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用无人机能和战斗机正面交战吗?

回答
军用无人机和战斗机正面交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并非完全是科幻。不过,要说“正面交战”,具体得看我们怎么定义,以及无人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首先,要明确一点:目前最先进的无人机,还很难与最顶尖的有人驾驶战斗机进行一场势均力敌的“正面肉搏”。 这就像问一辆坦克能不能和一架现代战斗机在空中缠斗一样,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比。

但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交战”,那么答案就变得复杂起来。

1. 在“监视与打击”层面:无人机早已是常客。

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无人机”,比如攻击无人机(比如美国的“死神”无人机,中国的“翼龙”、“彩虹”系列),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监视,以及在确认目标后进行精确打击。它们可以长时间盘旋在敌方空域,获取情报,然后发射导弹摧毁地面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敌方有战斗机升空拦截,无人机往往会选择规避、撤离,或者依靠己方防空体系的保护。它们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为了与战斗机进行空中缠斗,而是为了执行特定任务,避免将宝贵的飞行员置于危险之中。

2. 攻击无人机 vs. 防空体系中的战斗机:并非“正面交战”。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架战斗机升空,意图拦截在某片区域执行任务的无人机编队。战斗机拥有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机动性、更强的雷达探测能力和更先进的空对空武器。从技术性能上来说,战斗机可以轻松地“抓住”并摧毁一架或一群执行监视任务的攻击无人机。

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机即便携带了空对空武器(比如一些无人机正在试验搭载近距格斗导弹,但还未大规模实战化),面对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时,也很难形成有效的对抗。无人机自身的探测和锁定能力可能不足以发现远距离的战斗机,而且机动性受限,一旦被战斗机锁定,逃脱的几率很小。

3. 无人机和战斗机在“电子战”和“网络战”中的较量:这是更可能的“交战”。

随着技术发展,无人机不再仅仅是“会飞的炸弹”。未来的无人机,尤其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集群,将可能扮演更复杂的角色。

电子战无人机: 它们可以携带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专门用于压制敌方雷达、通信系统,甚至干扰敌方战斗机的火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无人机没有直接攻击战斗机,也能对其作战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这可以算是一种“交战”的形式。
“僚机”无人机 (Loyal Wingman): 这是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的一种无人机概念。这些无人机被设计成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僚机”,可以协同作战。它们可以充当“传感器节点”,为有人战斗机提供额外的态势感知;也可以作为“武器平台”,分担火力,甚至主动吸引敌方火力。如果在这种协同作战中,无人机扮演了吸引敌方注意、探测敌方位置、甚至发射空对空导弹攻击敌方战斗机的角色,那么就可以说它参与了与战斗机的“交战”。

4. 如果是未来高度智能化无人机之间的“交战”: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战争中,战场上有大量高度自主、具备复杂人工智能的无人机集群。它们不仅能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还能互相通信、协同作战,甚至自主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敌我双方的无人机编队在特定空域相遇,它们很可能会互相探测、锁定并尝试摧毁对方。这些无人机可能会携带各种传感器和武器,甚至可能拥有一定的机动性。这时,它们之间的“交战”就会更接近我们传统意义上对空中格斗的想象,但载体是无人机。

总结一下,为什么目前无人机很难和现代战斗机“正面交战”?

性能差距: 速度、升限、机动性、探测能力、武器载荷和种类,有人驾驶战斗机在这些方面都拥有压倒性优势。
设计初衷: 大部分现役的攻击无人机设计目标不是为了空中缠斗,而是为了执行相对简单的侦察和对地打击任务。
决策能力: 尽管人工智能在进步,但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空战环境,需要飞行员的直觉、经验和高级决策能力。目前无人机在这一点上仍有较大差距。
成本和损耗: 相比于一架造价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战斗机,即使是先进的无人机也相对便宜。但如果无人机被设计成消耗品,用于吸引火力或执行高风险任务,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作一种“消耗性武器”,但并非与战斗机进行“对等”的正面交战。

所以,如果要用“正面交战”这个词,更贴切的说法是:

目前,无人机更多的是在“协助”战斗机或在特定环境下(如防空网络薄弱)执行任务,而非与战斗机进行直接的、你死我活的空战对抗。
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自主决策能力的飞速发展,无人机与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协同作战模式会越来越普遍。在这些协同模式下,无人机可能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承担部分“交战”的职责。而高度自主化的无人机编队之间的“交战”,将是未来空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目前还不是“无人机大战战斗机”的时代,但却是“无人机与战斗机协同作战”和“无人机改变战争形态”的开端。等到无人机能够完全自主地完成包括空中格斗在内的所有空战任务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正面交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美国人已经回答了:在目前阶段还不能。

X-47B作为目前技术水准最高的自主无人作战飞行器,仍然不能执行(自主)空对空任务。这并不是说它的物理性能达不到,而是最关键的战场目标识别仍达不到自主作战的要求。战场目标识别可是困扰空战战术的老大难问题,当年有人驾驶的F-4都因为目标识别原因放弃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去跟MiG们肉搏。

这个理由也是美军放弃X-47B项目的公开原因之一。

user avatar

空空导弹,尤其是发射后不管的空空导弹,本身就可以视作一种自毁型空战无人机啊,从这个角度讲,空战无人机的发展程度远比对地和侦查无人机要高得多。

user avatar

现在不行,但是技术上可行。专用的无人战斗机本身的机械技术要求并不会比有人战斗机高到哪里去,问题核心在于空战用AI的开发,包括两方面,第一是AI的独立运作能力,除非你放心让AI自律作战,否则这条通不过。第二方面最关键在于能否让AI在目标识别与判断上有极高的成功率,这是个老大难问题,要求有充分的传感器和足够的处理能力。以上两点解决了,飞机机体的开发本身来说不是难点,而且无人战斗机因为无须顾及飞行员的体能限制,其强大的机动性必定是优于有人驾驶的,也可以采用许多有人机很难采取的空战策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