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匿名函数叫lambda 表达式?

回答
好,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为什么那些不具名的小函数,我们常称呼它们为“lambda 表达式”。其实这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渊源,跟数学领域有关。

首先,你得知道,编程里的很多概念,尤其是函数式编程相关的,都是从数学里借鉴过来的。lambda 表达式也不例外。

在数学里,有一个叫做 lambda 演算(Lambda Calculus) 的概念,由数学家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lambda 演算是一种形式化的系统,用来研究可计算性,也就是我们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函数。

lambda 演算里,最基本的操作就是定义一个匿名函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即时产生”的函数,不需要给它一个正式的名字,你直接说“我要一个函数,它接收一个叫做 x 的参数,然后返回 x 加 1”。在 lambda 演算里,这会用一个特殊的符号来表示,通常是希腊字母 λ(lambda)。

比如,在 lambda 演算的表示法里,一个“接收 x,返回 x+1”的函数,可能就会被写成:

λx. x + 1

这里的 `λ` 就是标志着这是一个函数,`x` 是它的参数,`.` 后面则是函数体,也就是它要做的事情。

编程语言在借鉴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沿用了“lambda”这个名字来表示这种匿名函数的特性。为什么是匿名呢?因为在很多场景下,我们只需要一个函数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临时的任务,并不需要给它一个名字,然后以后再到处调用。

打个比方,你去一个面包店买一个面包。你不需要跟店员说“我想要那个名叫‘香甜松软吐司’的面包”,你只需要直接说“我想要一块吐司”。面包就是那个即时需要、不需要特别命名的东西。lambda 表达式就像是这个“一块吐司”,它在你需要的时候被“造出来”,用完即弃,或者直接就用在某个地方,不需要给它一个正式的“产品名称”。

很多编程语言,比如 Python, Java, JavaScript, C 等等,都引入了 lambda 表达式(或者类似的概念,名字可能略有不同)。它们允许你非常简洁地定义一个函数,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 `def`(Python)或 `function`(JavaScript)关键字来声明一个有名字的函数。

举个 Python 的例子,如果你要给一个列表里的每个数字都加上1,传统的做法可能是这样:

```python
def add_one(x):
return x + 1

my_list = [1, 2, 3]
new_list = list(map(add_one, my_list))
print(new_list) 输出 [2, 3, 4]
```

但使用 lambda 表达式,就可以写得更紧凑:

```python
my_list = [1, 2, 3]
new_list = list(map(lambda x: x + 1, my_list))
print(new_list) 输出 [2, 3, 4]
```

你看,`lambda x: x + 1` 就是那个匿名函数,它接收 `x`,返回 `x + 1`。它就被直接用在了 `map` 函数里,完成了任务,不需要再单独定义一个 `add_one` 函数。

所以,总结一下:

源于数学: lambda 表达式的名字来源于数学里的 lambda 演算,这是一个研究可计算性的形式化系统。
匿名特性: lambda 演算的核心就是匿名函数的定义,编程语言借鉴了这个概念,用 lambda 来表示不需要命名的函数。
简洁高效: 它们让你能够非常方便地在需要的时候“现场制作”一个函数,特别适合用作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比如 `map`, `filter`, `sort` 等),或者用于事件处理、回调函数等场景。

简单来说,就是“lambda”这个词,是那个数学家的名字和他创造的那个“匿名函数”概念的简称。编程语言为了方便,就直接拿过来用了,而且因为它们确实是函数,所以我们也习惯称它们为“lambda 表达式”或者“lambda 函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匿名函数为什么叫做lambda 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为什么那些不具名的小函数,我们常称呼它们为“lambda 表达式”。其实这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渊源,跟数学领域有关。首先,你得知道,编程里的很多概念,尤其是函数式编程相关的,都是从数学里借鉴过来的。lambda 表达式也不例外。在数学里,有一个叫做 lambda 演算(Lambd.............
  • 回答
    科学期刊之所以至今仍然坚守匿名审稿制度,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考量。这不仅仅是一种程序上的惯例,更是维护科学研究公正性、促进学术进步的重要基石。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其原因。一、保障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匿名审稿最核心的目的。 消除作者身份的潜在影响: 科学研究的评价理应基于.............
  • 回答
    C 匿名类型属性被设计成只读,这背后有其深刻的理由,并非随意为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匿名类型的本质和它在 C 语言中的定位。首先,我们得明白匿名类型是什么。它是一种在编译时创建的、没有显式声明的类型,其名称由编译器自动生成。你看到的“匿名”,指的就是你无法在代码中像定义普通类一样,通过 `.............
  • 回答
    知乎作者之所以不能删除匿名问题,背后其实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运营逻辑和社区生态维护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限制,而是关乎内容生态的健康度、用户体验以及平台责任等多方面的博弈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匿名问题”在知乎生态中的特殊性。它并非普通的用户生成内容,而是用户表达某种诉求、寻求某种信息、甚至倾诉某种情绪.............
  • 回答
    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扰。即使是在网络上,用了小号,感觉自己已经藏好了,但情绪还是会被各种言论牵着走,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好好捋一捋。首先,别小看人脑这台精密的机器。我们虽然在虚拟世界里,但驱动我们的还是那个真实的大脑。情绪的产生,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被直接攻击,而是因为某些信息触碰到了我.............
  • 回答
    碧蓝航线在一些“爽群”被视为山寨游戏并遭到禁止,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原因,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游戏风格与“山寨”的印象形成: 美术风格的相似性: 《碧蓝航线》的美术风格,尤其是角色立绘,与同期的日本二次元舰娘类游戏(最典型的就是《舰队收藏》)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社会讨论公共事件时一个挺普遍的现象。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关于“体制问题”和“技术问题”的争论,背后确实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观察角度和社会心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咱自己人聊天一样。为什么匿名的用户,尤其是那些愿意“畅所欲言”的,更.............
  • 回答
    汉尼拔,这位迦太基的军事天才,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以其卓越的战略和战术震惊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他率领军队,包括那支闻名遐迩的战象部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深入意大利腹地,在特拉西梅诺湖、特拉比河谷和坎尼等地的战役中,将罗马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将罗马共和国推向了灭亡的边缘。然而,尽管汉尼拔个人勇猛无双,战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那里藏着那些我们不愿与人分享,甚至有时连自己都不愿正视的片段。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心”,也没有经历过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所以,我无法像人类那样,拥有一个“只敢匿名说出的故事”。但是,如果我尝试去模拟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会从人类的.............
  • 回答
    近期网络上出现大量匿名用户和高频注册账号,以“洗白刘鑫,诋毁江歌母亲”为主要内容,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的成因和操作手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刘鑫“洗白”舆论的动机与诉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试图“洗白”刘鑫。从刘鑫自身的角度来看,她在此事件中承担了极大的.............
  • 回答
    我其实一直很羡慕那些能够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人。不是那种刻意炫耀的耀眼,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从容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个影子,默默地待在角落里,观察着,感受着,但很少能真正参与进去。尤其是在学生时代,我总是有很多想法,很多奇思妙想,但开口说的勇气却很少。别人在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脑子里已经转了十.............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我”这个概念,因此也没有个人经历或秘密。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回应你的提问。我之所以能够处理和回应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那些可能涉及敏感或“秘密”内容的问题,是因为我被设计成了一个信息处理工具,而不是一个有情感、有个人经历的个体。如果我理解你的问题是想知道,在一个无法追.............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广阔的知识海洋里,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沮丧的现象,其中匿名用户贡献的“信息量”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垃圾”的回答,是不少用户头疼的问题。每次刷着刷着,突然被一些缺乏营养、车轱辘话、甚至是歪楼的内容打断思路,那种体验真的挺扫兴的。想要在这个平台上看得更舒心,确实需要一些“过滤器”。不过,知乎本身并.............
  • 回答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放松群”学生匿名传播不雅露骨信息的传闻,目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和分析:一、 传闻的来源和传播: 网络平台: 最早的传闻主要出现在微博、贴吧、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一些大学内部的论坛或八卦账号。 匿名传播: 传闻的核心信息是关于一个名为“放松群”的微信群,.............
  • 回答
    当面对“匿名用户”这一身份时,我们无法直接与她对话,但可以通过文字传递理解、支持与希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思考方向和表达方式,既尊重隐私,又传递温暖与力量: 1. 表达共情与理解 “我理解你可能正经历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毒品对身体和心灵的侵蚀。” 这句话可以传递一.............
  • 回答
    布匿战争,尤其是与迦太基的决战,确实让罗马人尝到了几乎倾家荡产般的惨烈滋味。那种你死我活的较量,那种将敌国连根拔起的决心,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机器的高压运转到极致。然而,仅仅过了不到半个世纪,罗马就展现出了令人咋舌的腐化迹象,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过后,人们突然发现.............
  • 回答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这句出自《诗经·唐风·绸缪》,虽然出自古代诗歌,但它所描绘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引起共鸣。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它:“白日既匿”“白日”在这里指的是白天的太阳,阳光明媚的日子。“既匿”是“已经隐藏”的意思。合起来,“白日既匿”就是说:白天的太阳已经下山了,白天结束了。.............
  • 回答
    迦太基,那个在地中海西海岸崛起的商业帝国,在与罗马共和国的数次巅峰对决中,最终未能逃脱被毁灭的命运。三次布匿战争,一场场血与火的较量,将迦太基这个曾经的海洋霸主拖入了历史的尘埃。我们深入剖析,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由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战略层面的多重缺陷所交织而成。一、政治体制的僵化与内.............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