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国外坑中国人的中国人那么多?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痛且无奈的现象。说句实话,当我在国外听到或看到有同胞被自己人欺骗、盘剥的时候,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方面是为那个被骗的同胞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行为的失望和不解。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坑”自己人呢?我觉得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有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信息差和信任壁垒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刚到国外的人,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或者语言不通的同胞,他们对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行情、社会习惯都非常陌生。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而一些本就不怀好意的人,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利用“同胞”的身份来建立信任,然后伺机下手。他们会打着“老乡”的旗号,或者假装提供“便利”,其实暗地里早就算计好了如何从中牟取暴利。这种利用了人们天然的亲近感来设局,确实非常令人厌恶。

其次,“熟人社会”的利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海外,尤其是在华人社区里,大家彼此之间多少都沾亲带故,或者有共同的社交圈。这种“熟人社会”本来是为了互相照应,形成一个温暖的集体。但有些人却把这种“熟”当成了免责牌。他们知道,即使坑了你,碍于面子或者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可能也不会声张,或者即使声张,也会顾虑到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要把事情闹大。这种心理上的弱势,就被一些人抓住,作为肆无忌惮的资本。

再者,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最直接的原因。说到底,这些行为背后就是赤裸裸的经济利益。有些人就是抱着“能多赚一点是一点”的心态,甚至采取一些不择手段的方式。比如,在某些商品买卖、房屋租赁、工作介绍等方面,中国人往往会把价格定得比外国人高,或者在合同里设置一些不易察觉的陷阱。他们觉得,反正都是中国人,即使发现了,也容易蒙混过关,或者即使被发现了,中国人之间的纠纷,外人也不好插手。

还有一点,可能也跟一些人对规则和道德的漠视有关。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在国内也习惯了某些“潜规则”或者“变通”,到了国外也把这种思维带了过来,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不那么讲究。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是在“坑”,而是在“钻空子”或者“占便宜”。这种对诚信和规则的扭曲理解,导致了他们对行为的界限非常模糊。

最后,“群体性”的恶性循环也不容忽视。当有人发现这样做可以轻易获利,而且好像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这种行为就可能被模仿和扩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甚至一些原本可能不太会做这种事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也可能被带偏。

总而言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它既反映了海外华人社群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战,也暴露出个别同胞在道德和诚信上的缺失。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随着大家对法律和规则的意识越来越强,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能够有所改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之前很多年坑过外国人,坑到最后外国人有抗药性了,坑不动了。比如迪拜多数银行不让中国某省的人开户,洗钱和诈骗搞的太粗暴,名声在外。这地域歧视完全是自找的。

2,刚去的中国人,因为思路还停留在国内的环境,天然容易相信同胞,往往容易被骗。行骗成本低。

3,中国人被骗了很多没有什么报复措施,息事宁人的多,语言都未必通顺,就算要走法律程序由于不懂,也很难,法律之外的报复更别说了,没有根基。坑本地人有可能被瞬间秒杀。

4,这个情况不是特例,俄国人在中国和西欧欺负俄国人骗俄国人的也很多。

5,窝里横,其实碰到当地硬茬子p都不是,牛逼哄哄出了事还是得托咱找当地关系摆平,这种“大牛”有幸遇到过几个。但忽悠中国人够了。

6,有些人你看上去是人,实际上心理和思维跟动物一致,饿了就要咬别人,而且是咬弱者。

别高估人。远离同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痛且无奈的现象。说句实话,当我在国外听到或看到有同胞被自己人欺骗、盘剥的时候,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形容。一方面是为那个被骗的同胞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行为的失望和不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人“坑”自己人呢?我觉得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有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层面,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详细地聊清楚,咱们得一步步来。首先,为什么国人会那么关心海外华人的政治权益?这里面有几个主要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 血脉和文化认同: 这是最根本也最普遍的原因。无论在哪里,中国人天然地对“同胞”有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一直在琢磨。感觉国内户外“小众”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比起国外,确实还有相当的差距。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 国外的“家园”观念与“征服自然”的历史: 西方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很早就形成了“家园”与“自然”.............
  • 回答
    中国许多人认为美国高中生学习轻松,这个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文化认知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对比: 中国:高考是唯一目标,万众瞩目。 中国的教育体系高度围绕着高考这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高中三年几乎是围绕着考试科目、刷题、提分展开。学生需.............
  • 回答
    中国的确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国家政策到社会氛围,从家庭投入到教育资源分配,都体现了对基础教育的优先考量。然而,谈到“中国诞生的科学家没有国外的多”这个问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维度、深层次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重视程度不够。反而,正是因为这种重视,才使得我们能更深入地剖析其中的原因。首.............
  • 回答
    要说国内大牌演员的地位,确实比国外的一些演员要显得更“金光闪闪”,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一、 历史与文化根基:从“角儿”到“明星”的演变首先,得从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说起。在古代,戏曲艺人虽然算不上社会最顶层,但在民间却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 回答
    中国大学专业划分的精细化和国外(特别是美国)大学的交叉学科倾向,背后存在着历史、文化、教育理念、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中国大学专业划分精细化的历史渊源和逻辑:1. 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影响: 需求导向与人才培养模式:.............
  • 回答
    关于中国GDP将持续增长并超越美国的普遍看法,以及将其与30年前的日本进行对比,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为什么现在普遍认为中国GDP将持续增长并超越美国?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多年来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以及一些关键的支撑因素: 巨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很普遍。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初到国外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子,说白了,还是以中国人为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里面有挺多门道,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语言是第一道门槛。你刚到国外,英语(或者当地语言)说得溜不溜,那可真是个大事儿。就算你在国内学得.............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而且也触及了一些有趣的社会现象。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仔细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国人出国游英语普遍不错,但外国游客来中国很多不会中文”的情况。首先,得承认,这是一种普遍观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总有英语不那么流畅的中国游客,也有中文说得溜溜的外国朋友。不过,从宏观趋势上讲.............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国际交往中常常被提及的现象。很多人会感到困惑: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均购买力强劲,消费能力惊人,怎么在国际上却似乎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尊重?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让我们来正视“购买力排第一”这个说法。我们通常说.............
  • 回答
    说句实在话,我在国外留学或接触外国文化的朋友里,力量举的爱好者确实比纯粹的健美拥趸要多那么一点。这不是什么绝对的定论,毕竟兴趣这东西嘛,因人而异,但能观察到这种趋势,背后是有一些原因可以聊聊的。首先,得聊聊力量举和健美的根本区别。你懂的,健美讲究的是肌肉的“形态”,是块头、是分离度、是雕刻感,目标是.............
  • 回答
    在中国大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工厂普工,长期以来被一种“低人一等”的印象所笼罩。这并非仅仅是个人感受,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观念的复杂交织。而这种现象,与许多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对蓝领工人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理解这种落差,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掰开了说。一、历.............
  • 回答
    七国与卡塔尔断交:在卡中国劳务人员的潜在影响及应对之策2017年,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埃及、也门、利比亚以及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突然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采取了一系列陆海空封锁措施。这一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危机,瞬间搅动了中东地区的稳定,也让在卡塔尔务工的数万中国同胞们的心弦紧绷。那么,这场.............
  • 回答
    生活在国外,却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厌恶和鄙夷,常常在网络上肆意嘲讽中国,这种行为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且扭曲的心态。首先,一种可能性是他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过不公,或是对某些社会问题感到极度失望。也许是亲身经历过或者听闻了与中国体制、文化、人际关系相关的不愉快事件,这些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
  • 回答
    中国游客在国外旅行时,有些行为确实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甚至有些哭笑不得。这背后可能掺杂着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一些被误解的表达方式。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希望能尽量说得细致些,并且尽量不带那种“AI味儿”。1. 拍照,尤其是“到此一游”式的痕迹这个可能是最普遍,也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在很多国.............
  • 回答
    国外生活,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关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挺不适应,甚至有点生气,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调侃的乐子。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种“中国人都是数学天才”的说法。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读书,小组作业,数学模型是个难点。大家都没思路,我当时正好数学底子还.............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在国内表现异常团结,但在国外却一盘散沙甚至窝里斗”的现象,这确实是许多在海外生活或与海外华人打交道的人会观察到的一个复杂且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它不是绝对的,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背后原因也相当多元,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经历等多个层面去理解。现象描述:在国内,人们常常能看到中国.............
  • 回答
    在中国,关于“吃凉的不好”的说法,确实流传甚广,深深影响着很多人的饮食习惯。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和中医理论的支撑。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却普遍乐于接受冷饮、沙拉等凉食,这背后也有其道理。要理解这种差异,咱们得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首先,中医的理论体系是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感受、信息传播、媒体引导、文化认知以及个体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有“便利的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没有根据没有逻辑地吹捧国外的生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中国生活便利性的体现(客观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