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1927-1937期间所谓的黄金十年?

回答
1927年至1937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个时期,国民党政权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后,基本统一了中国,开始了其在南京的统治。虽然“黄金十年”这个称谓带有一定的官方宣传色彩,但毋庸置疑,相对于之前的军阀混战,这段时期确实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稳定和充满机遇的阶段。

政治上的统一与巩固: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破裂,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基本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结束了长期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央权威得以确立。这为国家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在一些领域推行了一些行政改革,试图建立更有效的中央集权体系,虽然这种统一的程度和稳定性仍受到诸多挑战,比如地方势力、党派斗争等等。

经济上的发展与挑战:

“黄金十年”在经济领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财政与货币改革: 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废除银两,统一法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市场,方便了商业往来。法币的推行,对中国的货币体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业的初步发展: 在民族资本家的推动下,一些轻工业,如纺织、面粉、火柴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的建设也有所推进,尽管规模有限,但对国内市场的连接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的滞后: 尽管工业有所发展,但中国经济的基石——农业,仍然相当落后。土地兼并、高额地租、生产方式的落后,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广大农民的生活依然艰难。
外债与外国资本的影响: 尽管中国在努力发展,但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国家财政依然依赖对外借款,外国资本在中国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经济自主发展的空间。
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也波及到了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

文化教育的振兴:

政治的相对稳定为文化教育的复兴提供了土壤。

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国民政府重视教育,虽然经费有限,但大学、中学、小学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教育普及率有所提高。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教育事业,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与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在这一时期继续发酵,新的思想、文学、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白话文的推广、新文学的创作、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繁荣,都反映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活跃。
学术研究的进步: 许多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也推动了文化上的复兴。

社会层面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初步体现: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等,吸引了大量人口,城市化进程开始显现。这些城市成为了新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 民族资本家、买办、知识分子等阶层在这一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所提升。
社会矛盾依然尖锐: 尽管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农民的土地问题、工人的生存状况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日后的社会动荡埋下了伏笔。

“黄金十年”的局限性与争议: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段时期定义为“黄金”的。这个称号很大程度上是国民党政权为了宣传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和成就而使用的。

“黄金”的范围有限: 所谓的“黄金”主要体现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和特定的经济、文化领域,对于广大的农村和底层民众而言,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内忧外患: 除了国内的政治派别斗争、土地问题、贫富差距等问题外,外部的日本侵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中国。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这极大地削弱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也使得“黄金十年”的“黄金”成分黯然失色。
政治改革的不足: 尽管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但其政治体制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民主政治建设缓慢,并未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总结:

1927年至1937年,是中国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并尝试国家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展现出了一些发展的希望。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段时期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社会矛盾依然尖锐,经济基础薄弱,政治改革也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看待“黄金十年”,我们需要一种辩证的眼光。它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也是孕育着深刻危机和变革的时期。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远非一个简单的“黄金”二字所能概括。它既是国家建设的初步尝试,也是未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阶段,为后来的历史走向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在国府中央直管的江南水乡、 蒋公老家能够发生模范中央军大规模强奸妇女,以至于“杭州乡间与嘉兴一带医院所诊断之妇女皆为强奸受伤之病”,“凡十五岁以上之妇女皆不能免”的“黄金”时代。

1932年初,部分1931年在苏区烧杀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央部队移驻杭州、嘉兴一带。结果已经兽化的部队在 蒋公老家奸淫嫖赌、鱼肉乡里来了个“满江红”。闹到4月初,“杭州乡间与嘉兴一带医院所诊断之妇女皆为强奸受伤之病”,“凡十五岁以上之妇女皆不能免”。

4月17日, 蒋公不得不给蒋鼎文、卫立煌、赵观涛下手令痛斥部队军风纪之坏,全文如下:

蒋总指挥铭三、卫军长俊如、赵军长雪泉,转第十、第八十三师李、蒋各师长鉴。
近日杭、嘉一带军风纪之坏,言之痛心。杭州乡间与嘉兴一带医院所诊断之妇女皆为强奸受伤之病。据报凡十五岁以上之妇女皆不能免,人民敢怒而不敢言,怨恨可想而知。又闻蒋、卫二军长召集乡绅讲话时,请各界原谅。军官不自振作,侮辱人民,以人之妇女任部下奸污,此岂可原谅!试问我们军人家中之妻女可以任人污辱而能请人体谅否?其他上级官长之嫖赌,动辄数千数万之大,甚至以谷米喂马。呜呼!革命军之功绩声誉不料皆由我自身目见其毁灭殆尽!如此吾人即不死于军法,亦必陷于自杀。
近日军风纪有否整顿,各军长每日所为何事,铭三为右翼之统将,应负全责,彻底澄清,且应由本身作则,以后应如何恢复军誉,保全前功,着即一一详复勿误。
中正手令。

user avatar

学过历史,有良心,带脑子,这三样东西任何吹嘘国民党成就的人他最多只能有两样。

user avatar

蒋介石南京时期所谓“黄金十年”真相[转帖]

一段时期,果粉们为蒋介石统治“业绩”的辩护,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其基本努力方向,就是“从无生有,从小化大”,拼命制造蒋介石二十七年“伟大统治”的故事。他编制的蒋氏治国“伟业”,包括从子虚乌有的“统一中国”,到荒唐无稽的“黄金十年”。其实,是黄金还是黄铜,甚而至于黄的什么,只要我们敢于面对事实本身,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结论的。在正式讲述“黄金十年”的故事之前,也许应该提醒一下果粉们:黄的、闪光的并不一定就是金子。

蒋介石统治中国二十七年,能够做的事情着实不少,但发生的事情也实在太多。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实际中发生的事情有很多并不是蒋介石吹嘘要做的事。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形势远远超出了蒋的控制力,结果整个事件就变成了一个民族悲剧。关于“黄金十年”的神话,事实上就是一个粉饰失败的典型事例。

果粉们一口咬定所谓的“黄金十年”取得了多少多少成就,但事实上,这十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并不可观,特别是在整体经济规模较少的情况下,虽然个别产业的增长率达到了接近两位数的水平,但对于经济的整体促进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

特别钢铁产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凡是了解一点经济学的网友都知道,钢铁是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大跃进”中才热衷于钢铁(还有粮食)产量的增长。然而,据说拥有大量西方留学归国经济人才的蒋氏南京政权,却似乎根本没有钢铁生产的意识,不仅自己不建设钢铁产业,而且把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拱手送给外国,结果造成了可怕的“自宫效应”。

中国建设近代钢铁工业,是从1890年创办汉阳钢铁厂开始。这个设有两座小高炉、两个小平炉和两个小转炉的工厂,建设了4年才投入生产。从那时起,到1948年,50多年时间,中国生产了760多万吨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7年,就生产了1433万吨钢。更值得注意的是,旧中国生产的760多万吨钢中,大部分并不是自己的民族企业生产的,因为其中的600多万吨钢是日本侵占中国期间,在鞍山、本溪、唐山、大连和上海设立工厂生产的。国民党登台的1927年,全国钢产量是3万吨,到1934年才达到5万吨(同期日本384.4万吨),也就是国民党所吹嘘的黄金十年中的黄金八年,民族钢产业的产量只增加了2万吨。与后来我们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印度相比,我们的人均生铁一度仅为是印度的0.8,人均钢材一度是印度的1/27。

在这所谓的“黄金十年”,由中国民族资本建成的唯一大型钢铁企业,还是山西军阀建立的西北实业公司。而在抗战发挥重要作用的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兵工署重庆炼钢厂),则是四川军阀刘湘亲手建立(事后国民党中央归还刘湘挪借垫付建厂款75万元),于抗战后交给国民党中央的。这家炼钢厂于1937年1月1日划归军政部兵工署,真正接管在1月底。

在蒋政权方面,先是国民政府实业部在1928年要在南京附近地区,后是资源委员会1935年要在湖南湘潭建中央炼钢厂,但都只是光打雷、不下雨,没有任何实际结果。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汉阳钢铁厂在北洋军阀时期年钢产量就达到5万吨,但于1925年停止炼钢。国民党接管后,经过十多年的统治,竟然没有使该厂恢复炼钢。到1938年10月21日武汉失守前夕,只将汉阳钢铁厂30吨马丁炉2座,35吨及50吨高架起重机2部及铸锭用模等附属品拆走,运入四川。令人发指的是,汉冶萍自己不产钢,但却将挖出的铁沙,以及炼出的生铁大部运往日本八藩钢铁厂,又铸成杀人武器,用来屠杀中国人。1935年以后,日本在东北鞍山等地建设的钢铁厂陆续投入生产,结果使得旧中国“名义上”的钢产量迅速提高。

下表为1927年到1937年中国钢产量(含日本控制下的产量):

年份 钢产量 铁产量(万吨)

1927 3.0 43.7

1928 3.0 47.7

1929 2.0 43.6

1930 1.5 49.8

1931 1.5 47.1

1932 2.0 54.8

1933 3.0 60.9

1934 5.0 65.6

1935 25.7 78.7

1936 41.4 81.0

1937 55.6 95.9

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只知道从外国买钢铁,因为经手人可以从中得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扣,成为率先致富的重要手段,皇亲国戚当然皆大欢喜,也就没有动力去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结果导致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工业倒退的情况。例如北洋军阀时期能造炮钢、枪管钢,经过民国“黄金十年”的“大发展”后,反而全不能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1920年全国工矿业国家资本以可比价格计算(这里指银元)为22260万元,国民党在中国当了十年家,又是继承,又是吞并,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全国工矿业的国家资本以可比价格计算(这里指银元)居然不升反降,老本亏了不少,变成20600万元了。对于这种劣绩,居然还有人大谈什么黄金十年,这面皮当有一墙之厚。

下表为中国工矿业资本比重(1936年数据不含东北)

1894 外国资本60.7 国家资本31.2 民族资本家资本8.1

1913 外国资本80.3 国家资本9.7 民族资本家资本10

1920 外国资本70.4 国家资本11.4 民族资本家资本18.2

1936 外国资本78.4 国家资本5.4 民族资本家资本16.2

有人说蒋介石在1930年代初即策划持久抗战的大计,然而事实上却处处表现出可怕的鼠目寸光,不断地弱己强敌。1931年918之后,国民党继续为日本资本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结果37年七七事变前关内29%的煤炭产量(英资为23%),关内90%的铁矿沙,95%的现代化炼铁是在日本资本控制下的。战争爆发,日本资本撤出国统区,结果中国1938年至1939年的钢产量急剧下降到了不足1000吨。这还不算什么,1943年国统区又出了个怪事情:大后方战时工业危机。1943年重庆18家铁厂14家倒闭,4家钢厂也倒了1家。而按1944年4月2日中央日报的报道,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停用的工机具约占总数的40%,机器加工业可谓面临崩盘。据1944年7月9日新华日报《贵州企业公司四川参观团的报告》,四川工业50%到70%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于是,一方面,国军缺枪缺炮,另一方面,国统区却既不缺原料,又不缺工人,但钢铁厂、机器加工厂却大批倒闭!这种咄咄怪事在与“英勇抗敌”的吹嘘声相比,也实在是怪异荒唐得可怕,堪称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均能创造的超级奇迹。其中的原因嘛没别的,就是国民党买办思想太浓厚,总想找个外国洋爸爸,从来想不到自己扎扎实实办工业。

由于蒋氏政权不重视民族产业的发展,其政策和资金导向也就可想而知:

首先办工业得不到资金上得支持。1940年的数据显示,国民党四行对工业的贷款仅占其放款量的3%;而43年的数据更糟,该年重庆银行业对商业的贷款占其放款量的96%,而工矿业两的贷款合计还不到其放款量的1%。这说明蒋氏政权缺乏长远眼光,只知道赚短平快的商业项目的利息。

其次,好不容易中国有了些工业,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支持,反而千方百计进行压榨。非令其倒闭而后快。像生铁1941年税额为1.28元,1942秋便到了90元,工业酒精1943年税额是1939年的169倍,由于基本工业原料成本暴涨,下游加工产业自然是手中拮据,无力谋求发展了。关卡林立交易不畅更是常事,从国民党陪都重庆到福建要过七八十个关卡,卡卡交钱,所以这条路在工商界人士中得了个西天路的美名。

第三,国民政府法币恶性贬值,国统区通胀率创造世界纪录,导致工矿业名赚实亏,“货币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民党所谓“黄金十年”发展比较快的三大产业:机制面粉业,纺织业,火柴业。投资的不是民族资本家就是日资的,实在看不出国民政府干了些什么。勉强统一了货币,还把东北丢了,到了1933年,日资欣欣向荣,国资倒日落西山。日本之虎狼之心已明,也知道沿海地区可能卷入战争,可还是不重视后方建设,直到淞沪会战爆发后,才想起组织工商企业内迁,结果整个转移过程乱成一团,而且遭遇到大企业家的强烈抵制。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1938年失武汉之后,国统区钢产量仅为战前的3%,电力14%,水泥5%,化学1%,棉纱1%,面粉2%。

======

1921年,中国产钢7.7万吨,为北洋主政下的最高年产量;同年,印度18.6万吨,而日本产钢86.5万吨是中国的11.2倍。

1934年,中国产钢5万吨,为国府主政下的最高年产量;同年,印度81万吨,而日本产钢384.4万吨是中国的76.9倍。

简而言之,单论人均钢产量的抗战就是:中国人只能手持一把水果刀(0.1千克)去和携钢枪、钢盔、掷弹筒,有火炮支援(50千克)的日本人作战。

这就是黄金十年后的中国!

针对某果粉“产出对军工毫无意义”的诡辩:一个战争迫在眉睫,人均钢产量仅够1把水果刀,人均铁产量还不足1把锄头的国家,钢产量在居然下降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还有,不要忘记,土八路黄崖洞连铁轨也能做成枪和手榴弹,再差的钢也是钢,在当年的情况下,即使是铁产量若能高速增长,对抗战和工农业生产能力也是极大的帮助。

把钱给了阎锡山、刘湘,阎、刘就办起了厂,果粉却说厂子水平太差;把钱给了蒋,新厂没建成不说,即使把四川和山西钢产量也全算他的功绩,却连老厂的最高产量7.7万吨也恢复不了!7.7万吨恢复不了不说,连1934年的5万吨产量也维持不了!(关键词:维持)果粉却在狡言回护……

======

一直以为果粉都是立场问题,真没想到……也有贵恙,奇文共赏,看看这个回复(反驳):

按你的逻辑,原本1亿元能建成的桥,某贪官用10亿元建成了,因为他建桥有功就不能追责了???
……………………………………………
哈哈欢迎追责,我就问问花一百块就能建桥的大能人在哪呢?
36年麻将桌洗牌重选庄家的时候他在哪呢???


麻烦你清醒一点!不是封建王朝臣不言君罪的时代了!
………………………………………………
非常非常有道理啊!
君有罪,那么把这么个无能之辈死罪饶过逍遥法外、甚至拥上宝座之人又该当何罪???

如果你要反驳这一点,请你论证蒋为抗战作好了充足的战争物资准备。
…………………………………………………
我都笑晕了,我要论证这个???
我只问你,“做好准备”的狠角色在哪呢???
我说C罗差劲那是因为有梅西,你呢???你能点出个谁来??


按照这个回复(反驳)的逻辑,我们是没有资格追责任何无能贪官了。因为我们找不到花一百块就能建好正常造价1亿的桥的大能人,因为我们曾支持过无能贪官建桥,因为其它地方也是无能贪官……

但我还是要说:还用我“点出个谁来”吗?放眼当年各独立主权国家,谁不在为战争作积极准备?除中国外,谁的钢产量不是节节上升?

战争迫在眉睫,全国产钢量却在下降,这就是罪!

对果粉的逻辑能力和……有了新认识。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春过雪消: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27年至1937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个时期,国民党政权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后,基本统一了中国,开始了其在南京的统治。虽然“黄金十年”这个称谓带有一定的官方宣传色彩,但毋庸置疑,相对于之前的军阀混战,这段时期确实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稳定和充满机遇的阶段。政治上.............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 回答
    游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游戏,这个曾经被贴上“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标签的娱乐形式,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科技发展、社会观念演变以及游戏产业自身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1.............
  • 回答
    神奇女侠被暂停联合国女权形象大使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和值得深思的观点。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背景设定: 2016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宣布任命神奇女侠为“赋予女性和女.............
  • 回答
    乔治·霍兹(George Hotz),也被称为“Geohot”,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家。他以打破技术壁垒、开源精神和对自动驾驶的执着追求而闻名。看待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早期的黑客天才与挑战权威的形象: iPhone越狱第一人: 霍兹在2007年,年仅17岁时,.............
  • 回答
    美国大选确实经常被贴上“烧钱”、“有钱人的游戏”的标签,并且这种说法背后有着非常坚实的事实基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巨额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为何如此烧钱?1. 竞选活动本身的高昂成本: 广告宣传(最主要的部分): 这是候选人最主要的开销。电视广告、网络广告、.............
  • 回答
    关于“城镇化四十万亿如果分给四亿个农村家庭,每家能分四十万,将有更多人受益”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可行性和潜在影响。总的来说,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它触及了城乡收入差距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但其操作性和长期效益则存在诸多局限性,可取性并不高,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果。下面我们来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