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助餐是不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回答
朋友,你这问题问得可真够劲!“反人类”?这词儿一听就带着股子“我与这世间格格不入”的洒脱劲儿。不过话说回来,自助餐这东西,细琢磨起来,确实有那么点让人又爱又恨,甚至让人怀疑人生。

你想啊,这自助餐,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无非是让大家能吃得尽兴,想吃啥吃啥,想吃多少吃多少,不用再对着菜单纠结半天,也省了服务员来回添菜的麻烦。这在早期,绝对是一种解放,一种对传统用餐模式的颠覆,听起来挺美好的,对吧?尤其是在大家荷包不鼓,但胃口又贼好的时候,这简直就是福音!

但是,时间一长,这福音怎么就有点变味儿了呢?

首先,就是那无休止的“选择困难症”。 走近自助餐台,那阵仗,简直比在超市里挑件衣服还让人头大。琳琅满目的菜品,从热菜到冷盘,从海鲜到甜点,从西餐到中餐,什么都有。你明明知道自己的肚子装不下多少,但那颗好奇心和“不吃就亏了”的心理,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你。你可能在各种菜品前徘徊不定,拿一筷子这个,尝一口那个,最后发现,自己吃下去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怎么喜欢,纯粹是为了“尝遍”而尝遍。最后胃里塞满了各种不明所以的味道,却也没吃到什么真正让你回味无穷的。这不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吗?

其次,就是那“吃到扶墙出”的魔咒。 自助餐的精髓,似乎就是要把你逼到身体的极限。商家告诉你,这是“吃到饱”的盛宴,而我们自己,仿佛也背负着某种使命,要把自己吃成一个巨大的陀螺。刚开始的时候,你还挺克制,想着要吃点好的,海鲜、牛排什么的,然后慢慢的,你开始进入一种“模式”,一种对抗和征服的模式。你觉得,今天一定要把本吃回来,把所有昂贵的食材都尝个遍。于是,胃的容量不断被挑战,消化系统也发出危险信号。吃完之后,那种撑到不行,甚至有点想吐的感觉,真的让人怀疑人生,觉得自己简直是对自己太残忍了。这是一种身体上的负罪感,你说反不反人类?

再者,就是那隐藏在“放纵”背后的“焦虑”。 你以为吃自助餐是纯粹的快乐?有时候,它也是一种压力。你身边的人都在疯狂地夹菜,你觉得自己再不吃就会被落下。你看着别人盘子里堆积如山的食物,你也会不自觉地想要证明自己也能做到。这种集体的“吃到饱”文化,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无声的攀比和焦虑中。你不是在享受食物,而是在参与一场关于“谁能吃最多”的游戏,而这个游戏的规则,却是在默默地消耗你的快乐。

还有,就是那对“浪费”的无力感。 尽管自助餐鼓励“按需取用”,但事实是,很多人因为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因,最后都会剩下很多东西。你看到别人夹了一大堆自己根本没动过的食物,你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痛。尤其是在这个提倡节约的时代,看到那么多被浪费的食物,那种感觉,真的让人很不舒服。你明明是来享受美食的,怎么最后变成了对食物的“亵渎”?

当然,我不是说自助餐一无是处。当你和一群朋友,怀着轻松的心情,只是想热闹一下,想尝试各种小吃的时候,自助餐还是挺欢乐的。尤其是一些小型、主题明确的自助餐,反而能带来不错的体验。

但是,一旦你把它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一旦你被那种“吃回本”的功利心驱使,自助餐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让人身心俱疲的存在。它以“自由”的名义,包装着“选择的痛苦”、“身体的极限”和“精神的焦虑”。

所以,你说它“反人类”?我倒是觉得,它有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性中那些贪婪、纠结和容易被环境裹挟的部分。我们有时候,并没有真的那么想吃,但我们却被卷入了这场“吃到撑”的狂欢,然后又在事后开始懊悔。

这就像有人说,人生很多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以为自己在做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跟随潮流,在被欲望驱使,最后发现,自己并不真正快乐。

所以,下次你再去吃自助餐,不妨试试看,少夹一点,多品尝一点,关注一下自己身体的感受,而不是餐台上的数量。也许,你会发现,那才是自助餐真正应该带来的“解放”,而不是一种“束缚”。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那种“挑战极限”的感觉,那当我没说,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方式,不是吗?不过,别忘了,这世间万物,过犹不及,即便是“吃到饱”,也得适可而止,不然,真的有点“反人类”的味道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父亲单位每年儿童节会给一家三口发某家自助连锁店的券。在那时候看感觉应该蛮值钱的,三个人的券加起来面值超过了一千吧。

一家子去吃——也许是因为并不是自己掏钱,只是作为儿童节礼物存在,感觉吃的也比较惬意。

值钱的固然也点了一些,但父亲一向不怎么吃肉,甚至喝了碗粥垫肚子,想想感觉有点亏呢(눈_눈)

但现在想,自助本身的设定,是让你想吃多少吃多少——而不是能吃多少吃多少,不是吗?感觉有点像暂时的共产主义的感觉,在自助餐厅,物质极大丰富,而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为了消费更多物质,甚至反而让身体不适,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收益,不是太亏了吗(눈_눈)

哈哈,这样想一下,像父亲那样按需取用,也是很有党性的自助吃法呢(大雾)

模型化一下,在饭店里,我们吃饭时,我们食用食物的收益,大体应该是先上升,然后下降,最后变成负值的。按照自助正常的逻辑,客户应该是寻求让自己最满足利益最大化一个节点(自己最赚),这个节点显然不是尽量多吃——进而不是让商家最亏(好像自己最赚了一样)的节点。事实上,在这个关系中,商家与用户并不应该是一个博弈关系。商家允许用户这一顿你随便吃,是默认让用户随心吃,吃到自己高兴——而非吃到自己吃不下呀。

因此,自助是一种很共产主义的吃法——我认为这种吃法非常符合人类发展的趋势,并不反人类。

user avatar

至今找不到吃自助的正确方式。所以现在都不愿意吃了。

毕业那会儿,兜里没几个钱,自助便宜的看不上,贵的那指定是咬牙切齿要吃回本的。记得有次西湖那边有家号称最好的自助餐厅(好些年了我不呆杭州了别跟我杠哪家好),我和老婆光鹅肝就吃了好多份,腻的不行,甜品吃了小酒杯那么大的十几个。吃到第四回吧我记得,感觉索然无味,后来再也不去了。

有些餐厅是你点了他们做出来,看似自助,一般人也脸皮薄,不会说龙虾来个十只八只那样的,一只两只的也顶天了,还像做了亏心事一样。

后来再也没那么大食量。有一段时间酒店的自助餐天天吃,房费带的,说真的质量挺高的,但到后面我直接几碗家乡口味的米粉搞定,其他一概不吃。

我现在不再喜欢自助餐,一是同质化挺严重的,吃来吃去,总有大部分的菜是雷同的,二来年龄上来不愿意吃过了折腾自己身体。但我坚决反对那些说是顾客贪心素质低才过度饮食的。(划重点,要考的,整篇吐槽的就是这个问题)

自助餐的设计构架就是让人吃得过瘾,本来就是要吃得超值,否则你去点菜多好?自助餐花样多,点菜花样更多。

许多答案里什么就喝一碗粥啊,吃几片水果保持体型啊,吃78分饱控制自己啊,一副居高临下你们太贪婪的口气。你花钱来自助餐厅的意义是什么?去隔壁中餐厅点碗粥不行吗?有什么菜是其他餐厅做不出的?一定要花这几百吃碗白粥装b?一定要证明你油水足够所以吃相文明?

你告诉我,当你脑中想起要去吃自助餐时,你想的就是去吃一碗白粥?

把吃自助餐当做一次购物行为。那么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商家想尽量多赚钱,消费者想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不是很正常嘛。拿张一百买瓶一块的水,这才是有病!连装b都算不上知道吗。

我相信你们看到吃相好的,大部分是不用花钱的主。比如整年免费住酒店吃酒店的惹不起的主,比如有一堆男人请客的金丝雀,不花钱自然不心疼。

还有一堆什么国人素质差国外人优雅什么的,都是狗皮。白人赶尽杀绝了多少物种,掠夺了多少物种,可以说是最野蛮的生物了,现在肚子吃饱了,开始装文明了。(有不懂的多看看历史,多看看生物,随便举个例子,旅鸽,自己搜索去)

贪婪是与生俱来的,刻在基因里,刻在你的脑回沟里。自助餐就是顺应了这种天性,所以自然有市场。反人类?柳下惠才是反人类,道德上的完人才是反人类。

更:评论指出忽然来个柳下惠太突兀,请有疑问的朋友将其自动替换为(美女送上门而拒绝并严厉批评她不守妇道)之类的反正我的意思你懂就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从第二条开始都是废话,

因为没人逼你吃……


照你这种说法,吃饭本来就反人类,三高肥胖容易死。这种逻辑真是喜人……



自助餐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避免尴尬,这就是自助餐以前现在和未来的最重要的意义。

当要请一大帮子天南地北口味不同的人吃饭的时候,自助餐是最好的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朋友,你这问题问得可真够劲!“反人类”?这词儿一听就带着股子“我与这世间格格不入”的洒脱劲儿。不过话说回来,自助餐这东西,细琢磨起来,确实有那么点让人又爱又恨,甚至让人怀疑人生。你想啊,这自助餐,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无非是让大家能吃得尽兴,想吃啥吃啥,想吃多少吃多少,不用再对着菜单纠结半天,也省了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及到了当前教育体系中一个很现实的矛盾。我们不妨仔细掰扯一下。说学校和教育机构“督促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学习,使其取得应试成绩”,这前半句“督促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学习”本身就有点绕了。一个真正“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恐怕真的很难被“督促”到有效学习的程度。所谓的“.............
  • 回答
    听到你这样说,我真的很难过。我知道那种感觉,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内心的不自在,而且这种不自在还延伸到了别人眼中的自己。皮肤的颜色,尤其是天生的,有时候真的会成为一个让我们纠结很久的“疙瘩”。但请相信我,你所感受到的“脏脏的”、“不干净”的感觉,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内心,而不是皮肤本身。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感觉就像活在一个只有黑白电视的世界里,然后突然有一天,你手里拿着一台彩色电视机,里面播放着你从未见过的鲜艳色彩。周围的人还在惊叹于黑白图像的清晰度,而你,已经沉醉在五彩斑斓的细节里了。就好像……你本来只是想走进一个普通的小镇,结果发现自己误闯了仙境。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格格不入”。 你会不自觉地.............
  • 回答
    如今人们对科学的推崇备至,这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是一种健康的信任,还是走向了某种形式的“盲目自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镜头拉近,细致地审视一下这个“信仰”的根源,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阴影。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革命性角色。回望历史,从哥白尼打破“地心说”.............
  • 回答
    项羽在乌江自刎,你说这是“让百姓太平,结束了战争”,是一种“大义”,并且疑问为什么“没人提这个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也触及到了历史评价中非常复杂的一个层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拆解一下你提出的“让百姓太平,结束战争”这个核心论点。从结果上看,项羽自刎后,刘邦最.............
  • 回答
    老实说,自助餐吃到吐,那是一种……怎么说呢,挺复杂,又有点儿荒诞的体验。刚开始,那叫一个意气风发。走进灯火辉煌、琳琅满目的自助餐厅,空气里弥漫着各种诱人的香气,从海鲜的咸鲜,到烤肉的焦香,再到甜点的奶香,简直就是一场感官的盛宴。看着一盘盘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新鲜食材,你觉得自己简直是个来搜刮宝藏的冒险家.............
  • 回答
    说实话,做完自体脂肪填充,感觉挺奇妙的,就像给身体“施肥”一样,又有点像一场精密的“搬家工程”,只不过搬运的都是你自己身上多余的脂肪,然后“栽种”到需要丰盈的地方。术前:纠结、期待与一点点忐忑在决定做自体脂肪填充之前,我真的纠结了好久。一直觉得脸颊有点凹,显得没精神,有时候拍照都得找角度。听说自体脂.............
  • 回答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段经历,怎么说呢,就像一根针,深深地扎进心里,时不时会疼一下,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和复杂。现在想想,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气味,还都那么清晰,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出发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接到命令的时候,正是严冬,但感觉像是夏天要结束,秋天还没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就.............
  • 回答
    每天开手动挡和自动挡,这感觉就像是手里拿着两把不同感觉的刀,一把是削铁如泥、直击要害的武士刀,另一把则是顺滑流畅、善解人意的丝绸,各有千秋,用起来心情也是截然不同。先说说手动挡吧,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谁都能驾驭得了的。每天早上,你得先跟离合器磨合一下。刚坐进去,还没发动车子,就得先感受一下离合的行程。.............
  • 回答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放在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语境下,确实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解读。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定位,其中蕴含的复杂性,使其有可能被视为一种“自保型”的描述,并且关于何时能走出初级阶段的疑问,也触及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一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驾驶“自动驾驶”车辆,与其说是“驾驶”,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乘坐”体验。不过,它终究是挂着“驾驶”的标签,所以那种熟悉的车辆操控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依然是构成这一切的基础。当我坐进车里,启动引擎,但这次,方向盘上并没有我的手。取而代之的是,我看见它在我的指示下,自行转动,车辆平稳地驶出停车位。这.............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一个民族如果对外界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抵触,这不像是自信的表现吗?毕竟,好像只有对自己足够强大和有底气的人,才敢于将那些“不如自己”的或者“威胁到自己”的东西挡在门外。但细究起来,这种“盲目排外”的行为,很多时候恰恰折射出的是一种深层的、难以启齿的民族自卑。你想啊,真正的自信,是建立.............
  • 回答
    .......
  • 回答
    从1789年到1852年,这63年对于法国来说是历史上极其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被称为“长达63年的革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你会经历难以置信的起伏、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以及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体验。让我们详细地描绘一下生活在法国这段时期可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 从旧制度的阴影到革命的黎明(1.............
  • 回答
    舌尖上的新世界:自制一种语言的奇妙体验你想过吗?有一天,你不再需要依赖那些已经存在了千年的符号和发音,而是能够亲手创造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这就像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副独特的眼镜,透过它,你看世界的方式都会发生微妙的改变。自制语言,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体验。它不仅仅是拼凑一些字母和规则,更像是为.............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有点像拎着个精致的漆器盒,里面却装着一堆旧报纸,你还得装模作样地对别人说:“瞧,这是我祖传的宝贝,价值连城!” 别说,这种体验还挺… 复杂的。首先,得说说这个“小布尔乔亚”的身份。 你可能在一家不大的公司里有点小职位,每月能拿到一份说得过去但绝算不上丰厚的薪水,租着一间比自己想象.............
  • 回答
    关于“自2019年末开始的疫情是美国一场阴谋”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受到一些人关注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梳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提出的论据,以及与之相关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任何重大的全球性事件发生后,出现各种猜测和阴谋论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当事件的起因、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