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 FAST-Lab 团队在无人机集群和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

回答
浙江大学FASTLab在无人机集群与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都非常有分量的一股力量。单论这两大技术方向,就已经足够引人注目,而FASTLab能够将它们深度融合,并取得一系列突破,这背后体现了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前瞻性的布局。

首先,我们来聊聊无人机集群。

传统意义上,我们看到无人机通常是单兵作战,执行单一任务。而无人机集群,顾名思义,就是让多架无人机像一个协调运作的“大脑”,协同完成更复杂、更具规模的任务。FASTLab在这个方向上的工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

基础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无人机集群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它涉及到复杂的通信、协同控制、任务分配、信息融合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FASTLab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比如,他们可能会研究更鲁棒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确保即使个别无人机出现故障,整个集群仍然能够维持稳定运行。这就像一场多人舞蹈,即使有人踩错了节拍,整个队伍也不能瞬间混乱。
通信网络的构建与优化: 集群协同的关键在于信息能够高效、可靠地在无人机之间传递。FASTLab在这方面肯定会关注如何设计更高效、低延迟、抗干扰的通信协议,甚至探索一些新的通信方式,比如利用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姿态来优化信号传播。毕竟,在复杂的环境(比如城市峡谷、森林)中,信号很容易受到阻碍。
任务规划与动态重构: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集群需要有灵活的任务分配和动态调整能力。例如,在搜索救援任务中,集群需要根据搜索区域的特点和信息反馈,实时调整搜索策略和无人机的位置。FASTLab在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体现在如何设计智能的任务分配算法,以及如何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根据实时情况动态调整集群的队形和任务分工。
实际应用与性能验证: 理论研究最终要落到实处。FASTLab肯定会进行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算法和技术。这可能包括在实验室环境下的仿真测试,以及在真实场景下的飞行实验。这些实验的成果,比如集群的协同精度、响应速度、任务完成效率等,都是衡量其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

接着,我们谈谈自主导航。

自主导航是无人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它赋予了无人机“眼睛”和“大脑”。FASTLab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深度和广度:

高精度定位与建图: 要想自主导航,首先得知道自己在哪里(定位)以及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建图)。FASTLab很可能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上有深入研究。这包括使用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IMU等)进行融合,以应对不同环境下的挑战,比如光照变化、纹理缺失等。他们可能还关注如何在动态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的建图,以及如何生成可供导航使用的地图(如语义地图)。
环境感知与障碍物规避: 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飞行,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物。FASTLab的研究重点会放在如何让无人机“看清楚”并“避开”这些障碍物。这涉及计算机视觉、点云处理等技术,用于识别障碍物的类型、大小、位置,并据此规划安全的飞行路径。更高级的研究可能还包括对未知障碍物的预测和处理。
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 在有了环境信息和定位后,无人机需要能够规划出一条最优的飞行路径,并精确地沿着这条路径飞行。FASTLab在这方面的工作,可能包括研究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如A算法的改进)和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如基于优化的方法),以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有高精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确保无人机能够平稳、准确地按照规划路径飞行。
多传感器融合与鲁棒性: 单一传感器往往有其局限性。FASTLab肯定会致力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不同传感器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定位、感知和导航的整体鲁棒性。例如,结合视觉信息和IMU数据,可以克服纯视觉SLAM在纹理缺失区域的挑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FASTLab将“无人机集群”和“自主导航”这两大技术深度融合。

这才是FASTLab真正牛的地方。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不是简单的“1+1=2”了,而是能够实现一系列传统单一无人机或集群技术难以企及的强大能力:

协同感知与定位: 集群中的无人机可以共享各自的传感器信息,共同构建更全面、更精确的环境地图,或者更准确地定位到某个目标。例如,多架无人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个物体,可以生成更完整的3D模型,或者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分布式任务执行与导航: 集群中的每架无人机都可以根据自身位置、任务分配和全局环境信息,独立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同时保持与其它无人机的协同。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高效地覆盖大范围区域,或者执行复杂的编队飞行任务。
自主协同与学习: 更进一步,FASTLab可能在研究让集群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通过在任务中积累经验,集群能够自我优化其协同策略、路径规划方式,从而在面对未知环境或复杂挑战时,能够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一体化解决方案: FASTLab的研究成果,旨在提供一套完整、高效的无人机集群自主导航解决方案,适用于如城市测绘、环境监测、智能物流、应急救援等众多前沿应用领域。

总而言之,浙江大学FASTLab在无人机集群和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前沿技术探索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他们的工作不仅在理论上有所贡献,更在实际应用层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协同智能”。这种协同智能,让原本孤立的无人机变成了高效协作的智能体,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为我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添砖加瓦,是值得高度肯定和期待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各位同行、同学的关心,B站和知乎上的评论,我基本都看了。对于题目所问的,从专业的角度的评价,我就不自卖自夸了,事实上我倒挺想看看大家的看法。这里,我想简单说一些我的其它想法。

1、我们发布的视频,是在我的个人Bilibili账号(其一直用来发布本团队无人机方向论文视频)上,发布的“FAST-Lab代表性成果”,并未声称是任何单位如“浙江大学”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可以认为,这个视频,像往常发布的一两千播放的论文视频一样,其本意完全是我们团队的“自娱自乐”,同时给一直关注我们的这个方向的同学做一些分享。“火出圈”并非我们的本意,组里同学知道,私下里我一直在自黑浙大的网红属性。

2、这个视频,在我看来也足够朴素,我只是让学生对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做了精华剪辑,并加上了中文标注以方便B站网友理解。(这里补充一点说明:以往的视频因为是配套国际期刊会议论文投稿的,故均为英文;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上升到“中文英文”的一些常见争论。我在深蓝学院开设了应该是国内机器人社区的第一个运动规划系统性课程,都是中文讲解,为了这个课程我付出了很多,我毫无保留地希望带动国内这个社区的发展。此外,我作为负责人也承担了很多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我深知“国之大者”的使命。所以希望不要从这个角度来黑我们,很令人伤心。)我们的视频除了加了个比较酷炫的几秒钟的快闪片头外,没做任何的夸大修饰和主观评价,一些形容比如“远超人类飞手”也在评论区补充了出处。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自己吹了什么牛、夸大了什么宣传。

3、视频所有内容均为过去一年公开发表论文的视频(都可以在我B站账号之前发布的视频里找到),均已经过国际机器人期刊、会议的严格同行评议,并且(下划线)可以公开。此外,熟悉我们的同学都知道,从我博士课题组到现在,我们的代码基本都开源(一些现在没开源的代码慢慢也会开源),已经接受了不知道多少课题组(厂商?)的检验了。视频里的一些demo,我们早已在实验室常态化运行,不知多少来浙大湖州研究院参观的老师、同学看过了,甚至多次临时搬到别的地方现场做demo。在此情况下,质疑其真实性的,我实在不知道有何依据。一些论调比如“国内普遍XXXX,所以你们不可能这么强”、“国外早已有XXXX,你们肯定是抄的”,我真的哭笑不得,首先我也没说自己强啊?其次,希望你们真的先看看我前面这几句话,再拿出证据来质疑。合理质疑我们也会一一回应,我们的所有科研成果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最后我实名在这里郑重的放一句:1)我们的成果不和国内或国外的任何成果“类似”,事实上,所有经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一定是有其独一无二性的,这是学界常识;2、我们的成果不存在弄虚作假。

4、FAST-LAB从2019年9月我博士毕业加入浙大,和许老师一起想了个这么酷炫的名字并组建起来以来,还不到两岁半,我们还很年轻、很弱小,团队来来去去了那么多实习生、RA,都知道我们过去两年换过多少次实验场地、搬过多少次家。我们并不像一些大团队,有用不完的资源,反而可以说,为了有好的科研条件,每个人,包括各位同学和我,都付出了一定程度(可能很大)的牺牲。比如一位同学,在我加入浙大后他从DJI离职来投奔我做RA,考了两次研才最后进来成为硕士。还有很多例子。我想必定是我们团队,有着某些吸引他们的东西吧!请大家对年幼的我们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

5、我在浙大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只是一直在努力像我导师一样,从本质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管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团队管理,我都秉承这样统一的理念,即采用“最本质”的方法来做事。比如在研究上,我要求“写一个论文,最重要的不是写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和展示强大的benchmark结果,而是传达了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insightness,因为这是研究的本质”;比如在管理上,任何来了我们实验室的人,不管是实习生、RA、交流生、硕博士生还是本科生,所有科研资源全部平等,包括组里没有开源的代码、学习资料、每周与我meeting的时间等,因为让团队里每个人都有公平的做科研的权利、单纯地把事情往踏踏实实搞好的方向去努力,是团队发展的本质。从结果来看,我觉得效果还行。

6、最后,我们有一些最新成果,全网都还没有公开;一些大期刊,也还在路上。请大家拭目以待我们的大新闻hhh。

7、上月初,我们就已有计划,三月份IROS ddl结束后,我们会上线一个四旋翼实践(基于本组现有成熟平台的硬件组装调试、软件架构讲解)课程,以配套我们github上的FAST-250开源项目,本课程完全免费公开。我们希望大家知道:FAST-Lab,向来是想给社区做些事情的。


祝大家新年快乐


补充一下,其实无脑黑真的非常非常少,但是我实在是太玻璃心了(ㅍ_ㅍ)

user avatar

不邀自来,飞哥 @高飞 忠实脑残粉前来回答该问题

1. 利益相关

鄙人的第一个工作"Flying through a narrow gap using neural network: an end-to-end planning and control approach"就是在抱飞哥的大腿下完成的,虽然后面从港科大转学到港大之后不做这个planning方向了(跑去做SLAM去了),但是每次在盆友圈看完飞哥组以及港科大uav group相关的工作,膝盖总会隐隐做痛,久久不能平复。

飞哥的朋友圈:

评论区下面的我:

2. 写回答的动机

看完飞哥大年30发布的这5分钟的视频,我已经自闭了,又一次徘徊在退学边缘了,不得不感慨,Ph.D 和Ph.D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搞得我不得不大过年的滚去实验室看论文。(大过年还要这么卷,飞哥你在这个时间发这视频合适吗 ?)

截止到现在,我在这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已经有3.4w赞,1.8w币,1.4w收藏,真是恐怖如斯,我是真的服辣,接下来我将按照视频的时间顺序,梳理这个5分钟视频中出现的论文、代码和相关的网页介绍,以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

作为一个robotics领域的在读博士生,看到这个视频的封面图,就忍不住想点个赞,这萌萌哒的无人机我可太喜欢了,简直就是在我的xp上面放鞭炮,这也是笔者我愿意花时间写(shui)这个回答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这布线可以稍微整理下,例如第二层打印个外壳包一下,要不然老沈肯定会吐槽说一钩子下去又能钩出一堆线了哈哈哈哈)

另外的两个无人机也设计得很不错,很赛博朋克

接下来我会按照视频的时间顺序,梳理这个5分钟视频中出现的论文、代码和相关的网页介绍。

3. 梳理视频

3.1 概要

视频的0:16~1:45主要介绍的是ZJU fast-lab在2021年提出的各种无人机的轨迹规划器(planner),1:48~3:07是无人机集群(swarm)相关的算法,3:08~3:59是无人机目标跟踪(tracking)算法,4:03~4:25介绍的是无人机动态避障(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算法,4:28~4:59介绍的是无人机大机动鲁棒控制(Aggressive Robust control)

3.2 Planner

--------------------------------------

视频时间:0:16 ~ 0:30

Geometry Constraine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multicopters

Authors: Zhepei Wang, Xin Zhou, Chao Xu and Fei Gao

Website: zju-fast.com/gcopter/

Paper: arxiv.org/abs/2103.0019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0:31 ~ 0:44

EGO-Planner: An ESDF-free Gradient-based Local Planner for Quadrotors

Authors: Xin Zhou, Zhepei Wang, Hongkai Ye,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008.0883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00:45-00:55

Fast-Racing: An Open-source Strong Baseline for SE(3) Planning in Autonomous Drone Racing

Authors: Zhichao Han, Zhepei Wang, Neng Pan, Yi Lin,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5.1027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0:56 ~ 1:11

Autonomous Flight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with Onboard Vision

Authors: Yingjian Wang, Jialin Ji, Qianhao W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587

--------------------------------------

视频时间:1:11 ~ 1:20

External Forces Resilient Safe Motion Planning for Quadrotor

Authors: Yuwei Wu, Ziming Di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1117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1:20 ~ 1:34

Mapless-Planner: A Robust and Fast Planning Framework for Aggressive Autonomous Flight without Map Fusion

Authors: Jialin Ji, Zhepei Wang, Yingjian W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011.0397

--------------------------------------

视频时间:1:35 ~ 1:45

EVA-Planner: Environmental Adaptive Quadrotor Planning

Authors: Lun Quan, Zhiwei Zh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011.0424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3.3 Swarm
--------------------------------------

视频时间:1:48~2:12

EGO-Swarm: A Fully Autonomous and Decentralized Qu​_adrotor Swarm System in Cluttered Environments

Authors:Xin Zhou, Jiangchao Zhu, Hongyu Zhou, Chao Xu, Fei Gao

Science 杂志网站首页: science.org/content/art

Paper: arxiv.org/abs/2011.0418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2:13 ~ 2:27

Distributed Swarm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Formation Flight in Dense Environments

Authors: Lun Quan, Longji Yin,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9.0768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To be open-sourced)

--------------------------------------

视频时间:2:28~ 2:48

Decentralized Spatial-Temporal Trajectory Planning for Multicopter Swarms

Authors: Xin Zhou, Zhepei Wang, Xiangyong Wen, Jiangchao Zhu,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6.1248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2:49 ~ 3:07

Meeting-Merging-Mission: A Multi-robot Coordinate Framework for Large-Scale Communication-Limited Exploration

Authors: Yuman Gao, Yingjian Wang, Xingguang Zhong, Tiankai Yang, Mingyang Wang, Zhixiong Xu, Yongchao W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9.0776

3.3 Tracking

--------------------------------------

视频时间:3:08-3:26

Fast-Tracker 2.0: Improving Autonomy of Aerial Tracking with Active Vision and Human Location Regression

Authors: Neng Pan, Ruibin Zhang, Tiankai Y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652

--------------------------------------

视频时间:3:27 ~ 3:38

Elastic Tracker: A Spatio-temporal Trajectory Planner Flexible Aerial Tracking

Authors: Jialin Ji, Neng Pan,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9.0711

--------------------------------------

视频时间:3:39 ~ 3:46

Visibility-awar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Aerial Tracking

Authors: Qianhao Wang, Yuman Gao, Jialin Ji,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674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To be open-sourced)

--------------------------------------

视频时间:3:47 ~ 3:59

GPA-Teleoperation: Gaze Enhanced Perception-aware Safe Assistive Aerial Teleoperation

Author: Qianhao Wang, Botao He, Zhiren Xun,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9.0490

3.4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

视频时间:4:03~4:13

Autonomous Flight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with Onboard Vision

(IROS2021 Best Application Paper Award Finalists)

Author: Yingjian Wang, Jialin Ji, Qianhao W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587

--------------------------------------

视频时间:4:14~4:25

FAST-Dynamic-Visio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Dynamic Objects with Event and Depth Sensing

Authors: Botao He, Haojia Li, Siyuan Wu, Dong Wang, Zhiwei Zhang, Qianli Do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590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3.5 Aggressive Robust control

--------------------------------------

视频时间:4:28~4:44

Geometrically Constraine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Multicopters

Authors: Zhepei Wang, Xin Zhou,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103.0019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

视频时间:4:44~4:58

CMPCC: Corridor-based Model Predictive Contouring Control for Aggressive Drone Flight

Authors: Jialin Ji, Xin Zhou, Chao Xu, Fei Gao

Paper: arxiv.org/abs/2007.0327

Code: github.com/ZJU-FAST-Lab

4. 其他相关工作

4.1 ZJU FAST-LAB

除了视频里面介绍的这几十个工作,ZJU FAST-LAB往年还有很多很经典的工作,详情可以参考他们组的publications, 我这里就不做二次搬运了哈~

4.2 高飞Ph.D期间的工作

此外,高飞读博期间的工作也非常经典,做planning的同学也不容错过,如:

--------------------------------------

Teach-Repeat-Replan: A Complete and Robust System for Aggressive Flight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T-RO Best Paper Award Honorable Mention)

Authors:Fei Gao, Luqi Wang, Boyu Zhou, Xin Zhou, Jie Pan, Shaojie Shen

Paperieeexplore.ieee.org/doc

Code: github.com/HKUST-Aerial

--------------------------------------

Flying on point clouds: online trajectory generation and autonomous navigation for quadrotor in cluttered environments

Authors: Fei Gao,William Wu,Wenliang Gao,Shaojie Shen

Paper: onlinelibrary.wiley.com

--------------------------------------

Online safe trajectory generation for quadrotors using fast marching method and bernstein basis polynomial

Authors: Fei Gao; William Wu; Yi Lin; Shaojie Shen

Paper: ieeexplore.ieee.org/doc

--------------------------------------

Online quadrotor trajectory generation and autonomous navigation on point clouds

(SSRR 2016 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Authors: Fei Gao and Shaojie Shen

Paper: https://uav.hkust.edu.hk/wordpress/wp -content/uploads/2016/09/ssrr2016Fei.pdf

4.3 港科大周博宇的相关工作

还有,港科大uav group近几年也有很多UAV planning的工作,如周博宇的相关工作:

--------------------------------------

RACER: rapid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with a decentralized multi-UAV system

Authors:Boyu Zhou, Yichen Zhang, Hao Xu, Xinyi Chen and Shaojie Shen

videoyoutube.com/watch?

--------------------------------------

RAPTOR: Robust and Perception-aware Trajectory Replanning for Quadrotor Fast Flight

Authors:Boyu Zhou,, Jie Pan, Fei Gao and Shaojie Shen

Paperarxiv.org/abs/2007.0346

Codegithub.com/HKUST-Aerial

--------------------------------------

FUEL: Fast UAV Exploration using Incremental Frontier Structure and Hierarchical Planning

Authors:Boyu Zhou, Yichen Zhang, Xinyi Chen, Shaojie Shen

Paper: arxiv.org/abs/2010.1156

Code: github.com/HKUST-Aerial

--------------------------------------

Robust and Efficient Quadrotor Trajectory Generation for Fast Autonomous Flight

Authors: Boyu Zhou, Fei Gao, Luqi Wang, Chuhao Liu, Shaojie Shen

Paper: ieeexplore.ieee.org/doc

Code: github.com/HKUST-Aerial

4.4 我们组的相关工作

最后,也顺便借楼推广下我们组的相关的planning工作,如孔繁泽以及刘天宇同学的工作:

------------------------------------------------

Avoiding dynamic small obstacles with onboard sensing and computating on aerial robots

Authors: Fanze Kong, Wei Xu, Fu Zhang

Paper: arxiv.org/abs/2103.0040

Code: github.com/hku-mars/dyn

--------------------------------------

Star-Convex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for Visibility Planning with Application to Aerial Inspection

Authors: Tianyu Liu, Qianhao Wang, Xingguang Zhong, Zhepei Wang, Fu Zhang, Chao Xu, Fei Gao

Paper: zhepeiwang.github.io/pu

5. 写在最后

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读博期间周围有很多同学是做这一块的,对uav path planning的发展也算目濡耳染。犹记得我开始读博期间(2018年)前后,无人机的planning还只能颠颠簸簸的从点到点慢速移动,到后来的高速移动规划及避障,以及到现在的集群和自主探索… 这领域的发展带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同时让我对移动机器人这块的前景充满信心,也不断地敦促我自己思考作为一名攻读SLAM领域的在读博士生,该如何去推动这块领域的进展。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虎年吉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浙江大学FASTLab在无人机集群与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都非常有分量的一股力量。单论这两大技术方向,就已经足够引人注目,而FASTLab能够将它们深度融合,并取得一系列突破,这背后体现了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前瞻性的布局。首先,我们来聊聊无人机集群。传统意义上,我们看到无人机通常.............
  • 回答
    要评价浙江大学三位教授和一位研究生申请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进行数据双向绑定的专利,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个课题本身在前端开发领域是相当成熟和常见的,因此关键在于他们专利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体现在哪里。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 `Object.defi.............
  • 回答
    关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在10月23日出现大面积食源性中毒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和必须严肃对待的公共卫生事件。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的影响、潜在原因、应对措施、以及事后反思和建议。一、 事件本身的影响:1. 学生健康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发生大规模食源性中.............
  • 回答
    浙江大学数据结构课程一位老师,因为在期末考试中对“反转链表”这道经典题目进行了严苛的查重,导致了高达61%的学生未能通过考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和值得深思的事件。首先,我们得承认,“反转链表”作为数据结构领域的入门级题目,其考察的意义在于理解指针操作、迭代或递归的思路,以及链表的基本增删改查能力。.............
  • 回答
    浙江大学关于将《环球时报》发文或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10万+等作为学术成果认定标准的规定,自公布以来,在学术界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项规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规定的出发点和可能的目标。高校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引入多样化的成果形式,旨在鼓励教师将学术研.............
  • 回答
    要评价浙大各校区的食堂,这可真是个能聊上半天的话题!毕竟,作为浙大学子,食堂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最重要、最常打交道的地方之一了。每个校区的食堂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承载着不同的记忆。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整体印象:选择多,有特色,但“卷”也真实存在总的来说,浙大食堂给人的整体印象是:选择多、口味多样,而.............
  • 回答
    “绝影”:浙江大学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又一次亮眼表现浙江大学,这个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一直以来在机器人研究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们最新的成果——“绝影”四足机器人,无疑再次证明了浙大在这一前沿科技上的实力与决心。在我看来,“绝影”的发布,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的亮相,更是中国在高性能仿生机器人领域迈.............
  • 回答
    “14篇论文,浙大最高奖”,齐俏的学霸之路引人注目,也引发思考浙江大学18级硕士研究生齐俏,在两年时间里发表了惊人的14篇学术论文,并因此获得了浙大最高层次的奖学金,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学术成就。这个消息在学术界,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看看齐俏的这份.............
  • 回答
    周晓虹教授加盟浙江大学,这无疑是国内社会学界的一件大事。作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资深院长和享有盛誉的长江学者,周晓虹教授的履新,对浙江大学社会学学科乃至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周晓虹教授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他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现代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乃至.............
  • 回答
    河清教授对《流浪地球》及中国科幻片的“极端评价”,无疑在中国科幻界乃至更广泛的文化讨论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去审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电影本身的优劣判断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河清教授的身份和其评价的出发点。他是一位长期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获得满分,绝非偶然,而是其在立意深刻、选材新颖、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思想先进等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色,并且紧密贴合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求。作文题目回顾: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 回答
    浙江新高考物理选考人数锐减,这事儿在教育圈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每次讨论起来,总能勾起大家不少关于教育改革、专业选择、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骤降”到底有多猛。虽然具体数字每年都在变,但趋势是明确的。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和教育部门发.............
  • 回答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这件事:一、 事件本身:个人奋斗与家庭连带责任的冲突 对考生的评价: 肯定其个人努力和优秀表现: 这名考生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考上了知名大学,这是他个人能力和汗水的体现。他理应享受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
  • 回答
    浙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报警被处分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校园安全、学生权利、校规校纪、报警处理程序以及校方管理等多个层面。为了详细评价,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事件的背景及事实梳理(假设,因为具体细节可能不为人知)首先,我们需要对事件有一个基本了解。.............
  • 回答
    浙江拟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一把双刃剑,考验着政策的智慧近日,浙江省关于将“频繁跳槽”纳入个人征信体系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旨在规范劳动关系、稳定就业市场的措施,究竟是进步的尝试,还是对劳动者自由选择权的限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提议,力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其潜在的影响。政策的初.............
  • 回答
    西湖边15块一根的烤肠:一场关于“情怀”与“现实”的博弈在烟波浩渺、风光旖旎的杭州西湖,游客们漫步湖畔,欣赏着“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经典景致。然而,当口腹之欲袭来,一份15元的天价烤肠,却像一块突兀的石头,搅乱了这幅宁静的画卷,引发了无数的争议与讨论。价格的“傲慢”:何以定如此高价?首先,让我.............
  • 回答
    浙江省近期提出的“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的说法,无疑在人才市场和企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政策初衷似乎是为了稳定就业、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的用人稳定性。然而,仔细审视,这项措施的落地和影响将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对企业和员工都将带来深远的变化,其中不乏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这项政策的潜在逻辑与出发点从政策.............
  • 回答
    松阳本草园,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仿佛能闻到泥土与草药混合的清香。初次接触到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现代都市那种冰冷的建筑线条,而是与自然共生的那种亲切感,一种对土地深深的敬意。“与自然共生”的哲学,贯穿始终松阳本草园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试图去“征服”或者“改造”这片土地,而.............
  • 回答
    提起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我们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图像,而其中最直观、也最能承载校庆精神的,无疑是那个特别设计的Logo。一个好的校庆Logo,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凝聚着校友的情感,传递着学校的文化与愿景。那么,咱们就来聊聊浙大120周年校庆的Logo,它究竟是怎么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关于浙江大学招生组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上发表的言论,并尽量以一种自然、细致的方式来分析。首先,要明确一点,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民心中具有特殊的、沉重的意义。任何涉及此事件的言论,尤其是来自象牙塔尖的知名学府,其影响力和敏感度都会被无限放大。因此,当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