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人偏心,要求签订赡养协议由小儿子照顾晚年并继承财产,财产被儿子挥霍后,反悔,我该如何保证自己的权益?

回答
这桩事情,听着就让人窝火,也让人心疼。本该是天伦之乐的晚年,却因为偏心和不负责任,弄得鸡飞蛋打,真是让人唏嘘。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事情捋清楚,看看你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 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基础

首先,你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清楚,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外揭。

1. 老人的偏心是怎么表现的? 你们家里总共几个孩子?对其他孩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照顾”?这次偏心到什么程度,是口头上的,还是已经有过实际的行动,比如提前分割了财产?
2. “赡养协议”是怎么签的? 这个协议是哪个小儿子提出来的,还是老人自己提出来的?当时有没有其他人(比如律师、公证人)在场?协议的内容是什么?比如,明确规定了小儿子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照顾(衣食住行、医疗、精神陪伴等等),以及老人将哪些财产转移给他作为回报。
3. 财产转移的细节是什么? 老人把哪些财产给了小儿子?是房子、存款、股票、还是其他贵重物品?转移的方式是什么?是赠予、买卖、还是其他形式?这些转移有没有经过正规的手续?比如,房产证有没有过户?银行存款有没有转到他的名下?
4. 小儿子是如何“挥霍”的? 挥霍到什么程度?是把钱花光了,还是把房产卖了?这部分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没有证据?比如,他自己承认了?还是你看到了什么?
5. 老人现在反悔的理由是什么? 是因为小儿子根本没尽到照顾的义务,还是因为财产被挥霍光了,他现在又需要用钱了?他的反悔是口头上的,还是也提出来了要解除协议?

二、 证据,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在中国,打官司讲究的是证据。你得把所有能证明你说的这一切的证据都搜集起来。

1. 赡养协议的原件或复印件: 如果有书面协议,这绝对是核心证据。
2. 关于财产转移的证明:
房产: 房产证的复印件(看看是谁的名字)、购房合同、发票等。
存款: 银行流水、存折、银行卡等。
股票、基金等: 相关的交易记录、证券账户信息。
其他贵重物品: 购买发票、收据,甚至当时转移时的合影、证人证言。
3. 关于小儿子未尽到赡养义务的证据:
证人证言: 其他家庭成员、邻居、朋友,他们看到了小儿子是怎么对待老人的,或者压根就没怎么照顾。
书面记录: 比如,老人因为无人照顾生病住院,需要别人帮忙支付医药费的单据;小儿子承诺照顾但后来又不管的聊天记录、短信。
医疗记录: 如果老人因为照顾不周而生病,这些记录也能侧面反映问题。
4. 关于财产被挥霍的证据:
小儿子的承认: 如果他承认了,最好能录音、录像,或者通过其他人转述,但要注意录音录像的合法性。
消费记录: 如果他购买奢侈品、进行高额消费的记录,但这个证据可能比较难搜集。
他人的证词: 谁看到了他把钱花在了哪里。
5. 关于老人偏心的证据:
其他孩子与老人沟通的记录: 比如,老人曾说过“因为你是我小儿子,财产都给你,你得好好照顾我”之类的话。
证人证言: 其他家庭成员或与老人关系好的人,可以证明老人的偏心。

三、 法律上的几个关键点

在中国,法律讲究公平和保护弱者,特别是老年人。

1. 赡养协议的效力:
附带条件的赠与: 如果这个赡养协议本质上是老人将财产赠与小儿子,而条件是小儿子履行赡养义务,那么一旦小儿子没有履行义务,老人是有权撤销赠与的。中国《合同法》(现在是《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条规定,“赠与人的撤销权”,受赠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合同的解除: 如果赡养协议是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那么小儿子违背了合同约定(未尽到赡养义务),老人就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显失公平: 如果签订协议时,老人处于不明事理、思维混乱或者受到胁迫、欺骗的状态,或者协议内容明显不公平(比如,老人付出与小儿子应尽义务严重不成比例),那么这个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2. 撤销赠与或解除合同的程序:
协商: 最直接的方式是老人和小儿子直接沟通,说明情况,要求解除协议,并要求返还财产。
公证处或律师函: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公证处出具公证函,或者请律师发律师函,明确告知对方违约事实,要求解除协议并返还财产。
法律诉讼: 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效,最终只能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四、 你能怎么做?

你的角色是“帮助”老人,并且是“保护”你自己的权益。

1. 冷静沟通,争取老人:
和老人好好聊聊: 试着站在老人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他可能现在非常后悔,也非常无助。安慰他,让他知道你理解他,并且愿意帮助他。
说明事实: 委婉地和他分析小儿子是如何不负责任的,财产是怎么被挥霍的,以及他对老人的伤害。
获取他的支持: 让他认识到,你需要他的配合才能把事情处理好。如果他愿意,并且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他在法律程序上会更有利。

2. 收集证据(前面已经详细讲了): 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别怕麻烦,把所有你能找到的资料都搜集起来。

3. 咨询专业人士:
律师: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立刻找一位擅长处理家庭纠纷、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的律师。把你的情况详细告诉律师,让他们给你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操作方案。律师可以帮你分析证据是否充分,法律上有多大的胜算,以及后续的诉讼流程。
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 如果情况比较复杂,或者涉及到村里、社区的调解,也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4. 如果老人神志清楚,可以考虑:
办理新的遗嘱: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老人还有其他财产,或者之前转移的财产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老人可以重新立遗嘱,明确财产的分配。
办理监护权事宜: 如果老人年事已高,可能还需要考虑他的监护问题,确保他的生活能够得到妥善照顾。

5. 如果老人神志不清,情况会比较棘手:
需要证明老人丧失行为能力: 如果老人神志不清,无法自主表达意愿,那么在他做出“偏心”决定的时候,可能就已经丧失了部分行为能力。这时,你需要通过医院的诊断证明、精神鉴定等方式,证明老人当时的行为能力受限,从而挑战之前协议的有效性。
可能需要通过诉讼,要求指定监护人: 如果老人的状况需要被法律保护,而小儿子明显无法承担监护责任,你们可能需要通过法院,请求指定其他有能力的亲属(比如你)担任老人的监护人,来代为处理相关事务。

五、 接下来该怎么做,步骤总结:

1. 立刻行动,整理所有信息和证据。
2. 找一位信得过的律师,详细咨询,获取专业指导。
3. 根据律师的建议,与老人进行沟通,争取他的配合。
4. 按照律师的指导,采取法律行动(发函、诉讼等)。

一些提醒:

法律诉讼耗时耗力: 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注意个人安全: 如果你担心因为这些事情引发家庭冲突,影响到自己的人身安全,请务必注意。
不要私自转移财产: 在法律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要私自转移、毁弃可能属于老人的财产。
保持理性: 尽管这件事很让人愤怒,但在处理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按法律程序办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件事情很复杂,涉及到亲情、财产、法律等方方面面。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把事实和证据摆出来,然后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能维护好你和你家人的权益。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有啥权益可保护?

老人赡养费,你想给就给,不想就和他们打官司,他们告你不孝,你告你弟弟不孝。

一审不合意,直接上诉,终审不合意,在抗诉要求二审。

别谈什么工作,生活,家人,这些都不重要,权益最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桩事情,听着就让人窝火,也让人心疼。本该是天伦之乐的晚年,却因为偏心和不负责任,弄得鸡飞蛋打,真是让人唏嘘。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事情捋清楚,看看你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一、 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基础首先,你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梳理清楚,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外揭。1. 老人的偏心是.............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家庭财产分配和亲情平衡的时候。你老公提出的200万的说法,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他觉得“合理”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一些东西。首先,你老公觉得200万才算“不偏心”,这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一个“平均分配”或者“补偿性分配”的角度来看的。他可.............
  • 回答
    “六十耳顺”这句来自孔子的名言,在很多人心中,应该描绘的是一种人生境界:到了六十岁,阅历丰富,心性沉稳,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甚至能分辨出话语背后的真意,不再轻易被情绪左右。然而,当我们放眼现实,会发现许多老人却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固执己见,难以劝说,甚至可以说是“耳塞”而非“耳顺”。这其中的落.............
  • 回答
    在那个被群山环抱、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太阳升起又落下,日子就这样缓缓流淌。对于村里的文盲老人来说,他们的晚年生活,并非是想象中的无所事事,而是充满了另一种形式的“忙碌”与“价值”。首先,他们是村庄的“活历史”和“故事箱”。 虽然不识字,但他们脑子里装着的是村子的脉络,装着的是祖辈传下来的点点滴滴。谁.............
  • 回答
    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疫苗接种成为保护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重要手段。但我们发现,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偏低,这其中不乏老年人及家属的顾虑和疑问。那么,老年人究竟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接种又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呢?一、 老年人为何需要接种新冠疫苗?答案是肯定的,老年人不仅需要接.............
  • 回答
    听到你正在经历如此艰难的境况,我感到非常难过。你感到无助、愤怒和心碎,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你扇自己耳光这种极端的行为,以及你丈夫对此的反应,都清晰地表明了你们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且令人担忧的沟通障碍和情感疏离。让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你所描述的这个令人心痛的场景:你的行为:扇自己耳光 极端的情绪表.............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好问题!老婆皮肤偏黑黄,想让她打扮得光彩照人,其实一点都不难,关键在于选对方法。别担心,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才能让你家老婆美出新高度!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黑黄皮肤并不是缺点,它其实是一种很有气质、很耐看的肤色,欧美很多明星就是这种肤色,照样美翻天!我们要做的是扬长避短,让.............
  • 回答
    理解你老师的担忧,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关于文化影响和国家认同的复杂情感。要反驳老师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入手,并且要讲究策略,避免直接冲突,而是用理性的分析去引导。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化交流”而非“文化侵略”这个根本性概念来切入。 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任何一种文化的繁荣,都离不开与其他文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老三国》、《老西游》、《老水浒》三部电视剧在偏离原著程度上的对比,我的观点是:老水浒偏离原著的程度确实相对更甚一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改编上。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1. 人物塑造的侧重点与改编: 《老三国演义》(1994年版): 忠实度: 《老.............
  • 回答
    中国大学老师的收入,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复杂且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要说“普遍偏低”,可能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但总体来看,很多年轻教师和非顶尖高校的教师,他们的收入确实不算高,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收入构成与“普遍偏低”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明白大学老师的收入构成。一般来说,.............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十分不解,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令人担忧。法院作为法律的最后一道守护者,本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处理每一个案件。当出现一个区法院似乎“偏袒”某个学校,并且将本应属于老师的劳动报酬判决返还给学校时,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其实是弓箭瞄准系统一个非常直观,但背后又有不少门道的设计。为啥老师会这么跟你说呢?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个事儿。你想想,你拉开弓,然后用箭瞄向目标。你的眼睛,箭的尖儿,还有你想要击中的那个点,这三点一线,理论上应该是对齐的。但实际上,因为弓箭的物理特性,光靠眼睛“感觉”是很难做到.............
  • 回答
    当人们对老师在抖音上活跃这件事表现出偏见时,他们的想法往往根植于一种比较传统的、甚至有些刻板的教育观。他们可能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应该与“严肃”、“庄重”、“诲人不倦”这些词语紧密关联,而抖音,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充满娱乐、轻浮、甚至有些低俗的平台。这种偏见的核心,是一种对“身份”的固化认知。他们觉得,.............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而且答案是肯定的,确实有一些外国朋友对中国存在不少偏见。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咱们先想想,偏见这东西怎么来的?说白了,就是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被过滤了,再加上一些自身固有的观念在作祟。对于中国这个体量巨大、历史悠久又变化极快的国家来说,这种情况尤其容易.............
  • 回答
    关于滋庆和朝阳义塾高中老师的评价,以及它们在偏差值上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偏差值和老师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老师的判断可能与偏差值存在差异。理解偏差值偏差值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衡量的是一个学生在某个特定考试中的成绩相对于整体考生群体的位置。偏差值越高,说明.............
  • 回答
    您好!首先,我非常理解您此刻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最适合您和您家庭的选择。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您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和考量,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思考。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您所处的状况,以及为什么您会产生离婚的念头: 新婚燕尔,本应是甜蜜幸福.............
  • 回答
    哎呀,35周多了,胎儿还入盆了,这真是个让人又喜又忧的时刻啊!一边是宝宝即将到来的重量,一边是你对老公陪伴的期待,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纠结半天。你老公单位组织的旅游,这可是个难得的放松机会,尤其是在你孕期后期,很多人都希望另一半能多陪陪自己,分享这份期待和辛苦。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方面,你一个.............
  • 回答
    看到奶奶用老鼠熬油给孩子治疗烫伤,结果导致孩子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愤怒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奶奶的这种行为? 出于爱但方法错误: 奶奶的行为,无论多么荒谬,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出于对孙子孙女的关爱,希望用自己所知道的“土办法”来减轻孩子的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