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患癌率高达 1/3?

回答
关于中国患癌率高达1/3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讨论话题,但需要非常谨慎地解读,因为它涉及到数据的来源、统计口径、以及我们对“患癌率”这个词的理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确实很高,但“高达1/3”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或被过分简化。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患癌率高达1/3”这个说法的来源和可能的解读:

人生累积风险(Lifetime Cumulative Risk): 这个说法最有可能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罹患癌症的总风险概率。也就是说,如果将所有人生阶段的癌症发病率累积起来,那么平均下来,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被诊断出癌症。
举例说明: 这就像说“一个人一生中遭遇一次车祸的概率是X%”。它不是指同时有30%的人患癌,而是指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癌症这个疾病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重要前提: 这种统计通常是基于庞大的流行病学数据,综合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预期寿命等因素。

误读或夸大: 也有可能这个说法是被一些非专业人士在传播过程中简化或夸大,导致了信息失真。例如,将某个特定年份、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的癌症发病率,错误地泛化到全国人口的终生风险上。

2. 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严峻现状:

无论“1/3”这个具体数字是否准确,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对公共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

发病率上升:
原因复杂多样: 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
人口老龄化: 癌症是老年病,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癌症的总发病人数必然会增加。
生活方式的改变:
饮食结构: 摄入高脂肪、高盐、加工食品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缺乏运动: 久坐、缺乏体育锻炼。
吸烟和饮酒: 吸烟仍然是中国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手烟的危害也普遍存在。
肥胖: 肥胖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环境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如装修、烹饪油烟)、室外空气污染(PM2.5等)、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例如乙肝病毒与肝癌、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HPV病毒与宫颈癌等。
职业暴露: 接触致癌物质的职业人群(如石棉、苯、放射性物质等)风险较高。
诊断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等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癌症和一些过去未被诊断出的癌症被发现的比例也在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统计上的发病率。

死亡率高:
早期发现难: 许多癌症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尽管癌症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对于某些晚期癌症或转移性癌症,治愈的难度依然很大。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患者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3. 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不同癌症类型的差异: “癌症”是一个总称,不同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风险因素差异巨大。例如,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中国是高发癌症,而某些罕见癌症的发病率则非常低。所以笼统地说“患癌率”,容易忽略个体癌症的具体情况。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癌症发病率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年龄因素: 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年轻人群体的患癌率远低于老年人群体。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由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癌症发病率也会有所不同。
预防和筛查的重要性: 认识到癌症的高发性,更重要的是强调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
一级预防: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致癌物暴露、接种疫苗(如HPV疫苗)。
二级预防: 加强癌症筛查,例如定期进行肺癌筛查(针对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肠镜检查、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等,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 官方数据和科学统计:

对于“1/3”这种说法,我们应该参考权威的官方数据和科学研究报告。例如,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是更准确的参考来源。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 国家癌症中心定期发布全国癌症统计年报,其中会包含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以及各癌症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这些数据通常是基于人口普查、医疗记录、死亡登记等综合分析得出的。
科学研究: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也会对中国人群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估。

总结来说,看待中国“高达1/3”的患癌率,需要理解其最可能的含义是指人生累积风险,而非某一时间点的普遍现状。 尽管如此,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确实面临严峻挑战,这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因素等多重原因有关。

因此,我们应该:

保持科学的态度: 不要被过于简化的数字所误导,理解数据背后的复杂性。
关注癌症的预防: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避免危险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重视癌症的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
支持癌症研究和治疗: 为改善癌症防治现状贡献力量。

了解中国癌症的真实情况,是为了更好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问题根本不是出在癌症发病率,而是癌症死亡率。


我国癌症85岁之前发病率的确是三分之一,再算上心血管疾病,中风等,一个人患一次大病的几率无限接近于100%,难道大家经常见到不得病寿终正寝的么?


其实癌症发病率36%根本不高,而且这是算活到85岁,在发达国家,活到85岁的这个数字为50%。


所以关于发病率就少危言耸听了,我国健康系统根本不是患癌率高 ,而是死亡率高,而死亡率高的原因都是老生常谈了。


我们先看看空气无比香甜的美帝。


美国人均寿命78.74,比我国多2年,根据世界第一神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最新的数据。[1]






医疗无限发达的美帝,男性一生中患癌的概率有39.66%远高于三分之一。这还只是78岁的数据,没到85,女性一生中患癌的概率为37.65%,也高于我国。


而因癌症死亡的仅有22%/18.76%,说明美帝治愈率还算不错。


我国癌症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之所以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最多,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以及治疗水平的不足。




首先是男性全癌症发病率,我国处在124.8-165.5的水平,远低于欧洲与美国。

女性也是同样。


我国终身患癌的几率为三分之一,可澳洲和德国等一些欧洲老牌发达国家,一生中患癌的几率已经无限接近于50%。很多回答提到了,老年化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癌症发病率高,说明我国人均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比如说澳洲官方给出的数据都到85岁患癌概率为1/2了,并不可怕。


而以上两个发病率的图数据已经是考虑了人均寿命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癌症发病总发病率为186/10万,死亡率为109/10万。




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大概排75名左右的样子。


我国人均寿命为76.4,在全世界排名为51,这么算起来也不差。


考虑到我国人均医疗投入世界排名123。



与非洲兄弟们基本持平。


你们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用多少的钱,在提升人均寿命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再者,我们人均寿命这不还没到85么,这时候拿一个85岁的数据来糊弄人,人类患癌的概率在75-85之间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可以说以我国现在的人均寿命,离三分之一的发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而平均寿命仅多2.3岁世界的一极美帝,人均医疗投入,当然要有排面啊。





所以癌症发病率根本不是个问题,问题是我国医疗资源根本就不够。而医疗资源不足的直观体现就是癌症发病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时,癌症死亡率与发达国家持平。


澳大利亚,美国,欧洲发病率可以是我国的两三倍,但死亡率都在100左右,与我国持平。




人家发病率是高,可以人家治愈率也高啊,这五年生存率差了一大半。


所以一生中1/3患癌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癌的治不起。




[1] R.L. Siegel, K.D. Miller, A. Jem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1) (2018) 7-30.



责任编辑:王肖恩(邮箱:wangxu@viax.org 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我们是一家在线教育机构,想把我们的知乎账号做成一个全球博士生对热点事件发表独特见解的平台,目标是为大家提供针对热点事件的不同观察角度,并希望能引发大家的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患癌率高达1/3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讨论话题,但需要非常谨慎地解读,因为它涉及到数据的来源、统计口径、以及我们对“患癌率”这个词的理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确实很高,但“高达1/3”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或被过分简化。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先从以下.............
  • 回答
    关于广西这起令人震惊的案件,一名47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强奸15岁少女,一审被判五年有期徒刑,法院对此回应“调卷审查中”,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愤慨。要理解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法律层面的量刑考量、案件的特殊性、公众的道德情感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强奸.............
  • 回答
    关于中国体操队集体穿三级防护装备赴日本参赛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权威媒体报道或官方声明证实这一情况。因此,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需要先明确以下几点: 1. “三级防护装备”是什么?中国的防疫防护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护,具体标准根据风险不同而调整: 三级防护(最高级别):通常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面屏.............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无疑是中国国防科技领域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何谓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技术试验的核心是什么。 导弹防御系统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回答
    您好!关于中国在“全球清廉印象指数”榜单中排名第78位,以及该榜单提出的“越腐败的地区防疫越差”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球清廉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是由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
  • 回答
    中国与梵蒂冈初步拟定的“建交前期协议”,这一事件在国际关系和宗教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宗教因素。要详细理解这一协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长期的隔阂与互动 历史渊源: 中梵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中断状态。1951年,梵蒂冈承认在台湾.............
  • 回答
    中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和贸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一制度,需要从其背景、目的、运作机制、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解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家安全考量“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的一个回应性举措。在.............
  • 回答
    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亿造船订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端和大型船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 订单主体: 中国击败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法国海运公司(.............
  • 回答
    看待中国去英国修高速铁路,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优势与动机: 技术和经验优势: 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产业链。从设计、施工、材料、运营到维护,中国高铁系统.............
  • 回答
    “中国经济崩溃论”这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争议不断的话题。对于它的看法,要判断它“荒谬”还是“靠谱”,需要一个细致、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要理解“中国经济崩溃论”,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几个核心论点和它们产生的背景。通常,“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点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 回答
    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且国外售价远高于国内,这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 为什么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中国冥币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其原因复杂而多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1. 文化输出与需求传递: 华人社区的根基: 海外华人社区是冥币需求最直.............
  • 回答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已突变并演化出两个亚型,且传染力或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发现,对我们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制定防控策略以及研发疫苗和药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 核心发现:病毒的突变与亚型演化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新冠病毒并.............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遭遇警方粗暴对待的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一事件:事件经过的还原(根据媒体报道和各方说法):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报道显示,一对中国游客(一对父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酒店外,因预订的房间未到入住时间,在酒店大堂休息。但酒店方面表示.............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疑似遭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的确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根据媒体报道和当事人陈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酒店门口。 当事人: 事件涉及的是一位中国游.............
  • 回答
    中国网络社区中日益增加的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和舆论引导现象,以及“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信息传播、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网络治理等多个层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认知战”的含义。认知战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通过.............
  • 回答
    看待中国教育体制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它既有显著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中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与成就1. 普及程度高,规模庞大: 扫除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从建国初的文盲率极高,到.............
  • 回答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对海地局势发表严厉批评,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批评内容和立场:通常情况下,当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某个国家发表严厉批评时,其批评内容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并结合当时海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1. .............
  • 回答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官推发布《原神》相关推文,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并非简单的“官推玩游戏”事件,而是折射出多层面的意义和解读。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 推文内容: 普遍报道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官方推特(X账号)发布了与热门游戏《原神》.............
  • 回答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称流量明星“翻篇”了,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流量明星时代是否结束”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官方定调的背景与意图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喉舌,其刊发的文章具有极高的官方权威性和政策风向标意义。当它用“翻篇”来形容流量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