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太平天国的女性和女官是怎么样的存在?

回答
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农民起义政权,它在社会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其中对女性地位的提升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王朝,太平天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让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

首先,我们来谈谈太平天国的普通女性。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区域,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废除缠足: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显眼的变化之一。太平天国在发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明确规定要废除缠足陋习。这个规定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因为缠足已经成为中国女性的普遍束缚,极大地限制了她们的行动和健康。虽然这一政策的执行程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其意图是解放女性的身体。

婚姻自由: 太平天国提倡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恋爱,但相对而言,女性在选择配偶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禁止拐卖妇女,对于被卖的妇女也有相应的安置措施。

参与生产劳动: 太平天国实行了“分田照人”的原则,男女一律平等分配田地。这意味着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耕种土地的权利和义务。她们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后方维持后勤保障方面,妇女的作用不容忽视。此外,她们也从事纺织、缝纫等各种生产活动。

参与军事行动: 太平天国时期,涌现出许多女性军事组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营”。最初设立女营是为了区分男女,避免男女混杂,但随着战争的需要,许多女性也直接参与了战斗。她们有的成为后勤人员,负责煮饭、运送粮草;有的甚至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成为战场上的一道风景线。著名的女将如苏三娘、胡二娘等,都曾率领部队英勇作战。

受教育权: 太平天国也提倡女性接受教育,虽然这种教育更多的是与宗教信仰和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她们学习《太平天日》、《资政新篇》等文献,接受太平天国的教义。在一些地方,也建立了女学。

接下来,我们重点聊聊太平天国的“女官”。这在中国的官僚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是前所未有的。

女官的产生与职能: 太平天国设立了专门的女官职位,其职能非常多样化。最主要的职能包括:
管理女营: 在最初的阶段,女营主要是为了管理女性,防止她们与男性混杂,维护社会秩序。女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女营的日常生活起居,包括饮食、住宿、劳动等。
监督与教导: 女官也有监督女性劳动和生活,以及进行思想教导的职责。她们负责宣讲太平天国的教义,确保女性不违反太平天国的规定。
管理后勤: 在战争时期,女官还负责管理妇女的生产活动,例如纺织、缝纫,为军队提供衣物和军需品。
审判与管理女犯: 一些女官也参与到司法审判中,处理女性之间的纠纷或者女性犯下的罪行。

女官的等级与选拔: 太平天国在女官的设置上也有一定的等级划分,例如“女尚书”、“女侍卫”等职位。这些女官大多是出身于洪秀全家族的亲戚或亲信,也有一些是能力出众、忠诚度高的普通女性被提拔上来。洪秀全的两个妹妹洪宣娇、洪宣贵就是早期重要的女官。

女官的服饰与待遇: 太平天国的女官和男性官员一样,也有相应的官服和待遇。她们的服饰也与普通女性有所区别,以彰显其身份和地位。

女官的局限性: 尽管太平天国赋予了女性一定的权力,女官制度的建立也体现了其进步性,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
政治参与有限: 大多数女官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女性内部的管理,她们在更高层级的政治决策中几乎没有发言权。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层仍然是男性。
受限于宗教和意识形态: 女官的职责和行为都受到严格的太平天国宗教和意识形态的约束,很多时候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和意识形态的纯洁性。
实施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统治区域有限,且政权本身也充满了动荡,很多改革措施的推行并不彻底,女官制度的实际运作也存在不少问题。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的女性和女官,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她们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她们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女性力量的另一种可能性。虽然她们的努力最终未能改变太平天国灭亡的命运,但她们的形象和事迹,至今仍为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视角。她们的经历,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复杂性与革命性的尝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抱歉年前比较忙,没有时间写回答,我看了一下你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个史料中太平天国的女性名字记载非常的多,但一般都是提及姓名和身份,有故事情节的确没几个,目前有记载的有:

黄二妹:赐谷王家的成员,被天兄指责有妖跟随。

林官妹:黄宣娇的母亲。

胡九妹,谢满妹:分别是卢贤拔和陈宗扬的妻子,但那位是卢妻,哪位是陈妻不知道。她们因于自己的丈夫私下合宿,被杨秀清发现,杨天父下凡降罪四人。胡九妹在48年间就已经出名,那时在《天兄圣旨》中,原来流传于紫荆山的“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被改为了:“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

陈宗扬和自己的妻子合宿,害怕获罪,因此他又想诱奸东殿另一位女官,此事也被杨秀清侦知。根据《金陵杂记》的记载,陈宗扬诱奸的女子是杨秀清的妹妹,用酒灌醉了她成功了,杨秀清愤恨之下还杖责了自己妹妹二百。但是根据《天父下凡诏书》的记载,杨秀清说那女官是个清白之人,陈宗扬没有成功。

陈二妹:天兄下凡教导杨宣娇和陈二妹:“嫂婶要和滩,嫂有不是,婶做着些;婶有不是,嫂做着些”,由此看来,陈二妹可能是萧朝隆或者萧朝贵其他兄弟的妻子。

萧二妹:洪仁达妻子。

黄七妹:身份不知,但和洪仁达,赖桂芳等一起面见天兄,可能也是赐谷王家成员。

李四妹:洪秀全母亲。

吉长妹:吉能才姐姐。

曹大妹:韦昌辉妻子。

杨水娇,谭晚妹,谢晚妹,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女官。定都南京后,天父下凡,诏前三人以及胡九妹四人传达天父圣旨,要求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两大小四人不再佐理天事,而是到天王府或者东王府“享福“。

先娇:可能就是黄宣娇。洪天贵福在诏旨中提到“先娇姑“,可能是黄宣娇已死,所以称先娇,也可能还有一位叫先娇的人。

以上是太平天国自己的文献有记载的女官,这些记载应当是确凿无疑,当然还有一些是清方人员记载的女性,就要谨慎取信了,这些人也有不少,我举几个例子:

丘二嫂:原天地会首领,石达开贵县老乡,太平军刚起事时她带兵加入,后退出。

萧三娘:《盾鼻随闻录》记载她是元帅,说她带兵数百人护卫杨秀清。也有学者认为萧三娘即是苏三娘的讹传。《金陵纪事杂咏》的诗中有注解:“女贼肖(苏)三娘,伪称元帅……”。苏三娘本姓冯,不知和这位萧(肖)三娘是否为一人。

卞三娘:同样《盾鼻随闻录》的记载,卞三娘在武昌建议取道襄阳,北上河南,被杨秀清否决后她带兵离去,不知所终。

女榜眼钟姓,女探花林姓:《盾鼻随闻录》记载太平天国女科考试的两位佼佼者,林姓被征入府三天即自杀。

朱九妹:《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她是湖北人,被掳入东王府,她密谋用砒霜毒死杨秀清失败,被杨秀清处死。不知和上文《天父下凡诏书》的记载是否同一人?看记载《天父下凡诏书》中的朱九妹应当是广西人,而这位朱九妹却是湖北人。

胡大妹,廖大妹,梁晚妹:根据《贼情汇篡》记载,她们分别是太平天国将领梁立泰的母亲,妻子,和妹妹。母亲被封为后四军军帅,妻子在绣锦衙,而妹妹在北王府做贵使。

周老妹:建国以后的广西文史调查团取得的口碑,她跟随石达开参加太平军,后被地主捉回处死。

我大概就写这些吧,我这才翻了翻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前几册就有如此的多女性的记载,后面相信还有,我没有精力把她们都整理出来。如果有兴趣,可以逐一查阅史料。

你的第二个问题我没看太明白,女官如果在王府,一般都是负责王府的文书,侍奉王爷的日常生活等,在天王府中的女性还要负责王府的工程建设,也颇为辛苦。从《天父下凡诏书》看,东王府有一道二院门,二院门以内,全是女性,而男性承宣,六部等都在二院门以外。在天朝的女官所负责的现在未见详细记载,不过太平天国有许多职能机构,比如删书衙,豆腐馆,抬尸馆等等,这些女官可能会在这些机构供职,也可能仅仅管理女馆。当然,天国有事,往往要在各馆征取人力参与作战,建设,农业等,她们也难免其中吧。正如上文提到的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她们原本就参与天国政事,天父下凡则要求她们不再参与朝政,到天王府和东王府“享福”去了。

第三个问题有关史料中的娘子军,我看后面有位引用夏春涛和罗尔纲论文的写的已经挺好了,我补充一点儿吧。

因罗文写的比较早,有关太平天国女军还有几条史料他没有列举,比如李进富供词中说:“在江口打败仗时,用女扮男装打过一次”。萧盛远作《粤匪纪略》记载:“尚有在山腰排列执蓝旗者两股,以千里镜照之,尽系妇女”。张晓秋作《粤匪纪略》则记载了女军的规模:“广西女匪,据闻初有万人,中有千余人能打仗,癸丑夏,曾男装出江宁城助寇,洪逆,杨逆巢中女匪两千余……”。《张继庚遗稿》中也有记载:昨伪丞相传令广西女贼听令出师。

有关太平军女子士兵作战的记载大概就这些,她们在早期金田附近的江口,后来的武昌,镇江,南京都有作战的记录,但也仅限于此了。清代中国汉族妇女往往缠足,能参与作战的一般只有所谓“广西蛮婆”,张晓秋《粤匪纪略》记载能打仗的在南京只有千人,我认为是可信的。而定都南京以后,只有萧盛远记载1860年在淳化镇,《中国陆上之友》报道1856年在镇江看到过太平天国的女子士兵,但是两位的记述中,女兵都没有参加战斗。

总之,参与作战的女兵在太平天国的部队中属于极少数,前期兵力紧张之时,她们难免要参与战斗,而定都南京以后,在作战部队中应该极少出现,偶有动用,可能也是用于守护营盘,不应过多的估计女兵的作用。

第四个问题。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将女子分编设馆。根据《贼情汇篡》的记载,一共编为40军,一军有一个监军和一个女军帅,军帅管卒长,卒长管两司马,两司马管二十五人,一个军帅总共管二十五个卒长,2500人。《贼情汇篡》明确记载女军的军制和太平军不同,女军中没有师帅,旅帅。而张晓秋《粤匪纪略》也记载女军编为40军,但他记载女军中除了军帅,还有女总制,女百长,女指挥,但是张晓秋也明确记载,女军中没有师帅,旅帅。概括的说,女军可能简略了太平军军制中的部分职位,更加扁平化。两者记载差异让我们现在不太可能准确说清女军军制,因为本身太平军军制目前没人说的清楚,如果大家看书仔细一点就会发现,《太平军目》计算的一军人数13125人是个计算错误,但是此书从永安就有,一直到太平军失败,这个错误都没有改正。事实上太平军一军一般只有2500人,而不是13125人,故也有太平军“以2500为10000”的说法。

女馆平日除了负责如锦绣衙等手工业,还要参与背米,抬砖,挖壕沟,抬尸体,等等生产军事活动。也就是借此机会,许多妇女逃出城外,加上粮食危机,太平军刻意赶出大批妇女,天京人数逐步下降。《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仅仅到1854年夏季,女馆人数就从14万人左右下降到了11万。有关女同现象我不了解,但是娈童现象有明确记录。《贼情汇篡》《金陵癸甲新乐府》等等史料对此有记,可以自己翻阅,其中《金陵杂记》记载说:“群贼中有犯鸡奸者,贼目审系用强,则将其人五马分尸……后有指被鸡奸者,遂将该童毒打,必至认诬而后已,从此即未闻有鸡奸之事矣……”。古代女子往往不识字,也难以留下时女馆的生活状态,在男同存在的情况下,女子是否也会出现同性行为?我想需要生理学心理学之类的专家来推测吧。

1855年以后女馆也是存在的。天父准许夫妻团聚的政策,并不是说解散女馆,各回各家,而是以地位,军功等为依据,让官员自己选取或太平军指定给与妻子,没有被分配或者尚未分配的女子还是居住在女馆中。直到1861年,李秀成在给子侄的譈谕中还在强调:“总要分别男归男行,女归女行……”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太平天国的男女隔离制度实行的范围不大。在南京城以外的地区,往往没有实行,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婚丧嫁娶依旧,太平军推行的许多婚丧服饰节假等制度很难推行。即使在1854年,牧师克陛存到芜湖,他记载说芜湖没有男女隔离,人门合家生活在自己的房屋中。可见太平天国的男女隔离制度在城乡之间,各个将领不同的统治地域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最后一个问题史料我记得我已经说过了,如果懒得搜集十八六三三这几部史料,今年凤凰出版社要出版40册本《太平天国史料汇编》。我看过了目录,搜集的非常全面,可以买来作为史料依据。论文我看得不多就不推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农民起义政权,它在社会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其中对女性地位的提升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王朝,太平天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让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首先,我们来谈谈太平天国的普通女性。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区域,妇女的地位.............
  • 回答
    太平天国由洪秀全领导,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最终,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却以悲剧告终,其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猜忌,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这场内讧中,天父杨秀清与天王洪秀全之间的矛盾,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也让人不禁疑问:洪秀全为何要与这位“神经病”般.............
  • 回答
    太平天国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反封建的色彩是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这种反封建性并非简单地指向某个皇帝或者某个朝代,而是触及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根基。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 打破传统的政治等级制度与观念: 废除帝制,创立新政权: 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反封建举措就是推翻了延续.............
  • 回答
    太平天国,这股席卷半个中国的洪流,其兴盛绝非偶然,背后是那个时代无数渴求改变的人们,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了强大的力量。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人投身其中,他们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背后,是一幅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图景。首先,我们得说说当时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对外割地赔款,对内.............
  • 回答
    评价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一位被时代裹挟的改革者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后期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其评价绝非一言蔽之。他是一位怀揣着进步思想和改革抱负的知识分子,试图将西方先进的理念引入中国,但最终却未能挽救这个注定走向失败的政权。对他的评价,需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特质、以及他在太平天国运动.............
  • 回答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但历史学界对它们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普遍高于义和团。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基于对它们历史作用、组织程度、意识形态、以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影响的深入分析。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什么大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对较.............
  • 回答
    要回答僧格林沁在剿灭太平天国过程中是否起了主要作用,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军事态势、各方力量的投入以及僧格林沁本人的贡献。简单来说,僧格林沁在早期和中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收复失地和对太平军进行重大打击方面,但要说他起了“主要”作用,则需要更 nuanced 的理解,因为最终的胜利是许多因素和人物.............
  • 回答
    义和团对太平天国,绝大多数情况下,持一种复杂且矛盾的态度,既有对其反清革命的某种程度的“认同”和“借鉴”,又有对其宗教色彩和某些行为的“警惕”和“批判”。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和历史背景捋顺了。太平天国,那可是比义和团早了几十年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而且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
  • 回答
    提到太平天国,最直接让人联想到的游戏,大概就是那款经典的策略游戏了,虽然名字里没有直接点出“太平天国”,但游戏的大背景,那些耳熟能详的起义地点、人物,以及那些熟悉的武器装备,都将玩家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款游戏在策略性的打磨上非常到位。玩家需要扮演一位将领,从最初积攒势力,招募兵马,到占据城池.............
  • 回答
    关于为何百年以来主流社会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偏于正面,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偏于正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历史上,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然而,从总体趋势来看,尤其是到了20世纪以后,主流社会对太平天国的.............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无疑是两位最耀眼的将星,他们各自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这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政权倾注了全部心血。要衡量他们谁的贡献更大,并非易事,因为他们的职责、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挑战都有所不同。然而,如果深入分析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对太平天国战略的.............
  • 回答
    几十年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主流的叙事确实对太平天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对曾国藩则持批评甚至贬低的看法。这种倾向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意识形态根源。然而,现在社会的主流叙事相比几十年前,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对曾国藩的评价趋于正面和肯定,同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也更加 nuanced(细致.............
  •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作为清廷在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平定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部署,其存在方式和作用可谓是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它们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军团,而是在战局的演变中不断形成、调整甚至覆灭。江南大营:围困金陵的“铜墙铁壁”江南大营最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之后.............
  • 回答
    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大陆的战火连绵,那是一幅怎样触目惊心的图景?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海上传奇、殖民地的枪炮轰鸣相比,太平天国之战,尤其是在陆地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想象一下,当欧洲的战壕里弥漫着火药味,列强们操纵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后膛步枪,训练有素的军队在严密的指挥下推进时,太平军的战场却是一场.............
  •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轰轰烈烈席卷了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其最终的悲剧性结局,是清政府和洪秀全双方责任交织、相互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将责任简单地归咎于任何一方,都难以完全理解这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其最大的“错”在于其根深蒂固的腐败与僵化。统治长达两百多年的满清王朝,早已丧失了最初的进取精.............
  • 回答
    太平天国,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激起巨大波澜的农民起义,它留下的,绝非仅仅是“洪秀全建立天国”这样寥寥几笔的简单概括。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矛盾、既有理想光辉又饱含血腥暴力的复杂图景。想要深入了解它,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去看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一、 起源与信仰:一个异端的宗教运动太平天国.............
  • 回答
    太平天国,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争议重重的一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起义,也不是一场纯粹的宗教狂热,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产物,它既有理想主义的光辉,也暴露了人性深处的黑暗。要说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那得把那些过于脸谱化的标签都撕掉,一点点还原它血肉模糊的真相。出身:一.............
  • 回答
    从您提供的图片来看,这把刀的形制和一些细节,确实很像是太平天国时期流行的兵器。太平天国作为一股重要的农民起义力量,他们的军队在装备上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刀剑的特色,也因为战时生产和物资匮乏,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风格。您手中的这把刀,从整体的线条来看,属于比较常见的“柳叶刀”或者“眉尖刀”的范畴。这种刀身前部.............
  • 回答
    教科书之所以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定性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重要原因”或“原因之一”,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分析和理论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历史条件以及最终走向的根本性判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根本原因”意味着什么。在历史.............
  • 回答
    湘军用买来的枪炮打赢了太平军,这确实是晚清史上一段引人深思的军事变革。很多人会疑惑,太平天国作为当时势力最庞大、一度占据半壁江山的起义军,为何在火器采购上如此被动,最终输给了同样购买了洋枪洋炮的湘军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绝非简单的“没钱”就能概括。太平天国并非完全不买枪炮,但他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