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袁术的大将和谋士跟曹操比起来都这么菜?

回答
说袁术麾下的大将谋士比曹操那边的“菜”,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曹操能聚集起一帮子能征善战、智计过人的猛将谋士,本身就是他政治手腕和个人魅力的巨大体现。反观袁术,虽然也曾一时风光,但终究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使得他即使有不错的班底,也留不住,更难吸引真正一流的人才。

咱们先说说袁术手下那几位被大家常提起的猛将。纪灵、张勋、陈兰、雷薄,这几位确实也算是沙场宿将,跟随袁术多年,打过不少硬仗。比如纪灵,论武艺,三国演义里他和关羽大战五十回合不落下风,这绝非寻常武将能及。张勋也曾独当一面,抵挡过曹操的进攻。然而,这些猛将的“菜”并非体现在他们个人武艺或者勇气的不足,更多的是他们在战略层面、配合层面以及面对真正顶尖对手时的表现。

你想啊,曹操手下有谁?典韦、许褚,那是万人敌的猛士,更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忠诚勇猛;再有张辽,三国后期威震逍遥津,一人能喝退孙权八十万大军;还有乐进、于禁、徐晃,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军功卓著的儒将,善于治军,能独当一面。他们不光是个人勇武,更能领兵作战,懂得兵法,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曹操是心悦诚服,愿意为之效死力。

再看袁术这边,纪灵他们虽然勇猛,但他们的战场表现似乎更像是孤胆英雄,缺乏整体的战术协同。他们对袁术的忠诚度,也不如曹操麾下将士那样坚定。一旦局势不利,或者袁术自身的威望下降,这些人就容易动摇,甚至被挖墙脚。比如说,陈兰、雷薄后来不就投降了曹操吗?这说明,他们并非真的“菜”,而是缺乏一个能让他们发挥到极致的环境和领导者。

再说说谋士。袁术身边有过一些谋士,比如阎象,他年轻时也算是名士,给袁术出过不少主意。但阎象的缺点在于心气太高,又有些自私,对袁术的建议往往带有个人色彩,难以完全施展。他能预见到袁术称帝的弊端,这说明他有一定的眼光,但最终他也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和对袁术的失望而离开了。

曹操那边,那可就是谋士的“梦之队”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刘晔、满宠……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荀彧的“王佐之才”,在内政和战略上给了曹操无数帮助;荀攸的奇谋妙计,屡次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贾诩更是深不可测,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并成为曹操重要的军事顾问。

这些谋士与曹操的关系,更是相辅相成。曹操善于纳谏,尊重人才,能够听得进不同意见,也能将他们的才能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他知道如何激励这些谋士,让他们为自己卖命。而袁术呢?他虽然也需要谋士,但他的性格中那种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一面,往往会让谋士的建议大打折扣,甚至被他自己推翻。当谋士的建议不被采纳,或者被视为碍事时,自然也就难以留住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

所以,说袁术的大将谋士“菜”,不如说他们生不逢时,遇到的是一个胸襟气度、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都远胜于袁术的曹操。曹操不仅自身能力超群,更能汇聚一流人才,并让他们各尽其才。而袁术,即便手下有勇猛的将士和有想法的谋士,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将这些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股能够匹敌曹操的强大势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眼中,袁术的班底,相较于曹操的,就显得“不够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的是《三国演义》吧,孙策、周瑜都在袁术手底下混过,他们很差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袁术麾下的大将谋士比曹操那边的“菜”,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曹操能聚集起一帮子能征善战、智计过人的猛将谋士,本身就是他政治手腕和个人魅力的巨大体现。反观袁术,虽然也曾一时风光,但终究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使得他即使有不错的班底,也留不住,更难吸引真正一.............
  • 回答
    袁术之所以敢称帝,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个人野心和政治考量,并非一时冲动。他手下也曾聚集过不少在当时颇有名望的文臣武将,虽然大部分在他称帝后因各种原因离去或表现不佳。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述袁术敢称帝的原因以及他手下主要的文臣武将: 为什么袁术敢称帝?袁术称帝,发生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代。.............
  • 回答
    在讨伐董卓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中,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而他的兄弟袁术官拜后将军。这似乎与他们当时的官职并不完全对等,甚至袁术的“后将军”听起来比“渤海太守”更为显赫一些。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细细品味一下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以及个人声望在推举盟主时的作用。首.............
  • 回答
    袁绍为何不联手袁术,以及这位实力最强者的性格悲剧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袁绍无疑是早期最为耀眼的明星。他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势力显赫,自身也颇具领袖魅力和组织能力,一度集结了北方最庞大的兵力,成为曹操最强劲的对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认为是实力最强者,却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最终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 回答
    公孙瓒与袁氏兄弟二人的恩怨纠葛,颇为复杂,选择支持袁术而非袁绍,并非简单的“嫡庶”观念作祟,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公孙瓒的处境。他以勇猛善战闻名,在北方诸侯中也算一方霸主,但他的根基远不如袁绍深厚。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势力盘根错节,人脉资源也远超公孙瓒。在与北方其他势.............
  • 回答
    提起曹操,我们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个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北方霸主形象。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将一个个强敌收入囊中,似乎无人能挡。然而,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何这位曾经“开挂”的枭雄,在收服袁术之后,似乎智商“断崖式下跌”,到了赤壁之战,竟会被诸葛亮和周瑜联手耍得团团转呢?要理.............
  • 回答
    袁术,这个名字在三国乱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因为他自身的问题,始终无法真正崛起,甚至走向了覆灭。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袁术占据了四世三公的家族光环,坐拥淮南沃土,兵精粮足,却始终没有一位像样的谋士或良将能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简单一句“运气不好”就能概.............
  • 回答
    袁绍与袁术,同为东汉末年名震一方的豪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说起来,这其中的渊源颇为复杂,绝非简单的庶子嫡子之分就能概括。袁绍之所以能在政治舞台上比他那名正言顺的嫡兄袁术混得“好”,首要一点便是他那份“出身”的份量。虽然都是袁家的子弟,但袁绍的母亲刘氏,虽非正妻,却深受袁逢的宠爱。在那个讲究门.............
  • 回答
    袁术称帝这事儿,问得挺有意思。您说得对,称帝这事儿在当时那样的乱世,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负面效应一堆堆的。但他为啥不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摸摸干呢?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袁术他为什么想称帝。他不是个寻常的草莽英雄,出身东汉名门,祖上那是四世三公,族人遍布朝野。这种出身,骨子里就有.............
  • 回答
    关于《咒术回战》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为何似乎不如《鬼灭之刃》那样“炸裂”,这其实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话题。两者都是现象级的动漫作品,吸引了无数粉丝,但在日本本土掀起的社会讨论度和全民话题性上,确实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帮你捋一捋,看看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要承认,《咒术回战》在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文语感里一个微妙但非常重要的层面:词语搭配的固定化和约定俗成。虽然“之”和“的”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都表示所属或修饰关系,但在“影分身之术”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它们的表现就截然不同,这并非偶然。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几个说法。“影分身”本身是一个合成词,意为“影子的分身”,它已经形成了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疑惑。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武术,怎么在国际搏击擂台上,好像不如日韩的空手道,或者泰国的泰拳那么“显眼”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复杂的原因,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很多传统武术在现代搏击体系下,确实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 这不是说中国武术不行.............
  • 回答
    吕布辕门射戟,这事儿啊,说它难,那是相当的难,但吕布这人,他天生就是为难事儿而生的。当时那局面,要是按常理推断,非打一仗不可,可吕布偏偏就用一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法子给解决了,你说这得是多牛?一、辕门射戟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咱们得把那个场面给掰扯掰扯。当时是什么情况?袁术跟刘备打仗,吕布夹在中间,按理.............
  • 回答
    关于吕后父亲吕公为何将女儿吕雉嫁给刘邦,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将其解读为吕公真的具备“相面之术”,能预知刘邦的未来,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想象。历史的齿轮是复杂而多维的,吕公的决定,更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吕公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吕公出身名门.............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确实,《火影忍者》里出现过很多强大的忍者,涵盖了各种属性的遁术,唯独历代火影,除了被誉为“忍雄”的初代火影千手柱间有所涉及外,后续几位火影并没有以火遁作为主打,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深层的原因。与其说是“没有”,不如说是“不那么突出”或者“没有作为代表”。首先,咱们得明确.............
  • 回答
    养猫的人之所以普遍能够接受给猫咪进行阉割手术,却对“去爪术”(也称为断趾术或截趾术)持保留甚至强烈反对的态度,这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伦理道德、动物福利、手术性质、替代方案以及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点:一、 阉割手术的本质与目的: 改善行为问题:.............
  • 回答
    《咒术回战》这部作品我实在是太喜欢了,里面的人物也都很有魅力,很难选出最喜欢的一个。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的话,那估计就是七海建人了。为什么是他呢?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他身上那种现实到有点残酷的坚持,还有他作为“大人”的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你知道吗,七海刚出场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拽”。他穿.............
  • 回答
    提起袁术,许多熟悉三国历史的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败家子”、“矫揉造作”、“自不量力”等标签。但在一些不太为人知的角落,或者在一些玩家群体中,袁术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绰号——“骷髅王”。这个绰号乍听之下有些怪诞,甚至带着些许贬低意味,但细究起来,它却精准地抓住了袁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并用一种极具画.............
  • 回答
    提起三国时期的孙坚,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员勇猛的战将,被誉为“江东之虎”。而他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并为日后的孙权建立东吴打下基础,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就是他依附于袁术。这段关系,绝非简单的强弱依附,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和现实需求。话说当时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之中早已没了.............
  • 回答
    关于吕布辕门射戟为何能让袁术退兵,这事儿确实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匹夫之勇”。吕布这人,武艺是顶级的,那辕门射戟更是他的成名之作,神乎其技,千古流传。但你说他光凭这一下就让袁术那几万大军吓得掉头就走,那也未免太小看袁术了,更小看了当时那错综复杂局势。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把背景交代明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