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交友随机,吃饭随性,运动随便走两步,看似无欲无争,非因佛系只因懒。
下联:正业不务,进取不思,遇事不顺骂几声,如此贪吃贪睡,这是肥宅岂是僧?
横批:佛系九零
今天,被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刷了屏,文中提出了一个“佛系”概念,就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佛系交友:点赞皆缘,爱心鼓励。
佛系考试:不问成败,重在参与。
佛系食客:吃啥随便,永不挑剔。
佛系健身:公园走走,到处瞅瞅。
佛系上班:安安全全,平平淡淡
……
仔细想想,文章里所说的第一批90后不是“成佛”了,而是“丧”了。
人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失去冲劲与原则。
当年的追风少年,可以围绕操场跑八圈不歇气,如今饭后走几步就心满意足了。
当年的青春少女,发誓着要嫁白马王子,如今孩子都有了,就凑合凑合过吧。
当年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颇有诗意,如今再看这不就是逆来顺受,浑浑噩噩吗?
当棱角磨成了椭圆,当小清新变成大丧失,当我想要变成了随便吧。
你却说这是成佛,佛曰:这锅我不背!
再说了,佛门岂是那么好入的?你随便点个外卖就成佛了,唐僧何苦跑十万八千里?至于那些听段《大悲咒》就觉得自己要成佛的人,悟性估计还不如广场舞大妈,起码人家在运动。
这类的文字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鸣,从多放枸杞到保温杯,从90后已中年到油腻男,每次出现都能成为网络热点,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焦虑的一种体现。但这种“90丧”,并不是当代90后开创的,而是一直都有。
起码在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有这种现象,因此他才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光是抵御丧最有效的方法。
看看这些文章,都在“丧化”90后,我们90后招谁惹谁了?90后当中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人好吗?不过我记得,当第一批80后要老的时候,当年我们90后也是这么调侃的。这种因果报应,也算一种佛系轮回吧。在此提醒那些00后、10后,请善待我们这些90后中年人,因为还有20后、30后等着你们呢。
看到都是缘,感谢大家的佛系阅读。来来来,让我们放下书本,点赞成佛。工作无涯,躺床是岸。欢迎大家点赞积福报,留言消孽缘。
《叔叔阿姨们,你们不懂我们90后!》
1,
今天,我的朋友圈同样被新世相的那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屏了。也是在今天,我才学会一个新词:佛系。
根据文章的解读,所谓“佛系”是最近流行的“丧文化”的衍生,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争不抢的精神状态。
按照这个标准,在别人眼中的我肯定是标准的“佛爷”了——
什么微信随手点赞,什么淘宝从不评论,什么越来越不想与人交际,在我面前都是渣渣——
“告诉你们!
在昨天双十二!
我一样东西都没有买!”
同样是不喜欢凑热闹,同样是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同样只是在朋友圈为“剁手”的好友点赞,但我并不认为自己这是在“出家”。
相反,我只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只是选择了坚持做自己,而不喜欢跟风罢了。
不止是我,包括那篇文章中的“佛系社交”、“佛系恋爱”、“佛系生活”等90后们,也从来都不是什么被世界打倒而认怂的“丧一代”。
2,
佛系社交,是真诚和专注,是面对虚伪社交时的抗体反应。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的这段话近年来俨然成为了部分90后的自我认知。
在传统观念看来,这属于“不懂人际交往,交不了朋友,将来在社会是要吃大亏的!”
曾经我也相信过这个观点,于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想尽办法和身边的同学一起玩,尝试着融入他们的圈子。
结果,永远坐在KTV的角落里玩手机,也不想陪着他们一起旷课打游戏。到最后,别人觉得这很扫兴,自己也觉得这很傻逼。
最终不再伪装成什么社交达人,不在勉强自己去融入某个圈子,因为自己明白到世上知心好友本就不多,一生中能遇三两个足矣。而世间又本就凉薄,酒肉之交,要之何用!
你看到我朋友圈空空荡荡,却不知道在面对好友时我却像个话痨;
你看到我发照片也从不P图,却不理解我就是想以真面目见人。
熟悉我的,不需欺骗。不相熟的,管你何干。
3,
佛系恋爱,是平等与自由。我不是你的牢笼,更不是你的附庸。
又近年关,想到还有几十天就要回家过年,也意味着要再次面对父母的“催婚”压力,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在想借口了。
似乎在父辈们眼中,你之所以找不到对象,只是因为你没用心找。
不过他们错了,正是因为在“用心”找,才不愿意像完成任务一样匆忙草率。
作为90后,我们更在乎自身的自由和愉悦,更懂得如何去取悦自己,也更不愿被传统思维束缚。
我们知道恋爱和婚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有些时候,连生活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当然这不是看破红尘,不想恋爱。只是觉得恋爱好麻烦,那自己又何必自找麻烦,一切随缘即可。
正如知乎曾有个问题:现在男生是否普遍不再对女性展开追求了,为什么?
在该问题下,我写了一个获得超过6000赞的答案——
“不是不想追求妹子,只是不想总是自己主动罢了。
不再主动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太麻烦又不讨好,
每天要挖空心思想找什么话题可以聊,而且对方可能还嫌我烦,
若是总问她今天干了什么,又怕人家觉得我是在刺探她的隐私,
约出来见面,说不定人家还带了个闺密同行,是把我当成坏人戒备,还是当成商品让身边人点评一下?
她的信息必须秒回,我的信息她爱回不回,
她可以对我恶语相向,我则必须时刻笑脸相迎,
最后花了一堆心思,人家也许就将你当朋友看待。
这样追妹子,太累。
若是我对她的所有吸引力只有“我会把你当成公主,永远对你好”,而无法给出更有力的承诺,那在这段感情中,我会一直处于“被施舍”的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我并不想要。
正如在公主窗下守了九十九天的士兵,在最后一天终于看破真相,若是公主真喜欢自己,便不会让自己苦等这么久;若让公主勉强与自己在一起,自己也无法维持她公主的生活。
若是必须勉强,哪里算得上爱情。”
4,
佛系生活,是在长大成人后,更淡定地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
想想90后挺可怜的,那些80后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职场沉淀,慢慢成为了自己的上级。而最早的00后,也已经到了可以上大学的年纪。
面对生活,昨天自己似乎还在学校被当做孩子一样管束。今天则要被推上社会,事事都要为自己负责。
迷茫、恐惧、不知所措,就像是迷雾一样萦绕在我们眼前,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视线。唯有韬光养晦,才能避过现实世界所挖下的一个个深坑。
曾经张狂不羁的时代骄子们,如今却被视作“丧一代”,不是因为我们害怕了,而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以前自己去趟星巴克都要拍照上传到朋友圈嘚瑟,如今即使在五星级酒店参加商业聚餐也能保持庄重,甚至面对一桌子好菜也要以谈生意为主,回去后自己再煮面条充饥;
以前自己去次图书馆都巴不得让全世界知道自己有多么努力,如今经常上班到晚上八九点,回家后还逼着自己看书、学英语,在和家人的通话中,也只是淡淡道:“我没事”。
“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返老还童》)
曾经的孩子们已经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再哭再闹也换不来路人的同情。前路漫漫,自己需要更加坚强和淡定。
想起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则香港公益广告,当时并不觉得有感。如今再看,却觉得这大概就是佛系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鬼木知,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改变”,看看我是如何改变心态,从传统行业挣脱,转行并找到一份“让自己舍不得下班”的工作的。
都是被牛人逼得……
第一批 90后已经成人生赢家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当教授博导了————
杨树,1990年6月5日生,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第一批90后已经当世界冠军了————
柯洁,1997年8月2日生,围棋冠军
————第一批90后已经拿奥运会金牌了————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多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第一批90后已经当副县长了————
方祎铭,1990年4月生,新疆尉犁县副县长
看完这么多碉堡的人,我觉得还是过佛系人生更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科毕业,两眼抹黑。
面试毫无,简历一堆。
家长托人,得一职位。
到手三千,早起晚归。
升职无望,贷款不背。
房价翻番,意冷心灰。
心无所属,亦无人追。
下班回家,键盘如飞。
发际升高,渐突腰椎。
静如处子,动如乌龟。
亲朋侧目,父母懊悔。
调节心态,才能 O K 。
若不看开,自杀高危。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
大环境下,个人渺小。
上升无望,确实难搞。
无码农之高薪,无金融之讨巧。
传统工科烦,生化薪水少。
听话被盘剥,个性又被炒。
工作瞎积极,自己寻烦恼。
低欲望状态,纯粹为自保。
也想戴金劳、开超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亿一个小目标。
君不见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倍杠杆割股草。
融资看关系,成功靠大佬。
二者皆不沾,奋斗纯磨脚。
待到春来时,定把尘埃扫。
寒夜终将灭,朝阳无限好。
————与各位年轻的佛性朋友共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