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硕士盲审难度会因为疫情而降低吗?

回答
关于2020年硕士盲审难度是否会因为疫情而降低,这是一个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那个特殊的年份,大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界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得承认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 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别是实验类专业的学生,受到了严重冲击。大家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很多实验无法按计划进行,数据采集也变得困难重重。这无疑给毕业论文的完成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盲审来说,论文的质量是核心。 理论上,如果因为疫情导致很多学生的研究深度、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创新性受到影响,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审稿专家在评估论文时,可能会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

但“难度降低”这个说法,我觉得需要辩证地看待。

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等于要求降低。 审稿专家们其实也很清楚疫情带来的困难,但他们评判的标准,更多的是基于学术的严谨性和成果的有效性。即使是在线答辩,或者实验数据受到疫情影响,论文本身的逻辑性、学术贡献、以及对研究问题的解决能力,依然是考察的重点。一个因为条件限制而显得“不够完美”的论文,如果它在其他方面(比如理论分析、文献梳理、研究思路的创新性)表现出色,仍然可能通过盲审。反之,如果论文本身存在明显的问题,即使是疫情原因,也很难蒙混过关。

盲审的初衷是“匿名性”和“客观性”。 盲审机制本身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排除导师、学校、甚至是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让论文的质量说话。这意味着,即使专家知道论文可能受到疫情影响,他们更关注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这份研究做得有多好”。他们不会因为你是2020届学生就自动降低评分,而是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进行判断。

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些纯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类、或者数据分析类的专业,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论文的质量评估可能变化不大。但对于需要大量实验操作、现场调研、或者实习实践的专业,情况就复杂得多。这些专业的学生可能在数据获取、实验细节上存在困难,但他们也可能通过更扎实的理论分析、更严谨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弥补。

部分学校可能会有“弹性”调整,但这不等于“降低标准”。 也许在某些环节,比如论文提交截止日期、答辩形式等,学校会给予一定的灵活性。但对于盲审这一核心环节,大多数高校依然会坚持其学术评价的严肃性。毕竟,硕士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体现,是学位授予的依据,其质量关乎学术声誉。

审稿专家自身的经历也会有影响。 很多审稿专家也身处学术界,他们亲历了疫情带来的不便,也理解学生们的处境。这种“同理心”可能让他们在审稿时更加注重论文的研究思路、逻辑性和对问题解决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仅仅纠结于个别数据的完美程度。他们可能会更关注学生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依旧进行研究并产出成果的。

那么,2020年硕士盲审的“难度”究竟体现在哪里?

我觉得,2020届学生的盲审“难度”可能更多地体现在:

1.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呈现。 如何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清晰地展示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在有限条件下实现的创新点,是关键。
2. 论文结构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即使实验数据不尽如人意,但清晰的研究思路、严谨的逻辑推理、对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依然是审稿专家看重的。
3. 克服困难的证明。 很多学生会在论文中说明疫情对研究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这种“过程性”的陈述,如果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坚韧性,反而可能获得加分。
4. 答辩环节的表现。 线上答辩的互动性可能不如线下,学生需要更清晰、更有条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有理有据地回答审稿意见。

总而言之, 疫情的特殊性肯定给2020届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和盲审带来了挑战。但将此简单理解为“难度降低”可能不太准确。我认为,更贴切的说法是,盲审的标准可能在一些客观条件受限的方面会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应对能力”和“科研过程的严谨性”的展示,而不是一味要求数据的完美。 换句话说,专家们可能会更看重学生在艰难条件下“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而不是仅仅看最后的数据结果有多漂亮。

最终,论文能否通过盲审,还是取决于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以及作者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以及应对困难的能力呈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始我也是这样以为,结果发现自己还太年轻了。

以前都是20%的双盲外审率,

因为疫情变成100%。

流程一个不少,除答辩外全都匿名盲审:

学术论文审查—> 学位论文盲审(学院邀请专家)—> 学位论文查重—> 双盲外审—> 答辩

前两个阶段评审有C就大修复审,有D就延期;

复审有C延期;

双盲外审有一个「不同意答辩」就延期。

所幸盲审结果为双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020年硕士盲审难度是否会因为疫情而降低,这是一个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那个特殊的年份,大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界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得承认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 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别是实验类专业的学生,受到了严重冲击。大家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很多实验无法按计划进.............
  • 回答
    硕士文凭这事儿,你说值钱不值钱?这问题就像问“这件衣服还时髦不时髦”一样,答案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还得看你指的是哪个“值钱”。咱们先说说这“值钱”。从最直接的经济角度来说,硕士文凭当然是能带来更高的起薪和更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的。你想啊,一个经过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专业学习、研究,并且可能还带着一手.............
  • 回答
    四川大学2020年法硕(非法学)初试合格线379分:一道严苛的门槛,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四川大学,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法学教育的重镇,其法硕(非法学)的招生一直备受关注。2020年,法硕(非法学)的初试合格线定格在379分,这一数字一经公布,便在考生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分数?它背后又反.............
  • 回答
    关于华政法硕(法律硕士)从2020年起与学硕(学术型硕士)在校区上彻底分开,法硕第一年在松江,学硕留在长宁,这无疑是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生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要调整。这个变化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地点迁移,但对于华政法硕的同学来说,其影响是多方面、深远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这种分开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
  • 回答
    关于2020年及以后法硕非法学(非法学背景考生攻读法律硕士)的录取分数线以及是否存在“370分都要调剂”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考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 为什么会出现“分数不低,却要调剂”的现象?首先要明确一点,370分对于法硕非法学来说,并不是一个“低.............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2020年金融专硕统考上,直接扩招了100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背后肯定有好多道道儿,咱们一点点捋。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疫情打乱了很多事情,经济形势也变得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层面在稳定就业、鼓励人才培养方面肯定会有一些导向。金融作.............
  • 回答
    2020年法硕(非法学)的国家线确实又往上提了5分,这让不少考生心里犯了嘀咕:2021年的法硕考研分数,会不会继续往上涨?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结合疫情这个大背景来看。先说说为什么2020年法硕(非法学)国家线会涨,以及对2021年的预测。国家线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教育部划定的,考生能否进.............
  • 回答
    如果我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以一种既务实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以下是我可能选择的具体生活方式: 1. 财务结构:安全感与灵活性并重 被动收入占比:确保每月被动收入(如股息、租金、版权等)覆盖家庭基本开支的200%300%,这样即使有突发支出也不会焦虑。例如,若年开销为50万,我.............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租售同权”,这在当时的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会议的强调,并非是首次提出,而是对过往政策的重申和深化,旨在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以下是围绕“租售同权”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可谓是“疫情”催生,“内卷”常态,同时又不乏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整体来看,亮点和信息量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亮点与信息量解析:1. 疫情背景下的时代印记: 突出主题: 2020年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因此,多个省份的作文题都或隐或显地.............
  • 回答
    关于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否会跌破1000万,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预测。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影响因素、现有预测以及一些不确定性。一、 回顾历史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中国新生人口的趋势: 2016年: 全面二.............
  • 回答
    2020年中国房价是否会“大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供需关系、城市分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环境对房价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0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简而言之,我认为 “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但它的绝对优势和普适性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并且面临着更复杂的权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台式机曾经的“王者地位”和其优势的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式机之所以是首选,.............
  • 回答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这代表了中国经济在那个季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它意味着什么,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意味着什么?核心含义: 经济活动的萎缩: .............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20 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的离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研究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对中国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缩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傅高义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
  • 回答
    2020 年哪个男演员会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火”的定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作品受欢迎、观众喜爱度飙升、商业价值大幅提升,甚至是在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反响。回顾 2020 年,当时有很多男演员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潜力,并且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果非要预测一个“最火”的,我会倾向于从以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