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已有数十万加仑牛奶被倒入下水道,奶农为什么不用它们泡牛奶浴呢?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画面,几十万加仑的牛奶就这样被白白倒掉。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如果是我,也会忍不住想,这些牛奶还能做什么呢?泡牛奶浴,听起来确实是个奢侈又舒服的主意。

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让奶农们即便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也很难将这些牛奶用于泡澡。我们得一件一件来捋一捋。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量的牛奶被倒掉。

这通常不是奶农们自己的选择,而是市场供需失衡的结果。

产大于销: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牛奶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这可能是因为天气适宜,奶牛产奶量高;也可能是因为过去几年牛奶价格不错,吸引了更多人投资奶牛养殖,导致整体产量增加。当市场上牛奶太多,但消费者、加工厂(做奶酪、酸奶、奶粉的)或者出口的需求没有同步增长时,多余的牛奶就卖不出去。
合同与收购: 很多时候,奶农与加工厂签订的是合同。即使牛奶卖不出去,加工厂可能也没有能力或意愿收购超量的牛奶,或者会压低价格。如果牛奶无法被收购,奶农就不得不自己处理。
质量与储存: 刚挤出来的牛奶需要冷藏,并且有保质期。如果牛奶在挤出后无法及时运往加工厂,或者加工厂的处理能力不足,牛奶就会变质,那就真的只能处理了。

好,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来泡牛奶浴呢?

这涉及到的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问题:
收集与运输: 农民每天挤出的牛奶,都是通过专门的管道收集,然后储存在冷藏的奶罐里。如果要将这些牛奶用来泡澡,意味着需要将它们从奶罐转移出来,装入容器,再运到需要泡澡的地方。这需要额外的设备、人力和时间,成本非常高。
卫生标准: 奶牛场的牛奶,即使是未加工的,也必须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以保证饮用安全。用于泡澡的牛奶,也需要考虑卫生问题。大量的牛奶堆积在一起,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很容易滋生细菌,甚至可能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处理成本: 即使是要“处理”掉,也有专门的途径,比如用于生物能源(沼气)或者作为动物饲料(经过处理)。这些方式虽然听起来不那么“美好”,但却是符合环保和经济效益的。

2. 规模与可行性:
数量巨大: 我们说的是“几十万加仑”。一加仑大约是3.785升。想象一下,几十万加仑是多少?那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用这么多牛奶来泡澡,需要的浴缸和空间是无法想象的。即使是奶农自己,也无法在自家农场里搭建能容纳这么多牛奶的“泡澡池”。
分散与地理: 奶牛场往往分布在广阔的区域,各家各户的奶量和处理能力不同。要把这些分散的牛奶集中起来,进行所谓的“泡澡”,在物流和组织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3. 经济效益与商业逻辑:
牛奶的价值: 农民辛苦养殖奶牛,牛奶对他们来说是收入来源。即使牛奶价格低迷,它们仍然具有商品属性,是他们劳动的成果。将这些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牛奶,用来进行一项没有经济回报的活动,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损失最小化: 奶农们宁愿将牛奶按照最经济、最可行的方式处理掉(即使是倒掉),也要避免进一步的投入和损失。泡牛奶浴,无论怎么看,都不属于“损失最小化”的范畴。

4. 实际操作与感官体验:
“泡牛奶浴”的想象: 我们想象中的牛奶浴,可能是用相对少量、经过处理的牛奶,可能还会添加其他芳香剂,是一种享受。而几十万加仑的牛奶,一旦开始变质,产生的气味、质感,恐怕离“享受”二字会很远。
水的浪费: 即使我们假设有足够的空间和牛奶,要稀释和冲洗掉这些牛奶,也需要巨量的水。在一个提倡节约用水的时代,这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那奶农们会怎么做呢?

在不得不处理掉大量牛奶的情况下,奶农们会尽可能选择:

生物能源: 将牛奶送往专门处理生物废弃物的设施,转化为沼气,用于发电或供暖。这是目前许多国家处理过剩牛奶的常见方式,既环保又能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动物饲料: 经过适当处理,部分牛奶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喂给猪或其他牲畜。
其他加工: 如果有合作的乳制品加工厂,即使价格不高,也可能将牛奶送去加工成奶酪、黄油或奶粉,虽然利润微薄,但总比倒掉好。
最糟糕的情况: 如果以上任何途径都不可行,或者成本太高,那么只能选择按照当地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直接倾倒,但这通常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

总而言之,奶农们不是不想有创意地利用这些牛奶,而是现实的成本、规模、卫生和商业逻辑,让“泡牛奶浴”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太现实。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残酷的经济和物流现实,不得不选择最“划算”但也最令人心痛的处理方式。

希望我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明白其中的缘由。这件事确实让人难过,但背后牵扯的因素,比我们看到的表象要多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牛奶浴并不健康。人体皮肤并不能吸收大分子,牛奶中的成分对皮肤没有任何作用。相反,牛奶中含有的大量糖类、蛋白质会堵塞毛孔,滋养细菌,从而导致皮肤状态变差。

(图片仅供参考,大部分人泡牛奶浴的画面没有这么美好。)


据数据,某些致病菌在牛奶中繁殖速度特别快,泡牛奶浴会引起各种感染。在疫情期间遭受细菌感染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甚至引起并发症送掉小命。


直接用牛奶泡澡,危害极大而毫无好处,所以奶农不用它们泡牛奶浴。

user avatar

我主要是来问问题的,喝国外的盒装牛奶,明显有腥味,而且比国内的稀。这种奶要是来一浴盆再洗完澡。那就等于在家放了个老北京豆汁池子。

问题是为啥国外的奶都比较稀而且淡还有点腥,国内的都比较浓而且奶味更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画面,几十万加仑的牛奶就这样被白白倒掉。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如果是我,也会忍不住想,这些牛奶还能做什么呢?泡牛奶浴,听起来确实是个奢侈又舒服的主意。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让奶农们即便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也很难将这些牛奶用于泡澡。我们得一件一件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关于美军核潜艇所用钢材是否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历史、监管和可信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核潜艇钢材的重要性核潜艇的核心是其耐压壳体,由高强度钢材构成,需承受极高的水压(例如,水下深度1000米时,水压约为100个大气压)。钢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潜艇的结构安全、.............
  • 回答
    您提到的“中国留德生,筹款500万去美国治疗白血病”涉嫌互联网诈骗,并已获得逾五十万“善款”的事件,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事件的起源与基本情况: 人物设定: 事件的主角是一位在中国留学德国的年轻学生(具体姓名和学校可能在新闻报道中有所提及,但为了保护隐私,我们在此不具体指明)。他.............
  • 回答
    关于美疾控中心(CDC)曾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引发了许多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1. 时间线的梳理与证据基础:首先,需要明确的是,CDC的说法并非一个“定论”,而更多是基于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初步证据提出.............
  • 回答
    关于美军在喀布尔机场向阿富汗平民开火的事件,目前的情况和背景需要结合2021年美军撤离阿富汗期间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梳理: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2021年8月25日至26日,美军在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进行撤离行动时,与阿富汗政府军和塔利班武装发生激烈冲突。机场是美军撤离的关.............
  • 回答
    美媒近日爆出,有数名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已经私下与拜登团队接触。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方解读,其中透露出的信号是多层次且颇具深意的。首先,这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态中一种“求生”和“趋利避害”的本能。 无论这位官员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什么职位,他们都清楚权力交接的现实。在权力天平开始倾斜、新政府即将上台.............
  • 回答
    .......
  • 回答
    美国一些城市近期实施宵禁,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宵禁的出现通常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事件紧密相连。例如,在社会动荡、抗议活动频繁,或者犯罪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会考虑采取宵禁作为一种短期内的治安管理措施。为何会有宵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实施宵禁的主要目的是: .............
  • 回答
    看待2019年美国已有8,758人死于枪击的数字,需要深入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社会议题、统计学解读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代表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是一个国家在枪支暴力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困境的缩影。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数字的构成和意义。8,758这个数字,.............
  • 回答
    在美国,确实出现了少数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的情况,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这预示着“可逃避疫苗的突变毒株”的出现。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首先,理解“疫苗保护率”这个概念是关键。疫苗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防护罩”。任何疫苗,包括我们熟知的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其保护率都是一个统.............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点,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稳坐世界经济头把交椅,按理说,其文化应该早就渗透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感,或者至少是某种难以复制的“顶级”质感。但实际上,许多人观察到的美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却一直带着一股子“草根”劲儿,怎么回事儿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
  • 回答
    关于美国方面宣称“打击技术盗窃”导致超过1000名中国研究人员离开美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打击技术盗窃”的语境。 美国之所以提出这一说法,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长期以来对中国国家支持的经济间谍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担忧。.............
  • 回答
    听到美国又有一艘公主号邮轮爆发疫情的消息,21人出现症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而且背后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这21位乘客的身体健康那么简单。这起事件的连锁反应可能会触及到好几个层面,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首先,对邮轮公司本身来说,这是又一次严重的打击。 公主号邮轮在疫情初期就曾经历过类似的大.............
  • 回答
    美国是否已经造不出比现在更好的武器装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更好”,以及从哪个时间维度来衡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新理论层出不穷。理论上,美国(以及任何一个有能力进行军事科技研发的国家)总能找.............
  • 回答
    最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所谓的“幽灵刹车”问题发起了正式调查,这一消息对特斯拉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据我了解,这次调查涉及到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特斯拉的Autopilot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上。简而言之,就是有越来越多的车主报告称,他们的特斯拉车辆在没有明显障.............
  • 回答
    关于美国向乌克兰出售“毒刺”防空导弹对俄乌冲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力求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提升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并改变战场的力量对比。 “毒刺”导弹是一种便携式低空防空导弹,以其操作简便、威力有效而闻名。它能够有效拦截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尤其是俄罗斯空.............
  • 回答
    在叙利亚冲突持续多年的背景下,美国、英国和法国于2018年4月对叙利亚境内多个军事设施实施了精准打击。此次军事行动是针对此前一天叙利亚境内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的直接回应,旨在削弱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的能力,并警告其避免再次使用。事件背景与动因:此次军事打击的导火索是2018年4月7日发生在叙利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那片土地上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说清楚的事,牵扯到太多层面的因素,而且变数实在太多了。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就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国内权力的巩固。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力量是阿富汗现政府(虽然已经倒台)和军队最重要的外部支持。他们的离开,等于抽走了阿富汗安全部.............
  • 回答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并非因为刚刚独立,而是基于当时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战略考量。虽然美国在1776年已经宣布独立,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它仍然是一个相对年轻且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有限的国家。门罗主义的出台,实际上是美国在独立初期,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地区利益以及开始崭露头角的大.............
  • 回答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确实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比如F86“佩刀”就成为了战场上的明星。但让人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在那段时期,我们仍然能看到大量的活塞式战斗机活跃在朝鲜的天空中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当时的技术发展、战略需求、以及现实的各种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喷气式飞机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取代了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