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舍弗勒《紧急求助函》?

回答
舍弗勒的《紧急求助函》,这封于2009年10月13日发出的信,绝对是当年金融危机时期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金融风暴”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看看:

首先,从内容本身来看,这封信赤裸裸地揭示了当时舍弗勒集团面临的极端困境。

绝望与压力: 信中用词非常直白,甚至可以说是带着一丝绝望。它明确表示,公司“正处于流动性危机之中,如果得不到紧急援助,将面临破产的风险”。这种措辞,对于一个曾经辉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举足轻重的德国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你能想象,一个在数万员工、全球运营的企业,却要在公开信件中承认自己“弹尽粮绝”,这背后承载了多大的压力和绝望。
巨额债务的根源: 这封信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引发轩然大波的导火索,就是对导致其陷入困境的巨额债务的说明。舍弗勒集团在2008年试图全资收购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杠杆收购。当时,金融市场还算景气,但没想到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导致信贷市场急剧收紧,银行不再愿意提供新的贷款,原有的贷款也难以展期。更要命的是,作为收购方的舍弗勒,由于其商业模式和现金流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债务,一旦危机来临,它就成了“风中的蜡烛”,极易被吹灭。
对银行的“控诉”: 信中也暗含了对银行的不满,认为银行在危机时“违背承诺”,未能提供预期的融资支持。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甩锅”或至少是“表达不满”的姿态。在那种生死关头,任何一方都可能指责对方,而舍弗勒则选择了公开向外界求助,同时表达自己被“抛弃”的感受。

其次,从其传播和影响来看,这封信堪称一次“惊世骇俗”的公开信,引发了巨大的市场震动和广泛的讨论。

市场反应: 当这封信的消息泄露或公开后,金融市场立刻炸开了锅。投资者、分析师、媒体,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求助”信息震惊。舍弗勒作为一家重要的上市公司,其财务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定,甚至可能影响到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
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双重打击: 舍弗勒是收购方,但它却因为债务问题而可能“玩完”,这反过来也让被收购方大陆集团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时,大陆集团的董事会和管理层肯定也是焦头烂额,一方面要处理自身业务,另一方面还要应对这个“不稳定炸弹”的潜在爆炸。
德国经济界的震动: 舍弗勒是德国重要的工业企业,其破产对德国经济会造成不小的冲击,也让德国政府和商界感到警惕。这封信不仅是舍弗勒一家的危机,也折射出了当时德国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压力和对金融危机的脆弱性。
“道德风险”的讨论: 这种公开求助,尤其是带着指责银行的姿态,也引发了关于“道德风险”的讨论。企业是否应该因为自己的激进扩张和高杠杆而让纳税人或整个金融体系来承担风险?这又涉及到政府救助的边界问题。

再者,从策略和沟通方式来看,这封信是一种非常规的、甚至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的策略。

破釜沉舟的尝试: 在传统的商业沟通中,企业通常会通过内部渠道、银行贷款、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来解决危机。但舍弗勒的这封信,直接将危机暴露在聚光灯下,其目的是通过舆论压力,迫使银行、政府或其他潜在的救助方伸出援手。这是一种“不破不立”,甚至是“把事情闹大”的打法。
公开透明(也可能是无奈): 我们可以理解为,舍弗勒在那个时刻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选择最直接、最透明(哪怕是被动)的方式来呼救。当所有的门路似乎都堵死的时候,制造一场“公众事件”也许是最后一搏。
对企业沟通策略的启示: 这封信也引发了关于企业在危机中如何沟通的讨论。虽然公开求助风险巨大,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赢得同情和支持,并促成解决方案。当然,这种做法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投资者信心。

最后,从后续的发展来看,这封信确实起到了“救命稻草”的作用,但也付出了代价。

政府和银行的介入: 德国政府和一些银行最终被这封信的“压力”所迫,或者出于维护经济稳定的考量,最终介入了舍弗勒集团的债务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包括贷款重组、资本注入等。
舍弗勒失去了一些控制权: 为了获得援助,舍弗勒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比如在董事会中增加代表、接受更严格的财务监督,甚至在某些方面失去对大陆集团的完全控制权。
品牌形象受损: 尽管渡过了危机,但“紧急求助函”的事件无疑会对舍弗勒的品牌形象留下一些印记,让人们在提到它时,会联想到那个曾经面临破产边缘的企业。

总而言之,舍弗勒的《紧急求助函》是一份极其特殊的、带有极端色彩的文件。

它不是一份普通的商业信函,而是企业在生死存亡之际,绝望中发出的呐喊。它深刻地反映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高杠杆收购的潜在风险。它的公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关于企业责任、金融监管、银行行为以及危机沟通策略的多方面讨论。

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是“好”或“坏”。它既是企业在困境中的一种“反抗”和“自救”,也暴露了企业管理和金融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它以一种极为直接和戏剧性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金融危机的真实威力,以及在市场极端环境下,企业生存的艰难与脆弱。这封信,就是那个时期一段非常具象化的、令人难忘的金融史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界龙金属拉丝厂,是界龙实业的全资子公司。

界龙实业是什么?

上海界龙集团有限公司_百度百科


作为一个在川沙镇经营半个世纪之久的拥有26个子公司的庞然大物。我实在不信“突然通知”这种事情的存在。


界龙金属拉丝厂。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官方网站来看,至少从2009年起,就一直是上海市重点监控污染企业,

关于印发2017年度区级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通知 - 上海浦东

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重点企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 - 上海浦东

而政府有没有帮过他们?有!

2013年浦东新区节能降耗专项资金 - 上海浦东

2014年上海市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专项扶持资金分配结果表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年第一批产业结构调整

至少自2013年开始,每年有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专项整治资金拨款。


所以,所谓一刀切的说法并不成立。地方政府至少给了四年时间来等待甚至协助界龙来整改。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期待官方的更详细的信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舍弗勒的《紧急求助函》,这封于2009年10月13日发出的信,绝对是当年金融危机时期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金融风暴”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看看:首先,从内容本身来看,这封信赤裸裸地揭示了当时舍弗勒集团面临的极端困境。 绝望与压力: 信中用词非常直白.............
  • 回答
    进击的巨人漫画走到138话,吉克和艾伦的计划走向了终结,而战锤巨人之力也由阿尔敏继承。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回过头来看弗洛克和帕岛民众的表现,会发现许多令人唏嘘,甚至可以说是荒诞的东西。弗洛克:理想主义的堕落与狂热的恶果弗洛克一开始,绝对是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墙内被巨人威胁了几十年,对世界的真相一无所.............
  • 回答
    说起唐吉诃德·多弗朗明哥,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操纵者”。这家伙简直是《海贼王》里最成功的反派之一,不是那种纯粹的坏人,而是带着一股子扭曲的优雅和令人不安的魅力。他这个人,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天龙人”的傲慢和玩弄人心的资本。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对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就像看着一群玩偶在跳舞.............
  • 回答
    关于多弗朗明哥粉丝的这句名言:“如果你有我的经历,你未必有我善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这句话看似是为角色辩护,实则触及了关于“善恶观”、“环境影响”、“人性本质”以及“复杂角色塑造”等一系列深邃的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句“名言”背后的语境和逻辑。多弗朗明哥的经历无疑是极其残酷且扭曲的。.............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种族主义暴力事件的表态,无疑是他总统任期内最具争议和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之一。要评价他的表态,需要深入审视其言论的背景、内容以及产生的广泛影响。事件背景:夏洛茨维尔的“团结之右”集会2017年8月,一群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分子和三K党成员在弗吉尼亚州夏.............
  • 回答
    弗洛克·弗里兹,这个名字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绝对是一个能够激起复杂情感的存在。他不像艾伦那样背负着沉重的宿命,也不像三笠那样拥有近乎完美的战斗天赋,更不像阿尔敏那样以智慧为基石。弗洛克更像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个,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被仇恨与绝望扭曲,最终走向极端道路的缩影。初识弗洛克,是在他.............
  • 回答
    南京大学南园六舍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跳楼事件,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痛楚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悲剧,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复杂压力,以及社会在关注和支持个体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事件本身:无声的呐喊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以最决绝的方.............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