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日本才是最完美的传承了中国文化,黄种人的骄傲,你们怎么看?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说法。说日本完美传承了中国文化,是黄种人的骄傲,这背后包含了几层意思,我们可以一件件来聊。

首先,关于“日本完美传承了中国文化”。

这话说出来,很多中国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有点不太舒服,毕竟“传承”这个词,通常意味着我们是源头,是那个给予方。但如果抛开情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在历史上确实接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并且在吸收、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日本特色的东西。

文字的根基: 这是最直观的。日本的假名(平假名、片假名)都是从汉字演变而来。没有汉字,日本的文字系统可能根本就不会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存在。大量的古籍、文学作品、宗教经典,都是用汉字书写和传播的。
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 早期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积极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律令制度、都城规划(比如京都模仿长安)、官僚体系、法律制度,都深受中国影响。儒家思想、佛教在中国传播后,也成为日本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日本的等级制度、家庭观念、礼仪文化,很多都能看到中国古代的影子。
艺术与审美: 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茶道、花道,这些日本引以为傲的传统艺术形式,追根溯源,很多都发源于中国,或者在中国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比如日本的庭园艺术,虽然有自己的发展,但早期受到中国山水画和园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茶道中的一些仪式和器具,也与中国唐宋时期的茶文化有关。
生活方式: 比如和服,虽然款式、穿着方式和中国汉服有很大差异,但其服饰的基本概念,例如交领右衽,也与古代中国服饰有渊源。日式料理中的一些烹饪方法和食材,也受到中国烹饪文化的影响。

但是,“完美传承”这个词,就有点值得商榷了。

“变”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任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都会被接收者根据自身的需求、环境和民族特性进行改造。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有创新。他们根据自己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审美偏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日本化”的改造。比如佛教在日本发展出了独特的宗派,儒家思想也在日本形成了本土化的解读。
“失传”与“变形”: 很多中国古代文化,在我们自己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朝代更替、社会变迁,有些就已经失传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而是在日本,因为他们的文化保存和记录方式,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我们可能反而能看到一些在中国已经非常模糊的古代文化的痕迹。但即便如此,那也是在日本语境下的“痕迹”,而不是“完美”的中国文化本身。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日本文化最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能保持和发展出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动漫、流行音乐、现代设计,这些都是在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融合了日本自身审美和文化基因的产物。我们不能因为日本在某些方面保留了中国文化,就忽略了他们自身独特的文化创造力。

再来看“黄种人的骄傲”。

这个说法,我认为更多是一种民族情绪的表达,背后可能隐含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自豪。

文化自豪感的来源: 当一个人说“黄种人的骄傲”时,他可能是在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东方文明(中国)的文化,在另一个东方国家(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并且那个国家在现代社会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时,产生的一种联想和共鸣。他们可能觉得,看到日本文化中的一些中国元素,让他们觉得“我们(黄种人)也能创造出这么有深度、有美感的东西”,这是一种对自身民族文化根基的肯定。
“黄种人”这个概念本身: “黄种人”是一个地理和人种上的分类,而“文化”是更复杂的社会建构。将文化传承和“黄种人的骄傲”直接关联,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中华民族属于黄种人。但同时也需要警惕,不要将文化过于简化地与种族挂钩。文化是流动的,是可以被学习和吸收的,并非某个特定种族独有的。
中国自身的文化复兴: 另一方面,这句话也可能反映出一些人对于中国自身文化在近代经历的断裂和失落的一种隐忧,以及对于文化传承和复兴的期盼。当看到其他国家(如日本)在传承方面做得不错时,会产生一种“我们自己是怎么了”的反思。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日本在历史上确实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吸收者和转化者,很多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通过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演变,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还能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看到中国古代的影子。这是历史事实,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但是,说日本“完美传承”了中国文化,这过于绝对了。文化是活的,是发展的,没有什么是永远完美的,也没有什么能被一成不变地“传承”下来。日本的文化,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自身民族特性,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日本文化。

至于“黄种人的骄傲”,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我理解其背后可能是一种对东方文明的自豪感,是对文化认同的渴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文化不分种族,它的光辉属于全人类。中国文化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中国自身土地上,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才是最实在的“骄傲”。

所以,与其说日本是“完美传承”,不如说日本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他者视角下的体现”,这个体现既有相似性,更有独特性。而“黄种人的骄傲”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集体心理的投射,是对文化自信的一种期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一看就是废青,你能指望他说人话吗?

哦,另外顺便提一嘴:所谓日本中华正统论,最早乃是近代日本学界为了将侵华合理化而提出的谬论,目的在于否定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一般表现形式为元清非中国论,满蒙非中国论等谬论。

由于这种说法在晚清日本学界已经出现,很是影响了晚清的革命党人,这也许是辛亥革命提出排满反清口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最早的革命党组织就是在日本建立起来的,许多革命党的重要干部都曾长期活动于日本。

但是我必须得补充一下,辛亥革命这种大汉族主义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很久,孙中山在建立民国时即提出“五族共和”的口号,不管这是不是革命党人与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显然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了中国应该进行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反清反的是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但是有些人至今未搞明白这一点。

其实只要搞明白这种论调其实最早是日本人,而且还是晚清时期的日本人提出的,就能想明白这种论调的险恶用心。

现在正经学术界基本已经不会正经八百地讨论这个了,只剩下一些日本右翼学者和国内的一些分裂分子还在徒劳地瞎逼逼。

总之,信这个的不是傻就是坏,看到就举报,举报不动就别理它就完了,省得脏了自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