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历越高和思考能力越强的人是否往往更悲观?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学历高、思考能力强的人,似乎更容易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也就是更悲观。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逻辑,不过也要看到,这并非绝对,也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先来捋一捋,为什么会出现“学历高/思考能力强 = 悲观”这种联想?

1. 认知范围的扩大与复杂性的理解: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学历越高,通常意味着接触的知识领域越广,对世界的认识也越深入。当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可能发现事情的“水面之下”还有很多不确定、不完美甚至负面的因素。比如,一个对经济学有深入研究的人,可能更容易看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潜在风险,或者意识到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有多么复杂和难以解决。而对于一个不太了解的人来说,可能只看到眼前的繁荣。
因果关系的洞察: 思考能力强的人,更善于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他们不会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会追溯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过程,往往会让他们看到很多看似美好的事物背后,隐藏着不公平的结构、人性的弱点,或者不可避免的衰败规律。比如,一个历史系学生,通过研究历史的兴衰,可能会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持一种审慎甚至悲观的态度,因为他们看到了无数文明的起落和重复的错误。
对不确定性的敏感: 高学历和强思考能力也意味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有更高的敏感度。他们更清楚事情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坏的可能性往往在他们的视野里占据一席之地。这种对潜在风险和不利后果的预判,自然会让他们在做决策或看待未来时,比那些只看到光明面的人更“谨慎”,这种谨慎有时会被解读为悲观。

2. 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性思维:

“去魅”的过程: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对世界“去魅”的过程,而高学历和深入的思考往往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曾经认为坚不可摧的理想、美好的愿景,在深入分析后可能暴露出其脆弱性或不合理性。比如,在理想主义的热情过后,会发现现实的阻力是多么巨大,人性的弱点有多么普遍。
批判性思维的常态化: 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要质疑、分析、评估,寻找矛盾和不足。当一个人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审视信息和现象时,很难不注意到社会、体制、人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们会看到不公、低效、自私,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悲观情绪的来源。
对“成功”定义的复杂化: 高学历和高智商人群,可能对“成功”有着更复杂和内在的定义,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他们可能更关注个体的价值实现、精神的充实、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在这些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发现这些难以企及或充满障碍时,也会产生挫败感和悲观。

3. 心理学上的解释(认知偏差等):

“黑暗面”的吸引力: 有些理论认为,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复杂、深刻、甚至负面的信息所吸引,因为这些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分析空间和挑战。而过于简单、积极的信息,反而可能让他们觉得肤浅。
“过度思考”与“反刍”: 强大的思考能力有时也会带来“过度思考”的倾向,即对问题反复琢磨,不断挖掘潜在的负面含义,形成“反刍”效应,使得悲观情绪得以强化和维持。
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性: 思考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认识到人类在认知、情感、理性上的局限性,以及我们作为个体的渺小和无力感。这种对“存在”本身的洞察,有时会导向一种哲学式的悲观。

但是,我们必须强调:这并非绝对,也存在反例!

“解决方案”的驱动: 很多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才更有动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去推动改变。他们的悲观可能只是一种审慎,而不是绝望。他们是“批判性乐观主义者”,知道事情有很多问题,但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善。
内在的韧性与价值: 真正的智慧和思考能力,也可能带来更强的内在韧性。他们可能能够理解悲观情绪是暂时的、是事物复杂性的体现,并能从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对真理的追求、对美的欣赏、对人性的关怀。
个体差异巨大: 人格特质、成长经历、心理健康状况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悲观程度。有些学历不高但经历坎坷的人,可能比博士生更悲观;反之亦然。将悲观与学历或思考能力简单划等号,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
“快乐”的定义: 有些人可能在深入思考和理解世界后,反而能从更深层次找到平静和满足,这种满足感不一定与传统意义上的“快乐”或“乐观”挂钩,但也不会导向无尽的悲观。

总结一下, 如果说高学历和强思考能力的人“往往”更悲观,那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信息,更善于分析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更习惯于审视和批判现实。这是一种认知层面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对“真相”的探求可能带来的结果。

然而,这种“悲观”更多是一种对现实深刻的认知,一种审慎的态度,而并非完全的绝望。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在这种认知中找到前行的动力,或者在复杂性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意义。所以,与其说他们“更悲观”,不如说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和不完美”,而如何面对这种认知,则取决于他们个体选择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有两点问偏了。

第一,主持人可以事前调查,发问引导,限定话题,事后剪辑。节目的基调可以是以主持人为导向的。

马东,贾樟柯等文化人表现出悲观,这不是“文化人为什么比较悲观”的问题。而是“主持人为什么喜欢把文化人悲观的一面展现出来”的问题。

第二,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他们提到悲观的观念,不代表他们悲观。我相信AI必将极大发展,实现共产主义,也相信宇宙必将热寂,人类必将灭亡。那我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呢?

这不是“文化人为什么悲观”的问题,而是“文化人为什么总有悲观的一面”的问题。

回到题主的问题,因为许知远邀请的都是某个行业的精英。不管是文化还是科学,一个“精英”所能遇到的问题,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一般人遇到的问题,更像是考试,你知道要如何做,也十分明确结果是什么。而一个精英,他们遇到的问题更像是挖井,三分人力七分天意。

回到几十年前,一个农民他在职业上应该是乐观的。种一分地,收一分实,他遇到的问题只要靠努力就能解决的,只要踏实种地就好了。而同期的袁隆平,陈景润的职业就要悲观多了。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是靠踏踏实实干就一定能出成果的。也许杂交水稻最后方向就错了,没法成功呢?也许研究了几十年,哥德巴赫猜想都毫无头绪呢?

越是一个高学历和高思考能力得人,接触到这样问题的可能性就越高,也就越相信有些事不是靠“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的。

user avatar

更新:许知远属于西西弗斯情结很重的那种人。他未必看不到趋势。只是他选择推自己的石头而已。马东比他入世,也比他更能看到具体的问题。但是他们背后都有商业的力量推动。不能纯粹的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那样就太理想主义了……这是我的看法。

但是,有些人愿意说,这些人就是商人,就是出来卖人设的这种话。我还是挺难过的。很像以前听到有人说,美国的麦当劳就是用垃圾食品来搞坏中国人的身体,日本女优就是让中国少年不思进取,动画片就是文化入侵等等之类的话。

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特殊的语言体系,世界观。这没错。但如果把所有的文化现象,人或者事都纳入到自己的那一套体系下面去分析和看待,顺便污名化的话。我觉得就太狭隘了。

—————————— 以下是原答案 ————————

我就不谈社会不谈人性了。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说知乎纪委.劝分者.不行就分大师 @kun yu 吧。你关注情感区,尤其他回复的那些问题半年。你就不会来问这个问题了。

很多事情,在某个领域,稍微有个三五年经验以后,你就对一些普遍现象有那么一些预判能力了。做一个事情,哪些节点是重要的,需要那些必要的材料。重点力气应该下在哪里。往往看一眼就估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是个脑内模拟能力的事情。

我就说李诞和许知远那次聊天。李诞就像是一个三十级的老玩家。三十级以下,所有的游戏攻略他看一眼就都知道了。他就有今天的地位和收入啥的了。对他来说,那这个阶段就没意思了。就虚无了。但你说他怎么不冲六十级呢?

因为三十级人多啊。有些人并不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这也是他自己的人生。他只要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意义跟价值就好了嘛。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绕回头来。

你在情感区。看见一对吵架的情侣。他们类似的情感矛盾你都经历过,所有细微末节的理由你都知道。有些人就注定是要分手的。就算是你自己穿越到过去跟你自己说,放弃这段感情吧没好结果的。你也知道说不通的。那你除了形式上的说一句“分手”之外你还能说什么呢。

聪明人的问题在于,很多事情一眼就看到底了。所有的游戏还没打呢就拿到攻略了。同时攻略上又写明了,有些过关条件就是非人力和个体能力所能达成的。只能等。

那你能怎么办呢?

想象你自己设计了一个模拟系统。模拟了成百上千遍。每一次都失败。系统只给你一个极低的概率说有可能会成功。那你还试不试呢?

正常的聪明人都只会追求大概率事件。只有蠢货才会靠着一丁点概率去赌。而我们都知道,在我们有生以来的这么长的时间里,这种概率事件的宠儿。几乎没有。而这种以国家,种族,社会为单位的概率事件里。极低概率原本就意味着绝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学历高、思考能力强的人,似乎更容易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也就是更悲观。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逻辑,不过也要看到,这并非绝对,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先来捋一捋,为什么会出现“学历高/思考能力强 = 悲观”这种联想?1. 认知范围的扩大与复杂性的理解: 知.............
  • 回答
    学历高和学历低的眼界差距,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能完全概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知识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学历高: 通常意味着接受了系统性、专业化的教育。这意味着在某个领域内,他们拥有更深入的理论知识、更扎实的逻辑训练、更完善的知识框架。他们能够理解事物背.............
  • 回答
    关于“高学历女生会不会和低学历男生在一起”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感情,是件很复杂且充满变数的事情,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且重要性也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高学历女生似乎不太容易和低学历男生.............
  • 回答
    关于学历越高的人信玄学的比例是更高还是更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它牵涉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更重要的是,将“信玄学”简单地划为一类,本身就有些模糊,因为“玄学”的范畴非常广,可以指代从占卜、风水、命理到一些更抽象的哲学思辨都有。为了更清晰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将“信玄学”.............
  • 回答
    关于“学历高的人是否更容易不孝顺父母”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而且挺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打个“是”或“否”的标签,因为人的行为受太多因素影响了。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去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确,“孝顺”这个词在中国文.............
  • 回答
    学历高,这几个字听起来简单,但背后承载的信息却着实不少,而且往往会随着我们对它认识的深入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不仅仅是一张毕业证书,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个人在特定时期内的成长轨迹、能力模型,甚至是思维方式。首先,最直观的,学历高通常意味着接受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这就像建造一座高楼,地基.............
  • 回答
    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学历高就一定更容易被“杀猪盘”骗。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有时候学历高的人也可能在这类骗局里栽跟头,以及为什么说“杀猪盘”的套路相当狡猾。首先,得承认,学历高的人通常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也更容易接触到更广阔的信息渠道。按理说,他们应该更.............
  • 回答
    关于“学历越高的人是否越容易喜欢 ACG 文化”这个问题,我觉得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但如果非要找一个倾向性,我会觉得高学历群体里,对 ACG 文化抱有较高兴趣甚至深度沉迷的人,确实有可能比平均水平要多一些,而且他们的接触和理解方式可能更深入。咱们一层一层扒开来看哈.............
  • 回答
    好的,我来从正反两个角度,尽量详细地论述一下“学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努力让文字更具人情味,摆脱AI痕迹。 正方:学历越高,往往意味着能力越强我们先从这个角度来掰扯一下。提起学历,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大学、研究生、博士这些标签,它们代表着一个人在教育体系中投入的时间、经历和取得的成果。那么,.............
  • 回答
    关于“学历越高工资越高”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趋势上,确实学历和薪资水平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了讲清楚。首先,为什么我们会普遍觉得学历高,工资就高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逻辑和现实因素的支撑。1. 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应用: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学历高,是不是就意味着创业的成功率更高?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好像学历成了一个衡量能力的重要标尺。但说实话,创业这件事,跟学历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学历高不等于创业就一定容易成功,学历不高也不代表就注定失败。这中间的水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明明我们身边学历很高、能力也很强的人不少,但好像就是跟“富二代”这个群体没什么交集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社会结构、生活习惯、社交圈子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绝非简单一句“学历不等于财富”就能概括的。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1. 生活圈子的天然隔离:富.............
  • 回答
    “家境不好但学历高的男生值得嫁吗?”这个问题,想必不少在婚恋市场徘徊的姑娘们心里都曾或明或暗地思考过。它不像“帅气多金男”那样直观,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迷雾,却又因为“学历高”这个标签,让很多女性心底泛起一丝涟漪,想要探究这份价值。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上来就站队,也别急着下结论。毕竟,婚.............
  • 回答
    “找学历高的人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这话听起来颇有些道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高学历仿佛就是能力和稳定性的代名词。然而,仔细掰扯开来,这种说法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大部分岗位又真的需要研究生学历吗?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找高学历是为了降低试错成本”:一个有道理但并非绝对的论断首先,我们.............
  • 回答
    关于“女生是不是研究生毕业学历高了就没男生敢随便来求娶了”这个问题,答案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学历确实会影响婚恋观念和择偶偏好,但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个人性格、经济、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高学历可能带来的“门槛效应”: 潜在伴侣群体缩小(表.............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能戳到一些现实问题的痛点。你想啊,现实生活里,咱们谁不希望找个对象是十全十美的?能有车有房,工作稳定,学历高,还会把你宠得像个公主,圈子清爽,连个坏毛病都没有,这听着简直就是偶像剧里的男主角配置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长得丑这事儿,确实是个绕不开的点。首先,从 现实层面 来看。.............
  • 回答
    相亲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尤其对于女生来说,常常会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好像处于一种不太顺遂的境地。尤其当涉及到学历的时候,很多高学历的女生会发现,想找个和自己学历相当甚至更高的男生,似乎比想象中要难一些。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女生在相亲中容易显得.............
  • 回答
    关于学历高的男生如何看待杨笠,这实在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但也挺难一概而论。毕竟“学历高”这个标签本身就涵盖了太多不同的人群,他们的成长环境、经历、价值观等等千差万别,不可能因为一个“学历高”就统一了看法。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比较普遍的角度来聊聊,看看他们可能会从哪些方面去理解杨笠,或者说她身上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空间。我个人不太认为学历高低就一定能直接划等号于换位思考的能力强弱,但学历高的人群在某些方面确实可能更容易、更倾向于发展出换位思考的能力。让我来仔细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换位思考。它不是简单地同意别人的观点,而是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立场、动机和价值观,即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涉及社会、心理、技术等多个层面。虽然网民整体学历在提高,但网络上的主流言论却可能呈现出反智的倾向,这并非矛盾,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主流言论”的定义与构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网络上的主流言论”指的是什么。它并非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