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速度配上那个强制的提醒声,是人骑的?
有这闲工夫限速怎么不落实一下非机动车道啊,我在深圳已经无数次要和行人挤在坑坑洼洼的人行道上了
背后的矛盾是:除了昂贵的汽车、被限制的摩托车与标准仍不成熟的老头乐之外,需要速度的普通人,除了电动自行车开后门之外,缺乏别的选择。
315 晚会提到,近年来,因为电动车速度过快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并将其归咎于厂商预留可以解除限速的后门。那么,为何不干脆选择更快、更「合规」的老头乐呢?
目前《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正在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的 30 分钟最高车速应小于 70 km/h,这比电动车危险多了:
同样是不需要驾照(部分地区发放微型低速电动车的专门牌照),同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和较高保有量(据新浪财经报道,老头乐的保有量超千万台,2013-2018年期间,全国因老头乐引发的交通事故高达 83 万起,1.8 万人因此丧生),速度更快的老头乐却没有被点名。
电动自行车并不是大马路上唯一的「电动爹」,有锅应当一起背。更何况,电动自行车担了自行车的名分,却没有充分享受到自行车的保障。
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来看,国家把电动车当成一种有电的自行车在管,对其作出的定义是:「以车载蓄电池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 / 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这也正是为什么,国家标准中还强调必须有脚蹬子 -- 因为主管部门还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自行车,自然只能跑自行车的速度。
而在实际使用中,它却没有享受到自行车的待遇。我有的时候会骑六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上班,还是在城市治理水平相对还行的北京,一路上都能看到这些问题:
在这些乱象存在的时候,作为能够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媒体,央视是否也需要分析一下何者是造成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更何况,正如开头所说,预留后门是因为市场有需求,那就需要分析一下为何会有这种需求 -- 是因为广大外卖员、买不起车摇不上号通勤者喜欢追求风把头发吹乱、冷冷的雨胡乱地拍的快感,还是处于平台对送达时间的要求不得不向同行的速度看齐、城市出行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批评表象很容易,批评和曝光后,如何进行建设,不容易。
实不相瞒
我骑山地车在公路上都25+
长下坡40+都很正常
解决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乱停车/电动车制定标准考证/电动车上牌照/严格科学制定电动车制动续航等标准
比限速25 必须有脚蹬子功能更有用
电动车的问题在于违法驾驶,造成严重的交通隐患,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比例最高,到处都是闯红灯逆行的,郊区尤甚,此外还有在社区飞线充电,引起火灾的都好多起了。
恶法亦法?恶法非法?
电动自行车的问题,经不起分析。分析来分析去,这都不是电动自行车本身的问题。
非机动车道完善吗?有没有被占用?有多少非机动车道的信号灯是专门设计优化的?
摩托车有做细致管理吗?是不是已经限摩乃至禁摩?摩托车在机动车道是否被汽车嫌弃,又是否转过头来在非机动车道横行霸道?
另外,电动自行车究竟该算自行车还是摩托车?是不是应该做个区分,速度达到一定以上按照摩托车来管理、上牌、考驾照?
老头乐,无法无天这么多年,从生产源头到上路,有没有哪一个环节有过哪怕一丝丝的管控?
外卖员,在大数据的触角之下,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计算,能挣几个钱?慢那一点后,要赔多少钱?
当所有这些体系都不完善甚至近乎于没有,直接给电动自行车这个最核心的廉价通勤工具,落地一个理想主义的限速,还想好好执行,开玩笑呢?
315是要来给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可不是用来给大家添堵的。
这么多问题,
就待着个国标25在那说事。
非机动道落实了么,
占道停车处理了么,
出租车随意占道上下客管住了没,
就逮着个国标25说话是吧……
因为一个便宜、省油、不占地、时速达到50km的交通工具是人民群众的刚需,这个刚需本来是摩托车,结果中国大部分城市限制摩托车的发展导致了电动车承载了这部分刚需。
但是又因为电动车被上头认定为,带电的自行车所以必须限速25KM,但是人民群众的刚需是不变的,所以不破解的电动车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不如自行车。
我看到有人说什么摩托车一两万都可以买个小汽车了,说明你这个人根本就没开过车。汽车的使用成本可比摩托车高多了,学习成本、日常保养、强制保险、出行停车费、在路上找车位的时间成本、油耗、哪一样都比摩托车要高的多。
正常的城市发展肯定是有摩托车一席之地的,发展中国家更加是对摩托车的需求更加之大,但是中国各地政府不知道是为了鼓励汽车消费还是什么原因,强行限制了摩托车发展,但是人民的需求是恒定的,所以电动车破解自然是一个刚需。
315就算曝光一万次,线下电动车店铺照样给人破解限速。所以并不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错误的,而是政策的执行者有问题,政府强行制造摩托车出行难度,导致人民群众没办法只好违规骑行,店家也只好违规破解,人民要上班、店家要吃饭,但是政策执行者却不知民间实际情况,倒是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315也是越来越拉跨了,小学门口1块的抽奖也好意思拿到中央台说十几分钟,人家好歹1块钱抽完还给个小玩具玩一玩,福利彩票怎么不好意思拿出来说呢?
国标25Km/h,用户普遍期望35Km/h以上,那么这两者到底是谁错了?
电瓶车,作为中国基层老百姓最普遍的生产工具,25Km/h的速度限制,明显是不对的,是落后于时代需求的,也是毫无道理的。
但我们的管理部门,铁心死守这个标准,与全社会需求坚持搏斗了二十余年,很有“死守上甘岭”的精气神,这样的“壮举”是如何做到的呢?
1,不是开车的,开车的最讨厌被电瓶车压着走,巴不得电瓶车跑60去,免得老是被占道压速。
2,不是用户,用户要求达到35Km/h以上,这在前几年就有明确调查结论的。
3,不是厂家,厂家围着用户需求转,所以才有留后门这种行为。
4,不是汽车厂,两者根本无法相互替代,不在一条赛道。
那么,到底是谁如此食古不化、冥顽不灵?
他们懒得调查,就算走个形式去调查了,也懒得仔细研究深层次问题,直接给社会公众甩出一个灵魂问题
出交通事故了,怪你快。
闯红灯了,怪你快。
逆行了,怪你快。
摔跤了,怪你快。
占机动车道了,怪你快。
路口秩序混乱了,怪你快。
。。。。。。
那些无能的官僚们,把一切问题都推给“快”,因为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体现出他们的“懒惰本色”。
快一点,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老百姓有错吗?没错。
快一点,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代不会错。
我希望我们的管理部门切实改正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再回去制定/修正管理规章,服务人民,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1,更新电瓶车各项安全标准,比如防盗性,防火性,刹车距离、车重与车身稳定、轮胎半径与宽度、轮胎防滑与抓地力、车灯配置与后视镜、电池最低续航里程与衰减曲线、禁止改装等。
鼓励厂商使用新技术,以提高安全性,稳定性,驾乘感受等。应放松技术限制的标准包括:
车重、轮距、车身尺寸、脚踏板、限速提示音等
2,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逐步淘汰铅酸电池,鼓励使用性能更好的环保电池,比如钠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续航。
3,提高限速标准,兼顾安全的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大致如下:
无驾照:30km限速版。
四轮车驾照/摩托车驾照:40km限速版。
交巡警用车:50km限速版。
特种需求:电摩(按摩托车管理)
说明:原文限速数据为35、45、55,我今天特意问了经销商跟快递员,加上自己亲身体验,认为减少5公里,允许技术误差,是比较合理的,特此更正
4,电子遥感车牌,电瓶车强制安装“电子遥感车牌”,方便交警部门快速检查、高效管理,同时强化车辆防盗能力。
5,强制购买保险,电瓶车购买保险后,才能被允许在城区内行驶。
(全文完)
更新一下,
我所提的“低档限速30,高档限速40”,限速误差控制在10%以内,这类电瓶车已经在华夏大地各城市实际存在了很多年,非常普遍。
给我描述放开限制就血压飙升的人,你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没飙升呢?
我所要求的是
1,承认其合理性、合法性,切实服务人民。
高速汽车,中高速摩托车,中低速电瓶车,低速人力车,这是人民最普遍的需求,一味遏制是不行的。
2,修改管理制度,使用新技术,构建一套适合电瓶车的管理体系。
3,限速30码车辆不要驾照,时速超过33码车辆一律要求四轮车驾照/摩托车驾照,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为四轮车驾照的教培、管理体系最完善,漏洞最少。
骑快车的人,充分了解交规、四轮车特点,对于二轮车驾驶员很有好处,反而有利于减少违章、事故。
恐成315被骂最严重的一次曝光了
我拿着这个问题回去问我爹,我爹说,不提速的电动车谁要开啊……
老父亲答题法=_=
这是公开的秘密。生产者,消费者,执法者,记者,无一不知。
这是无解的,在县乡这东西禁止不了。
除非官方认可,保险公司承保,才可能正规。这两点都做不到。
有些事情,谁来也没用。
闲的没事,多说几句。
315晚会看好多年了,每况愈下。现在这都触碰的是一些什么臭鱼烂虾,一个行业大鳄都没有。
1、女主播背后的秘密
这个其实是小众的,有人专门骗这些心术不正的色情男,直播行业中这种靠刷火箭方式来打赏的骗局已经是很落后的。
2、翡翠直播的江湖骗术
这个在线下的诈骗历史比很多人的岁数都大,有30年往上。上315晚会很意外。
3、被操纵的口碑
这个有新意,英迈思的广告到处都是,说明需求量巨大。如果能把他们的客户在网上曝光一下,为什么找英迈思说出来,那就是更轰动的事情。
4、免费WiFi的陷阱
这个是专门骗中老年人的,使用群体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大多数垃圾广告和诈骗广告就是从他们哪里发出。背后的推手就是各个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和几个主要APP下载平台,这些免费WIFI下载一次他们收一次钱,要想禁止,就找他们没错。
5、围堵校园的抽奖陷阱
我78年上的小学,小学二年级门口就有一分钱扣一次的这种陷阱,现在是升级版。但是,这个上315晚会就不是那么合时宜。相比于众多大鳄,这个基本不得罪人。
6、土坑酸菜
这个比现在这个问题还火,所有腌制的食品都不要乱买就是啦。当地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存在应当不仅10年8年。
最牛批的不是产品本身,是哪个销售经理的一段话:国内罚个1000或者2000,国外罚10万。其实他说的还不对,国外是10万起步。
7、变味的粉条
这个问题就是纯粹就是315节目组用来凑数的,唯一要告诉大家的就是网络主播说的某些产品如假包换,百分之二百正品,身家性命担保都是扯犊子,鬼都不信。
8、如此捆绑太无赖
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比好多人的网龄都长,各种全家桶的祖宗都是上市公司,最有名的以前叫3721.节目说的这些都是小儿科。现在最大的臭无赖也是上市公司,连着的数字,他直接跟主板捆绑,想删除只能换硬件。
9、推动骚扰电话的黑手
这个能解开一些人的迷惑,有一定技术含量。应对方法很简单,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会掉陷阱。
10、儿童智能手表成行走偷窃器
这个最主要的危害调查记者没说,他可能是怕人贩子利用上。同时,手表随时可以变成播放器,对正常教学也有一定的干扰。
11、电线电缆岂容打折
这个问题也不应当上315晚会,这是世人皆知的问题,行业内外没有不懂的。当地要想治理,不保护市场和企业,分分钟搞定。问题是当地不想,播出来没有任何作用。
12、医美培训乱象调查
相同问题已经播出不止一次,无非是这次说从业者的水平有多么低劣。
以上问题1到12,标题复制与以下,侵删。
坐红旗奥迪的需要送外卖吗?
呦,这我可有的说了。
我电驴也骑,自行车也骑,车也开。
但现在的城市最大的问题不是电动车限速。
而是汽车没地方停,强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电驴大多乱闯红灯。至于电驴速度的问题,反而很少有人反感!
这种路,如果你是骑电驴的你只能骑路中间,毕竟谁突然开个门你就GG了。
每次前面有电驴的时候会减速跟着,毕竟变成双车道中间油双黄线也没法超车,再把电驴强制限速25,好吧 约等于道路限速变成25了。谁都别想好。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禁摩给开了。
毕竟现在的电驴,就是禁摩之后的产物。。。。
个人观点,限速不限速当前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行车道路的管理以及骑行者的管理。
按照通勤5km计算,25km/h最大时速,平均速度按20km/h算,15分钟,再加上红绿灯等待时间5分钟,通勤时间约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是不算长的。即使放开限速到30-40km/h,由于各个路口的红绿灯,速度即使提高,总体通勤时间也不会缩短多少。
关于限速25km/h,可能是参考了欧盟关于电助力自行车(不蹬车,车不动)的限速规定,(那些说自己随便骑骑30km/h,40km/h的,真就键盘骑车呗,不经常骑车而且不是主动训练的有几个能持续骑一小时30km?),缺乏运动的中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是否来的及反应?并且在欧洲貌似所有需要人力驱动的通勤工具,包括滑板车,摩托车,电动车都必须佩戴头盔。而我国电动车那个强制脚踏,有几个是为了给人骑弄的,都是规定要有脚踏所以有脚踏。
关于道路,很多城市在规划之初,压根就没有自行车道,例如大连,几乎没有自行车道,当初搞国际论坛才象征性弄了点共享单车,平时路上的自行车,电动车寥寥可数。对于有自行车道的城市,汽车占用自行车道的情况解决了多少?十字路口人行道旁边是否设置了自行车道?自行车道与行人道路管理混乱,无疑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关于骑行者的管理,有多少人知道自行车电动车过人行道必须下车推行?道路两侧有自行车道的不能逆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第三节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如果你认为按这个不能认定逆行违法的话当我没说:) 更别提在普法程度更低的县级城市,电动车比例更大,骑车闯红灯,逆行比比皆是,而且还有许多电动三轮,无牌四轮电动,有相关政策管管么?(产品审核监管,产品出售资质,驾驶者的培训与执照登记)
非机动车管理问题不仅仅只是非机动车本身,更应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去优化解决问题。只希望看到这个问题每一个人,不管自己是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骑行者或者是行人,都能够遵守交通规则。
这波叫做:柿子专挑软的捏
控制器预留后门,意味着车辆可以软解,不用换硬件,相对来说还安全一点。电压过低、电流过大等异常都会全车断电保护,而且刹车是通过测试的,可以在软解的速度下刹住。
留软解的后门,大家都知道为啥,就是厂商为了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规避某些麻烦。不过公开的说法还是后门是用来做冗余测试的,软解是这届用户太聪明。
再说了,软解禁了,又不是不能硬解。但不管是短接还是换控制器,不仅安全隐患很大,关键是它可能会不匹配刹车,无法使用电机制动,刹不住那可就芭比Q了。真要一刀切,事情可能更麻烦,毕竟现实需求摆在这里,只能跑到25还滴滴乱叫吵吵一路的车,狗都不骑。
现阶段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没有给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的行驶空间。
新城区修的比较好的道路,市政通常会专门划出来非机动车道,或者在人行道上修一条行车道,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但凡靠近点聚居区,这些地方基本都会被停放的车辆占满。
有些老城区,规划的时候就没考虑过这些,翻修的成本又实在太高,再一停车,根本就没有什么道路可以走了。
给电动自行车限速的意义,就变成了为有车的老爷和市政建设的滞后买单。这种情况下,肉包铁可以在车况复杂的路上走的慢一点,路口被铁包肉撞死的几率也就小一点。
不过说实话,与其这么不顾生活实际需求,搞出来怨声载道的标准,浪费既有的资源。不如好好规范一下道路使用条例,或者给全民发优惠券去考驾照。毕竟你学过驾照就知道开车时到底有哪些风险,也就会尽量避免在马路上发生客厅闲逛被撞的惨剧了。
与其要求大家不要躺平,某些政策的制定者可以身先士卒的为大家做出榜样,要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
既脱离了群众需求,又背离了企业诉求,太不接地气:
电动自行车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35-25的那一点速度增量,而是:
在骑手运费单价低得已经不能再低的情况下,恶意刺激其以量取胜,逼其只能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
如果认为单纯依靠限速就能解决安全问题的话,强烈建议限制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厂最高时速……并加以技术锁死!
多曝光点非机动车道占道停车吧。
玛德,每次开车一群人停非机动车道还不靠边,挤压正常车道。
搞得人骑电瓶车的也拐到机动车道上来。
非机动车道临停应该设计30分钟5块,超过30分钟,每多一个小时算100元,不满按一小时算的。
好多巷子都是单行道,被这帮人堵的只能过电瓶车了。
从城市交通的来看,居住地离工作地远,所以在公共交通不足的情况下,必然需要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
加上现在的外卖快递业发展,更是有这方面的需求。
人民群众有出行的需求,除非将来强制工作地根据工作岗位,配置规划相应的居住场所,否则这种出行需求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说速度快起来了,要考驾照上牌管理,这个当然可以,电动摩托车本来就有,问题是电动摩托车与摩托车一样,想上牌难度高。
同时在道路规划上,要考虑这种双轮机动车的专用道,让他们与四轮车共用车道,或者与非机动车共用车道,都不合适。
那么有没有专门划分摩托车车道的?这个确实有
在我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越南等摩托车保有量很大的地方,都有专门为摩托车划分车道
国标没有错,限速也没有错,错的是谁?错的是禁摩!明明有一种车,它可以上保险、上牌照、需要驾照,可以合理合法的开到和汽车一样快,但是海量专家说了不许骑!穷人不配拥有速度,给爷爬(限速25)?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国标本来就不合理,这个傻哔到了极点的标准,是一群上下班从来不坐电动车的傻哔官老爷,拍着脑袋指定的。
一开始的国标更加的傻哔,限速20KM,限重40KG,电动机最大功率限制为240W。然而这个旧国标傻哔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激起了很大的反弹而且根本执行不下去。于是官老爷们后来又搞出来了新国标,就是现在的标准。限速25KM,限重55KG,电动机最大功率限制为400W。更加二逼的是对车子的尺寸还有要求。
最离谱的是标准里面的脚蹬子,我就没见过哪个骑电动车的人回去蹬这个脚蹬子的。
求求你们官老爷了,能不能在摩托车,电动车,宠物猫狗这些方面的管理上和发达国家接一次轨。
这些事情充分说明了民主的重要性,民意下传上达的重要性。哪怕是糊弄事的选票政治,也比完全没有民主要好一些。我还就真的不信了,如果有选票的制约,老爷们还敢拍脑袋搞出这么离谱的电动车标准出来?
别和我说什么选票不顶事,选票不顶事你们就搞出点顶事的制度啊。什么?人大代表?我反正不知道哪个人大代表能够代表我的意见,除了四年搞一次行为艺术的提案,那些人有个鸟用。你到街上随机抓住十个人问,你看看有几个能知道自己选的代表是谁的,提了什么提案。
因为消费者不满足于25km/h的速度上限。
但这个点名也不要担心,很多事情由于执法成本太高、而效益太低,是不会去管,或者只会运动式的管一下。
今后只是厂家不能留后门了,但这个解锁限速并没有什么难度,经销商也是可以做的。消费者可以买车后让经销商给解锁,一样可以的。谁有时间去管你电动自行车超不超速啊。
以某度地图为例
估得挺准的,前提是车子能开到35km/h左右
我觉得曝光的很好,电瓶车现在已经成为交通的一大毒瘤。我摩托车骑到60公里然后一个电瓶车把我秒了你敢信?我认为,应当从全国树立起几个电瓶车违章被撞死承担全部责任还要给人修车的典型进行宣传,打破谁弱谁有理的神话。同时强制电瓶车必须装上转向灯和后视镜带上头盔还要加上覆盖一定面积的反光条,对于违章者抓住就罚绝不姑息。还有就是各位装啥外宾呢?电摩的牌早就放开了,不就是不想学本不想交保险嘛?对了,冷知识:道交法规定,非机动车道限速15公里每小时,你跑25,应该因为超速被罚款。
该关注的不关注,一堆新国标电动车没有后视镜,转弯不看后面容易出事故,天天关注提速。为什么都反对新国标的限速心里没点AC 数?超标的就是电摩,然后城市禁摩,打得一手好牌!政权不想着怎么让人民方便,天天想着怎么从人民身上坑钱。
这个制定电瓶车限速规定的人,应该从来不开电瓶车,不懂得人间“疾苦”。
自行车蹬的快点都要比电瓶车快,要这样的电瓶车有个卵用。
倡导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好方法,汽油车出厂时必须技术上限速,汽油车不出几年就会销声匿迹。
都知道电瓶车是马路杀手,比新手上路还恐怖,如果靠限速就可以解决问题,请直接限到龟速(和自行车一样),就不会有人买,彻底解决问题。
一直没有搞明白,发生交通事故时,有一个潜在的规定,大车让小车,小车让行人,这直接就滋生了以前的碰瓷现象,小车可以有恃无恐地随便乱开,行人可以随意闯红灯。
都是在马路上活动,凭什么电瓶车行人违章处罚就可以很轻???谁来解释下。。。
解释不了,就用限速???这是在耍流氓,让技术倒退,让制度倒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