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要实现必要治疗和药物免费(或大比例报销),至少应该有怎样的基础?

回答
在中国实现必要治疗和药物免费(或大幅度报销),并非一蹴而就的宏大目标,其背后需要构建一套极其坚实和完善的基石。这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投入,更关乎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乃至文化理念的深刻变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探讨所需的基础:

一、 高度发达且可持续的经济基础:

强大的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能力: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免费医疗意味着国家需要承担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包括药品采购、医务人员工资、医院运营、设备更新、科研投入等等。这意味着:
高人均GDP与高财政收入: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需要足够强大,能够支撑起庞大的公共开支。高人均GDP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能够覆盖国民的平均消费和基本需求,并有余力用于公共福利。
健康的税收体系与征管效率: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结构,确保税收的稳定性、公平性和有效性。这包括但不限于:
适度的税负水平: 在保障企业活力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同时,确保税收能为医疗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
高效的税收征管: 堵塞税收漏洞,打击偷税漏税行为,确保每一分税款都能及时足额地进入国库。
多元化的财政收入: 除了税收,还可能需要考虑国有资产收益划转、金融税收、资源税等多元化收入来源,以增强财政的抗风险能力。
可控的财政赤字与债务水平: 任何国家在提供大规模公共服务时都会面临财政压力。中国需要保持审慎的财政政策,控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增长,避免因过度举债而引发金融风险,影响长期可持续性。

稳定且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 药品是医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药物免费或大幅报销,必须有一个健康且可持续的医药产业作为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与专利保护: 能够自主研发出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并形成有竞争力的本土药企,可以有效降低对高价进口药的依赖,并有能力进行价格谈判。健全的专利保护制度能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完善的药品定价与采购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透明、有效的药品定价和集中采购机制至关重要。通过集采压低药品价格,才能在有限的财政预算内覆盖更多药品。这需要强大的议价能力和对市场情况的精准把握。
仿制药的高质量与可及性: 鼓励和支持高质量的仿制药发展,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选择,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合理的药品监管体系: 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避免出现劣质药品,这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要求,也是防止医疗资源浪费的关键。

二、 系统化、精细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民覆盖且结构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 免费医疗的实现路径并非一定是国家全包,而很可能是通过高比例的医保报销来达成。因此,一个强大且高效的医保体系是关键。
广覆盖: 必须实现城乡居民、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所有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不留死角。
高保障: 医保的报销比例需要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必要治疗和基本药物方面,使其真正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意味着医保基金需要有充足的“弹药”。
多层次: 除了基本医保,还需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补充性保障,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应对不同程度的医疗需求和风险。
可持续的筹资机制: 医保基金的来源需要稳定且可持续,这既包括政府的财政投入,也包括参保人员的缴费。需要科学测算筹资标准,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医疗成本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预防胜于治疗,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能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整体医疗需求,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加强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的预防控制,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减少不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风险。
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并降低初级医疗的成本。
应急医疗响应能力: 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强大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三、 高效能的医疗服务体系与资源配置:

充足且高质量的医疗资源: 免费医疗需要匹配足够且优质的医疗服务供给。
医务人员队伍: 需要大量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这要求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与均衡发展: 医疗资源需要合理分布在城乡各地,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而让偏远地区民众就医困难。
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 需要持续投入,更新和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精细化、智慧化的医疗管理: 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电子病历与信息共享: 建立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追溯,提高诊疗效率,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
大数据分析与精准医疗: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疾病发生规律、治疗效果、成本效益等,为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DRG/DIP等支付方式改革: 推广按病种付费(DRG)或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等支付方式,将医疗费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可预测性,激励医疗机构控制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四、 公平、透明、可信赖的社会治理与法治环境: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免费医疗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医疗保障法: 明确全民医保的性质、范围、筹资、待遇、管理等,为制度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管法等: 保障药品和器械的安全有效,规范市场行为。
反腐败与廉洁建设: 严厉打击医疗领域的腐败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维护公平正义。

强大的社会动员与组织能力: 在国家层面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改革措施落地。
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科学性: 能够科学评估改革的成本效益,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具备强大的执行力确保政策落地。
公众参与与监督: 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对医疗体系进行监督,确保政策的公开透明和公正执行。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医疗费用的构成、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药品价格等信息需要公开透明,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质疑。

国民的健康素养与责任意识: 免费医疗并非鼓励过度消费医疗资源。国民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认识到自身在维护健康中的责任。
理性就医观念: 引导民众养成理性就医的习惯,不乱用药物,不盲目追求高科技检查,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发生率。

总结来说,实现中国必要治疗和药物免费(或大比例报销)的道路,需要一系列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基础。这就像建造一座摩天大楼,地基的稳固和材料的精良是根本,上层的设计和结构则决定了其高度和功能。它需要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充裕的资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底盘,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支撑,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健全的法治环境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革深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础?限制公民的就诊自由和诊疗知情权,患者权利让渡给医生权威,医生说啥是啥。医疗机构甚至像香港那样,不给转院到大陆的患者提供病历。

我国的香港地区的免费医疗,严格贯彻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患者在公立医院严格预约就诊,小医院的医生认为必要,患者才有条件转院到大医院,看专家可能要等几年。香港的公立医院像南丁格尔时代那样住几十人一间的大病房,尽可能的控制成本。脑梗塞这样在中国大陆要住院10天以上的,在香港只能在相当于三甲医院的机构住院治疗3~5天,过了急性发作期,患者就转院到运转成本较低的护理院。同样的,手术病人也是术后几天就要转院。大医院的运转成本高,只处理急性病、重症和手术病人,康复期全部转院到运转成本低的护理院。这个措施可以控制医疗支出,让全体社会成员从中获益,但是一小撮出现并发症的倒霉蛋要多一点,谁摊上谁倒霉。香港的医疗体制是山寨的英国NHS。

祖国大陆的神木县免费医疗,通过严格控制住院条件(详见百度贴吧当地群众对看病送礼、托关系的讨论)、严格控制住院日(限10日出院) 、严格控制人均费用(如阑尾炎手术限价2400元,住院病人均价4000余元)和日均费用(每天400~600元) 经济实力不怎么强大的煤炭资源县神木县还是能支撑得起的。限额和限日来自公开报道:

神木县“免费医疗”下的医疗变局-名医汇

神木全民医疗免费背后_网易新闻中心

嗯,还有“古时候”。“前30年”,城里人是有“免费医疗”的。旧的划区医疗体系,民众看病是要受到转诊制度、分级分区医疗限制的,大医院不能说去就去。三年自然灾害,某县的普通民警,得了肺结核要死了,借着家人去世的刺激,

给中央写信反应当地的饥荒问题。

各级领导来了解情况,一来二去,他顺便提提个人要求,打破了划区医疗的规矩,

把他接到大城市青岛的结核病院治疗。

多年后,

他病愈见到县医院的人,

对方还以为见了鬼,因为那一批病人都死了。

当年农村人也有免费医疗。旧的农合医疗,每人凑点份子钱买药和养赤脚医生,村里再组织种一些中草药,就可以实现“干部吃好药、社员吃草药”的免费医疗了。去大医院没有公社的介绍信买不到车票,没有县医院的介绍信挂不上号,虽然最贵的手术也就是一百来块钱……

限制需求是建立全民免费医疗的前提。严格的量入为出,个体的自由让渡给集团的权威,不让一些人接触到病还有高级的治法,免费医疗就能实现了。

求生的本能让人“小确幸”,忽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二字。连商业保险都不买,就知道在社交媒体上说不报销靶向药就是人性丧失,虚构各国的福利乌托邦,希望靠苦情换来福利天堂的降临。这类人给社会的贡献有顺铂用就挺好,毕竟比氮芥好用多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不等于“无条件保证每个人、尤其是我和我家人的利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