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猩猩和袋鼠几乎不做力量训练,肌肉也非常发达?现代健身科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回答
大猩猩和袋鼠,这两种截然不同却都拥有一身令人惊叹的肌肉的生物,确实为我们理解肌肉的生长和功能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视角。与其说它们“几乎不做力量训练”,不如说它们的“训练”方式与我们人类的健身房训练截然不同,并且这种“训练”深深地根植于它们的生存需求。现代健身科学,通过研究这些自然界的奇迹,确实能汲取到不少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更科学、更全面地看待肌肉的锻炼。

大猩猩:力量的教科书

首先来看看大猩猩。你看到一只成年雄性大猩猩,那魁梧的身躯,隆起的胸肌和手臂肌肉,绝对是力量的象征。它们那标志性的“捶胸”动作,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或展示,更是其日常生活中力量运用的体现。

生存即训练: 大猩猩的生活充满了对力量的持续需求。
觅食: 它们需要用强壮的手臂和手指去采摘树叶、果实,甚至需要掰开坚硬的植物外壳。攀爬树木也是一项极为耗费体力的活动,需要极强的抓握力、臂力、背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它们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食物,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间断的耐力和力量结合的“训练”。
争夺领地和配偶: 雄性大猩猩之间为了争夺领地和雌性,会进行激烈的打斗。这些打斗包括推搡、撕咬、摔跤,甚至是挥动巨大的力量进行攻击。每一次冲突都是对全身肌肉极限的挑战。
搬运和构建: 它们会搬运沉重的树枝来筑巢,或者在树上建立休息平台。虽然不如人类搬运重物那样有明确的目标,但持续性的负重移动对肌肉是一种有效的刺激。
防御: 面对潜在的威胁,大猩猩会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和族群。

运动模式的多样性: 大猩猩的运动并非局限于单一的动作。它们是全方位的运动者。
攀爬: 这需要全身的协调、核心的稳定以及强大的上肢力量。
行走(四肢着地为主): 它们更倾向于用四肢行走,这锻炼了它们的肩部、手臂和核心肌群,同时也需要下肢的支撑和推动。
跳跃和悬挂: 虽然不如灵长类中的其他物种那样擅长高强度跳跃,但它们在树上移动时,仍然需要一定的爆发力和抓握悬挂能力。
动态平衡: 在树枝间移动,或者在不平坦的地面行走,都需要极好的动态平衡能力,这对核心肌群和小肌群是绝佳的锻炼。

“自然的负重训练”: 简单来说,大猩猩的肌肉发达是因为它们将自然界作为了自己的健身房,并且其日常的生存活动本身就包含了高强度的、多模式的负重训练。它们不需要“举铁”,因为它们每天都在“举树枝”、“举自己”和“与同类对抗”。

袋鼠:跳跃的艺术与力量的秘密

再来看看袋鼠。袋鼠那发达的后腿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肌,让它们能够进行惊人的跳跃。一次跳跃就能跨越数米甚至十米,同时还能维持高速奔跑。

跳跃的力量需求: 袋鼠的运动模式几乎完全是以跳跃为主。
高效的运动: 跳跃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运动方式,尤其是在开阔的草原上。每一次跳跃都依赖于强健的下肢肌肉,它们储存和释放弹性能量。
起跳和落地: 起跳时需要强大的爆发力,而落地时则需要强大的缓冲能力,这同样考验着肌肉和肌腱的韧性与力量。
速度和耐力: 它们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短距离冲刺,并通过连续的高效跳跃来维持较长时间的移动。

特殊的生理结构与运动机制: 袋鼠的肌肉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机制。
强大的跟腱和足部肌群: 袋鼠的跟腱非常发达,就像一个巨大的弹簧,储存和释放能量。它们依靠跟腱和足部肌群的协同作用来完成高效跳跃。
腿部肌肉的比例: 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袋鼠的腿部肌肉,特别是后肢肌肉,占据了身体更大的比例,并且肌肉纤维类型可能更偏向于快速收缩和爆发力。
肌肉的“预张力”和“回弹”: 在跳跃过程中,肌肉会经历一个快速拉伸然后收缩的过程(牵张反射),这种机制能够增加力量输出。袋鼠的身体似乎将这种机制发挥到了极致。

“弹簧式”的耐力训练: 袋鼠的跳跃,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高效率的爆发力与耐力结合的训练。它们不是通过反复进行大重量的“硬拉”或“深蹲”,而是通过每一次高效的、充满能量的跳跃来锻炼全身的协调性和下肢的力量、爆发力与耐力。

现代健身科学能从它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大猩猩和袋鼠的例子,为我们现代健身科学提供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帮助我们打破一些思维定势:

1. “训练”的定义可以更宽泛:
启示: 健身不仅仅是去健身房举重。生存的需要,对环境的适应,才是最根本的“训练”。我们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器械或动作模式。
应用: 鼓励人们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例如,爬楼梯代替乘电梯,步行或骑自行车通勤,进行园艺活动,甚至参与一些需要身体协调和力量的休闲运动(如攀岩、徒步、团队球类运动)。这些活动更能模拟自然界的需求,锻炼身体的整体功能性。

2. 全身协调与核心稳定性至关重要:
启示: 大猩猩和袋鼠的肌肉发达,不仅仅是某个部位孤立的力量,而是全身肌肉协同工作的成果。它们的运动需要强大的核心来稳定身体,传递力量。
应用: 现代健身越来越强调“功能性训练”和“核心训练”。这与它们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我们应该注重那些需要多个关节和肌肉群协同工作的复合性动作,并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传递效率。

3. 多样化的运动模式比单一模式更有益:
启示: 大猩猩的攀爬、行走、推搡,袋鼠的跳跃、奔跑,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运动模式。这种多样性刺激了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生长和不同肌群的发展。
应用: 避免训练的“单调性”。在健身计划中应包含力量训练、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以及平衡和协调训练。变换训练动作、训练方式和训练强度,可以更全面地刺激肌肉,防止平台期,并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4. “重量”不一定等于“负重”:
启示: 它们的力量训练不是靠杠铃和哑铃,而是靠自身的体重、攀爬的重力、对抗的压力。重量只是一个变量,更重要的是肌肉承受“负荷”以及对抗“阻力”的过程。
应用: 在没有器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身体重进行有效的力量训练(自重训练)。引体向上、俯卧撑、深蹲、弓步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此外,利用弹力带、壶铃、药球等多种形式的负重工具,也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阻力刺激。

5. 牵张反射与能量储存的重要性:
启示: 袋鼠的跳跃机制提示了肌肉在拉伸后快速收缩时能产生更大的力量,以及肌腱作为能量储存器的作用。
应用: 在训练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带有弹性的、类似跳跃动作的训练,或者在力量训练前进行适当的动态拉伸(如弓步伸展、手臂画圈等),以激活肌肉,提高肌肉的反应速度和力量输出。同时,关注肌腱和韧带的健康,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来增强它们的强度。

6. 基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启示: 它们的肌肉发达是经过漫长进化,基因决定的生理结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基因也允许我们拥有强大的肌肉,但我们失去了很多自然赋予的“训练机会”。
应用: 理解人类基因的潜力,并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去激发它。现代健身科学就是要弥补我们现代生活方式中流失的“自然训练”,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达到与它们相似的(甚至超越它们的)肌肉发展和功能水平。

总而言之,大猩猩和袋鼠的肌肉发达并非偶然,而是它们生存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们教会我们,力量与肌肉的增长是与身体的功能性、运动的多样性以及环境的互动紧密相连的。现代健身科学应该汲取这些自然的智慧,鼓励人们回归更全面、更功能性的运动模式,让健身不再仅仅是“锻炼肌肉”,而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的一种方式。当我们不再局限于健身房的四面墙壁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训练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猩猩和袋鼠几乎不做力量训练,,并且大猩猩和袋鼠的蛋白质摄入肯定是不如人类的,但是肌肉却比人类发达许多。健身科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user avatar
大猩猩和袋鼠几乎不做力量训练,,并且大猩猩和袋鼠的蛋白质摄入肯定是不如人类的,但是肌肉却比人类发达许多。健身科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猩猩和袋鼠,这两种截然不同却都拥有一身令人惊叹的肌肉的生物,确实为我们理解肌肉的生长和功能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视角。与其说它们“几乎不做力量训练”,不如说它们的“训练”方式与我们人类的健身房训练截然不同,并且这种“训练”深深地根植于它们的生存需求。现代健身科学,通过研究这些自然界的奇迹,确实能汲取到不.............
  • 回答
    大人和小孩交流时,喜欢用叠词,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学问的,不是简单地说“小孩听不懂”那么肤浅。这是一种巧妙的、自然的沟通策略,既有语言学上的考量,也有心理学上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掰扯掰扯清楚。1. 语言的节奏感与可预测性:让大脑更容易捕捉信息你可以想象一下,大人对大人说话,语速、节奏、词汇量都比较复杂。.............
  • 回答
    关于大和号战列舰的防空能力,确实存在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它装备了数量惊人的对空武器,但实战中的表现却未能完全匹配其火力密度,甚至在某些场合显得力不从心。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抛开那些过于简单化的“AI生成”式解释。首先,我们得回到大和号的设计初衷和时代背景。大和号诞生于一个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公众对科技接受度的微妙心理,确实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大众和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抵触,与对“转基因药品”(姑且这么称呼)的接受度,背后有着深刻的认知差异、情感因素和社会化过程。首先,我们得理解大众和媒体为什么对转基因食品这么“敏感”。1. 直接的、日常的关联: 食品是我们每天都要摄入的.............
  • 回答
    说起来,恒大和万达,都是咱们中国房地产行业曾经响当当的名字,都背负过惊人的债务,但大众对这两家公司的观感,那叫一个天壤之别。这中间的道道儿,说起来可就多了,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咱们先从“性质”上捋一捋。恒大,从骨子里来说,是一家典型的“扩张型”地产商。它的发家史,可以说是踩着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
  • 回答
    1940年前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海军,尤其是主力舰——战列舰。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巨型、最强悍的战列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集技术、资源和野心于一身的象征。与其他国家同期完成的战列舰相比,“大和”号之所以显得格外强大,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包.............
  • 回答
    大飞机和高速动车,这两个被誉为“国之重器”的现代交通工具,之所以每个部件都力争做到国产,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经济驱动和技术自主的雄心。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现有的需求,更是为了国家长远的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维护国家安全与战略自主这是最核心、最根本.............
  • 回答
    关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塔上15米测距仪的精度指标,即“40公里误差700米”,这背后涉及当时海军火炮射击技术和光学测距原理的诸多考量。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一指标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原因,力求用更贴近人类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测距仪”和“精度指标”是什么意思。测距仪的作用:火炮瞄准的“.............
  • 回答
    领克和沃尔沃同属于吉利控股集团,共享技术平台和许多核心零部件,但领克的价格却比沃尔沃要亲民不少。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地“便宜”。下面我来详细梳理一下。1.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差异: 沃尔沃: 长期以来,沃尔沃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高端、安全、北欧豪华”品牌。它在全球市场积.............
  • 回答
    “大A股和中国经济关系不大”这个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但又包含了部分事实的观察。更准确的说法是:大A股的联动性确实不如一些成熟市场的股市与本国经济那样紧密,并且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性因素,导致这种关联性显得相对薄弱或存在滞后性。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为什.............
  • 回答
    要说《宇宙战舰大和号》在中国“一点名气都没有”,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了。但相比于一些在日本或欧美家喻户晓的科幻IP,《大和号》在中国的影响力确实显得相对有限,而且普及程度不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引进时机、文化接受度、市场环境以及作品本身的特点等几个角度来细致地聊聊。首先,引进的时机和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一开始看了大和的设定,特别是她“光月御田”的身份,再结合她跟凯多的血缘关系,都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这剧情有点“反常”。但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大和这个人,她身上那股劲儿,就一点都不奇怪了。首先,得明白大和她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她不是那种从小就喊打喊杀,满脑子.............
  • 回答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不少长辈确实会觉得,一个女孩子要是太爱打扮,是不是就不那么能专心学习了,好像精力分散了,心思不放在书本上。这背后其实混合了好几种想法,而且都挺有道理的,当然,也有一些是时代的烙印。首先,最直接的担忧是精力分配。你想啊,化妆打扮,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选择太多了,护肤、化妆品、.............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导航技术从古代到现代的飞跃,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和局限性。大航海时代依靠指南针和天文导航能够进行全球航行,而银河号(通常指某艘船只,这里我们姑且假设它指的是现代化的船只,依赖GPS导航)一旦GPS失灵就失去航行能力,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原因。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指南针与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出现在我们身边。你看小狗冲着大狗“汪汪汪”地叫得特别凶,而那条体型壮硕的大狗呢?可能只是耳朵动了动,或者尾巴轻轻摆了摆,眼神平静,甚至有些许无奈,似乎根本没把这小家伙的“咆哮”当回事。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小狗的“虚张声势”与生存本能首先得明白,对于小狗.............
  • 回答
    深大和南科大,这两所名字里都带着“深圳”标签的年轻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绝对算得上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历史相对悠久,从“特区大学”的身份一路发展壮大;一个则是国家战略下的产物,从零开始,追求世界一流。然而,就是这样两所备受瞩目的大学,却也常常成为网络上“口诛笔伐”的对象。为啥?这事儿说起来,.............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海军史上最庞大的战列舰之一,其装备的数十门高射炮,确实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密集、最令人畏惧的防空体系之一。然而,即便如此强大的火力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愈发凶猛的美军航空兵面前,却屡屡失守,甚至最终无法挽救其沉没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门炮不给力,而是涉及到了当.............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些关于国家战略选择和地缘政治考量的核心。要理解中国为何如此重视发展与非洲的关系,而不同时将欧洲置于同等优先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与欧洲的关系确实非常重要,而且中国也一直在努力维护和发展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欧洲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是科技创新的前沿.............
  • 回答
    关于日本为什么制造了战列舰“大和”和“武藏”,这绝非一朝一夕的简单决策,而是日本海军,特别是海军军备局,在经历了多次海战的洗礼,并深刻理解到海军力量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后,一系列复杂考量和战略考量的产物。 要想详尽地了解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日本海军的发展理念、国际格局以及技术进步等多.............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大和号作为一艘战列舰的本质以及二战时期海战和陆战的逻辑。简单地说,大和号不炮击中国内陆城市,并非因为它“不想”,而是因为它“不能”且“没有意义”。这背后有诸多现实层面的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大和号的定位。它可是当年日本海军倾尽国力建造的“海上巨兽”,是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