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研三了,延毕了。当了一辈子的乖乖女,终于还是闹出了笑话。你不知道我每天活在怎样的地狱里,怎样才能解脱?

回答
研三延毕,这四个字像巨石一样压在我心头,快要把我逼疯了。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成绩好,听话,懂事。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赞扬,这些标签我一直背负着,仿佛那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听话,就能一直沿着既定的轨道平稳前进,成为那个让他们骄傲的“好孩子”。

可生活,从来就不按常理出牌。我以为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把毕业论文当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战役,每天泡在实验室,啃着枯燥的数据,和导师的意见反复拉扯。我以为我能控制一切,直到我发现,有些东西,真的不是靠努力就能强求的。

导师的批评,数据的瓶颈,实验的失败,一点点蚕食着我最后的信心。我开始失眠,每天凌晨三四点才能勉强睡着,醒来时眼下是深深的黑眼圈,身体像是被掏空了一样。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让我喘不过气。我不敢告诉父母,怕让他们失望,更怕让他们担心。我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

曾经以为,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曙光。可当毕业日期一天天逼近,而我的论文依然像个无底洞,吞噬着我所有的心血,我彻底崩溃了。当我知道自己不得不延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小丑,站在舞台中央,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嘲笑着我的失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一辈子的乖乖女形象瞬间崩塌,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我不知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一直都很努力啊,我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献给了论文,我牺牲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我以为我这样做就足够了。可结果呢?我还是延毕了,让所有人都失望了,也让我自己更加绝望了。

每天,我都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挣扎。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顺利毕业,开始新的生活,而我却被留在了原地,像个被遗忘的孩子。这种被抛下的感觉,比任何失败都要痛苦。我不敢面对同学,更不敢面对家人。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空白的论文发呆,有时候会突然放声大哭,有时候又会静得可怕。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一条更容易的路,是不是就不会这样?如果我不是那么执着于完美,是不是就不会弄成现在这样?我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无论怎么挣扎都找不到出口。

这种地狱般的生活,让我感觉自己快要被压垮了。我渴望解脱,渴望从这份沉重的痛苦中逃离。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我感觉自己像是漂浮在大海上的孤舟,四周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灯塔。

我现在只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路,让我能够站起来,重新找回自己。我不想再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也不想再被失败的阴影笼罩。我只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找到一种能够让我继续前进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姑娘,延就延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压抑痛苦的根源,在于你活得太顺了。


以前,我也跟你一样,活得太优秀,顺风顺水,直到我高考失败,滚去复读。

复读的头一个星期,我也跟你一样,压抑,恐惧。怕遇到认识的同学、老师,怕他们问我为什么没考上好大学,怕我成为他们眼里的笑话。结果,大家都忙着刷自己的题,谁也没空搭理你。


后来,考上好大学,又活得风生水起,奖学金也拿了,该勾搭的学弟也勾搭了。结果,考研的时候,数学差一分没过线......又滚去再来一年。

二战的时候,我也怕,面临着在北京租房、独自生活、孤军奋战,一切未知的恐惧让我一度放弃,回家当公务员了。结果呢,还是不甘心,杀回北京,找房,买书,学习。熬了半年,发现,也没什么的,不就是再来一年嘛。

遇到学弟学妹问起来,怎么还在学校?也就是笑笑说,你中了康师傅绿茶“再来一瓶”,我中了考研失利“再来一年”。


我很感谢之前的挫折失败,锻炼了我的“逆商”,即便我之后再遇到老天爷的花式虐待,好像都知道该怎么去边哭边笑边面对了,面对完了,指着老天爷骂一句:艹您大爷的。


姑娘,你活得太顺,你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而学习上又没遭受什么挫折,所以,应对老天爷给你的第一份花式大礼时,肯定就会崩溃了。

你的问题在于: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希望自己优秀,太希望别人认同,对自己期望太高

这些也曾经是我的毛病。


作为过来人,姐姐教你怎么面对:

1.放下恐惧,试着想象结果

恐惧的根源是对未知的无力掌控。

你看过恐怖片吗?恐怖片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鬼将出未出,你不知道它何时出来,何时以何种面目出现。我们无力去控制,所以害怕。


我也害怕看恐怖片,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我每次和他看片,总能把鬼片看成喜剧。他总是会在鬼要出来的时候,开始跟我描述:一分钟以后,这鬼就会出现。一定长得跟你男神宋小宝一样,一开口就是“咖妃,你个损色,看我不吓死你”,导演肯定会给面部特写,绝逼又是珍珠粉面膜+雕牌999的标配,要么开眼角,要么开嘴角,一天天的整容失败,这些导演也没点新意。

有了他的剧透,我看到鬼出现的时候,其实好像也没那么怕了。


姑娘,你觉得未来你无法把控,你觉得你会失败,并想象你无法承受这个失败。所以,你从研二就开始恐惧。

而且恐惧是会被放大的,越无法掌控就会越怕,越怕就越不敢去做。很多人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就选择放弃,正是这个原因。


但是,咱们试着去触摸一下这个恐惧。

你就想像:如果你真的论文不过,延毕了,最坏会怎么样?想得详细一些

(1)可能会被老师骂:你个笨蛋蠢货二百五,怎么能傻逼到三年都没写出一份论文,三年都写不出一篇论文,你这三年的饭都白吃了吧。

你怎么应对?害,骂就骂,听着就是了,还能咋地,他还能打你啊。大不了回宿舍哭一顿,心里回骂你导师,你个王八蛋,老娘我为奴为婢服侍了你三年,你坑了老娘三年青春,还反过来责怪老娘,等着老娘以后飞黄腾达了,我定让你高攀不起。


(2)可能会被同学背地里嘲笑:哈哈哈,那个谁谁谁论文没过。看她天天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还不是论文没过。

你怎么应对?又不是当面骂我,我又听不见,何必自取烦恼。再说了,就算当面笑你,接着就是:对呀,我是没过,但是我也没吃你家粮啊,你管我!

毕业了,很多同学这辈子都不会再联系的,你搭理啊!

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好朋友会帮你搞定论文,不熟的同学,他们真的没空搭理你。因为他们要忙着考公,找工作,搬宿舍......谁都没空搭理谁的。

我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就是论文答辩没过,然后我就帮他重新构架,重新抄文献,重新再来过,最后好不容易过了,然后他转头就娶了别的女孩子......

你看,好朋友是不会嘲笑你的,会真心帮你的。


(3)可能会让父母失望:按照你父母的态度,他们不会骂你。

你怎么应对?失望就失望了,反正都是亲生闺女,一没法退货,回炉重造,二又不会遗弃你,回家跟爹妈哭一顿,顺带再骂骂那个王八蛋的导师。

而且,未来还会有更多让他们失望的事的,失望多了,也就习惯了。

我妈就是这么过来的。她现在对我一点要求都没有了。哦,有要求,让我不要再吃甜点,不许胖到120。对不起我妈,让她又一次失望了。


(4)学业:不就是重新写论文嘛。

你怎么应对?利用导师、同学、学弟学妹学姐学长,所有人脉资源,赶紧重新写。论文嘛,今年不过,明年过,日子照旧过。


我应对困难的事有个习惯,不会去想成功以后要怎样怎样。但是,一定会把失败了以后会怎样想得特别详细,想详细了以后,发现,其实只是自己觉得很恐怖,现实也没那么恐怖,就放心大胆去做了。

咱们这么想了以后,是不是延毕其实也没啥的。


安慰你一下,给你说个我同学的故事。

我同学,博士。博二的时候,写论文写吐了,加上那时候北京雾霾太厉害,她哮喘犯了,人也快被论文逼抑郁了,于是收拾收拾东西就回家了。

回家以后,没压力了,人反而变了个样。在家做奶茶,做果酱,种月季,没钱了就去当英语老师。我问她,你就这么在家呆着,你博士学位不要了?她说,能拿着就拿着,拿不着就跟我师兄一样肄业呗,我师兄肄业,还不是有妻有子有工作的,大不了就跟小一你一起混。你这个熊样都能混个温饱,我混个脱贫应该是可以的。

就是有她师兄给她做榜样,克服了她对未知的恐惧,所以她才能无所谓的想干嘛干嘛,最后博士第五年的时候,写出论文,拿到学位,被导师带去新加坡搞研究,还成了个业余的美食博主。

所以,你看,人博士肄业都不怕,咱一个硕士延毕怕啥


2.做自我的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

你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这跟你过去很优秀有关。所以,同学论文写得很轻松,超过你,你就会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开始自责,我为什么不能跟他们一样优秀,我是个傻子。

但是,优秀的人千千万,你是比不过来的。

比家境,比我有钱的有我家隔壁的小明,比小明有钱的有王思聪,比王思聪有钱的有王健林,比王健林有钱的有比尔盖茨,比比尔盖茨有钱的还有小红书朋友圈。

比学业,我考上重点大学,比我考得好的 上了北大清华,比清北厉害的还有哈佛斯坦福,比哈佛斯坦福还牛逼的是咱B乎。

这种花式攀比,是没有意义的。总会有人比你聪明,比你有钱,比你美貌,比你努力。所以,干嘛要跟周围的人去比,跟昨天的自己比不好吗?

我比昨天多写了一点点论文,真好,这就是进步啊!


3.忘记过去的优秀,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过去的优秀与你未来成功与否,是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的。过去的成绩是历史,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拿出来怀念感慨一下。你要往前看,不要老被束缚在过去中。

同时,越早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也越能踏踏实实把现下的事情做好。

如果把自己放在高位,反而会看不起很多工作,觉得这些人,这些工作配不上自己。

可更好的工作做不了,比我优秀的人追不到。你就会陷入“能力配不上野心”的纠结、无助、痛苦中。


其实,要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很难,谁都觉得自己是言情小说的女主。我也差不多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慢慢把自己调整过来的。调整过来之后,我天天过的可开心了。放下女神的架子,过上沙雕群众的生活,真的是要多美好有多美好。失败了无所谓,反正我就是个普通人。


4.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的,他们的看法对你的生活真的是一丁点影响都没有。日子是你自己的!

(1)大龄剩女?

我不赞同。

谁规定了女孩子过了25就必须嫁人?谁规定过了30就嫁不出去?谁规定了女孩子这辈子就一定要结婚生子?

独身,结婚,离异,丁克,这都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结婚,是因为我遇到了合适的人,想天天跟他在一起;单身,是因为适合我的人被堵在北京二环,还没出现;离异,是我不爱了,我们彼此放手,让对方去过想要的生活;丁克,是我不想要孩子,养不起孩子,不喜欢孩子,你管我生不生。


单身,就把眼下的生活过好。好好写论文,做实验,查文献,读资料。好好把论文写出来,能毕业就毕业找工作,不能毕业,就一边写论文找工作。找到工作,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想旅游旅游,想宅家宅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好好过好日子。

至于爱情,什么狗屁 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爱来不来。


所以,结不结婚,何时结婚,是你说了算,不是你的父母家人,亲戚好友,或是社会的眼光。


(2)工作

今年工作不好找,这是众所周知的。

可是如果你放低自己的身段,其实会发现,工作真的没那么难找。找到一份工作,骑驴找马,慢慢积累经验。

大不了,就暂时在家啃老呗,这有啥的。你已经很幸福了,还有父母能让你啃。

我就没处啃,所以读研的时候,正儿八经去工地搬砖去了,不过,也没挣着钱就是。


不要眼高手低,先进一行,不要听那些所谓的资深HR说的,要选对行业。我TM哪里知道哪行对我是适合的。你就去做,你就都试试,不试试,哪知道适合还是不适合。

我一个老师快60了还跑去当同传呢,人现在70多还在同传市场跟年轻人抢生意呢。他就跟我说,不要给你的人生画圈圈,人生不设限。

(暗戳戳的放个广告。姑娘要不要考考公务员啊?尽管很难,但是今年扩招哦!你的应届身份还是很好用的呀!)


姑娘,其实我很羡慕你。在你这个年纪,所有的烦恼忧愁,在我们眼里,都是青春期的痛痒。

等你走上社会了,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痛。生老病死的离别,难伺候的甲方爸爸,明天要还的房贷,杀千刀的易租宝圆游宝。


如果你是笑话,那我这个35岁没结婚没孩子,每月房贷10000,算上今天已经被迫失业4个月的女孩子,岂不是能让你笑到2035年了??


开心点,等你熬过来,回过头再看这段经历,真的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人生嘛,不可能一帆风顺,你看那心电图不就是有高峰有低谷的,一直高峰的,那人也就挂了。有低谷,才是人生。有低谷,才能重回巅峰。


我曾经有个小伙伴,跟你的状态很像,医生诊断她是轻度抑郁。姐姐建议你,很痛苦的话,看看医生,找些喜欢的事去做做,转移注意力。最后,我的小伙伴就跑去考了CPA,司考,然后学着学着,抑郁症就好了,当然,我也功不可没啊!


你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一般不看评论,偶尔看私信,看到一定回。


作为回报,你身边有没有什么单身的男孩子啊?

学弟学长啊?

家里堂兄堂弟啊?

表叔表舅啊?

大叔大爷的也成

能否介绍我一二?

无所谓年龄,只要是男孩子就行。

————————————分割线—————————————

以上回答:2020年5月16日凌晨3点15分

更新于2020年5月17日

首先,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赞,喜欢,收藏和评论。

我自己也没想到帮助题主小妹妹的回答,会被大家顶上热榜。

我半夜睡不着觉,煎午餐肉吃的时候,刷到的这个提问。感觉题主妹妹的问题很严重,所以熬夜写的回答。但是我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大家顶上热榜,谢谢大家。


其次,谢谢大家热情的给我介绍身边可爱的男孩子以及大爷大叔,谢谢大家。不过,你们咋都不挑挑我啊!也不问问我家里几口人,几亩田,几头牛。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在评论里,在私信里,告诉了我很多私事,诉说了长久的烦恼,压抑的心事。

我不看评论,是因为我讨厌在知乎撕逼。不友好的评论会让心情骤降。所以,我不关注点赞,不看评论。不过私信里的小可爱们告诉我,所有的评论都很暖心。大家所有的评论我都一一看过了,谢谢你们,让我感受了两千多次的温暖,拥抱,信任,再次感谢大家。

至于私信,我现在的私信已经炸了,有给我介绍对象的,有给我生猴子的,意图掰弯我的,我真的是乐了快整整一天了,我错过的青春期,原来是在这儿啊!

但,更多的是大家留言的问题。

我已经在逐步回答大家的问题。不过,我这人的毛病是做事太太太认真,简短的回答总觉得不能透彻的解释和分析,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所以,我一般写的有点多,会很费时间。同时,很不凑巧的是,我今天被通知,复工了。线下培训的冬天总算是熬过去了。我上班之后会特别忙,每天回答问题也有限,但是,我一定会回答完的。

给我私信的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等一等,我在努力回答的路上了。


知乎很烦人的一点是无法发语音,打字很慢,也没有声音有温度。有小伙伴也建议我开专栏,搞心理辅导。所以,我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去开个直播,每天给大家答疑解惑了。不过我真的对直播一窍不通,工作也异常繁忙,也很犹豫。

有小伙伴质疑我的资质。我的确不是做心理咨询的。我做过七八年的英语培训,做了十一年的公考培训。可能因为长得太亲和了,所以学生总是问我很多问题,也特别依赖我。因此,在实战中积累了一点点经验,知道大家的困惑是什么,该怎么去释放。当然,如果不能解决大家的问题,看在我码字的辛苦上,也不许骂我。


最后,有好几个小伙伴说要给我打赏。不要打赏!不许打赏!我不要!

我知乎等级不够开赞赏,就算够了,我也绝对不会开赞赏的。大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好吗?今年日子大家都很不容易的,我也基本能维持温饱,所以不要给我钱!!!

大热的天,把给我赞赏的钱买根冰棒,换点多巴胺,开开心心的。而且,能帮到大家,我已经超级超级开心了。马斯洛的最高需求我都实现了,钱算什么东西,是不是。

嫌弃我写字太多,懒得看的,我也会在有空的时候把文字录音,放上来,因为声音更有温度。而且,这样也不会进大家收藏夹吃灰呀!(其实是我妈懒得看,她让我给她录音的)


最后的最后,再次谢谢大家,爱你们。愿题主妹妹,以及所有在逆境中的你和我,都能慢慢解忧,慢慢成长!

user avatar

哎,你的经历简直就是我的翻版。我从一个本科学霸,搞到差点拿不到学位证无法落户,最后和自己和解真的不容易。

故事有点长,道理可以直接看到最后几段。

和你差不多,我本科是全国top1的医学院之一,从大二开始本科5年从来没有拿过班级第二,永远是第一。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水平令所有老师震惊。他们后来给我的评语比我在答辩书上自己草拟的意见草稿还要高上一个档次,而我的草稿其实已经把自己都吹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顺利保研,硕博连读。导师是业内大牛。我的上一个师姐的论文刚刚被业内顶刊接收。



那时候真是带着一种“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心情读研的,想想业内顶刊,那还不是手拿把掐,就等着续写另一段辉煌。

显然,虽然同样是读书,我根本不知道研究生和本科是两回事。

本科读书,其实和高中差不多。就学业评价标准而言,都是考试。应对方法也差不多,题主应该也很有心得。

读研究生,是项目中心制,但我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和考试中心制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第一年,硕博连读的基础课很多。导师对我不错,让我安心把课先上完,不着急干活。

第二年,被分配了一个课题,技术风险不大,工作量适中,进展也还算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阴影。

  1. 这个课题周期很长,做完起码要2年,算上基础课、技术培训、实验准备和后面的论文撰写,那就要三年,考虑到我当时已经研二,那做完这个课题最少也得博二。
  2. 这个课题导师对我要求不高,只要验证一个新药的药效和简单的药理作用即可,他的兴趣在后续临床研究,无意再进行大笔投入、彻底搞清这个药的机理——这就意味着这个工作发不了好文章。

放在一起看,我可见的前途是:至少要到博二,出点问题有可能要到最后一年,才能完成这个显然没有前途发大文章的课题。虽然我是5年硕博连读,时间压力不大。但是——


这和“我辈岂是蓬蒿人”落差太大。


我开始焦虑了。巨大的不甘心让我难以入睡。


其实,要我的梦想,说来也不复杂,无外乎两条路:

方向一,自己想办法拔高这个课题,做出更深的机理,提高文章档次。

方向二,趁当时还有些空余时间,另起炉灶,搞一篇高水平论文。

然后我沮丧的发现,方向一,我其实没有那么高的学术水平。虽然本科时学习那些固定知识我是有些小聪明,但在学术上和技术上的积累还是太少,根本没有能力自己探索出一条新颖的作用机理。哦,那时测序还很贵,也不太可能拿到大笔预算搞无脑筛查。

方向二,我试着看了不少文章,试图自己提一些问题。经过几次挫败之后,我再次沮丧的发现,在学术上和临床上的积累还是太少,很难精准的提出同时具备创新性、流行性和可行性的科学问题,无论是基础的还是临床的。


这两条路我基本都放弃了。

于是我真的焦虑了。


幸好,在我的不懈焦虑下,后来和大师姐一拍即合,想了一个课题。师姐负责搞定所需要的模型鼠和启动经费,我负责细化技术路线。在我们的工作正式走上正轨之后,类似的路线在业内顶刊上发了一篇论文。


我的焦虑变成了睡前“我也发顶刊”的想入非非。


然而,现实告诉我,毒打一次是不够的,重复多次是必要的。

尽管我们课题大方向不错,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并没有一起做实验的师兄师姐可以技术指导,所有实验技术细节都必须自己想办法,远一圈的技术指导有,但有远水不解近渴只烦。另外我们两个年轻人经验毕竟不足,在技术路线上也不得不反复修改。这就导致一个后果——

进度慢

进度慢了,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9分的文章变5分,后面恨不能要跌到3-4分。

于是每天重复实验,总想把数据做的更漂亮,却并不从理论或者新技术方面提升论文——我周围已经有人都善意的提醒我不要穷忙给自己制造虚假充实感。但我做不到。


我焦虑,我不甘,我恨不能马上解决问题,靠这个工作翻身。但周围就像有一堵墙,让我无法冲出这个怪圈。


这个时候,我已经快要毕业了,新课题离发表还有距离,老课题因为新课题也拉下了一些进度。

到答辩的时候,我硕博5年,别说什么业内顶刊,我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发表。

和我一起答辩的一个硕士同学,她的老板给了一个我只要看两眼就知道水平很高的好课题(主要就是选题角度新颖、热度高但还能做下来),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哦,对了,这位硕士师妹的工作,不久后发了业内顶刊。


这就完了?生活的毒打没有这么简单。在焦虑和不甘之中,我又自作聪明,在写老课题论文时给自己挖了坑,导致大家都认为比较有把握的中档杂志被拒,而且是审了3个月后才拒掉。

接到拒稿信的时候,我都已经开始住培了。

我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我需要火速修改文章,并且要保证在2个月内火速接收,不然我年底将拿不到学位证,捏在手上的落户通知单也将成为一张废纸。


去他的业内顶刊,我现在只想把文章发掉。


在恐惧之中,我终于忘记了焦虑和不甘,放下脸面,请几位师长帮我修改论文——这时候发现了我自作聪明埋的坑,现在想来真的很傻。然后火速投去了某名声不佳的open access杂志(因为审稿快),终于惊险过关。


在恐惧中,我心态终于开始改变,在论文发表后,我终于能反思整个研究生生涯。


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定位。

过去的成功,让我背上了偶像包袱。我是优秀的,所以怎么能比其他人差。我的本科论文这么优秀,我肯定是有科研思路的,我能自己搞定文章。

实际情况是:

  1. 本科优秀只是学习能力优秀。我有点小聪明,理解也快,同样的知识点我花的时间更少而已。本科的论文也不过是一个病例或者一个小综述,要求并不高。
  2. 研究生以后考验的是项目能力。特别是如果你的课题不是导师完全控制、替你设想好的情况下。

一个课题就是一个项目。项目的核心在选题。第一层,上乘选题的角度新颖,最好有点意外,还得暗合当下热点,而且具备可推广性;中乘的也得保证不错的创新性。第二层,选题得有可行性。很多聪明的研究生第一层可以自己想,但往往本课题组不具备足够的资源(包括经费、人员、技术储备、设备、患者资源等等)执行,好一些的也常常舍近求远,没有发挥本项目组的优势。有了选题,执行性也是很大的考验。没有良好的工作模式只能看着你的工作被别的组发掉。

你看,这里面有多少事是研究生改变不了的?

说这么多,其实一句话总结,就是研究生要求的能力和本科看似相似,其实不是一个赛道。


换了一个赛道,没跑好不丢人。


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的能力、所在科研团队的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读研目标,脚踏实地,你才能真正看清外面,看清你的目标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学识、技术、经费和人脉储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接近目标。即使不能实现,要么看清自己能力不适合,要么看清还有多少差距,怎样都不丢人。

user avatar

还是你要求太多了。什么都想要。又要高学历,又期望高薪。还不想当圣女。。

建议找个人开导你一下……

日子是过的。不能总让自己熬着。

user avatar

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睡睡,就当无事发生~

我本人是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花一个星期就把毕业论文的主要结论证明出来了,然后此后两年的时间里却一直没把论文写完,直到截止日期才勉强过关,没有延期毕业…很神奇吧。但我也后悔如果能早点写完这一篇就好了。

user avatar

小姑娘你还是太年轻,想的太多。

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自我为中心,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焦点。

所以稍微有点什么事情,就觉得很丢脸,很尴尬。尤其是那些以往比较顺利的乖乖仔年轻人。

来来来,我给你一碗鸡汤,让你摆脱这种心结。

事实就是:除了你亲爹妈,没人会那么关心你怎么样,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到,注意到的也不会care,更没人会嘲笑你。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是别人眼里的焦点,一点点事情就觉得尴尬脸红。事实上你就是个nobody,没谁会关心你那么多屁事,大多数人关心自己都没空呢。

所以,悟透这一点的人,比如大叔我,即使是公共场合发现自己裤裆拉链忘了拉,也会毫不在意的轻松拉上,完全不当一回事,更不会觉得尴尬啊被人笑话什么的。

user avatar

只是延期毕业而已,说的好像天塌下来,世界末日一般。何苦自己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延迟毕业可能并不算一件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姑娘乐观一点,一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悲观。

user avatar

一切都会过去的,偶尔失败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过个几年再回过头来看,肯定没有像现在一样觉得是天大的事情。

其实作为乖孩子,以前都是顺风顺水,这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一个人的成长法则是,一边适应,一边成长。在适应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会犯错,会遇到对立面,牛顿在科研中也会遇到挫折。

在对立面的身上认识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适应,这才是真正的实践提升过程,有了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有灵魂的,经过升华的人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