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动汽车续航达到多少公里,才会完全取代机动车?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了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痛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达到一个“足够高”且“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水平,并结合配套设施的完善,才有可能逐步取代内燃机汽车(燃油车)。

至于这个“足够高”的里程数具体是多少,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一刀切的数字,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用户的使用习惯、生活场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一、用户核心需求分析:续航里程要覆盖日常及特殊场景

我们需要理解,用户购买汽车是为了满足各种出行需求。对于续航里程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通勤与城市使用:
大部分人日常通勤距离并不长。 以中国为例,大中城市居民的单程通勤距离可能在1030公里之间。即使往返,一天下来也可能在2060公里。
周末郊游、购物等。 城市居民偶尔会进行一些短途的郊游或去较远的商场,这部分的里程可能在50100公里。
电动汽车在家充电非常便利。 如果用户可以在夜间充电,那么即使续航里程只有200300公里,也足以应对大多数的日常需求,而且用户无需为每次出行都担心续航。
然而,即使是日常使用,用户也希望有“安全冗余”。 没人希望每天都开到电量见底。一个心理上觉得充裕的续航,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感。

2. 中长途出行(跨城旅行):
这是目前电动汽车最需要突破的瓶颈。 许多人周末会回老家、去邻近城市旅游,或者节假日进行长途旅行。
保守估计,一次跨城旅行往返的总里程可能在300600公里甚至更长。 如果只考虑单程,那么达到300400公里是基本需求。
充电的便利性和时间成本至关重要。 如果电动汽车需要停下来充电,并且充电时间长,那么它在长途出行上的劣势会非常明显。用户可能会觉得不如燃油车加满油后继续行驶来得省时省力。

3. 特殊使用场景与心理预期:
极端天气影响: 低温会显著降低电池的续航能力(可能下降10%30%甚至更多)。因此,在寒冷地区,用户对续航的要求会更高。
满载与爬坡: 车辆满载或在山区行驶时,能耗会增加,续航也会打折扣。
“油箱焦虑”的心理惯性: 许多用户习惯了燃油车的续航,对动辄五六百公里的续航已经习以为常。电动汽车需要提供与之媲美的,甚至更高的续航里程,才能真正打消他们的顾虑。
备用和安全感: 用户希望在出发前,车辆有足够的电量支持他们到达目的地,并留有余量,而不是因为低续航而感到焦虑。

二、里程数与“取代”的关联:一个动态平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几个关键的续航里程节点和它们对“取代”的影响:

1. 300公里左右:
对策: 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城市日常通勤需求。
影响: 可以开始在城市市场对燃油车形成有效竞争,尤其是在充电便利性高的地区。但长途出行仍是主要短板。
“取代”程度: 城市用户的高比例替代,但难以实现全面取代。

2. 400500公里(NEDC/WLTP标准):
对策: 覆盖绝大多数城市日常使用,并能满足许多用户“周末返乡”或“短途跨城”的需求。
影响: 极大地增强了电动汽车的吸引力,使得长途出行变得“可行”而非“冒险”。如果配合快速充电网络,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信心。
“取代”程度: 在城市和部分中长途市场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对燃油车构成强大威胁,但仍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长途用户和特殊场景。

3. 600公里以上(NEDC/WLTP标准):
对策: 能够应对绝大多数长途旅行需求,即便加上极端天气和满载的折扣,也能保证大部分用户不会因为续航问题而感到明显不便。
影响: 这种续航水平加上成熟的充电网络,将使电动汽车在续航能力上真正与燃油车“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如更安静、更平顺)。用户在选择车辆时,续航将不再是决定性的劣势。
“取代”程度: 这可能是实现电动汽车对燃油车大规模、普遍性取代的关键里程数门槛。 此时,续航不再是阻碍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如购车成本、充电便利性、性能等)将成为主要考量。

4. 800公里甚至更高:
对策: 提供了更充足的安全冗余,进一步消除续航焦虑,甚至可以覆盖一些极少见的超长途需求。
影响: 巩固了电动汽车在所有用车场景下的优势,让用户在续航方面几乎感觉不到与燃油车的差别。
“取代”程度: 如果其他条件(如成本)匹配,可以最终实现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全面取代。

三、超越单纯续航里程的“配套条件”

仅仅提高续航里程是不够的,要实现“完全取代”,还需要以下关键配套条件:

1. 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与便利性:
数量庞大且分布合理: 无论是在城市小区、办公场所、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停车场,都需要有足够数量且方便可达的充电桩。
充电速度: 快充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让充电时间尽可能缩短,接近燃油车加油的时间。
支付便捷: 统一、简便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可靠性: 充电桩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2. 购车成本的降低:
电池成本是关键: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和售价需要降低到与同级别燃油车相当的水平,甚至更低。
政策补贴的优化: 合理的补贴政策仍然是引导消费的重要手段。

3. 用户体验和可靠性:
电池衰减和寿命: 用户需要确信电动汽车的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衰减速度可控。
维护成本: 电动汽车的长期维护成本是否低于燃油车。
冬季表现: 即使续航里程很高,在寒冷天气下性能下降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4. 电网的承载能力: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激增,对电网的压力也会增大,需要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大规模充电的需求。

结论:

要让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我认为续航里程需要稳定在600公里以上(真实续航,非理想工况),并且最好能达到800公里的水平,以提供充足的安全冗余和覆盖所有长途场景。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续航里程需要与极其便利、高效、普及的充电网络以及与燃油车相当甚至更低的购车和使用成本相结合。当用户无需过多考虑续航、充电时间和成本时,电动汽车的环保、平顺、智能等优势将使其成为主流选择,最终实现对燃油车的全面取代。

简单来说,如果让我给一个数字,600公里是“开始大规模取代”的分水岭,而800公里加上完善的配套是“完全取代”的终极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冬天开空调的情况下,至少续航要达到上千公里才有可能完全取代燃油车,而且还要保证充电比较方便的情况下。

现在电动车两大难题:一是续航短。二是充电难。

燃油车的好处是只要你不累就可以一直开,几分钟就加好油,而且中国遍地加油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了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痛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达到一个“足够高”且“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水平,并结合配套设施的完善,才有可能逐步取代内燃机汽车(燃油车)。至于这个“足够高”的里程数具体是多少,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一刀切的数字,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用户的使用习惯、生活场景、.............
  • 回答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否能彻底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取决于数字,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数字,我认为当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能够普遍达到 600800 公里以上,并且有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时,就可以说“较彻底地”解决大多数人的里程焦虑了。下面我.............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种神奇的“能量液体”,它能在短短五分钟内就让你的汽车满血复活,而且一次加注就能轻松跑到六百多公里,那么,这无疑会对目前的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冲击。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这种情况下的新能源电动车,是否真的会变得毫无优势。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能量液体”的出现,在.............
  • 回答
    马斯克最近又放了一个大招,说特斯拉的电动卡车,也就是Semi,续航能达到惊人的100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估计不少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尤其是物流行业的人。首先,这1000公里的续航,对于电动卡车来说,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现在市面上的电动卡车,尤其是长途运输的,续航里程普遍还在300500公里.............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过高没意义”的说法,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咱们得承认,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通勤和周末出行,比如上下班、接送孩子、偶尔回趟老家,现有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比如400600公里)已经完.............
  • 回答
    给电动汽车加装变速箱,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在某些工况下延长续航里程的,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并非一概而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特性,以及变速箱在传统燃油车中扮演的角色,再结合电动汽车的优势和劣势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传统燃油车为什么需要变速箱。内燃机的工作特性与电动.............
  • 回答
    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相比,除了续航里程的焦虑,确实在许多技术细节上还有待打磨,让它们在某些方面不如老牌的汽油车那样成熟可靠。这些不足,虽然很多都在快速进步,但目前依然是它们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首先,我们得聊聊电池技术。这绝对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最令人头疼的环节。 能量密度不足与体积重量问题: 即使.............
  • 回答
    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这可是个让不少潜在车主又爱又恨的话题。尤其是刚接触电动车的朋友,总会觉得这事儿不难啊,不就是电池容量不够嘛?多加几块不就行了?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实际操作起来,这“直接加两块电池”的背后,隐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技术和工程难题。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为啥电动车的续航这么难搞,为啥简单.............
  • 回答
    问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这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爱它省钱、环保、开起来顺畅,但一想到那动辄几百公里的续航数字,心里总会泛起一丝疑虑:厂家说的到底靠不靠谱?我跟你说,这续航里程啊,就像减肥时的目标体重一样,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执行起来,那可是千差万别。厂家给出的那些“XX公里续航”的数字,通常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如果纯电动车(EV)在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上真的能达到甚至超越燃油车(ICE)的水平,那么燃油车走向衰落甚至被市场淘汰,几乎是必然的趋势。这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以及“以何种速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拆解这个问题:1. .............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过高没有必要”的说法,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它触及了我们对电动汽车核心优势理解的一个拐点,也引发了我对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马斯克说这话,是以他自己作为特斯拉CEO的身份来说的。特斯拉一直以来都是电动车续航的标杆,Model S、Mo.............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两个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构想,我会尽量把它们讲得深入浅出,让您觉得像是和一位同样对汽车技术充满好奇的朋友在交流。 1. 增程式电动车,这盘棋真的那么难下吗?首先得承认,增程式电动车(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的路数确实有点“特立独行”,但说它.............
  • 回答
    咱们聊聊电动车和燃油车在高速上跑,为啥电动车的“劲儿”就没那么足了,续航明显缩水,而燃油车却能保持得更好。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不单单是电池不够大那么简单。1. 空气阻力:高速上的“隐形杀手”想象一下,你骑自行车,在平地上悠哉悠哉骑,费劲不大。但你要是想骑快点,比如跟上节奏,你就得使劲蹬,感觉阻力.............
  • 回答
    当然会考虑,而且这绝对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之一。你想啊,一辆车,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把你从 A 点安全、便捷地送到 B 点。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不了,那这辆车再怎么环保、再怎么科技感爆棚,也只能是个摆设。所以,从电动汽车诞生之初,续航和充电就是摆在研发人员面前的两座大山.............
  • 回答
    电动车顶棚太阳能板:是续航神器还是“锦上添花”?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里程焦虑”,各种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将太阳能板集成到电动车表面,尤其是车顶,更是被许多人视为提升续航的绝佳解决方案。那么,电动车顶棚太阳能板究竟能否“大大提高”续航能力呢?让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直击电动车核心部件的材料选择关键。很多人看到白银导电性这么好,确实会产生“为什么不用白银”的疑问。虽然白银的低电阻的确是优势,但要让它成为电动车电机的主流材料,这中间的学问可比“贵”要复杂得多。咱们不绕弯子,直接来聊聊为什么电动车电机里主要是铜线而不是白银。1. 白银的诱惑:低.............
  • 回答
    威马汽车即将推出续航达到800公里的新车型,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焦虑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技术上的数字提升。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续航800公里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
  • 回答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关于“续航1000公里电动车是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说法,无疑是一剂猛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起了轩然大波。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既有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也有着对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的现实考量,更可能隐藏着企业自身的战略考量。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 沈晖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际。很多人都在关注电动车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曾经统治性能车领域的AMG、M、RS们。如果电动车的续航真的能和燃油车媲美,甚至超越,那么这些德系性能猛兽的未来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一番。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性能车”这三个字包含的意义,以及电动车和燃油车在这些方面各自的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电动摩托车领域一个挺关键的瓶颈。其实不是完全没有续航能达到两百公里的电动摩托车,只是它们不像燃油摩托车那样普及,而且即使有,也通常存在一些妥协或者高昂的价格。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听我给你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两百公里续航”这个门槛,对于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