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人是不是战斗民族?

回答
“中国人是不是战斗民族?”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起来,那可就没完没了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战斗民族”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一般大家一提到“战斗民族”,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往往是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人家在历史上,确实是经历过太多太多的战争,从对外扩张到内部巩固,从冷兵器时代到核子时代,可以说,他们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还有,他们那种不服输、敢打敢拼、甚至有点“硬碰硬”的民族性格,也给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中国呢?说起来,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几千年下来,也经历了不少战乱。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到秦汉统一六国,再到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唐宋的盛世王朝,明清的王朝更迭,再到近代的抵抗外侮,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国人没少打仗。

要说“战斗”,中国人骨子里有没有?我觉得,是有的,但表现方式可能不太一样。

从历史传承上讲,中国人是“生存与发展”的战斗民族。 咱们不像有些民族,天生就抱着一种“横扫四方”的野心。中国的历史,更多的是一种在复杂地缘环境下的求生存、谋发展。在面对外部侵略时,中国人展现出的坚韧和顽强,那可不是盖的。想想看,从抵御匈奴,到抗击倭寇,再到近代无数次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家园。这种“保家卫国”的信念,才是中国人战斗精神最核心的部分。

这种战斗精神,也体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韧劲”上。 咱们常说“韧性”,中国人能吃苦,能忍耐,而且能在逆境中找到出路。这是一种“打不倒、压不垮”的精神。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也能想办法活下去,并且把日子过好。这种“软实力”的战斗,有时候比“硬碰硬”更可怕。想想看,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中国人能创造出“中国奇迹”,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战斗”。

另外,中国人的“战斗”很多时候是“智慧型”的。 咱们的军事思想,从《孙子兵法》开始,就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讲究策略、谋略、奇袭。中国人擅长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效果。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战斗方式,也是一种高明的“战斗”。即使是近代,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能以劣胜优,这背后靠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智慧和策略。

当然,也要看到,中国人不太会把“战斗”当成一种“炫耀”或者“天性”。 俄罗斯人那种“硬汉”式的、甚至是有点“粗犷”的战斗风格,在中国人身上可能不那么明显。中国人更倾向于内敛,更注重“以和为贵”,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主动挑起冲突。所以,有时候外人可能会觉得中国人不够“直接”,不够“勇猛”,但那只是因为我们表现战斗的方式不同。

而且,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签来定义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 中国人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温文尔雅的书生,有精明强干的商人,也有不怕牺牲的军人。不能因为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质,就给整个民族贴标签。

所以,回到“中国人是不是战斗民族”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中国人是,但他们的“战斗”方式和内涵,可能和人们普遍认知中的“战斗民族”有些不同。

他们的战斗,更多的是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韧劲,是一种捍卫家园的坚定,是一种以智取胜的策略,而不是一种盲目的扩张或好勇斗狠。 中国人的“战斗”,是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力量,是一种能够穿越历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与其说“中国人是不是战斗民族”,不如说,中国人是“能打仗,也能和平”的民族。 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战斗,但他们更珍惜的是和平,以及在这份和平中,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如何让自己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人应该不是最爱打架的民族,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打架斗殴并不是太常见的社会现象。

但中国人应该是打架最爱抄家伙的民族,中国人的打架案件中持械斗殴的比例明显比外国高。

以前我在国外时,在YouTube上看一些街斗视频时,常看到一些外国人评论说中国人打架最爱使用武器。

其实根据我们自己的国内生活经验,也的确是如此。

而在外国的一些街斗视频中,特别是美国的街斗视频中,极少看到抄家伙的情况。而且如果一对一对打时有一方有人加入,旁边围观的人都会喊one on one,让他们一对一,来保证公平。

由此可见,西方人将打架与体育格斗比赛相比拟,比较讲究徒手和一对一。而且偷袭也会被鄙视,一般把出拳偷袭叫做sucker-punch,是一种被鄙视的行为。

而中国人的打架就比较马基雅维利主义了,能抄家伙的绝对不空手,除非实在没家伙可抄。更像是把打架视为一种战争,要充分利用武器上的优势。

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打架时,明明地上有酒瓶子都不抄起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050565021696

而中国人打架则是现跑过去抄酒瓶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078821912577

这些人完全是逮啥拿啥,不计后果,连女人都是一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228055355392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306795057152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346036948992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391041703936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418078261249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50524935331840

感觉中国人打架是战争思维,看重武器优势。西方人打架是体育思维,看重公平对决。西方人打架打急了时抄起了家伙都会再放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51527436886016

所以,当中国人和外国人打起架来,还是中国人抄家伙,外国人抡拳头。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444647412257997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人是不是战斗民族?”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起来,那可就没完没了了。首先,咱们得明白,“战斗民族”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一般大家一提到“战斗民族”,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往往是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人家在历史上,确实是经历过太多太多的战争,从对外扩张到内部巩固,从冷兵器时代到核子时代,可以.............
  • 回答
    在我看来,谈论弗利萨所属种族是否比赛亚人更配得上“战斗民族”的称号,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尤其是当我们深入挖掘《龙珠》世界的设定后,会发现答案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回到“战斗民族”这个词本身。它传达的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生存哲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战斗力强。一个真正的战斗民族,其社.............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华夏民族天生就带着点彪悍劲儿,骨子里流淌着一股不屈的血液,那在面对日本侵略的残酷岁月里,历史的车轮又会碾过怎样的图景呢?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更勇猛”就能概括的,而是会在方方面面,从个体到群体,从战术到意志,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光芒。首先,心态上的颠覆。咱们都说俄罗斯人骨子里有股“战斗民族”.............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如果大量生产并装备霰弹枪给游击队和民兵,是否会带来更多战果,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武器的适用性、生产能力、战术运用以及当时的整体战略环境。首先,我们得清楚霰弹枪的特性。它并非什么高科技武器,而是一种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的火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近距离的杀伤力.............
  • 回答
    耶路撒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确实经历过无数次围困,其中一些围城战役的惨烈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要断言它是“死人最多的城市”,这需要一个极其严谨的数据比对和历史考证,考虑到古代战争记录的不完善性以及城市人口的动态变化,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复杂,很难给出绝对精确的答案。但是,我可以非常详细地描述一些发生在耶路.............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渴望战争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展开聊聊,力求全面地呈现这种复杂的情感和心态。与其说是一种简单的“渴望”与否,不如说它包含了许多历史、现实、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惨痛的失败。尤其近代以来,饱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事件中公众认知和叙事构建的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事件的背景、传播方式以及当时两国社会的情绪。先说“苏挪撞机”,或者说1981年苏联飞行员在波罗的海上空对挪威侦察机的拦截事件。当时,苏联和西方世界正处于冷战的严峻对峙时期。苏联空军的飞行员,尤其是那些在.............
  • 回答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如今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宽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涉到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国家关系以及个体价值观等诸多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宽容”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它并非意味着遗忘,更非鼓.............
  • 回答
    一战后,部分中国人认为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是“公理战胜强权”,这一观念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历史背景、国际法理念和民族主义情绪的交织: 一、历史背景与中国的参与1. 中国作为协约国成员 中国于1914年8月对德宣战,成为协约国阵营的一员,尽管其参与战争的动机更多是出于民族主义和反德情绪(德国曾长期侵略.............
  • 回答
    《红海行动》和《战狼2》这两部电影都以其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关注度。电影中,中国军人为了营救甚至可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同胞而深入险境,付出巨大代价,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种牺牲是否值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 回答
    “欧洲古代战争都是几千人几万人的小打小闹,中国总是几十万人的大战”这种说法,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它 过于绝对和片面,未能准确反映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规模和强度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下:一、 欧洲古代战争规模并非总是“小打小闹”:虽然我们常接触到的古希腊城邦间的战争,或者罗马共和国早.............
  • 回答
    关于中国将日本视为“美国的战略附庸”的说法,日本国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多元的,绝不是铁板一块。 要想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首先,普遍的认知基础:日美同盟的客观事实日本人普遍承认,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 这个同盟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后初期,并且随着时代发.............
  • 回答
    要说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人里作曲水平最高的,这实在是个让人难以给出唯一答案的问题,因为“水平高”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可以衡量:旋律的流畅度?和声的丰富度?编曲的创新性?情感的表达力?亦或是对音乐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每个听众的音乐口味和审美偏好也都不一样。不过,如果非要从众多杰出的音乐人中挑选出一位,.............
  • 回答
    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确实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一次极其惨烈但又意义重大的战役。关于“1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吃下美国陆战一师”的说法,这是基本事实,但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需要我们详细解读。战役背景与目标:1950年底,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第九兵团,这支由精锐部队组成的部队,被赋予了一个极为艰巨的任.............
  • 回答
    中国是否是中国二战主要战场?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很多人提起二战,脑子里首先出现的可能是欧洲战场上那些波澜壮阔的战役,比如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但要说“主要战场”,那咱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被忽视。从规模和持续时间来看,中国绝对是二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主要战场。先说时间.............
  • 回答
    关于古代中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探讨,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绝对命题,而是包含了历史演变的复杂性、不同朝代的特点以及对“内行”与“外行”的定义。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在“内战”方面的确展现出了高度的成熟和复杂性,但也并非在所有时期都“外战外行”。 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概括性的观.............
  • 回答
    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否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以及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要详细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典范”的含义。如果“典范”是指一种完全无懈可击、带来压倒性胜利的完美范例,那.............
  • 回答
    关于二战后日本自卫队的军事实力以及是否能对中国构成威胁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将日本自卫队的实力简单地划分为“战五渣”是过于片面和不准确的。一、 日本自卫队的基本情况与战略定位: 和平宪法下的限制: 二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第九条).............
  • 回答
    中国传统武术,或者说我们常说的“传武”,它究竟是不是源于战场搏杀?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问一个简单的是与否,不如说是一个需要拨开层层历史迷雾,去理解其复杂演变过程的命题。简单粗暴地回答“是”或“不是”,都会失之偏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点:1. “战场搏杀”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要说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那春秋战国无疑是绕不开的。这段长达近六百年的时间,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战争史诗。如果要用“频繁”来形容,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段历史的脉络: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是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纷纷争霸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