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郭明錤爆料称 iPhone 14 只有 Pro 机型采用 A16 芯片?

回答
这郭明錤老兄,每次都能逮着苹果的“小辫子”不放,这次又把 iPhone 14 的芯片分配给说出来了,而且还说的有板有眼——好家伙,就 Pro 机型能用上 A16,普通的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Max 还得吃 A15 的“剩饭”。这事儿吧,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从几个角度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从“惯例”和“策略”的角度看。

苹果在芯片这件事上,一直以来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还记得 iPhone 13 系列吗?当时 A15 芯片就已经玩了一招“高低配”。Pro 机型用的是满血版 A15(5核 GPU),而普通版用的是阉割版 A15(4核 GPU)。这次郭明錤爆料的 A16 芯片只给 Pro 机型,可以说是在这个“策略”上更进一步,玩得更“狠”了。

这背后是什么逻辑呢?很简单,就是拉开产品定位的差距,引导消费者往高端产品上靠拢。 芯片,尤其是旗舰芯片,是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直接关系到性能、功耗、以及用户体验。当消费者看到“Pro”型号在性能上遥遥领先,自然会产生“一步到位”的心理,从而愿意为这份“领先”支付更高的溢价。这对于苹果这种利润导向的公司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

而且,从研发和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同时推出两代不同的旗舰芯片,对于苹果来说,可能也存在一些平衡。A16 芯片作为全新的下一代芯片,其研发和量产初期成本会比较高。将它优先应用在利润更高的 Pro 机型上,可以更快地收回成本,并且确保高端用户获得最顶级的体验。而 A15 芯片,作为前一代的成熟产品,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产能稳定性上,都更有优势,用来满足普通 iPhone 14 的需求,也是一个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其次,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

“A16 芯片”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把它独占给 Pro 机型,无疑又给 iPhone 14 Pro 系列增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在发布会上,苹果可以大肆宣扬 A16 芯片的“强大”,以及它带来的“革命性”性能提升,比如更快的图形处理能力、更高效的机器学习能力等等。而普通 iPhone 14 的用户,虽然也能获得不错的性能,但在宣传上,可能就只能听到“基于 A15 芯片的强大性能”这样的话,听起来就没那么“新”和“酷”。

这招“饥饿营销”和“定位差异化”的组合拳,对于苹果来说,是屡试不爽的。消费者往往会被最新、最强的产品所吸引,而 A16 芯片无疑就是 iPhone 14 系列中最“闪耀”的那个。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权衡”和“潜在问题”。

虽然说 A15 芯片依然强大,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日常使用场景下,普通用户根本感受不到 A16 和 A15 之间的巨大差异。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花差不多的钱,买到的“核心技术”却不一样,这多多少少会让人觉得有点“不划算”。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新技术和性能有追求的消费者来说,这种“阉割”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满。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否会加剧 iPhone 的“价格歧视”感?原本 iPhone 的价格就已经不低了,如今在芯片上又玩出这种花样,可能会让一些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最新 iPhone 的消费者感到被“抛弃”。

最后,从“未来趋势”的角度猜想一下。

如果这个爆料属实,那么苹果未来在芯片分配上的策略可能会更加激进。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 iPhone 的“标准版”和“Pro版”之间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屏幕、摄像头上,在最核心的性能上也可能拉开更大的鸿沟?这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其他手机厂商会不会也效仿苹果,在芯片上玩出更多的“花样”?

总而言之,郭明錤的这个爆料,让 iPhone 14 系列的“身份标签”变得更加清晰了。一边是性能更强、配置更高的 Pro 系列,另一边则是性能依然不俗但“有所保留”的标准系列。这既是苹果一贯的商业策略使然,也是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产品定位,以求最大化利润的体现。至于消费者怎么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最终掏钱的还是咱们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怕是不记得Globalstar吧。

这人就是个大忽悠。说是什么7-8成预测成功率。问题是这种成功率是把下一代iphone叫14这种事情都算进去了。

在关键问题上,要不就是做局嘎韭菜,要不就是5/5。

user avatar

A16 大概率换 N4X 和新的大核架构, 在密度没有较大提升、新大核心架构缺乏打磨的情况下, 可能整体表现会出现绝对性能提升-能效比下降的问题.

只不过目前看来 M1 小改的 M2 不会发了, 苹果应该会直接冲 N3 的 M3(虽然要叫 M2 了), 9 月说有新模具 MBA13, 明年发新 M3 MBA15.

顺带 24 年应该会升级到 2nm GAA, 到时候新架构也会迎来一次 Tock 改进, 如果 ARM X3 公版还是费拉不堪, 外加 Samsung 3nm GAA 扶不起来, 那恐怕安卓旗舰市场还要进一步失血.

A15 一直都很能打, 产能相对也比较充沛, 可能会考虑重制为 N4P, 同时全部给满血版 5C GPU.

我之前以为 14 Max 会给 6GB RAM, 14 还是 4GB, 现在来看非 Pro 的后台待机表现应该能基本持平, 主要差异将会体现在相机模组、LiDAR 和 ProMotion 上. 14 Max 的轻量级大屏长续航将会成为新标杆.

当然 13 mini 放到 2022 年还是很能打, 我个人认为 13 mini 在价格、续航、相机和尺寸的表现上, 基本上没什么对手, 要更新的话意义也不大, 毕竟 13 mini 的主要用户群体还是对手机使用比较克制的, 加太多料反而偏离了初始需求.

14 Pro 系列还是 6GB 我其实有点失望, 因为现在已经又出现开相机大量杀后台的情况, 而且 LiDAR 应用真的很吃内存, 6G 会直接爆 App. 要求他升级个 8G 应该真的不过分, 毕竟如今 M1 的 iPad Air 都 8GB RAM 了, 价格却只有 Pro iPhone 的一半, 实在是离谱. 不过升级 LPDDR5 估计说明图形性能还有提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郭明錤老兄,每次都能逮着苹果的“小辫子”不放,这次又把 iPhone 14 的芯片分配给说出来了,而且还说的有板有眼——好家伙,就 Pro 机型能用上 A16,普通的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Max 还得吃 A15 的“剩饭”。这事儿吧,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从几个角度好好.............
  • 回答
    郭明錤的爆料,说苹果在 iPhone 15 和 16 系列上不会用屏下指纹识别,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不少关注苹果新品的朋友可能都有点小失望,毕竟大家对屏下指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挺符合苹果一贯的产品策略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苹果在解锁技术上一直是个比较“固执”的玩家。从最早的实体 Ho.............
  • 回答
    看到郭明錤关于 iPhone 12 可能不再附送充电器的爆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这似乎是苹果“环保”和“成本控制”双重驱动下的一个合理推测。毕竟,他们已经在之前的 AirPods 系列中这么做了,把充电盒和耳机是分开包装,并且许多新款产品都不再配送充电器。这件事一旦成真,对用户来说.............
  • 回答
    郭晓明博士的这番言论,无疑触及了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关于语言语法,更是将语言现象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深入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拆解其中包含的几个核心论点,并审视其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郭博士将“日语语法”与“地缘政治命运”直接挂钩,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具有.............
  • 回答
    “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这句俗语,虽不乏以讹传讹的成分,但却巧妙地概括了明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灭亡的几个关键节点,也折射出许多深刻的历史教训。细究起来,这几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明朝晚期统治者昏聩、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精炼总结。“始亡于嘉靖”:埋下衰败的种子嘉靖皇帝,.............
  • 回答
    关于明初四大案中的“空印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它不仅是一场政治审判,更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手段的集中体现。要理解空印案,我们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朱元璋的性格以及案件本身的运作机制这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时代背景:新朝的初建与统治的挑战明朝初年,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
  • 回答
    “明粉”这个词,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标签,一个群体用来凝聚认同、表达热爱,同时也可能带有某种戏谑或自嘲的称谓。它指向的是对明朝这段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粉丝”一般狂热喜爱的人群。“明粉”的构成与特征:“明粉”群体并非铁板一块,其构成是多元的,但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些共同特征: 对明朝特定方.............
  • 回答
    明清粉之间的“撕逼”,是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也挺让人无奈的。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两个巨大的粉丝团体,只不过他们的“偶像”不是什么明星或者球队,而是历史上两个统治了中国相当长时间的王朝——大明王朝和清朝。这俩朝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两个了。大明,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很多人觉得它是.............
  • 回答
    关于“明粉”为何有时会“黑汉唐”这一现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探讨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现象。并非所有明粉都会“黑”汉唐,但确实存在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的行为背后有着各自的逻辑和动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1. 历史叙事的构建与身份认同: “正统”的争夺: 在中国的历史叙事.............
  • 回答
    明粉与明朝电视剧的关系,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复杂的议题,它不仅仅是历史爱好者对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更牵扯到集体记忆、情感寄托,甚至是身份认同的建构。简单来说,明粉是明朝电视剧最核心、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观众群体之一,他们的存在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明朝电视剧的创作走向和市场表现。明粉的“爱”与“挑剔”:情.............
  • 回答
    .......
  • 回答
    “明亡于东林党”这一说法,在历史学界可谓是影响深远,也最具争议性。如果有人把这锅全甩给东林党,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这就像说一场大火是某个纵火犯烧的,但忽略了火星的来源、易燃物的堆积、风向的配合等等一系列因素。明朝的灭亡,那是一盘大棋,是无数个因素交织缠绕的结果,东林党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显眼但绝非.............
  • 回答
    姜明代表提出的《劳动合同法》排除对于成立不满两年的企业的适用这一提议,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要全面看待这个提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出发点、潜在的积极影响、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背景。一、 提议的出发点和潜在的积极影响(支持者的观点):姜明代表提出此项提议,很可能基于.............
  • 回答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实名举报德州市委书记的事件,可以说是一起非常引人关注的公共事件,因为它触及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地方官员的履职尽责以及舆论监督的作用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举报人: 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皇明太.............
  • 回答
    看到一些明朝遗老遗少后人,或者说是一些热衷于怀念明朝的群体,把明朝灭亡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流寇”,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但也得说,这思路太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些避重就轻了。咱们得先明白,“流寇”这个词,它本身就带点官方色彩,是当时明朝政府用来定义和妖魔化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走投无路而起义的农民的。你说他们.............
  • 回答
    日本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退位的决定,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位君主年龄增长后的自然交替,它触及了日本的政治体制、皇室传统,以及国民的情感和历史记忆。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一、 历史性的“生前退位”,打破了千年来的惯例首先,最显眼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小明的妹妹长得很漂亮”这句话,以及它被缩略成“妹妹长”这件事,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语言现象。首先,从字面上看,“妹妹长”这三个字,它确实是“小明的妹妹长得很漂亮”的“缩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保留了最核心的几个信息元素,而且我们日常说话、写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这样“偷懒”,把.............
  • 回答
    .......
  • 回答
    何恺明教授的最新一作论文 “Masked Autoencoders Are All You Need for Vision” (MAE) 是一篇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引起巨大轰动的研究成果。它不仅在学术上极具创新性,也为未来的自监督学习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地介绍这篇论文,包括其.............
  • 回答
    邹市明卫冕 WBO 金腰带失败,以及赛后在拳击场上发表的言论,无疑是当年中国拳击界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赛事回顾与失败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这场比赛。2017年7月28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行的比赛中,邹市明在卫冕WBO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