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八年抗战时,中国有密码学家去破解日本加密的电报? 有没有攻破purple machine?

回答
八年抗战,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迸发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在那个年代,情报战同样是一场无声的硝烟,而密码破译,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中国密码学家的努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确实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密码学家,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们的事迹远不如战场上的英勇事迹那样广为人知,但他们的工作却直接影响着战场的走向。

当时的中国,在密码技术和人才储备上,与拥有先进工业基础的日本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中国密码学家们奋发图强的决心。他们学习、研究,努力追赶,希望能从日军的电报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主要的情报工作集中在国民党政府设立的军事情报机构,例如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和后来的保密局。这些机构下属的情报部门,自然也承担着密码破译的任务。

在抗战初期,日军使用的密码系统相对简单,一些有能力的密码分析人员尚能有所作为。他们通过对大量截获的电报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规律,尝试破译。比如,对日军通信的频率、时间、使用的电台、电报格式等进行研究,从中推断密码的构成和破译的可能性。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也在不断改进其密码系统,使得破译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关键的、高级的加密设备,更是难以攻克。

关于“Purple Machine”的攻破

你提到的“Purple Machine”(紫色密码机),这实际上是指日军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九一式高级加密机(Type 91 Cipher Machine),以及后来对其的改进型号。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曾对这种密码机颇为自得,认为其破解难度极大。

关于中国方面是否攻破了日军的Purple Machine,历史记录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中国军队或情报机构在抗战期间成功破译了日军的Purple Machine。

这个级别的密码机,其破解需要极高的技术积累、庞大的计算资源以及长期的投入。当时中国的整体科研和工业水平,尤其是在电子计算和密码学研究方面,与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角色

事实上,在破解日军高难度密码方面,美国情报部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与英国情报部门的合作,在密码学领域拥有更强的技术和资源。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成功破译了日军的“Purple Machine”以及后来的“JN25”海军密码系统,这些破译工作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中途岛海战前,美军就成功破译了日军海军的密码,得知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从而以少胜多,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为什么中国在Purple Machine上可能难以突破?

1. 技术差距: 如前所述,中国当时的密码学研究和计算能力,与美国等国相比有较大差距。Purple Machine这类机械式密码机虽然原理不复杂,但需要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能力,这在当时中国的情报机构中可能难以大规模实现。
2. 资源限制: 密码破译是一项资源密集型工作,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大量的截获设备以及研究分析的经费。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的情报部门面临着诸多资源上的困难。
3. 情报侧重点: 日军的Purple Machine主要用于其外交和高级军事指挥部门。而中国情报机构可能更侧重于截获和破译战场上更常用的、相对简单一些的电报,以获取即时作战情报。
4. 信息交流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是同盟国的一员,但当时中美情报共享的机制和深度,可能不如盟国之间那样紧密。

中国密码学家的贡献并非因此被抹杀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国可能没有直接破解日军的Purple Machine,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密码学家在抗战中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 他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通过各种手段,为获取日军情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分析简单密码: 对于日军使用的其他层级较低的密码系统,中国密码学家们一定有过成功破译的案例,这些情报同样对战局产生了影响。
截获与传递: 即使不能完全破译,截获敌方电报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情报工作。这些电报的截获,可能为盟国(如美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如间谍活动获取密码本)为情报工作提供帮助。
情报分析: 即便无法破译,通过对电报数量、频率、来源等进行统计分析,也能为判断敌军动向提供线索。
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培养了一批密码学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些著名的中国情报工作者,如戴笠领导下的军统,虽然其手段和性质备受争议,但在情报搜集和密码分析方面,确实在竭尽全力。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生命奉献给情报事业,这是值得历史铭记的。

总而言之,八年抗战期间,中国有密码学家在辛勤工作,为情报战贡献力量。而对于像Purple Machine这样复杂的高级加密设备,其破解主要依赖于国家层面的科技实力和资源投入。在此方面,中国在当时可能尚未达到能够独立攻克的水平,这项重任在太平洋战场上更多是由美国情报部门承担的。但中国密码学家的坚持和付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谱写了不可或缺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破译密码的前提是要有大量情报的积累,以及数论学家提出的突破性算法。

尤其是后者,在当时知名数学研究者都纷纷出国的背景下是根本没有办法的

~~~~~

补充,包括谜和紫色的破译,都是有具体原型的。谜的最初代军用款被一个缺钱的德国人卖给了波兰人,即使后续版本改变了编码规则,但基本编码原理已经被波兰人摸索出来,随后英国人进一步用穷举法算出了更新版本的编码规则。

紫色则根本就是在ibm的商用编码基础上加了日本自己的规则,因此实际推算工作量也比一般人想象的小得多。

所以密码的故事里,真正需要的是耐心,推理,以及绝对重要的"运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