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户时代军队的屯驻制度是怎样的?

回答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为了维持其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武士阶层的特权,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军队屯驻制度。这套制度并非像现代国家那样,将军队集中部署在全国军事要地,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分散化的、依托于封建领地体系的军事存在。

核心理念:兵农分离下的军事义务与领地支配

江户时代的军队,其主体是武士阶层。与过去的“兵农合一”不同,德川幕府推行了严格的“兵农分离”,将武士与农民、工匠、商人彻底区分开来。武士的职责就是战斗和管理,而他们的经济来源和军事能力,则与他们所统治的领地(藩)紧密相连。

因此,江户时代的屯驻制度,与其说是“军队的部署”,不如说是“武士阶层的领地化生存及其军事职能的体现”。

主要特征与运作方式:

1. 藩(Domain)作为基础单位: 整个日本被划分为大约260个藩,每个藩由一位大名(Daimyo)统治。大名是幕府承认的世袭诸侯,他们拥有在其领地内征兵、训练、装备和管理军队的权力。这种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治的,但也受到幕府的严格监督。

2. 武士的屯驻即是生活: 武士并非像现代军队那样,居住在专门的军营中,而是作为统治阶层,生活在藩的中心——城下町(Castle Town)。城下町是藩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武士及其家族就居住在此。他们的居所本身就构成了其“屯驻”的地点。

3. 领地内征兵与军事义务:
常备兵力(常备士): 每个藩都会招募一部分武士作为常备兵力,他们是藩内的职业军人,负责日常的训练、警备和治安维护。这部分武士的俸禄由大名支付,他们是藩内军事力量的核心。
征募制(兵役义务): 除了常备兵,藩内还保留了征募制。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藩主有权向其治下的武士征召,要求他们按照俸禄等级和人数,提供一定数量的士兵。这些被征召的武士,很多时候会自行装备,并以基层指挥官的身份加入队伍。
“国役”(Kuniyaku)或“勤役”(Tsutome): 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军事服务义务,不仅仅限于战斗。例如,参与筑城、道路修建、运送物资等,都属于广义的军事服务范畴。

4. 幕府的监督与限制: 尽管大名在藩内拥有一定的军事自主权,但幕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和限制,以防止任何藩拥有过度的军事实力而威胁到幕府的统治。
参勤交代(Sankinkōtai): 这是最关键的制度之一。大名需要定期到江户(幕府所在地)居住,并在江户和自己的藩地之间来回迁移。这大大消耗了大名的财力,也限制了他们长期集结军队。同时,大名的家属(妻子、子女)通常被要求留在江户作为“人质”,进一步牵制大名。
兵器、火炮的限制: 幕府对各藩铸造和拥有的兵器、火炮数量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藩私自制造大量先进武器。
勘合(Kansatsu)和检查: 幕府会派遣官员对各藩进行检查,评估其军事能力和忠诚度。
“大御番”(Ōgoban)制度: 幕府会从一些实力较强的藩抽调武士,轮流到江户担任警备任务。这既是对这些藩的劳役,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5. 江户城及周边地区的屯驻:
幕府直属军队: 幕府本身拥有一支直属的军队,称为“旗本”(Hatamoto)和“御家人”(Gokenin)。他们是将军的直属家臣,负责江户城的警备、将军的近卫、以及幕府在全国的军事命令执行。
“御谱代”(Gofudai)与“谱代”(Fudai)大名: 幕府将一些与德川家有深厚渊源的谱代大名,以及拥有重要战略地位(如靠近京都、大阪)的御谱代大名,安置在离江户较近的地区。他们的军队,实际上也承担了对江户的屏卫作用。
“外样”(Tozama)大名: 幕府将那些在关原合战后才臣服的、实力较强的大名,安置在远离江户和政治中心的地区,并加以牵制。

6. 具体兵种与装备:
步兵(足軽 Ashigaru): 虽然被称为“足轻”,但在江户时代,他们更多的是作为辅助部队,负责搬运、筑城、守卫等任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作为主要的冲击力量。
骑兵: 骑兵在江户时代的地位大大下降,更多是作为一种仪仗或者少数精锐的作战力量,不再是决定性兵种。
火器: 火枪(鉄砲 Teppo)在江户时代仍然被广泛使用,各藩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火枪队。但由于幕府对火器技术和生产的严格控制,其发展相对缓慢。
弓箭: 弓箭作为传统的武器,仍然是武士的重要装备,尤其是在一些仪式和表演中。

总结来看,江户时代的屯驻制度是一种高度碎片化、以藩为单位的军事存在。 每个藩的大名是其领地内军队的实际部署者和管理者,他们的军队是维系其统治的基础。而幕府,则通过参勤交代、财政限制、武器管制以及对大名家族的监视等多种手段,确保这些藩的军事力量不至于挑战中央集权。

这种制度并非是为了应对大规模的外部侵略(尽管幕府也有防御外敌的考虑,如设立海岸警备),更多是为了维护内部的和平稳定,巩固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并防止任何一个诸侯国强大到足以推翻幕府。因此,江户时代的“军队屯驻”,与其说是战略部署,不如说是“封建统治下的军事存在与社会结构的高度融合”。武士们居住在城下町,他们的生活、俸禄、家族延续,都与藩主的统治和幕府的权威息息相关,而他们的军事义务,也自然而然地包含在其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上回答的很不错。

我就站在巨人肩膀上再简单聊几句吧。

方才在楼上的评论里我提到了纪州藩这个特例,刚才趁着午休的时候我又去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些有趣儿的事。

先说结论,纪州藩作为江户幕府御三家之一,是拥有一定的常备军的。但是考虑到纪州藩在江户幕府的地位极高,所以这仅仅只是一个特例

再说说纪州藩的大环境:

纪州藩位于如今日本和歌山县,藩厅在如今和歌山市。这里在战国时代源本属于浅野家(浅野幸长一家)但是这里由于是交通要道,百姓颇为富裕,而且佛教寺院(高野山的和尚你们懂的)势力横行、民风极其彪悍(杂贺众火枪队就是这里的)生死看淡不服就是干,所以各种一揆频发,面对这种情况,浅野家的做法也很简单粗暴----镇压。

但是到了江户幕府以后,德川家康的第十个儿子德川赖宣入主此地,自幼酷爱儒学的他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办法---怀柔。

德川赖宣制定了纪州藩特殊的“地士制度”,他首先从杂贺、根来等地的豪族中拉拢了一批人,自掏腰包解决了他们的纷争并给予他们苗字帯刀等特权,然后委任他们去解决其他小型豪族的纷争,以后再出现纠纷,首先就由这批人出面调停。对于权力德川赖宣看的很淡,他毫不吝啬的承认了这些豪族们在当地的自主治理权力,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武装,但也明确了这些人的义务-----承担藩内的军事事务。

而这就是纪州藩常备军的由来。

这些地士们平时的工作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日常操练,第二种是学习德川赖宣亲自编写的教材《父母状》及其他儒学著作,时不时还要考试。

经过此番整顿,纪州藩民风彪悍的风评大为改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问之乡。

这里参考了白井頌子女士于2006年发表于《高円史学》杂志的论文《近世における高野山と紀州藩―地士の分析を中心に》


至于武器方面,纪州藩自古以来就重视铁炮技术,不过地士们在使用铁炮之前需要到藩主这里考一个合格证才行,下图是我在和歌山市博物馆拍到的照片(这里要吐槽一下日本别的博物馆都禁止拍照,但和歌山博物馆很大方,除了某些不让拍以外其他随便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为了维持其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武士阶层的特权,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军队屯驻制度。这套制度并非像现代国家那样,将军队集中部署在全国军事要地,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分散化的、依托于封建领地体系的军事存在。核心理念:兵农分离下的军事义务与领地支配江户时代的军队,其主体是武士阶层。与过去的“兵农合一”不.............
  • 回答
    晋国攻打吴国时,吴国在长江里布置铁链阻止晋军渡江,这个说法在历史上并非普遍记载,也没有像赤壁之战中曹操被火攻那样成为广为人知的军事壮举。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可能性,以及历史上确实存在的、类似但性质不同的防御措施。为什么“长江铁链”的说法可能不那么普遍?首先,我们要知道,历史上晋国(这里.............
  • 回答
    江户时代的公卿,日子过得可比战国时代滋润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说起来,这主要归功于德川幕府对整个国家体系的重塑,特别是对朝廷和公卿阶层的“安抚”政策。我们得先看看战国时代那会儿公卿的状况。那时候,幕府的权力已经衰微,各地大名割据一方。朝廷虽然还在,但天皇和公卿们基本就是“靠脸吃饭”的象征性存在了。.............
  • 回答
    江户时代的江户城下町,作为德川幕府的中心,自然是各方人士汇聚之地,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旅行者。不过,用现代的“酒店”或“旅馆”来形容当时的住宿设施可能不太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是各种形式的“宿屋”(やどや),它们为旅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安身之所。这些宿屋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不同层级的旅客需求而多样化发展的。我们.............
  • 回答
    江户时代,一个在日本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时代,它持续了约260年,从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到1868年大政奉还,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巅峰,也奠定了现代日本的一些基础。要详细地讲述江户时代,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充满活力的时期。一、 政治格局:幕藩体制的稳固与统治江户时代最核心的政治特征是幕.............
  • 回答
    江户时代,一个孕育了璀璨文化和多样化生活方式的时代,其美食也同样丰富多彩,如同当时的浮世绘一样,充满了生机与细节。如果穿越回那个时代,你会被琳琅满目的街头小吃、精致的料理和充满人情味的餐馆所吸引。街头巷尾的诱惑:庶民的美食天堂江户时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大众化的餐饮业也蓬勃发展。走在繁华的江户(今.............
  • 回答
    您好!关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是否中央集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常常被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和实际运作。简单来说,德川幕府可以被视为一种“准中央集权”或者“有限中央集权”的体制。它并非像后世一些纯粹的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中央政府拥有.............
  • 回答
    江户时代,日本社会阶级森严,武器的持有权也严格地与身份地位挂钩。对于那些被视为“平民”的群体,比如农民、工匠、商人等,他们的武器使用和携带有着明确的限制,目的在于维护幕府的统治秩序和稳定。总的来说,平民在理论上是被禁止随意携带武器上街的。幕府颁布了各种法令,严禁非武士阶层拥有刀剑等攻击性武器。这里的.............
  • 回答
    在日本江户时代,社会结构如同金字塔一般,而塔基最广阔、最根基的部分,便是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基层”。这里的“基层”主要指的是农民(百姓)和町人(城镇居民),他们是支撑整个封建社会运转的根本。农民:土地的儿子,税收的负担者江户时代的农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姓”,是社会中最庞大、最基础的阶层。他们占据.............
  • 回答
    江户时代行医者的官衔:一瞥那个时代医者社会的等级与地位在人们的印象中,提及江户时代的日本,往往会浮现出武士、町人、浪人等鲜明的社会阶层。然而,在这幅错综复杂的图景中,作为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行医者,他们又身处何种位置?他们的“官衔”又意味着什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头衔问题,更关乎当时社会对医学的认知、对.............
  • 回答
    要理解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得先跳出“现代化”的滤镜,回到那个与我们当下截然不同的世界去感受。江户时代,从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到1868年大政奉还,这漫长的260多年,并非一段沉寂的停滞,而是日本走向近代化前,一次至关重要的“内在积淀”和“自我雕塑”。地位: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的地.............
  • 回答
    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天皇家族虽然在政治实权上经历了多次更迭,被武士集团等其他家族长期把持,但天皇的家族谱系却始终得以延续,没有被其他势力直接“取代”或“推翻”出历史舞台。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取代”在日本政治文化中的含义。在日本,天皇不仅仅是一个政.............
  • 回答
    足利家的终局,以及他们在江户时代的轨迹,要详尽地说来,那真是一段漫长而又带着一丝苍凉的故事。毕竟,他们曾经是日本的统治者,掌控天下长达两个多世纪,但最终的结局,却和他们辉煌的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起足利家的“结局”,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身份早已终结,但血脉却并未因.............
  • 回答
    直江兼续在江户时代的米泽藩,是否被视为“奸臣”?这可真是一个值得说道说道的话题,而且答案绝非一概而论的“是”或“否”。要知道,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时代、立场、叙事角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奸臣”这个词的语境。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奸臣”往往是指那些阿谀奉承、弄权欺君、祸.............
  • 回答
    日本自室町幕府、战国时代直至江户幕府时期,朝廷的财政供给方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虽然都围绕着“贡赋”和“恩赏”这两个核心,但在具体操作和来源上却各有侧重,也反映了幕府与朝廷之间力量对比的动态演变。室町幕府时期(13361573):朝廷的“残喘”与幕府的“恩赐”室町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武家政权对朝廷权力的.............
  • 回答
    .......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参勤交代,可不单单是大名们进京“打个卡”那么简单。这趟长途跋涉,他们可是在江户忙得团团转,做的事情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一项都关系到幕府统治的稳固和大名的自身利益。首先,“拜见将军,表忠心” 是最核心的任务。大名们进江户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征夷大将军表达他们对德川家的绝对忠诚。这可.............
  • 回答
    江苏五城人口触“负”,挑战与机遇并存近期,江苏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扬州、泰州、徐州、盐城、南通这五个城市的人口已步入负增长轨道。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毕竟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人口的增减往往预示着城市发展前景的变化。现象的背后: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江苏五城市进.............
  • 回答
    在那个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交织的武侠时代,要让朝廷与江湖这两股看似对立却又互相影响的力量实现和谐共处,绝非易事,需要一套精妙且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这套政策的基石,必然是相互理解、利益平衡与有效约束的有机结合。首先,朝廷需要破除“官匪一家”的刻板印象,认识到江湖并非都是刁民恶徒,其中亦有心怀家国、武艺高强.............
  • 回答
    太田牛一之所以要在《信长公记》中编织织田信长过江口时水流变浅、翌日立刻变深这一“灵异”故事,其背后有着多重深层的原因,远不止于简单的记录史实。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叙事策略,意在通过奇迹般的描写,为信长镀上一层神圣的光辉,为他的行动增添合法性和天命所归的色彩。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太田牛一的用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