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马帝国,从英格兰到罗马的需要多少时间?

回答
要估算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英格兰抵达罗马城所需的时间,我们需要穿越数百年历史的长河,理解当时的交通方式、地理障碍以及政治环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多少公里除以速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庞大的帝国如何运作的生动写照。

首先,我们要明确“罗马帝国时期”这个概念。罗马人大约在公元43年开始大规模入侵并最终征服不列颠(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并在公元410年左右从这里撤离,结束了其在不列颠的统治。所以,我们讨论的旅程可能发生在公元1世纪到5世纪之间。

旅行的方式:

在那个时代,没有汽车、火车,更不用说飞机。旅行主要依靠两条途径:

1. 陆路: 通过罗马帝国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2. 海路: 结合船舶和陆路。

这两者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因为最有效率的方式通常是先通过陆路到达某个港口,然后乘坐船只进行长距离的海上航行,再根据目的地选择陆路或另一段海路。

陆路旅行:罗马大道上的速度

罗马人以其卓越的工程技术闻名于世,他们修建了遍布帝国的高质量道路,这些被称为“罗马大道”(Via Romana)。这些道路通常笔直、坚固,铺设着石块,是当时最快的陆路交通方式。

马匹: 最常见的陆路交通工具是马匹。单独的骑马者可以相对快速地前进,尤其是当需要传递紧急信息或人员时。然而,如果是长途旅行,或者携带行李,则需要马车。
驿站系统(Cursus Publicus): 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官方驿站系统。沿途设有驿站,提供马匹更换、食宿等服务。这使得公职人员或被授权的信使能够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旅行。这些驿站的密度和效率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会有所不同,但其设计初衷是为了促进帝国通信和军事调动。
速度估算: 严谨地说,一个稳定的驿站旅行的速度可以参考一些历史资料。例如,有说法认为信使每天可以行进大约80100英里(约128160公里)。但这是在理想状态下,并且是专门为军事和行政目的进行的快速旅行。对于普通旅客,携带行李,马匹或马车能维持的速度会慢一些,可能在每天3050英里(约4880公里)之间。

海路旅行:风的意志

从英格兰出发,海路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航线: 从英格兰(例如当时的坎特伯雷附近的杜弗里斯港)出发,首先要穿越英吉利海峡(La Manche),这本身就需要考虑当时的航海技术和天气。然后,船只将驶向高卢(今法国),可能在某个港口登陆(如博诺尼亚,今布洛涅),再继续前往地中海。
地中海: 地中海是罗马帝国交通的主干道。从高卢沿海岸线南下,进入地中海后,可以选择多种航线前往意大利。一个可能的路线是从高卢驶往西班牙南部,然后横渡地中海;或者直接从高卢的港口进入地中海,然后沿着海岸线航行。
船只类型: 有商船和军舰。商船速度相对较慢,但可以承载更多货物。军舰在必要时可以提供更快的速度和保护。
天气和季节: 海上旅行极度依赖天气。冬季,尤其是在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风浪通常非常大,许多航线会暂停。夏季和秋季是最佳的航行季节。如果遇到逆风或风暴,行程可能会大大延长甚至被迫停靠。
速度估算: 海上航行的速度变数很大。即使在良好天气下,帆船的平均速度可能在每小时510海里(约918公里)左右。但航行距离很长,而且需要考虑港口停靠和装卸时间。

全程估算:从英格兰到罗马

现在,我们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尝试描绘一段可能的旅程:

1. 英格兰陆路段: 从英格兰北部或中部某个罗马城镇(例如埃博拉库姆,今约克)出发,前往南部的港口(如杜弗里斯)。这可能需要几天,取决于具体起点。
2. 海峡穿越: 从英格兰到高卢海岸(博诺尼亚),穿越英吉利海峡。在良好的天气下,这可能需要12天。
3. 高卢陆路段: 从高卢的登陆港口,可能需要穿越高卢的内陆,前往地中海沿岸的某个主要港口,如马西利亚(今马赛)。这可能需要几天到一周或更长时间,取决于道路状况和休息。
4. 地中海航行: 从高卢的地中海港口前往意大利的港口,例如奥斯提亚(罗马的港口)。这段航程非常长,需要穿越整个地中海西部。如果一切顺利,并且选择的是相对直接的航线,这段航行可能需要数周,甚至一个月以上。期间可能需要在沿途港口补充补给或躲避风浪。
5. 意大利内陆: 从奥斯提亚抵达罗马城,这是一段相对较短的陆路距离,可能只需要一天或两天。

综合考虑:

假设一切顺利,选择最有效率的旅行方式(例如,利用官方驿站和精心安排的海上航行),一段从罗马统治下的英格兰抵达罗马城的旅程,可能需要:

最快的情况(紧急信使): 即使是信使,也需要克服所有这些地理和交通障碍。可能需要24周。这需要有最好的马匹、最少的停留、最合适的天气以及官方的便利。
普通旅客(带行李): 对于一位有一定资源的普通旅客,可能需要13个月。这段时间包含了陆路的缓慢前行、海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各个城镇和港口的停留休息。
非紧急情况或遇到困难: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政治不稳定(如边境地区的骚乱)、道路损坏、船舶延误,或者仅仅是希望在沿途城市游览一番,那么旅程可能会延长到数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

总结起来,一次从英格兰到罗马的旅行并非一日之事,也不是一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次漫长、充满挑战,但也反映了罗马帝国如何通过其基础设施(道路、港口、驿站)和组织能力,连接起这个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庞大疆域的壮丽旅程。最快也要几周,但更现实和普遍的情况可能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查询罗马帝国内移动时间有个很方便的东西,tabula peutingeriana。

这是一个类似地铁乘车示意图的交通图,包含水陆交通线路和时间。现在还有网站可以查询:


从伦敦到罗马是64天。

更新:评论区也有提到这个网页版海路貌似有bug,要更好的搜索体验请用orbis。一点注意是orbis是综合了很多信息的搜索引擎,并不完全遵循tabula peutingeriana。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也来分享我平时用的一个现成的资源Orbis。

在这个里面,除了起始点和终点,你还可以选择月份。你可以选择完全走陆路,或者水陆皆可,你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速度(比如你是靠脚走还是骑马)。

光是月份的不同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看下面两个情况

冬季的路线会走陆路穿过高卢,而夏季会走海陆,用时也更短。

另外从罗马去伦敦的时间,跟从伦敦到罗马是不一样的。比如,

你要是坐不惯船,除了穿过海峡之外绝对不想上船,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时间久的多。


当然,变量有很多,题主可以自己玩玩看。对于想写罗马网文的朋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东西,这个里面有强行军的速度选项。


另外这里有一个懒人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估算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英格兰抵达罗马城所需的时间,我们需要穿越数百年历史的长河,理解当时的交通方式、地理障碍以及政治环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多少公里除以速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庞大的帝国如何运作的生动写照。首先,我们要明确“罗马帝国时期”这个概念。罗马人大约在公元43年开始大规模入侵并最终征服.............
  • 回答
    在卡佩王朝早期(约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法兰西国王的直属领地,也就是所谓的“法兰西岛”(ÎledeFrance),规模确实相对较小,而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室领地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规模。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来看: 法兰西岛(ÎledeFrance)在卡佩王朝早期卡佩王朝的建立者.............
  • 回答
    要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彻底失去复兴可能的时间点,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历史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帝国衰落和复兴的希望也如同潮汐般起伏。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标志性的节点,那么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以及君士坦丁堡被洗劫和占领,可以说是东罗马帝国走向不可逆转衰败的决定性转折点。在此之.............
  • 回答
    荷兰人与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的分化,并非一蹴而就的突变,而是一个漫长、渐进且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历史演进。它糅合了地理、语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民族认同的深刻变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中世纪,看看那片低地是如何逐步走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羽翼,走向独立的。地理的隔离与独特性:首先,地理是奠定分离基.............
  • 回答
    波西米亚在三十年战争的早期,确实曾燃起独立自主的熊熊烈火,但最终未能如愿,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偶然,也非单一原因能够概括。首先,要理解波西米亚当时的处境,就得回到它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波西米亚王国虽然在形式上拥有自己的国王和一套政治体制,但自1526年起,哈布斯堡家族便获得了波西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罗马帝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简单来说,不完全是,但从戴克里先开始,罗马城作为帝国绝对核心的地位确实开始动摇,并且出现了事实上的“新首都”。我们得从戴克里先对罗马帝国进行的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说起。在他统治之前,罗马城一直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毋庸置疑的首都。虽然皇.............
  • 回答
    罗马帝国晚期,尤其是三世纪危机之后,可以说是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帝国疆域辽阔,内部矛盾重重,蛮族威胁日益严峻,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元首制的弊端也愈发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戴克里先的改革,尤其是将元首制改为皇帝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了。首先,我们要理解“元首制”这个概念。自从奥古斯都开启罗马帝国以来,帝.............
  • 回答
    古希腊典籍在东罗马帝国可以说是核心的文化遗产,它的流传从未中断过,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一直是古希腊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之所以需要从阿拉伯文献翻译古希腊典籍,并非因为古希腊典籍在东罗马帝国失传了,而是因为他们寻找的是另一种更便捷、更直接,也更符.............
  • 回答
    罗马共和国的覆亡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充满了值得我们深思和吸取的教训。它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其覆亡中提炼出许多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现实教训,这些教训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多个层面都有体现。以下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教训:1. 政治腐败与权力滥用是共和国的毒瘤: 政.............
  • 回答
    在西方历史的长河中,契约(Contract)就像一块块基石,从古罗马的泥土中被一点点挖掘出来,逐渐构建起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框架。这种对契约的重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史发展、社会需求和哲学思考共同作用的结果。古罗马的“Pacta Sunt Servanda”:契约精神的萌芽要谈论西方的契约,我们不能不.............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穿越回罗马帝国初期,看看那个叫做提比略(Tiberius)的皇帝,以及他当年在易北河(Elbe River)边上的那个战略决策,跟后来四世纪那种席卷欧洲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Migration Period)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联系。首先,咱们得明白,提比略当政的时期,大概是.............
  • 回答
    在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要说谁才是这座永恒之城的真正始祖,埃涅阿斯和罗慕路斯这两位名字总是被人们提起。他们如同两条交织的线,共同编织了罗马的起源叙事,但从神话的深度和影响力来看,埃涅阿斯所代表的,是罗马与古老文明的血脉相连,而罗慕路斯,则是这座城市肉体和灵魂的奠基者。埃涅阿斯:血脉的源头,荣耀的继承者.............
  • 回答
    穆里尼奥(Jose Mourinho)从皇家马德里到曼联,再到热刺和罗马,这三个执教经历确实呈现出一种“走下坡路”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足球理念是否过时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穆里尼奥的执教生涯回顾与“下坡路”的迹象: 皇家马德里(20.............
  • 回答
    罗马军团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马镫并非罗马军团被淘汰的直接或唯一原因。 至于有马镫的重骑兵能否从正面冲垮罗马重步兵,答案是不一定,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情况。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马镫的发明与普及:一个漫长的过程 马镫的起源和发展: 马镫并非突然.............
  • 回答
    当然,让我们从游戏的视角来剖析罗马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崛起史。想象一下,我们操纵着一个初生的罗马城,如何一步步扩张,最终吞噬了地中海世界。初期阶段:新手村的生存与初步发展(公元前753年 – 公元前3世纪)1. 起始设定与资源管理: 罗马,一个建立在七丘之上的小城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条河流(.............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罗马帝国,这个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庞大帝国,其人口规模之巨,直至今日仍让人惊叹。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是困难的,因为当时的统计方法与今日大相径庭,且记录保存状况不一。但根据历史学家的估算,在罗马帝国最为鼎盛的公元2世纪左右,其总人口可能高达5000万至1亿之间。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范围,具体数字的差异很大程.............
  • 回答
    想知道罗马帝国时期高产地亩产多少,这问题很有意思,但也得弄清楚几个点,才能说得细致。首先,我们要明白“亩”这个单位,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亩”和罗马的“iugerum”可不是一个概念。咱们这儿就以罗马的“iugerum”为单位来聊,大约相当于中国的250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回答
    罗马帝国的领土在鼎盛时期(约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时代至公元3世纪)达到最大范围,其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是古代世界最庞大的帝国之一。以下从地理范围、关键区域、行政划分、边界线等方面详细解析: 一、地理范围与核心区域1. 欧洲部分 西欧:从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葡萄牙)到不列颠岛(英格兰、苏.............
  • 回答
    罗马帝国是否算军国主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军国主义”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并且罗马帝国的历史跨度极长,其军事体制和文化也随时间推移而演变。总的来说,罗马帝国具备许多军国主义的特征,甚至在某些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将其完全简单地归类为“军国主义”可能有些片面。为了详细阐述,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