向红军都会面对比自己多几倍的兵力。
如果我们把毛主席和蒋介石调一个位置,蒋介石难道会不选择“一度赤水”?而选择和几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拼命?
近代战争本质是科学技术之争,科学技术不仅仅只是飞机大炮。
毛主席在到达陕北后发自肺腑的说过:二局才是长征最大功臣,没有二局,红军能不能顺利到达陕北都是一个问题。
斯大林、希特勒、蒋委员长一起打牌。
斯大林:“看到这个电话了吗?可以直通方面军司令部。”
希特勒:“看到这个电话了吗?可以直通一个装甲师的师部。”
蒋委员长拿起电话:“喂?黄连长吗?你部驻扎林周,按兵不动……”
拉倒吧。
元首虽是恶魔也是强大的恶魔。
元首下士那会,一级铁十字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那不是一般当兵能得的。
你拿来跟我们战斗英雄比不合适,就拿国军来比吧,相当于得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加一枚宝鼎勋章。
那会儿元首是妥妥的民族英雄好不好!
而蒋介石呢?有比的资格么?
论军事指挥,从闪击战到阿登反击,元首实际上并没有犯太多的战略战术错误。
蒋委员长顶多也就是和独夫民贼,摇尾买办,跟元首提鞋都不配。
至于蒋那几张买来的军校文凭,那是上坟烧报纸,哄鬼!
法肯豪森,晚年曾跟钱秀玲聊到过这两位他近身观察并亲身辅佐过的领袖人物,他谈到他很感佩蒋的忍与希的躁,在两种不同文化环境与战场上的表现,他认为中西文化互相借鉴与融合是长远之计。
蒋中正不配。
去跟一个人类历史文明中最厉害的人之一去比,你这是折了这丫的寿。
当然是果粉口中的常公了。
希特勒军事微操能到师长,常公军事微操能到排长。
希特勒败于军事后勤物流,常公精通军事后勤物流。
希特勒不会利用地形优势,常公利用水势笑死敌军。
希特勒世界历史声名狼藉,常公神社是敌国搞祭奠。
希特勒灭亡之时阿登反击,常公豫湘桂震惊美苏英。
希特勒终生未娶不爱美色,常公夫人美人计得援助。
希特勒三心二意到处屠杀,常公一心一意屠杀国人。
希特勒不知进退纵火自杀,常公身法敌人望尘莫及。
高下立判,鉴定完毕。
希特勒上台以后把德国的失业率降低到近乎零。军事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翻着跟头往上涨。德军装备从不入流迈入欧洲第一。
蒋委员长上台,将中国的工业从初具规模干到几乎没有。从能造飞机和万吨船舶到连火柴都造不了。将国内经济从勉强自给自足干到每年接受巨额援助仍然饿殍遍野。
2. 从军事方面:
希特勒用三个营的德军从拥有一百三十五个师的法军手中恢复了莱茵兰的驻军。用一个月的时间迫使欧洲陆军扛把子法国投降。用逊于对手的兵力占领了大半个欧洲。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面对一万五千人的关东军挑衅,要求拥有十九万精兵的东北军不抵抗。用一个月的时间丢失东北全境。用十倍于对手的兵力,丢掉了大半个中国。
3. 外交方面:
希特勒靠赌咒发誓加恐吓为德国夺取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
蒋介石仅仅因为被人恐吓就丢掉了外蒙古。
我敢说单打独斗的话,希魔瞬秒校长。
怎么样希魔都是个战斗英雄。
要是指挥军队,希魔指挥一个营的能力都不一定有,校长带个营还是合格的。
到了灭国大战,两人对调一下位子,都能玩得如鱼得水。一个在发动基层,发动民族主义,团结资本家,国政上任人为能。另一个做帝国主义买办,也能左右逢源。真是个写网文的好题材。
要说元首 希特勒阁下和先总统 蒋公孰高孰低,历史上还真有个大佬评价过这两个人——
在与丘吉尔会谈期间,就丘吉尔对希特勒“疯子”的评价,斯大林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果希特勒如你(丘吉尔)所说只是一个疯子,那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相比斯大林将希特勒视为巨大威胁,斯大林对先总统 蒋公的评价则是……
中国的军人都是优秀的武士,但蒋介石之流对他们的领导却糟糕透顶。
——斯大林 1943年德黑兰与罗斯福面谈期间
对比当然是不言自明——做反人类魔头那也是要有水平的。
彩蛋一则:
与丘吉尔相比,斯大林是个巨人,除了几本书和议会里油腔滑调的演讲之外,丘吉尔的一生拿不出什么可以给人看的东西——但斯大林就不同了。
抛开他信奉的原则(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思想)不谈,毫无疑问,斯大林把一个1.7亿人口的国家整顿和建设成一个能够应对任何大规模战争的强大国家。
如果斯大林有朝一日落到我手里,我很可能会饶他一命并将他送到某个疗养胜地安度晚年。而罗斯福和丘吉尔,我会下令立刻绞死他们。——希特勒(与戈培尔的谈话)
彩蛋×2——希特勒不仅仅对斯大林脑残粉:
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为这个民族维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础,恰恰相反,最好我们亲自动手把这些基础毁灭掉。
因为这个民族(德意志)将被证明是最软弱的民族——未来将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苏联)。
战后(德国)剩下的是不配生存的劣等人,高贵者已经死去。
本公众号的作者们每日挤出些许闲暇时间进行原创已实属不易,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她改变了苏联”(SheChangedSoviet)。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
希特勒喜欢指挥部队,一般到师一级,而德国师的编制比当时中国师的编制大,几乎是一个军的规模,更别提重型装备和骡马数量更熟不可比拟。甚至有的师组成的战斗群多达四万人,作为总指挥,这样的微操也无可厚非。
而且希特勒的许多军事部署都是基于政治上的需求,他的硬性防御策略更大程度上是维持德国民众对于本国的一个基本信心,旨在让德国民众知道自己寸土必争,绝不后退一步。
希特勒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前线指挥官自由裁定权,希特勒的战略眼光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的。
在希特勒授权允许的情况下,曼施坦因发动了大胆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希特勒为哈尔科夫的失守向曼施坦因大发雷霆,他命令曼施坦因立刻收复哈尔科夫。可是曼施坦因拒绝了希特勒的计划,提出了更为大胆的方案;暂时不去理会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而集中兵力吃掉冒迸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即城外正在逼近的苏军)。然后回过头去,击溃哈尔科夫方向自的苏军,并重新夺占该域。
这个大胆的作战方案,不管对希特勒还是苏军来说,都来得有些突然,最终希特勒同意了曼施坦因的计划。二月十九日,希特勒向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宣布了反攻决定,并且宣称,在这个离德军边界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将决定德军未来的命运(事实证明,希特勒的确很有战略眼光)。因此,希特勒要求部下,在反攻战斗中要“勇敢、沉着、忠于取守”。
试问常公有这个魄力吗?
虽然希特勒在曼施坦因回忆录中被贬的专断且不接受建议,然而从百科上可以看出,希特勒虽然时常固执,但依然能够接受一些冒险的战略。
并且全程不干涉具体指挥。
还有一点,常公很爱惜自己的羽毛,把中央军嫡系保护的很好,而且任人唯亲,更倾向他的浙江系。
虽然都是装备优先供应党卫军/中央军,但是党卫军是希特勒打造的精锐进攻矛头,而不是一支“柏油路仪仗队”(早期形容大德意志团),可以说,希特勒从来不吝啬自己嫡系部队的牺牲。
而希特勒虽然对老帝国世袭军事贵族出身的将军颇有芥蒂,却并不排斥使用这些传统军官。他知道这些人不是自己的基本盘但战争离不开这些人。
而蒋介石完全按照亲疏办法用人:第一等黄埔出身浙江人,第二等黄埔出身籍贯不限,第三等非黄埔但出身中央军嫡系,此外就是非黄埔非嫡系的前军阀势力。
恐怕常公不能做到吧?
抛开执政经济制度基础不谈,就领袖崇拜这块,常公也是搞的不伦不类的。
说是低能法西斯主义真是一点不为过。
面对外敌软弱,面对自己人牙尖齿利,这种人能和纵横欧洲的大反派比?
而且后面蒋家王朝失势也凸显出了常凯申的失败统治。连个省都管不好。
估计啊,让常凯申当一个中规中矩的炮兵营长步兵团长什么的还是能做的蛮好。
让他历练几年当一个独当一面的师长或许也还凑合,但是你让他做领袖?他没这个本事。
顺带一说,希特勒的一级铁十字勋章一共在一战中颁发了十四万五千枚左右。而德意志帝国军队人数超过五百万。姑且算它五百万,那一个小兵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的理想概率是3%。但是很明显,那些军官 飞行员 将军 更容易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
或许二级铁十字只要是杰出的老兵就能获得,但一级铁十字的获得难度绝对不是二级铁十字能比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步兵班中出现哪怕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都不是很常见的事。而且希特勒参加过索姆河战役并且生还,并不是低烈度的二线部队。
这点很重要,因为能在大战中生还,不仅仅是运气的加持。
几乎打满一战全场并因英勇获得勋章,为他日后树立“爱国者”形象背书。这也是为什么他本人将勋章视若珍宝
可以说,一战是他的一大政治资本。他不是二流画家而是战斗英雄。他不是应征而是志愿参战,可以说他在一战中的表现毫无缺点,甚至两次负伤也堪称英勇。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他在一战中的表现,他并不容易登上德国权力的巅峰。
甚至说他在一战中的表现为自己日后要求所有士兵抵抗到底做了背书。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有资格要求自己的士兵寸土不让。
可以说他比拿破仑能力更差,也更加邪恶。
但常公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贵物。他几乎没有主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什么新生活运动也闹笑话。
呵呵,这个问题有点奇葩 希特勒和蒋介石根本不是一个水平上的人,甚至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既然问题问的是军事水平,我就先聊聊军事,然后我还要唠叨几句政治。
其实希特勒军事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是最起码战争前期他还是能听进去话的。“镰刀计划”本质上是希特勒对那帮传统的普鲁士军官团的鄙视和抵触(提了三四个方案,还都是在1914施里芬计划上修修改改,全被英法预料到了),而曼施坦因刚好在这个时间点提出了符合他口味的建议;果断启动“威悉河”演习,直接断绝了英法通过挪威威胁瑞典铁矿的计划(海军打的拉夸,那事真不能怨元首);巴巴罗萨中,南下围歼西南方面军,创造出世界最大规模歼灭战,很大程度上也是听从了OKW部分人外加一批经济学家的建议(占领乌克兰,掠夺宝贵资源);至于41年底坚持不撤退,42年夏蓝色计划初期,他展现了一个拥有坚强意志里的政治家的应有的素质。
但是正如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后开始走下坡路一样,没人能一直赢下去,希特勒也亦然。他坚守不退的策略,在43年开始,让前线德军陷入一个又一个苏军的包围圈里,但说实话,那种情况,你把丘吉尔放过去,又能好多少?至于44年冬开始,希特勒精神上已经不算是个正常人了,“突出部”到“春醒”,基本就是在赌博,结果已经确定了。
至于蒋介石嘛。。。。。。哪位大神提醒我一下,他在北伐后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操作么?中原大战那种菜鸡互啄么?有大神了解的,也请麻烦帮我科普下,反正我印象里没有啥亮点。第五次围剿的操作水平,也就是一战平均值,太祖要是当时不“隐退”,早就找机会跳出外线了,也就是王明之辈,跟着打阵地战。更不要说蒋介石的操作方针还是在法肯豪森的建议下做的。
台儿庄更像是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前线应急之作,蒋介石基本就是“同意”“同意”+“同意”;淞沪会战,其实我一直有疑问,网上有人说是蒋希望把日军攻击轴线从南北调到东西走向,这样可以步步为营,退到四川,坚持抗战。但是如果这样说,那么为啥南京打得这么烂,不是应该陆续后撤,步步为营,然后武汉,长沙连续抵抗么?怎么打了3个月就崩了呢?!我更倾向认为,蒋就是希望借助上海,拉英美下水,结果人家不下水,没办法,自己精锐全垫进去了。至于后果,的确起到了迫使日本人分兵的效果,但从逻辑上来倒推,是不顺的!
武汉会战也打得一言难尽,长沙倒是反复了几次,薛岳的策略用的挺好,但是也架不住44年“1号作战”对面猛扛一波。熟悉详情的筒子,请告诉我,委员长在这里面起到了什么决定性作用么?
去缅甸倒是他力推的,然后缅北打完了后,硬是让杜律明走野人山,这是什么操作?去英帕尔-印度不好么?还不是有自己的小99。
解放战争就不说了,烧杀抢掠倒是和纳粹类似,但是人家纳粹杀犹太人,杀俄国人,你国民党杀的全是自己中国人,汉族人,这种比纳粹还坏,法西斯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帮禽兽。然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重点防守-败亡,3年败掉五六百万军队也是蛮NB的,斯大林和希特勒都要给蒋委员长点个赞,而且还是连续的歼灭战,三大战役各个规模都堪比基辅战役,你让斯大林连续丢三个基辅战役试试?估计苏联早就退到乌拉尔以东去了(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规模要小,而且苏军精锐已经在边境途中溃散,这时候的德军摧枯拉朽,和三大战役情况没法比)。这其中,蒋委员长居功至伟,被封为十一大元帅,运输后勤部部长,这点元首和慈父都得点个赞!
多说两句政治的话哈。我觉得,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家,蒋介石嘛,资深政客差不多。
一个人可以利用沙赫特的鬼才,借助凯恩斯主义快速的把经济拉出泥潭;另一个人哪怕搞了个民国黄金十年,工业方面依然是稀烂。当然,德国经济变得畸形,这是大概率的结果,也没啥好惊讶的。
一个人可以利用英法波捷匈等国之间的矛盾,成功吞了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还收了一堆小弟,要知道,哪怕到了38年,意大利还是准备和英法一起干德国的,但是看你们这么拉胯,算了,我转阵营了(参考墨索里尼44年被捕后,死前接受的采访,他很感慨,英法当年要是敢和意大利一起在奥地利被吞并前干德国,就没后面这些破事了);另一个人小聪明不断,拉完冯玉祥后再背刺,跟着红军屁股后面收编军阀,然后遇到日本人就怂,从济南开始,一路怂到了九一八,最后还在西安被联合扒掉了底裤。。。。。(我不是说收编军阀不好,但是蒋明显耍小聪明,玩阴谋更在行,还都是对内的)。
一个人可以只对一个人钟情(希特勒和他侄女的事,基本都是后来犹太人的宣传媒体出来的消息,他侄女死了很久都没坟墓,你会这么对自己爱的女人?),可以基本没什么私产(鹰巢本质上是党产,就像斯大林可以去克里米亚度假一样,但是死了就得交出来),不抽烟不喝酒,后期还素食(妥妥的政治正确啊);另一个人就是生活糜烂的代表,情妇两只手能数过来么?使劲敛财,姻亲建立起来的四大家族成了旧中国人民头上的一个个枷锁。他老婆竟然可以贪污买飞机的钱,逼着杜鲁门骂娘(“他们都是贼,一群贼”)。
好了,写了这么多,我不是说希特勒好,他是个魔鬼,这个已经板上钉钉。但是和希特勒比起来,我觉得蒋介石不仅没好到哪里去,而且从几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觉得真的拿他和希特勒比,可能真有点侮辱希特勒。
结尾安利几篇文章吧:
第聂伯河系列:
1944巴格拉季昂系列:
哈哈哈哈,希特勒这辈子没想到能被人这么骂自己
光头真的,就算了吧
你让光头去指挥德军,真的就没有二战了
你相信我
光头一头就拱在马奇诺防线上了
还哪有什么闪电战啊
还哪有史诗级大撤退啊
就光头那两下子
还跟希特勒比,他但凡有希特勒一半的脑子
国民党都不至于一口气被撵到岛上去了
这能比吗?
希特勒是苏美英(法)围殴打死的。光头独对日本节节败退。
希特勒虽然也有干扰一线作战的毛病,但是其大部分时间还是让一线将领自然决定,并且最重要的是希特勒有完整的参谋本部,制定计划,按照计划执行。
光头对于一线将领的缰绳从来没有放松,自己批准的计划,转头就能修改的面目全非。
小画手:
①:构造宣称,暴力没收金融资本。
②:把金融资本投入重工业,最后一块面包喂饱自己。
③:以战养战,出去抢。
宁闽系能做到任何一点,都不至于沦为孤岛亡魂的下场。
_蒋委员长军事水平不高,能是战胜国么?
你希特勒水平高,你怎么自杀了啊?就这?九折?九折水平?
噢哟好厉害,三个月灭亡法兰西,半年打到莫斯科城下,好牛逼哦~
这么牛逼,1945年10月24号那天华山论剑怎么没有你啊?
你哪儿呢?你哪儿呢?
呐呐呐呐呐呐~~
根本没有可比性,蒋在自己家的地盘都玩不明白,人家希玩的是整个世界。
元首可以指挥不存在的部队,但是蒋委员长可以把一支部队指挥到不存在,还是委员长个更厉害
这是我所见过的对元首的最大侮辱。
打个比方吧。
1934年,德国军队战斗力/法国军队战斗力,要远小于国军/日军。
国军使用坦克的时间,比德国军队早了十年。
1934年,古德利安向元首建议装甲部队集中使用,那会儿德国没有一辆坦克。
元首观看了古德利安用木板钉在汽车上假装坦克的演习后,当即拍板组建装甲师。
在此之前,英国人富勒提出了装甲部队集中使用的理论,在英国无人问津;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提出了“装甲军团集中使用包抄侧翼”和“正面大纵深防御理论”,被斯大林处决,组建的几个装甲军都被拆分。
德国对法国开战前,尽管那会儿德国已经完整接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军工,但是德国仍然没有一辆重型坦克,一半儿多的坦克是1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
单看纸面力量,德军军力能达到法军的70%就不错了,况且法国还有英国远征军的支援。
法国当时装备的索摩亚S-35坦克,是T-34之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正面交锋的话,10辆I/II型坦克也打不过它。
然后,曼施坦因就提出了他那个天外飞仙的计划,穿越阿登森林去掏英法联军的屁股。
这场战役,我个人认为是整个21世纪两次最经典的弱打强战役,弱势一方通过外线迂回、抄对手后路、包大馅饺子进而使战局一边倒。
另一个是第二次战役中113师内线迂回三所里、42军外线迂回。
两者都有遗憾,前者包圆后未能吃掉40万英法联军,后者执行外线迂回的42军未能到位,未能包掉整个美第八集团军。
这个计划最初提出时,决策层的几乎所有高官都反对,只有元首赞成。
德国对苏联开战前,德国及其仆从国的坦克数量不到苏联的一半儿,德国当时没有一型坦克综合战力超过T-34,没有一型坦克能打穿KV2的正面装甲。
一辆履带坏掉的KV2,曾经挡住了一个德国步兵师一天之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依然通过装甲部队大纵深穿插、空地一体配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而拍板巴巴罗萨计划的,也是元首。
就这两战,岂是委员长可以比的?
小胡子被黑惨了
两个人论政治斗争有一拼
军事能力上常凯申差小胡子太多了
光头就算了,当年东征被陈炯明的部队打的拉稀,还是陈赓背回来了。元首当通讯兵的时候被毒气熏了,两眼一抹黑,还自己跑回来了,真的不是一个档次的。
元首国会纵火案,一举清扫了台尔曼的德共,校长四一二,把KMT也整残了。第五次反围剿不是王明,博古作死,教员直接指挥中央苏区红五军团留守,其他人打进江浙沪一波换家,估计十九路军,李宗仁,陈济棠,龙云,阎锡山,杨虎城要联合反蒋,校长就要提前下野了。
元首最弱的时候敢进军莱茵河,校长骗张学良进军中东路被打爆了。
进军莱茵河之后,元首基本摸清了英法底线,随后一通操作,进军维也纳,德奥合并。东北易帜貌似是张学良的意思。
元首一通操作吃了苏台德,校长敢吃伪满洲国?
元首任用的赫尔曼迈耶虽然被各种段子耻笑,但是和存钱买飞机的那位一比……
委员长哪一点配和元首比?!
军校出身:一个日常刷马的二等兵也叫军校出来的。。。
毛教员上过军校吗,照样能一统中国大陆,把委员长赶到一座小岛上吃土
元首一天军校都没上过,但是拿下了大半个欧洲
战场履历:元首可是拿过铁十字奖章的战斗英雄
委员长在战场上扛过几天枪,杀过几个敌人,恐怕一个都没有,好不容易东征一回被陈炯明按地摩擦,让陈赓一路背着逃回来
个人品格:元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好色,素食主义者,生活操守如同清教徒,
委员长三回娶妻,没和毛福梅离婚就和陈洁如在一起,看上宋美龄后直接把陈发配到国外然后娶了宋美龄,民众食不果腹自己家里人天天牛奶洗澡。。。
国家建设:元首从33年上台到39年开战这短短6年,GDP年均增长超过20%,4年半国民收入翻番,30%的失业率几乎归零,世界最强的科研体系建立,(当初美帝从德国搞走多少人才),军事实力从10万自卫陆军变成欧洲NO.1,最早的社保体系开始创建。。。
委员长除了最初几年还像点样子,剩下的时间直接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得半死不活,到了末期恶性通胀万元的金圆券买不到一两米,超过70%的工厂停工或半停工
对内控制:元首一场国会纵火就扫平了党派竞争
委员长搞一次政变把自己党派也整得半残,五次剿‘匪’,前四次优势兵力大军骑脸被打到铩羽而归,最后一次成功还靠博古李德作死才拿下,
对外政策:元首收回萨尔,开进莱茵区,收降奥地利,割占苏台德,尽收捷克斯洛伐克
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视东北领土问题为地方小规模冲突,夜赠领土百万方,教尔民做小羔羊,不是最后张少帅杨虎城兵谏拿枪顶脸,都不愿与日寇交战,一心只想着让美英大哥调停争端
军事才能(用人):元首敲定的计划一波推平法兰西,慧眼识才拔擢了一大批名将
委员长只用奴才不用人才(薛岳评价),把一堆才能卓越的黄埔名将全送给了共产党,最后一帮教官学长被学弟学生在战场上揍得满地找牙,抗日战争时丧师失地,解放战争时朝令夕改越级指挥(空投手令),让军队坚守待援(坐以待毙),前前后后葬送了百万精锐
委员长除了军事物流学的好一点,是个称职的运输大队长外,和元首真的没法比
希特勒比较高
把闪电战用到炉火纯青,先突袭波兰吞并半数领土,又往西直接在荷兰围殴英法联军,然后在法国直接绕过防线直插巴黎吞并了法国,中途还支援意大利、南斯拉夫这些国家,但实际上半数欧洲已经收入囊中
蒋公达不到这个水平,蒋公军事水平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十年内战时期围攻红军,那个时候红军是真的危险,五次围剿失败之后蒋公上场,红军溃败,最终开始西走,那个时候红军仅剩三万余众,如果没有双十二事变的话,中共会被直接消灭掉。
蒋公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军阀层面上的权斗,玩纵横,这个他是要比希特勒强,希特勒是赌徒,吞并奥地利、捷克和波兰都是走钢丝线,先揍英法然后又怼苏联,两线开战四面树敌,最终被列国联合灭国,第三帝国覆亡;而蒋公在内战期间,联合南方军阀和东北军阀对西北和中原的军阀进行打压,而且在攘外安内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说没道理。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实蒋公的军队尤其是中央军是受到希特勒的帮助的,在中日战争开始前后第三帝国的军事顾问对中央军进行训练并提供武器装备,可惜吧……蒋公勇气不行,运气不好,国力不行,他要是有现在泽林斯基的勇气的话,固守南京,也就没有后来中日长期战争和中共的崛起了。这是他远远不如毛公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