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今后的育儿市场会变得越来越产业化。生娃,养娃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相当于一个服务业产业链的上游。
接送孩子钟点工是这个产业链的下游。尤其是三胎,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带娃已经不可能走粗放模式,在大城市的人都是想稳住自己地位的,不愿意当底层的卷王,那自然不可能允许在养娃过程中有半点疏忽。
以前那种三四胎粗放养娃的方法是有违后代继续当仌的理念的,粗放养娃只会是培养新的底层,那么,养娃就需要标准化,工业化。
生出来,各种可以用钱外包的事情,一律外包,自己也没有时间带也没有精力带,交给专业的人来分摊就好。这也是说明了大城市的养娃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目前社会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生育。注意,我说的是社会的生产模式不适合生育了,困难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人又是越来越懒的,却又越来越焦虑,生怕一步走错,于是只能走集约化标准化模式,生娃出来后,有一套相对应的看护服务,送餐服务,陪玩服务,早教服务…父母只需要每天抽空陪小孩讲几句话,晚上和小孩一起睡觉就可以了,其余麻烦事全部交出去。
这种模式的尽头,就是家庭概念的瓦解,以后养娃会演变成家长出钱,由育儿公司进行养娃,带小孩,家长不用操心,安心上班即可。
准备去上海创业,产品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滴滴接娃”。
产品直接照抄……划掉,致敬滴滴,一手对接接娃钟点工,一手接入父母。
钟点工注册要求上传个人身份证、照片等基本信息、健康证明、无犯罪证明。为了安全起见还可以提高一些门槛,比如得本地人。
家长注册时填写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孩子学校地址、班级等情况。
需要接娃时,家长在APP或小程序发出订单,多个家长还可以发出拼单,标注起点和终点、路线,接到和送达的具体时间,有必要的话还能选择钟点工性别。
接娃工抢单后,佩戴不可拆卸自带录音、摄像、卫星定位的智能手环上岗,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看接娃过程,出现偏离路线等情况手环直接鸣笛报警,增加安全系数。
订单完成后,家长通过平台付款,并对钟点工进行评价,评分低的钟点工逐渐减少派单次数,直至封号。
slogan就叫“让天下没有难接的娃”。
运营策略也想好了,前期价格一定要低,抽成要少,甚至还可以给钟点工补贴,先把上海其他同行全部干碎,再给家长涨价,增加对钟点工的抽成。
现在只要第一笔风险投资到位,我立马去买高铁票。(手动狗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