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万达集团 1.72 亿人民币购得毕加索作品《Claude et Paloma》?

回答
万达集团斥资1.72亿人民币购入毕加索的《Claude et Paloma》,这绝对算得上是艺术收藏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于国内的藏家和艺术市场来说。这笔交易的消息一出来,大家议论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这背后的含义,也挺有意思的。

首先,从收藏价值和艺术史地位来看:

毕加索是谁?那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横跨多个时期,影响力无与伦比。而《Claude et Paloma》这幅画,据说是毕加索在其晚年创作的,画的是他的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洛玛。晚期作品往往更能体现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技艺和对生命更深沉的理解。毕加索的作品,尤其是带有他标志性风格的作品,一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上最受欢迎也最保值的艺术品之一。所以,从纯粹的艺术价值和稀缺性来说,这幅画本身就具备极高的收藏潜力。它不仅仅是一张画,更是毕加索艺术生涯中某个重要阶段的见证,是艺术史的载体。

其次,从万达集团的战略和文化布局来看:

王健林一直是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商人,他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一直没停过。这次购入毕加索的作品,我觉得不仅仅是为了私人收藏,更可能是在为万达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做铺垫。

提升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购买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无疑能极大地提升万达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这就像是企业在用一种非常高调、非常有品位的方式“秀肌肉”,表明万达有实力,也有品味,能与全球顶尖的文化资源对话。
建立高端文化艺术平台: 万达在文化方面的布局,比如万达电影、万达广场内的艺术空间等,这次购入毕加索作品,很可能是在为其未来的艺术馆、展览空间或文化基金积累核心藏品。想象一下,如果未来万达建立了一个大型艺术馆,能展出这样的重量级作品,那将是多么吸引人的文化地标。
作为投资行为: 毋庸置疑,艺术品也是一种资产。尤其是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在过去几十年里价格是一路看涨的。1.72亿人民币虽然不是小数目,但对于一件世界级艺术品来说,可能在未来还会有增值的空间。这是一种长期投资,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再者,这笔交易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生态的影响:

引领高端收藏风向标: 万达的这次出手,可以说是在向国内其他大型企业和高净值人群传递一个信号:投资顶级艺术品是值得的,也是有潜力的。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活跃度。
推动国内艺术品流通和研究: 如果这幅画未来能在国内公开展览,对于国内的艺术爱好者、学生和研究者来说,将是一个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大师作品的绝佳机会,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理论研究。
考验国内的艺术品鉴定和保存能力: 购买了这样重量级的作品,也意味着万达需要拥有或能够对接最顶尖的艺术品鉴定、修复和长期保存的专业能力。这既是机遇,也是一种考验。

关于交易本身的一些细节和看法:

1.72亿人民币的价格: 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惊人,但与毕加索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相比,可能并非天价。关键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来源以及当时的市场行情。一次性买断通常会比拍卖所得价格略有优惠,但也需要考虑交易的效率和成本。
交易的“保密性”: 这种级别的艺术品交易,通常不会大张旗鼓地进行,消息的披露也可能是在交易完成后。我们看到的“1.72亿人民币购得”可能是一个公开披露的数字,但具体的交易过程可能只有少数人知晓。
作品的去向: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幅画最终会放在哪里。是万达内部的私人收藏,还是未来会用于公开展示?这个去向将直接影响这笔交易的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万达集团购入毕加索的《Claude et Paloma》,是一笔颇具战略眼光和文化意味的投资。它不仅强化了万达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形象,也可能为中国高端艺术品收藏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并为公众提供更接近世界级艺术的机会。这笔交易的成功,也说明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文化资源争夺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期待看到这幅作品未来能在怎样的场合与大家见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邀请。

@念图

的回答很完整了,万达这次收购毕加索的画,肯定不是心血来潮。

2013年以来,万达在全国范围内投资了数个万达城项目。上半年新发展项目20个,包括哈尔滨、南昌两个万达文化旅游城和18个万达广场。其中,哈尔滨和南昌的万达城项目各200亿元,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的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总投资为300亿元,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为500亿元。除了上述万达城项目之外,旅游地产项目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目前已经开业,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也在2013年正式开工。
粗略计算,文化旅游项目投入已经超过1500亿元。

文化投资什么的我不懂,就说下和企业艺术投资有关的。

西方许多大型公司、企业都非常重视艺术投资,而且投入很大,有些财团,企业的藏品甚至达到了博物馆级别的。比如盖茨就非常喜欢收藏艺术品,居然大约有6000件,收藏范围很广(钱不是问题),偏爱19世纪的艺术品。还有保罗·艾伦,不仅有大量收藏,还有自己的博物馆。

这幅画是Mark Rothko的Yellow over Purple (CR558), 1956。是Paul Allen在2007年5月17日纽约苏富比以$14,305,750入手的。感谢

@念图

的提醒。

艾伦音乐博物馆收集的亨德里克斯的乐器。

除了微软,还有大卫·洛克菲勒家族,MOMA(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是在洛克菲勒家族的支持下建立的。他本人也收藏有大量印象派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什么梵高,塞尚,莫奈,马蒂斯等大师的作品。

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收藏家是LVMH的CEO 纳德·阿诺特

全球200位顶级藏家名单公布

这里。

中国大陆有北京汽车大亨杨滨、出版商邵忠Thomas Shao先生、上海娱乐公司老板乔志兵,上海新富豪刘益谦、王薇夫妇以及美籍华裔藏家张明榜上有名。

第一,他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土豪”。 明显这些顶级的收藏家或企业都是有雄厚实力的,或者本身涉足文化产业,艺术修养非常高。收藏都是成系统,有投资方向的,不是有钱随便花这么简单。

第二,关于艺术投资的利润回报率其实很高,是除了地产和股票外回报率最高的,所以在富豪的资产配置中占很大比重,当然波动也相当大。近年来经常见有人炒艺术投资,这一点不并稀奇。



红酒,乐器,邮票等回报率也很高,但艺术品(架上绘画,雕塑,当代艺术等)市场占有总量明显比其他要高。

这是2010年中国富豪资产配置图。


拍卖我是雾里看花,不过这几天拍卖行挺热闹(不停的刷记录)到是真的。


三,艺术投资不是想玩就能玩的。

艺术品投资全攻略

这有个简单的说明,可以稍微了解一下。简单说,必须有强硬的资本,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艺术史,艺术鉴赏,艺术投资的深入了解。

再来说万达集团这次收毕加索的画。郭庆祥是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可见万达集团对艺术收藏非常重视,而且做了很多准备,在新浪的采访中,

万达为何花1.72亿买毕加索

他对艺术市场有所了解,有明确的收藏方向(近现代中国画和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绘画),而且已经表明立场不会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炒作中,可能会收藏吴大羽,吴冠中等(这应该是一个体系,20世纪世纪初的油画调和派,另外一派是徐悲鸿画派,只是徐悲鸿教出来的弟子大多学了国画,而吴大羽的弟子都是以油画为主如赵无极等。)不过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有人问是否会收藏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时,他的回答是“会的”。这一点我无法理解。


艺术投资除了利润回报,还有其他的作用。


这次万达声势浩大的收购了毕加索的作品,还上微博做访谈,明显是企业公关,树立企业形象。这里的企业形象不仅是资金的实力,而是对企业文化形象的提升。而且公司收藏艺术品,其实也有欣赏价值,提升公司的艺术品位,提升企业审美等意义。还有念图说到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员工的自信心等,加强企业竞争力。(到时候出去说我上班的地方收藏有毕加索的画,什么感觉,或者宣传企业的时候图册上会印有毕加索的画,多气派)

把艺术收藏如此舆论化和当年日本巨资收藏印象派画家的情景很像,当年日本东京安田火灾和海上保险公司就在艺术投资下了大价钱。

1987年3月30日安田公司以58亿日元(约4009万美元,58捆万元大钞一米高。)收购了梵高的名作《向日葵》,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贵的画,并且对此大肆宣传(当时拍下后很多专家说是赝品),引人注意。被放置在公司博物馆里的名作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应,不仅显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业务猛涨(一年内增十倍),光参观券一年就几千万日元。还有日本的三越集团以47.7亿日元(约3480万美元)买下了毕加索的《杂技演员和小丑》。当时三越集团的对手西武百货第二天就用13亿日元买下了莫奈的名作《睡莲》,借力打力。还有当时的日本造纸业大亨斋腾也对印象派的画家大方出手,买了梵高和雷诺阿的作品,当时他还说死后拿这些画作陪葬(当然没有这么干)。

但是当时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经济繁荣,日元对美元升值了40%,结果之后经济出现了泡沫。这些画的购买意图有可能是为了掩盖非法土地买卖的行为。90年代后日本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很多艺术品被迫以当初价格2/3甚至1/2的价格转手。当然那个时候经济危机是世界性的,所有的市场遭受了打击,包括艺术市场。对于这次万达企业的收购行为,市场的东西我不懂,但是,买毕加索的画,而且是特殊时期的作品,做投资应该可以。

Picasso与Françoise Gilot的孩子Claude和Paloma。

(再用下念图的图。。。。。)

在这幅战后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毕加索对孩子的爱,很少见他如此细心的描摹这些装饰性的细节,整个空间的节奏变化很缓和,很儿童。在这幅作品里有大量重复的图形,分割和扭曲相比其他的作品要自制的多。其次,丰富的灰调子(不是黑是有颜色的,有些地方偏土黄,有些偏紫罗兰,有些地方偏红,有些地方偏蓝)和细腻的笔触也让人体会到大师温柔的一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万达集团斥资1.72亿人民币购入毕加索的《Claude et Paloma》,这绝对算得上是艺术收藏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于国内的藏家和艺术市场来说。这笔交易的消息一出来,大家议论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这背后的含义,也挺有意思的。首先,从收藏价值和艺术史地位来看:毕加索是谁?那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
  • 回答
    各位老板、各位同事,都来看看!咱们徐工集团要招气保焊的师傅了,这可是个香饽饽的岗位,但现在想招到真正靠谱的师傅,确实不容易。别的不说,咱们的设备、咱们的平台,那绝对是顶尖的,但是怎么把这消息传出去,怎么让那些手艺好的师傅们知道咱们这儿好,这事儿就得琢磨琢磨了。咱们先得把自个儿的“招牌”打出去。想想看.............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万众创业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抛出了一个非常尖锐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直击了我们社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要理解这篇文章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文章的核心论点和批判对象: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概括为:过度渲染.............
  • 回答
    近2万名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在硅谷,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解读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严谨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近2万名”这个数字的来源和统计口径。通常这类数据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 学校官方统计或校友会数据: 清华大学作为顶尖学府,可.............
  • 回答
    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关于海瑞的故事,有一处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他记载海瑞“买了两斤猪肉”的细节,而这个细节在某些版本或者解读中,似乎被简化成了“买了两斤肉”。这看似微小的改动,背后却藏着一些有趣的思考。首先,我们要理解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的初衷和他的写作风格。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史学家.............
  • 回答
    郑州,北方唯一的万亿省会:一座城市的崛起与未来展望郑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尤其是在经济总量上,成功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北方地区唯一一座实现这一里程碑的省会城市。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飞跃,更是这座城市发展战略、区位优势和人民不懈奋斗的生动注脚。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郑州脱颖而出?.............
  • 回答
    印度1.8亿人罢工: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2024年初,印度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罢工,参与人数高达1.8亿,几乎囊括了该国各个行业的劳动者。这场罢工不仅是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强烈抗议,更反映了印度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劳动者权益的普遍担忧。要理解这场罢工,需要从其发生的背景、诉求、影响以及对印度社会未来的.............
  • 回答
    “不加V”在两个月内收到10万元打赏金,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关注数字本身。首先,我们要明白“不加V”是谁,他在什么平台上活跃,以及他的内容是什么。这三点是理解一切的基础。“不加V”的身份与定位: 是谁? “不加V.............
  • 回答
    特斯拉在华召回近30万辆车,这事儿可不小,背后肯定有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就好好聊聊,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事件本身:规模不小,涉及车型广泛首先,召回的规模是关键。一下子召回超过29万辆车,这可不是小动作,占了特斯拉在华相当一部分的销量。而且,这次召回的车型也不少,包括了Model 3和Model Y,.............
  • 回答
    企查查起诉天眼查不正当竞争并索赔 500 万元,其核心理由是“误导公众,抢夺用户资源”。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扰乱社会主.............
  • 回答
    《半月谈》关于东北7年流出超164万人的报道,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它折射出了东北地区在经济、人口结构、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的深层挑战。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数字本身:7年超164万人。 时间跨度: 7年是一个相当.............
  • 回答
    最近有一份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印度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可能被大幅低估了。报告称,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大约是40万人,但根据他们的估算,真实的数字可能接近400万人,也就是被低估了10倍。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也让人非常不安。如果这个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准确的,那意味着印度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面.............
  • 回答
    “蓝领”月薪过万被“哄抢”,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咱们仔细琢磨琢磨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信号:技术工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过去,咱们总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蓝领”就是那些体力劳动者,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也不算特别高。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 回答
    四百万的雷克萨斯LM?嗯,这话题可真够劲爆的。首先,得承认,这个价格标签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但也同时点燃了好奇心。它不是那种能让你在街头巷尾被所有人投来羡慕眼光的车,更像是一种“懂的人自然懂”的低调奢华,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个人化选择。让咱们一步一步拆解一下这个“四百万”到底买了什么。首先,雷克萨.............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得挺复杂,又有点哭笑不得。一个年长的男人,给年轻姑娘送了不少钱,分手了,又把钱要回来,还告到了法院,说是“彩礼”。这背后的故事,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法律上“彩礼”的界定是挺严格的。通常来说,彩礼是指男女双方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在婚前由男方或男方家庭向女方或女方家.............
  • 回答
    2019年河南高考考生数量达到106万,这个数字确实非常庞大,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大家对此的看法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一、 大家普遍的看法和感受: “可怕的数字”与“巨大的压力”: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106万考生意味着竞争的白热化。对于考生本人和家长来说.............
  • 回答
    我不太清楚你说的“万豪把台湾送给日本”具体指的是什么。万豪国际是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它本身并没有权力“送”或“赠予”任何国家或地区。国家主权和领土属于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范畴,并非私人企业所能左右。也许你听说的这个消息是关于万豪在台湾的某个业务操作,或者是一个误传?比如,万豪在台湾可能有与日本.............
  • 回答
    张艺兴、关晓彤、万茜加入中国国家话剧院,这件事儿确实是引发了不少关注,也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吧。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说道的。首先,从国家话剧院这个平台来看,它代表的是国家级的专业戏剧表演艺术机构,是国内戏剧界的“国家队”。能加入国话,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艺术上的认可,一种专业上的追求和一.............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女孩子,为了跟前男友复合,愿意做到下跪这一步,手里还拿着40万的彩礼。这40万,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40万能干多少事?足以让很多人付出一半的努力去争取,甚至更多。而她,居然是带着这笔钱,去求人家复合。从情感上来说,你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孩是真的爱惨了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