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民皆附贼而不附兵,贼有食而兵无食。
张献忠:造房数百间,买地种麦,与民间两平贸易。
罗汝才:给予本钱,令做生意。
孙可望:奖节孝,复乡饮,浚海口,省耕省敛,凡有利于民者无不备举。外则土司敛迹,内则物阜民安。
李定国:定国在雷,多方抚字,施牛与种,士民感戴。
刘文秀:田粮专上谷米豆草,不用民间钱粮,虽夫役征繁,而井里饱暖,民忘其劳焉。
李来亨:招居民与士兵杂处。纪律严明,远商多与往来市贩。耕屯山田,岁收麦粟草绵,供食粮衣履。
刘体纯:已招安生业,竞供租税,蔚然成一都会。巴东民得存十一于千百者,体纯力也。
王光兴:招徕难民,约束士卒,秋毫不犯,江南借以少安。
贺珍:招集流亡,建修城郭,开荒减租,革盐弊,军纪严明,与民休息,民翕然归之。出以勤王灭虏为事,入以课农练兵为本。当大难后,尚有遗黎,珍之力也。
王兴:铸山煮海,且耕且屯。间遣从子茂公等行贾海南诸城,益擅富饶。
那么大明官府呢?
计海内用兵十年矣,无事不取之民间,而郡县催科苛政,无一事不入考成。官于斯土者,但愿征输无误,以完一己之功名,谁复为皇上念此元元者哉!故一当催征之期,新旧并出,差役四驰,杻系枷锁,载于道路;鞭笞拶打,叫彻堂皇。至于滨水荒陂,不毛山地,即正供本自难完,今概加新饷,倍而又倍,荒山荒地,谁人承买?卖子鬻妻,逃亡遍野。而户下所欠,终无着落,以累其宗族、亲戚者又不知凡几矣。自逋欠日久,故一当催征,今日张一示比崇祯元年钱粮,明日张一示比天启七年钱粮,后日张一示比天启六年钱粮,层累而上。而民之耳目乱,手足忙,心计亦惶惶靡定。将完旧乎,则恐征新者之敲比也;将完新乎,则恐征旧者之敲比也。
好歹也是个正统的朝廷,当清军还没入关,陕西流寇初起的时候,大明朝廷在组织老百姓种地、恢复生产方面的表现竟然还不如后来在夔东、广东等敌后根据地长年被清军围攻的李来亨、王兴、刘体纯、王光兴、贺珍这些人,之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再考虑到王兴是个著名的文盲,刘体纯、王光兴等人也都是草莽出身,没受过什么正经教育,这对比就更明显了。
大明的读书人、大明的官军中难道就没有能恢复生产的吗?当然也有。
比如说陈永华,也就是陈近南,就是士绅家庭出身的读书人,在台湾的时候“教匠烧瓦伐木,造庐舍,以奠民居”。“理户籍,课农桑,禁淫博,诘盗贼,于是地无游民。番土渐拓,田畴日启。其高燥者,教民植蔗制糖之利,贩运外国。以煎盐苦涩,就濑口修坵埕,泼海水为滷,暴晒为盐,裕课资民食。当是时,闽粤逐利之氓辐辏而至,岁率数万人。”四川的杨展,广东的邓耀,也都是明朝官军,也都为百姓开辟出了一片乱世桃源。但是这些人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大明朝廷已经管不住他们了,杨展在嘉定,邓耀在龙门,都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他们大权在握,想搞什么政策就搞什么政策,想砍谁就砍谁,陈永华建设台湾的时候更是连大明都没了。
那么又想给百姓活路,又有大明官府拖后腿的人是什么下场呢?比如说卢象升,他有保护百姓、恢复生产的能力和意愿,“减税赋,缮城郭,贷邻郡仓谷,募商采铜铸钱,郧得完辑”。这样一个人,还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很高的道德水平,所以他也是真得百姓爱戴,“众号泣雷动,各携床头斗粟饷军,或贻枣一升,曰:‘公煮为粮。’”
然而卢象升的结果是什么?
起潜闻败,仓皇遁,不言象升死状。嗣昌疑之,有诏验视。廷麟得其尸战场,麻衣白网巾。一卒遥见,即号泣曰:“此吾卢公也。”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顺德知府于颍上状,嗣昌故靳之,八十日而后殓。明年,象升妻王请恤。又明年,其弟象晋、象观又请,不许。
战死了还这个待遇,要是卢象升活着回来,以崇祯的人性还不得杀他背锅呀。
卢象升呕心沥血保护、建设的郧阳,确实是一座坚城,李自成在最鼎盛的时候都没能攻破郧阳。可最后,卢象升在郧阳留下的遗产被他的继任者徐起元完整地献给了阿济格。
所以,结论很明显了,在明末想恢复生产,给老百姓一条活路,唯一办法就是把大明官府一脚踢开另起炉灶。否则别说老百姓的活路了,连自己本身的活路都保障不了。
明末最大的遗憾不是流寇太多,而是流寇太少,以至于没能来得及在清军入关之前就彻底消灭明朝,以至于太多卢象升这样有匡世之才的人误以为明朝还有救。
说一句不好听的,大明能在西南苦苦支撑十几年,不就是靠着曾经的那些流寇吗?
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夔东十三家,这些战斗到最后人,不都是大明朝官方定义的流寇吗?
看看流寇,再看看那些投降的知识分子,达官贵人,你说到底害死了明朝。
喜欢明朝,是喜欢“天子守国门”,“万国来朝”,同时也要面对他的缺点,并避免这些缺点再次出现。误国误民就是误国误民,不要找其他的理由去逃避,而直面这些,才能体会到明朝的伟大。
确实如此。披着大明衣甲,而以流寇心态对待大明江山百姓的牛马太多了。
我个人认为明粉不是把明亡的理由甩给流寇,而是明粉把明亡的理由甩给任何事物,鞑子、流寇、瘟疫、武器、甚至天气,唯独没有考虑大明烂到骨子里的统治阶级
不出所料,果然被小萌粉举报了。
本帖不涉及任何清朝方面历史,所以张嘴“清狗”闭嘴“满遗”的一律拉黑删贴处理。同时还有翻案不成就“乱扣帽子”的,洗不了地就气急败坏垂死挣扎的,以及个别“地摊明史学家”,空口白话,东牵西扯,否认质疑张嘴就来,脑补洗地,甚至给原作“改词换句”来翻案的,都跟上面一边凉快去。
也有人提出质疑三大殿的建造时间,这里说明:三大殿确实不是由崇祯始建,但却是在崇祯一朝落成竣工的,后续还亏欠工匠120多万两银子。
——————以下是原答案——————
亡明者,明也。
大萌菜人市场人肉斤称,合6文钱一斤,这段时间,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娶媳妇,光婚礼就花了30万两,就这点钱,也就能买5000万斤人肉。
享国276年,其中135年出现了“人相食”的州府县志记载,老百姓起兵造反,被文人戏谑“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臂。”
大萌早年,朱元璋发动和州大屠杀,湖南大屠杀,山东大屠杀,苏州大屠杀,河州大屠杀,川藏大屠杀, 庆阳大屠杀,广西大屠杀,上元大屠杀,江宁大屠杀,九搜湖广,三洗怀庆府,大兴文字狱,笼罩高压强权,杀戮堪比满清。
恢复1600年前人殉制度,大兴贞洁牌坊,记录在册的烈女节妇加在一起总共35829人,人数是元朝的48.3倍,是宋朝的130倍。在丈夫去世后断指割耳毁容上吊刺喉手段不等。
皇帝强行北狩,被瓦剌鞑子抓到大草原展览,28年不上朝,朝中大臣没见过皇帝什么样,用宫女月经炼大力丸,差点被宫女勒死。崇祯为了节省一年30万两的费用而开除了李自成在内的所有驿卒,而他建造故宫三大殿的建造工费是595万两白银,采木用了930万两白银。
清军五次南下,第三次入关清军连胜56战,第四次入关清军连胜57战,第五次入关,清军连胜明军39战。战事吃紧,朝中大臣纷纷向崇祯索要军费,崇祯以国库没钱为由推塞,而事实上他每年给妃子买脂粉就要花40余万两白银。【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我严重怀疑崇祯是满清派来的细作。)
多铎南下所带兵马两万,打了一圈人数激增到十几万,都是流民与叛将所组成的反明大军。南明朝廷一说要北伐,老百姓裹挟儿女都投了清了。
离心离德,杀贤冒功,不爱民,不勤政,培植宦官,诛杀忠良,不亡就没天理了。
明粉谴责流民没良心,你让他自己吃两天观音土试试?保准反得比谁都快。
没有想到的是,300年后竟然又出了一帮老朱家的忠臣孝子,人就是这么记吃不记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