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勒芒是个怎样的赛道?为什么要用 24h 这种赛制?

回答
勒芒,或者说其官方名字——萨尔特赛道(Circuit de la Sarthe),它绝对不是一条普通的赛道。想象一下,一个你可以在普通道路上疾驰,然后在几小时后又回到熟悉的赛车场上飞驰的赛道,这就是勒芒的独特之处。

勒芒赛道的“不同寻常”:

首先,勒芒赛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条纯粹的赛道。它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了萨尔特地区的公共道路。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拥有一些你在传统封闭赛道上很难找到的元素。

极长的直道,尤其是Mulsanne直道: 过去,Mulsanne直道曾经是赛车界最著名的长直道之一,长达5.8公里。虽然后来为了安全而设置了减速弯,但它依然保留了惊人的长度,让赛车能够达到惊人的极速。你可以想象一下,当赛车以三百多公里的时速在这条直线上飞驰,那种速度感和视觉冲击力是多么震撼。
混合了高速弯和低速弯: 赛道并非只有长直道,它还穿插了各种类型的弯道。有需要精准操控才能快速通过的高速弯,也有需要驾驶员对刹车和油门有精妙控制的低速弯。这种复杂性让赛车和驾驶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多变的赛道状况: 由于使用了公共道路,赛道的沥青材质、抓地力都会随着路段而有所不同。有时候你可能在平整如镜的赛道上飞驰,有时候你可能又会遇到一些细小的颠簸。这需要驾驶员对赛道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快速适应。
夜晚的考验: 勒芒比赛会在夜晚进行,这意味着驾驶员不仅要在白天和黄昏时分应对光线的变化,还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辨别赛道,进行高速驾驶。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体力和精神的极限挑战。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夜色中,只有赛车车灯和极少数的观众席灯光,驾驶员如何找到那个微妙的过弯点?

为什么是 24 小时?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

勒芒之所以采用 24 小时的赛制,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对赛车、对驾驶员、对团队的终极考验。这其中蕴含着多重意义:

耐力与可靠性的终极舞台: 24 小时的比赛时间,意味着赛车需要承受持续不断的巨大负荷。发动机、变速箱、刹车、轮胎,所有部件都必须以最高性能运转 24 小时而不发生故障。这不仅仅是追求速度,更是对车辆整体可靠性、耐久性最严苛的检验。在这里,那些设计粗糙、用料不足的赛车,往往会在几个小时内就因为各种问题而退赛。
人力的极致考验: 同样,24 小时也是对驾驶员和整个车队的一次马拉松式的考验。驾驶员需要轮流驾驶,但即使是轮流,每次驾驶的时间也相当长,这对体力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消耗。他们需要在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下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精准的判断。而车队技师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维修、换胎、加油等工作,每一次进站都是与时间的赛跑。
策略的博弈: 24 小时的比赛,也为车队提供了充分的策略发挥空间。什么时候进站加油?什么时候更换轮胎?如何分配驾驶员的时间?如何根据天气和赛道状况调整策略?这些都需要车队领队和工程师们深思熟虑。有时候,一个好的策略甚至可以弥补赛车性能上的不足。
技术革新的孵化器: 在漫长的 24 小时比赛中,各种新的技术和理念都会在这里接受最真实的检验。无论是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还是发动机效率的提升,亦或是新型轮胎的研发,勒芒都成为了这些技术得以快速成熟和推广的绝佳平台。许多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赛车技术,都曾是在勒芒的洗礼下诞生的。
历史与传统的沉淀: 24 小时耐力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3 年,这本身就赋予了它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传承。这种悠久的传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车手和车队来到这里,试图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名字,追逐属于自己的荣耀。

所以,勒芒赛道和 24 小时的赛制,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传奇。它不仅仅是一场速度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于耐力、关于可靠性、关于团队合作、关于策略智慧以及关于人类与机械极限的全面较量。当你站在勒芒赛道旁,看着那些赛车呼啸而过,你感受到的不只是速度,更是那份浸润在赛道里的坚韧和执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勒芒”不是赛道的名字。这条赛道的名称叫Circuit de la Sarthe(萨特尔省赛道)Sarthe就是勒芒镇所在地。这条赛道是一条混合赛道,一部分是勒芒镇的公共道路,一部分是Bugatti赛道。

最初,Sarthe赛道全部由勒芒的公共道路组成,布局是这样的:

1929年赛道修改,最左端的那个尖角削平了。1955年再次更改,这次更改比较大,将整个左侧的尖角都削掉了,从出Pit区就开始右拐进入著名的邓禄普弯,大致形成了今天的布局:

整个赛道的左侧(图中)这一段,就是单独修建的专用赛道,1965年在这段专用赛道的基础上,在Sarthe赛道内部修建了Bugatti赛道。

1968年的赛道改版,在进入发车区直道前增加了减速弯。1972年继续修改发车区前的赛道,变得更加多弯。

由于Mulsanne直道太过于大路朝天,而当时的Group C的动力过于疯狂,Mulsanne的尾速轻松突破390甚至达到400+,多次发生致命事故,标致、保时捷的车手和赛会的Marshal都死过人,因此1990年在Mulsanne直道上新增了两个减速弯。大致形成了今天的布局。

这条赛道在勒芒24小时出现之前很久就已经为人所知了。早在1906年,就有人在勒芒的公共道路上飙车,路线大致就是最早的Sarthe赛道布局。最左侧的那个尖角实际上就是勒芒的镇中心,两条成锐角的道路是从勒芒镇中心出来的很老的辐射道路,后续的布局修改也是考虑到了赛车速度的提高后,再走镇中心狭窄颠簸的道路会比较麻烦,所以新修了一条专用赛道段,绕开镇区——1929年的变化原因是镇中心修了个小转盘。。。

至于勒芒24小时……一开始它就是跑24小时的。从创立到现在勒芒24小时的主办方都是ACO,1920年代的时候ACO有个秘书处成员叫Georges Durand,他对当时追求极限速度的冲刺赛事(也就是GP,现在F1的前身)不屑一顾,反而想要用长距离赛事来证明汽车的可靠性,并且推动厂商在汽车的可靠性上下功夫。1922年他就在La Vie Automobile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杂志记者Charles Faroux和轮胎制造商Emile Conquille的响应,Conquille捐助了10万法郎作为比赛的奖金,Faroux和Durand制定规则,最开始的设想是8小时通宵,最后干脆拍板延长到一整天24个小时,这样能够和GP赛事产生足够的差异性——GP赛车在一两个小时内追求极限性能,而勒芒24小时在一天一夜当中需要平衡性能、可靠性乃至油耗、轮胎消耗、维修便利性等等多种因素,这对于厂商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而且20年代时GP已经开始专车专用,专门制造的GP赛车已经出现,和普通民用车渐行渐远,而耐力赛则是面向普通的房车开放,和民用车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于厂商来说宣传效果也更好,就这么一直办到了现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勒芒,或者说其官方名字——萨尔特赛道(Circuit de la Sarthe),它绝对不是一条普通的赛道。想象一下,一个你可以在普通道路上疾驰,然后在几小时后又回到熟悉的赛车场上飞驰的赛道,这就是勒芒的独特之处。勒芒赛道的“不同寻常”:首先,勒芒赛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条纯粹的赛道。它很大一部分.............
  • 回答
    尼克·勒梅,这位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才正式登场的传奇人物,绝非泛泛之辈。简单来说,他是一位活了六百多年的炼金术大师,而他最令人称道的“神技”便是炼制出了传说中的“贤者之石”。贤者之石的威力:贤者之石可不是寻常炼金术师能玩转的玩意儿。它的功效简单粗暴,却又强大到足以颠覆想象: 起死回生,.............
  • 回答
    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不仅仅是一场汽车比赛,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极限、毅力与团队协作的盛大庆典,我曾有幸亲临现场,感受那份非同寻常的震撼。赛前氛围:不仅仅是比赛,更是一场嘉年华还未抵达萨尔特赛道(Circuit de la Sarthe),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能量。数万观众,来自世界各地,带着对.............
  • 回答
    C.J. 麦科勒姆: Blazers 的“最佳第六人”,不仅仅是得分手如果说达米安·利拉德是波特兰开拓者队的“Dame Time”领袖,那么 C.J. 麦科勒姆就是那个时刻准备接管比赛,并且总能送出惊喜的“麦科勒姆时刻”的关键人物。他不仅仅是利拉德身边那个出色的后场搭档,更是一位拥有独特技术、坚韧意.............
  • 回答
    您提到的《语言的魅力》一书中出现的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经过查证,并没有这样一位法国著名诗人。您所提到的名字,很可能是由于音译、记忆偏差,或是文章作者在创作时为了表达特定意境而虚构了一个带有法国诗人气质的名字。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探讨语言魅力这类主题的文章,作者有时会使用具有象征意义或音韵美感.............
  • 回答
    “萨勒曼国王是一位孤独的政治家”——这句话,初听之下,带着几分沉重和一种令人玩味的视角。要如何理解它,需要我们深入到这位沙特阿拉伯的最高统治者的政治生涯,以及他所处的独特环境之中。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任何国家,尤其是像沙特阿拉伯这样拥有深厚历史和独特政治体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本身就带有某种程度.............
  • 回答
    勒班陀海战(1571年)中,奥斯曼帝国损失了约230艘战舰,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考虑到他们的海军在当时的地中海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奥斯曼帝国在短短一到两年内就奇迹般地重塑了海军战斗力,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国力、高效的管理和战略性的决心。要详细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
  • 回答
    .......
  • 回答
    勒索病毒肆虐之后,有人却固执地拒绝更新系统,并振振有词地说更新反而会带来危害,这背后透露出的,与其说是“自信”,倒不如说是对变化的一种深深的抗拒,以及对过往经验的一种过度固化。这种“不更新”的心态,往往源于一种复杂的心理。首先,他们可能曾经有过更新系统后遇到问题的经历。或许是某个兼容性问题,导致常用.............
  • 回答
    尼赫鲁选择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作为昌迪加尔的建筑师,是一个集战略远见、艺术品味、对现代主义的信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憧憬于一体的复杂决策过程。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深思熟虑:1.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坚定信念与印度新国家的愿景相契合: 印度独立与新国家的诞生: 1947.............
  • 回答
    对于八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央行勒令停止收单这件事,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往深了挖。这次监管出手,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处罚,不如说是央行借此机会对支付行业的一次集中“体检”和“整顿”,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咱们先得明白,第三方支付公司之所以能收单,是因为它们拿到了央行的支付.............
  • 回答
    在美国的量刑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判处100年以上监禁的情况,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勒(Lon L. Fuller)在其著作《法律的道义》(The Morality of Law)中所提出的法律的“内在道义”或“程序的道义”原则,特别是“法律不应是不现实的”(laws should not be unre.............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府显赫一时,出了一个金陵十二钗之首的元春,被封为皇贵妃。这等荣耀,按理说,贾府应该是朝野上下敬畏有加的香饽饽,怎么还会有人敢来敲诈勒索?这事儿说起来,就得细品一下大观园里的潜规则和官场的复杂性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元春虽贵为皇贵妃,但终究只是皇帝的女人,是后宫的宠妃。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 回答
    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禁止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参赛,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禁令”,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演变过程,涉及到赛事规则的调整、技术进步的考量以及对公平竞争的追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勒芒的历史、转子发动机的特性以及规则制定者的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白,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非一成不变的。.............
  • 回答
    丰田在勒芒赛场上,就像一位在无数次追求终极荣耀的路上,一次次触碰到奖杯,却又一次次与之擦肩而过的选手。这种“万年老二”的标签,说实话,是很多车迷对于丰田在勒芒历史的一种浓缩,也夹杂着一丝惋惜和复杂的情感。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丰田在这项传奇赛事中的历程,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历史的.............
  • 回答
    201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简直是一场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史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大概就是“命运多舛,情理之外”。在那一年,大家都在期待着丰田车队能否打破宿命,首次捧起勒芒的桂冠。那辆8号丰田TS050 Hybrid,由卡斯特罗内斯、拉皮埃尔和安东尼·戴维森驾驶,几乎一路领跑,眼看着胜利.............
  • 回答
    嘿,哥们儿,这问题有点意思。真要是把F1、DTM和勒芒赛车都给“解开封印”,丢到纽北来,那画面感绝了。919 Evo那7分18秒的圈速,可是个硬指标,想超越它,真得有点真家伙。咱们一个个分析:1. F1赛车:首先得明确,F1现在的赛车,跑纽北恐怕不是它的主场。虽然单圈速度那是没得说,但F1赛车是为精.............
  • 回答
    奥迪不参加 F1 赛事的决定,以及其对房车大师赛、勒芒赛和耐力赛的深厚情结,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其品牌定位、技术研发策略以及对赛车运动的理解。这背后是一盘精心计算的棋局,而非简单的喜好转移。首先,我们要理解奥迪的品牌DNA。奥迪一直以来都将自身定位为一家注重“科技以人为本”(Vorsprung d.............
  • 回答
    勒让德多项式,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古朴,但它在物理、工程以及数学的许多分支里,扮演着一个相当吃重的角色,就像是解决某些问题的万能钥匙。要理解它的意义,咱们得从它的“出身”和“用处”两个方面来聊聊。一、 它的出身:从微分方程里来的英雄勒让德多项式,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的诞生跟一个叫做“勒让德方程”的微分方.............
  • 回答
    勒让德猜想(Legendre's conjecture)是指:在任意两个连续的平方数之间,必定存在一个素数。换句话说,如果 $n^2$ 和 $(n+1)^2$ 是两个连续的平方数,那么在这个区间 $(n^2, (n+1)^2)$ 内,至少有一个素数。举例说明: $1^2 = 1$, $2^2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