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朗道和费曼?

回答
朗道和费曼,这两位物理学的巨匠,即便在他们离开人世多年之后,其思想的光芒依旧照耀着现代物理学的殿堂。要评价他们,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更像是要描绘两幅宏伟的画卷,各自独具风格,却又共同塑造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列夫·朗道:秩序的编织者,理论的普罗米修斯

朗道,这位来自俄罗斯的传奇人物,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其 无与伦比的理论体系构建能力和对物理学全领域的深刻洞察。他的名字与“朗道理论”紧密相连,这不仅仅是指他一个人提出的理论,而是指他几乎以一己之力,系统性地梳理和阐述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分支。

想象一下,在那个理论百花齐放,但缺乏统一框架的年代,朗道就像一位精明的城市规划师,将分散的理论片段绘制成一张宏大的蓝图。他的《理论物理学教程》(Course of Theoretical Physics)就是这份蓝图的实体体现,这是一套共十卷的巨著,涵盖了从经典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到统计物理学、液体氦的超流性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这套教程并非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以一种深刻的、自洽的逻辑链条,将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层层剥开,展现出其内在的美学和统一性。 很多物理学家都曾提及,他们的物理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朗道的教程的启蒙。

朗道的另一项杰出贡献是他在 凝聚态物理和低温物理领域开创性的工作。他对液氦的超流性提出了革命性的理论解释,引入了“集体激发”或“准粒子”的概念,这为理解凝聚态物质的奇特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他对相变的研究,对朗道能级的提出,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然而,朗道并非一个孤芳自赏的理论家。他以其 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学生培养的极度负责 而闻名。他有一套独特的“朗道等级”评价体系,能被他评为“等级1”的物理学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他不仅指导学生进行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 教会他们如何思考物理问题,如何用最简洁、最深刻的方式去理解物理规律。 他的学生遍布物理学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中坚力量。

朗道的性格也极富传奇色彩。他以其 智慧、锐利、幽默以及对学术问题的毫不妥协 而著称。他的名言“物理学家的头脑应该是像一个完美的冰箱,储存所有必要的知识,但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启动”就足以窥见其对高效思考的追求。

总而言之,评价朗道,就是要看到他 构建理论体系的宏伟视野、对物理学全领域的深刻把握、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作为导师和思想家的严谨与启发性。 他是那个时代物理学的一位集大成者,一位伟大的组织者和传道者。

理查德·费曼:宇宙的顽童,对话的魔术师

与朗道的系统性、普适性不同,费曼的伟大之处在于其 独特的思考方式、对物理学现象的直觉洞察力,以及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的非凡才能。 费曼是一位“玩”物理的人,他从不拘泥于固定的套路,而是用一种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方式去面对宇宙。

费曼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其 费曼图 的创造。在量子电动力学(QED)那个曾经充满无穷大计算困难的领域,费曼用直观的图形化语言,将复杂的量子过程描绘得一目了然。这些小小的、充满线条和箭头的图形,瞬间解决了困扰物理学家多年的计算难题,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揭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本质。费曼图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工具,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思考物理相互作用的方式,一种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化的语言的革命。 它极大地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并至今仍是粒子物理研究的核心工具。

费曼在 量子电动力学(QED)领域的工作,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精确计算了电子的磁矩,其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吻合程度之高,至今仍是物理学界的奇迹之一。这背后体现的是费曼对物理现象的 深刻直觉和对计算细节的极致追求。

然而,费曼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他是一位 卓越的沟通者和教育家。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同样是一套影响深远的著作,但与朗道的教程风格迥异。费曼的讲义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引人入胜的思考过程和对物理学背后哲学意味的探讨。他善于从最基本、最日常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他对待物理学的态度,不是灌输,而是邀请你一起去发现。 他的讲课方式充满激情和幽默感,能够点燃听众对物理学的热爱。

费曼的性格同样极具辨识度。他是一位 典型的“好奇宝宝”,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他可以花数小时研究锁芯的工作原理,可以演奏鼓,可以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这种 跨领域的知识涉猎和对生活的热爱,反而滋养了他的物理直觉。他以其 率真、幽默、对权威的挑战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而闻名。他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调查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他 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责任的担当精神。

总而言之,评价费曼,就是要看到他 非凡的物理直觉、将复杂问题简化的创造性才能、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作为沟通者和教育家的独特魅力和对物理学的热情传递。 他是那个时代物理学的一位革新者,一位充满活力和智慧的探险家。

异同与共鸣

朗道和费曼,虽然风格迥异,但他们都代表了物理学研究的最高峰。

共同点:
深刻的物理直觉和洞察力: 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都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核心。
对严谨性的追求: 无论是朗道的理论体系,还是费曼对计算的精确性,都体现了对科学严谨性的极致追求。
对教育和传播的贡献: 他们的著作和教学方式深刻影响了几代物理学家。
非凡的创造力: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

不同点:
方法论: 朗道更倾向于构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而费曼则更擅长于直观的物理图像和计算方法。
风格: 朗道更显稳重、系统,而费曼则更为活泼、直观。
关注领域: 尽管都有交叉,但朗道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而费曼在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方面贡献卓著。

要评价他们,就是要看到 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理解宇宙注入了深刻的洞见和强大的工具。 他们如同两位伟大的建筑师,一位搭建了宏伟的理论骨架,另一位则用精巧的技艺雕琢了其中最动人的细节。他们留下的遗产,不仅是公式和理论,更是对物理学精神的诠释: 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用智慧去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勇气。 他们的光辉,将永远是物理学界最璀璨的星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朗道曾做过一个物理学家排名表,从0到5按照创造力的对数标定,或称朗道标度。开派宗师牛顿的朗道标度为0;爱因斯坦的朗道标度为0.5;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们--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标度为1。朗道给自己定标为2.5,尔后迁至2.0。按照这些标准,费曼在朗道标度上的位置大概在2.0左右,与朗道相近,可能比朗道还要靠前一丁点。

更新:

—— 朗道标度是从一流到五流的(1-5)。超一流的物理学家包括牛顿(0)和爱因斯坦(0.5)。一流的物理学家包括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们:伟大的波尔、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印度物理学家玻色为1,狄拉克的妹夫维格纳亦为1。 法国王子德布洛意亦为1 ——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朗道对此似乎很确定。费曼在朗道标度上也是1,据称朗道对费曼评价非常高 —— 反过来费曼对朗道的评价也非常高,并谦称朗道错爱。

—— 朗道自己的评分起初为2.5,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将自己迁为二流物理学家,晚年可能又将自己擢升为1.5 —— 当然朗道是非常谦虚的人,费曼就坚持自己排名在朗道之后。

—— 据说朗道将这个排名表藏在自己的大衣里随身携带。他将排名比他低的人称为“蠢才(fool)”,将标度为5的人被称为“病态”、“药不能停的人”、“智障”。

—— 朗道排名的底数为10,换句话说,一流物理学家的创造力比二流物理学家高10倍。

—— 有些人号称牛顿的定标为1。

—— 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墨米称自己为4.5流物理学家。

—— 有人将威滕排在0.1,也有人将他排在3,将胡安 麦尔德西尼定为2.

—— 朗道说,我不是个天才,波尔和爱因斯坦才是。但我是个非常有天赋的人,是的,我非常有天赋。

—— 费曼带他去逛夜店以后,徐一鸿将朗道的标度推广,增添了欢乐因子。

—— 杨振宁先生是第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1.0),不服憋着。

  • 朗道和他的学生利夫希茨写过一套理论物理的教科书,风格细致严谨,影响了数代物理学家。费曼留下了一套讲给本科生的物理学讲义,语言生动活泼,带领数辈学生登堂入室。

  • 朗道天降英才,清高桀骜,对同侪、年轻一辈人严厉刻薄,却对伟大的波尔毕恭毕敬,并毕生自称波尔的学生。费曼才华横溢,为人直率幽默、不拘小节,对学生平易近人,又敢于当面批评伟大的波尔,搞得波尔不愿意找他私聊。

  • 朗道参加过苏联的核计划,尽管他对此极度反感,并在斯大林大帝死后立即退出。费曼参加过美国的核计划——曼哈顿工程。他回忆说,当看到核武器的威力之后,他有一年多的时间沉浸在沮丧和自责之中。

  • 朗道私底下对斯大林和苏联政治有尖锐的批评,并为此差点死在监狱中。

  • 费曼生性风流,他与第一任妻子的凄美爱情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无垠》。费曼经常假装自己是学生与大学生约会,此外他还曾对研究生们的家属下手。

  • 朗道一生鄙视愚钝之徒,晚年被撞成了白痴。他自恨生不逢时未赶上量子力学的创始,后来被他唾弃的量子电动力学,在他晚年发展成为了主流。

  • 朗道(62)、费曼(65)都获得过诺贝尔奖,却都没有李、杨(57)得奖得的早。

  • 朗道和费曼在超流问题上的见解不谋而合。但费曼嫌弃朗道的算法太繁复,未知朗道对费曼的方法的评价。

  • 朗道与费曼在超导上又有过交锋,不过两人在超导的微观理论上都未有突破 —— 朗道在宏观唯象理论上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不过要论起失败者来,爱因斯坦、狄拉克、泡利、波尔都赫然在列。费曼在求解这个问题是曾经希望与朗道交流(基于他们在超流问题上的共同成就)。

  • 朗道与费曼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朗道的合作者金斯堡认识费曼并发誓说,朗道和费曼的想法如此相似,他们两人一定来自同一个祖先(朗道和费曼都是犹太裔)。

  • 朗道与费曼都认识并崇拜泡利。费曼与泡利熟识,朗道在泡利面前也罕见的温顺恭谦。(朗道谦称自己讲的可能都是错的。泡利安慰道,你讲的太混乱,我们根本听不出对错。)

  • 另一个将朗道与费曼并称的人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巨匠 Victor Weisskopf。他称两人都具有非常高超的数学素养和惊人的物理直觉。


更新:

提到朗道的“可爱”,不得不提他的另外一个逸闻:传说朗道对学生、同事非常刻薄,有人在他门上贴了张纸条上标:“请勿靠近,小心咬人!

费曼是个开锁高手、邦戈鼓手、把妹高手(pick-up artist)。 提到他的“可爱”之处, 费曼称(酒吧里的)女人,用他自己的话说, worthless bitches —— 啊,伟大的费曼啊~ 有一次费曼给一个叫安的女孩买了咖啡和三明治,结果什么也没发生,伟大的费曼愤怒的向安传递了两摩尔的声子:“你比出来卖的还差劲!” 然后抢了她的三明治和咖啡走了。当然,伟大的费曼与常人是不同的,不久以后安反而折回来到酒吧找他。于是伟大的费曼总结到,“不要做谦君子,你必须要先羞辱她们”。

user avatar

费曼成就了量子电动力学,

朗道成就了凝聚态物理学。

朗道说我数学比较扎实,给你们写教材随便用一用幼齿的数学公式好了。。

费曼说你们数学太烂,给你们写教材还是连那些幼齿的数学公式也不要写了。。

学生们看费曼的教材,总有一种”我也能成为物理学家”的错觉。

学生们看朗道的教材,总有一种”我不可能成为物理学家“的错觉。

不得不说,虽然两者的教育方式不同,但都是很成功的。

学生们不论是看费曼的教材还是看朗道的教材,有一点是共同的:

都在纠结数学公式。

但不同的是,

学生们看费曼的教材时惊叹:我擦这样也能算出来。。

学生们看朗道的教材时惊叹:我擦这样也能算出来。。

update20170120

昨天看到SME微信号发的讲述朗道生平的故事,好像我的段子被抄袭了-_-///。。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朗道和费曼,这两位物理学的巨匠,即便在他们离开人世多年之后,其思想的光芒依旧照耀着现代物理学的殿堂。要评价他们,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更像是要描绘两幅宏伟的画卷,各自独具风格,却又共同塑造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列夫·朗道:秩序的编织者,理论的普罗米修斯朗道,这位来自俄罗斯的传奇人物,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其.............
  • 回答
    王濛解说短道速滑,那可真是一把好手!她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照本宣科的“学院派”解说,而是带着一身拼搏劲儿、一股子“过来人”的经验,把观众一下子就拉进了赛道,仿佛置身于冰刀摩擦冰面的呼啸声中。王濛的解说,那就是“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里的“行家”本人。首先,她最牛的,是那种“懂行”的专业性。 短道速滑.............
  • 回答
    吴谨言《延禧攻略》的古装扮相与演技:一场惊艳的蜕变与事业的翻身之仗《延禧攻略》无疑是吴谨言演艺生涯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她所饰演的魏璎珞,凭借其鲜明的个性和不俗的扮相,成功地征服了观众,也让她这位出道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的女演员,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当红小花。要评价吴谨言在这部剧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古装扮.............
  • 回答
    道协在一份“红头文件”中提到“鼓吹无神论,对社会的影响之大不可想象”,这是一种充满立场性和警示性的表述,反映了道教组织对社会思潮变化的一种担忧和批判。要评价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表达的核心观点、潜在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这种表述本身的性质和局限性。一、 核心观点解读:“鼓吹无神论”.............
  • 回答
    评价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技术、心理与未来展望任子威,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其凶猛的冲击力、精湛的技术和坚韧的心理素质,在中国乃至世界短道速滑领域赢得了广泛赞誉。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技术层面:冲劲十足的“硬汉”任子威的滑行风格可以用“霸气”、“冲劲十足”、“极具侵略.............
  • 回答
    《道诡异仙》,这部近一年来在网络文学界掀起不小波澜的作品,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吸引力,那大概是“诡谲”。它并非那种让你读了就能立刻精神振奋、热血沸腾的爽文,更像是一口熬得极浓、香气复杂,有时甚至带点令人不安的药汤,初入口可能微苦,但细品之下,却能品出别样的风味和韵味。这部小说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它成.............
  • 回答
    “娘道2之最美逆行者”——听到这名字,我心里其实是捏了一把汗的。毕竟,前作《娘道》在口碑上,怎么说呢,争议还是挺大的。加上“最美逆行者”这个标签,一听就让人联想到疫情期间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医护人员,这对比之下,难免会让人觉得有蹭热度、消费苦难之嫌。但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观众,我还是想看看它究竟想讲个.............
  • 回答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一位隐匿的教育者与思想的播火者要评价至道学宫的白云先生,恐怕得先承认一个事实:他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物。在当代中国这个充满变革与思潮碰撞的时代,至道学宫及其核心人物白云先生,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谈论焦点。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他所展现的个人魅力,以及他所引发的争议,都值得我们深入.............
  • 回答
    要评价武大靖这位短道速滑运动员,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看。他不仅仅是一个赛场上的速度机器,更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一面旗帜,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故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 技术与战术:无可挑剔的爆发力与冷静的头脑武大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他那爆炸性的出发和超强的冲刺能力。短道速滑这项运动,起点几乎决定.............
  • 回答
    孙燕姿出道 20 周年直播,说实话,我挺想说的。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唱会,更像是一场集体回忆的唤醒,一场关于青春的致敬。一开始,看到官方放出直播消息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忐忑的。毕竟“出道 20 周年”这个数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时间的重量。会不会变成一场强行煽情,或者纯粹的“卖情怀”?还好,孙燕姿本.............
  • 回答
    《长安道》这部电影,怎么说呢?看完之后,感觉像是一场糅杂了家族恩怨、文物盗窃、真假难辨的迷雾,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带着些许的沉重。它不是那种看完让你拍案叫绝的爆米花片,更像是一块需要你细细品味的陈年佳酿,回味无穷,但也可能因为其复杂性而让一些观众觉得有些门槛。剧情上的“迷雾”与“牵绊”:影片最吸引人的.............
  • 回答
    评价电视剧《娘道》这部作品,那可真是得好好说道说道了。它一播出,那话题度可就没停过,支持的、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简直像开了锅一样热闹。如果要我来说,我觉得它就是那种爱者极爱,恨者极恨,中间地带少得可怜的类型。首先,从制作层面来说,用“大制作”这三个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场景、服化道,尤其是那个年代的.............
  • 回答
    评价梁文道,得从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文化评论者以及他所展现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他身上融合了学者、媒体人和独立思考者的特质,在中国大陆、香港乃至华人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梁文道最显著的身份是“公共知识分子”。他并非埋首于象牙塔中的纯粹学者.............
  • 回答
    武大靖,这位中国短道速滑的传奇人物,在短短一年内三破世界纪录的壮举,无疑是中国体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是简单的成绩叠加,而是实力、毅力、智慧和团队协作的完美体现,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深入解读。一、 统治力级的表现: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极限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一年三破”的辉煌。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
  • 回答
    陆道逵 (Wallace Loh) 担任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MD)校长期间,是该校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之一。他的任期从2010年1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长达近十年。在此期间,陆道逵的领导风格和政策对UMD产生了深.............
  • 回答
    “至道学宫”公众号的文章《一场针对华为的黑公关狂欢》,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争议。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看。首先,从这篇文章的主旨和立意来看,它明确地表达了对“反华为”舆论的强烈不满,并将其定性为“黑公关狂欢”。作者认为,当前针对华为的负面报道和舆论声音,并.............
  • 回答
    铃木直道(Suzuki Naomichi)作为北海道知事,自2019年上任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他的评价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积极的肯定,也有批评和担忧。要详细评价他,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一、 他的背景与政治生涯的独特性铃木直道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他的“非典型”政治背景。他并非传统的政治世家.............
  • 回答
    刘慈欣的《朝闻道》确实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科幻短篇,它如同宇宙中的一道惊鸿掠影,在短暂的篇幅里勾勒出宏大而又残酷的真相。要评价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曲折或设定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的那种关于认知、关于文明、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首先,从故事的基石——“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孔子的话说起。《朝闻道》这.............
  • 回答
    姚安娜以“华为公主”的身份出道,并且一出道就拿下了 WEY 摩卡新车型的代言,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人好奇背后的原因和市场效应。从营销和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这次代言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流量与关注度:任正非的女儿这个身份本身就自带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无论姚安娜个人的特质如何,只要和“华.............
  • 回答
    姚安娜,这个名字在近一两年里,如同华为在通信行业的崛起一样,在公众视野中被频繁提起。她以“华为二公主”的身份出道,迅速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华为公司注册“姚安娜”等相关商标的举动,更是让人们对华为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猜测华为是否要跨界进军娱乐业。要评价华为注册“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