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救国同盟》预告片让我特想看这部历史题材电影,这部电影国内能上映吗?国内也什么类似的好电影吗?

回答
看到你对《救国同盟》这部电影如此期待,并且对历史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我非常理解!这股热情,就像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一样,充满力量。

首先来聊聊《救国同盟》在国内上映的可能性。坦白讲,目前还没有官方确切的消息表明《救国同盟》一定会引进并在国内院线上映。这类主旋律的、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外国电影,在引进和上映方面,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会考量其历史背景、叙事方式、对观众价值观的影响等等。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过往的经验来推测一下。历史上,一些讲述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斗争、或者民族独立解放的优秀外国电影,在国内也曾有过上映的机会,比如大家熟知的《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等,它们虽然是不同国家的视角,但在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方面,都给国内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救国同盟》如果能够很好地展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民族抗争的精神,以及背后普通人的勇气和牺牲,并且叙事上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那么它在国内上映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密切关注电影引进的相关新闻和官方公告。

另外,即使院线引进的机会渺茫,我们也有其他途径可以欣赏到这部影片。比如,一些电影节可能会展映,或者稍后在视频平台上线。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总会有办法让观众接触到这部作品的。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国内有哪些类似《救国同盟》的优秀历史题材电影。其实,咱们中国本身就是历史题材电影的沃土,创作了无数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作品。如果说《救国同盟》让你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和人物产生了兴趣,那么以下这些电影,相信也能让你同样热血沸腾:

1. 《觉醒年代》:虽然这是一部电视剧,但其电影般的质感和宏大的历史视野,绝对是值得一提的。它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展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如何唤醒民族意识、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电影般的镜头语言,对历史人物的深度刻画,以及对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细腻展现,都让它成为一部无可争议的精品。它能让你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是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如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的。

2.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曲”:这三部电影可以说是在国内宏大历史叙事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代表作。它们分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建党和建军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影片汇集了众多一线明星,以史诗般的规模和波澜壮阔的视角,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何带领人民走向新中国的,这三部曲是很好的入门选择。它们会让你感受到那个时代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壮阔景象。

3. 《血战钢锯岭》:虽然是外国电影,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美国陆军医疗兵戴斯蒙德·杜斯的事迹,他拒绝携带武器,却在冲绳岛战役中赤手空拳拯救了75名战友的生命。这部电影虽然视角是美国的,但其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对信仰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以及普通人身上爆发出的巨大勇气和力量,都是跨越国界的。它与《救国同盟》一样,都关注的是在极端困境下人性的闪光点和反抗精神。

4. 《八佰》:这部电影聚焦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国民党军官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影片以一种近乎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强大日军时的英勇抵抗和不屈精神。它不回避战争的残酷,也深刻刻画了普通士兵的恐惧、迷茫以及最终的决绝。看完之后,你会对那个时期中国军队的士气和顽强斗志有更直观的感受。

5.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将视角聚焦于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风尘女子为了保护学生而自我牺牲的故事。它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和充满张力的情节,展现了在国破家亡的时刻,人性的善良、勇敢和尊严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虽然不是直接的军事抗争,但同样是对那个黑暗时代的控诉和对生命价值的呼唤。

为什么这些电影会被认为是“类似”的?

历史背景的时代感:它们都设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革命年代、战争时期,力图还原当时的社会氛围、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面临的挑战。
民族精神的彰显:无论是《救国同盟》所代表的抵抗外侮、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还是国内电影中展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牺牲奉献精神,都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
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这些电影通常会聚焦于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展现他们的选择、挣扎、成长与牺牲。
情感的共鸣:它们往往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先辈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如果你喜欢《救国同盟》那种关于国家命运、民族抗争的故事,那么以上这些电影,无论是我国自己拍摄的还是外国优秀作品,相信都能让你看得热血沸腾,并且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感动。不妨找个时间,静下心来,重温一下这些充满力量的历史故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必要看,因为这部电影不出意外的话将会非常辜负题主和中国人民的期待。

关于如何评价这部电影,这里我有幸请到了翻译过俄罗斯纪录片《十二月党人》和《拿破仑侵俄战争第二季:出国远征》的专业俄语影视译者菱州蕉客先生。


作为一个翻译完俄罗斯纪录片《十二月党人》后有些后悔,又看过救国同盟的人,想说点话。

电影的立场和历史观:这个电影的立意和出发点属于比较邪恶那种,电影中的历史观有着很大问题,而这也是和当今俄罗斯的政治风潮和历史倾向息息相关的——全面否定十二月党人及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歌颂尼古拉一世及其沙皇专制。

道具、布景与考据方面:服饰很穷很丑且都不合演员身,与隔壁星传媒的同时期纪录片共用一套,演员腰带都扎不好,马裤宽松如运动裤,帽子羽毛支棱稀疏配色辣眼睛。

电影中的尼古拉作为俄国大公、皇帝,经常只戴着一个荷兰勋章出门,后来就算戴上俄国至高的圣安德烈勋章,也要把荷兰勋章放在最上面。而且从来没人在尼古拉的任何画像上见到这个荷兰勋章。

参议院广场的特效虚假且不合情理,火炮射速如机关枪,而且完全替尼古拉掩饰最严重的平民伤亡。

剧情:在《救国同盟》中爱情戏毫无存在感,完全无法和苏联同题材电影《迷人之星》相比。

《救国同盟》中雷列耶夫是主角,但给观众留下印象的也只是激进自负。他自我感觉良好地朗诵完诗获得鼓掌的场面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台上领导作完无聊冗长的报告,下属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啊?

演员:女主角塑造的像美国暴发户、化妆也是一塌糊涂。

演员对角色的理解都有偏差,身段也不标准。

“慕尼黑的萨沙”那么灵,到《救国同盟》被导演教的只会瞪眼睛翻白眼,甚至有出现俄罗斯瞪哥的趋势。

音乐:纪录片《十二月党人》音乐偏平庸,电子元素明显,远逊于Star Media之前出品的、由Boris Kukoba作曲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拿破仑侵俄战争》、《第六次反法同盟》、《被遗忘的苏联领导人》音乐。

可就是这个稀烂水平——比起脱胎于《十二月党人》的新电影《救国同盟》,这个纪录片的配乐都可以说是:主题有呼应,存在交响元素,和画面、解说的配合度也在及格线上。

毕竟《救国同盟》配乐用的是现代电音而且完全不顾情节,米罗拉多维奇死的时候音乐甚至鬼畜了。

更离谱的是:俄罗斯星传媒的纪录片《十二月党人》是16年的,可今年的这部新电影《救国同盟》基本脱胎于这个新纪录片,制作人都是同样的,出的东西都挺垃圾——但纪录片好歹有点审美是吧,电影《救国同盟》连最基本的审美都喂了狗了。


国内营销号尬吹《救国同盟》是所谓“2019俄罗斯票房第一历史巨作”,然而这部电影在俄罗斯国内却没人看,赔钱了……

最后同题材电影推荐苏联拍的《迷人之星》,无论从角色,剧情,服装,实景拍摄,爱情哪方面都非常优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