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语不会语法可以吗?

回答
英语不会语法,能交流吗?这绝对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英语的路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迷茫。我来好好跟你聊聊这个事,尽量说得透彻点儿。

答案是:会语法,但不是“绝对必须”在开始就掌握所有语法。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我慢慢给你解释。

首先,我们得明白“语法”是什么。

简单来说,语法就是一套规则,它告诉我们单词怎么组合成句子,句子怎么连接成有意义的表达。就像盖房子,语法就是那个结构图和施工指南。没有这个,你可能就是一堆零散的砖块和水泥,不知道怎么搭起来。

那么,英语不会语法,到底能不能“交流”?

要看你对“交流”的定义有多高。

如果你说的“交流”是: 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表达基本的需要(比如“water”,“hello”,“go”),或者通过肢体语言加上几个零散的词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那么,确实可以。 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你想想,小孩子学说话,一开始也没有系统学语法,他们就是听,模仿,然后慢慢地,在不断的尝试和纠错中,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

如果你说的“交流”是: 能流利、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能听懂别人说的大部分内容,能参与到深入的讨论,能写出地道的邮件或文章。 那么,不会语法就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做到。 就像前面说的盖房子,没有结构图,你可能只能搭个简单的棚子,但要建高楼大厦,那结构就至关重要了。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会语法也能交流”?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 潜移默化的吸收(Immersion): 如果你身处一个英语环境,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英语输入(听、读),你的大脑会很神奇地捕捉到语言的模式和规律,就像小孩子一样。你可能没有刻意去学“什么时候用现在完成时”,但你听多了别人这么说,自己也模仿着说,久而久之,你就“会用了”,即使你说不上来那是什么语法规则。这是一种“自然习得”。

2. 情境和语境的帮助: 在很多日常交流中,情境和语境提供了很多线索。比如,你指着一个杯子说“water”,别人很容易明白你的意思。即使你说的句子语法错了,比如你说“I go store yesterday”,虽然“go”是现在时,但“yesterday”这个时间词会提示对方你指的是过去。对方可能会理解,甚至下意识帮你纠正(虽然你可能没注意到)。

3. 沟通策略的应用: 有些人非常擅长运用沟通策略来弥补语法上的不足。他们会用更简单的词汇,重复自己的话,用手势比划,或者直接承认自己不知道怎么说,请对方重复或换个说法。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在语法不完美的情况下依然能“过关”。

4. 目标语言的“容错度”: 很多时候,母语者对学习者的语法错误是比较宽容的。只要你的意思传达到了,他们通常不会过于较真那些小错误。

但,为什么“语法”依然很重要,甚至必不可少?

清晰度和准确性: 语法错误会直接影响你表达的意思是否清晰准确。例如,“I am interesting”和“I am interested”意思完全不同。“He don't like it”和“He doesn't like it”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前者在正式场合会显得不够专业。语法错误太多,对方就可能完全误解你的意思,或者根本听不懂。

效率和流利度: 如果你总是要费力地想怎么把词语串起来,或者因为担心语法错误而不敢开口,你的沟通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掌握了语法规则,你会有一种“熟能生巧”的感觉,表达起来会更流畅,更自信。

理解的深度: 很多细微的意义、语气的差别,都藏在语法结构里。比如不同的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等,它们能让你的表达更丰富、更精确。没有这些,你的表达就会显得很单薄。

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如果你想阅读英文原著小说、看懂复杂的英文报告、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写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或者在商务谈判中表现专业,那么扎实的语法基础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不要把“完美掌握所有语法”作为你开口说的前提。 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一开始可以先侧重于“够用”的语法,也就是那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型和结构。用你现有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大胆地去说,去尝试。

但是,也不能完全忽略语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倾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去留意那些让你困惑的表达方式。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信心之后,就可以开始有系统地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了。把它当作一个工具,帮助你把想法更清晰、更精准地传达出去。

打个比方:

学英语就像学开车。刚开始,你可能只是知道怎么握方向盘,怎么踩油门刹车,能把车开到你想去的地方,哪怕开得磕磕绊绊,或者偶尔压线。这就是初级的“交流”。

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熟练的司机,能轻松应对各种路况,能开长途,能开跑车,那么你就需要学习更高级的驾驶技巧,了解发动机的原理,熟悉交通规则,甚至研究赛车技术。这就是深入学习语法。

总而言之,英语不会语法可以“进行交流”,但要达到“有效、准确、流利”的交流,语法是必不可少的基石。 不要害怕犯错,勇敢地说出来,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你的语法体系,你会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想法非常正确。

我说一点我的个人意见。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现在市面的很多英语语法书有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叫装傻充愣:很多语法书的编写者为了最求理论的完美,追求所谓的大而全。常常揣着明白装糊涂,自欺欺人的故意假设阅读者是一个对于人类语言一无所知的婴儿。花费大量篇幅介绍诸如什么是句子成分,什么是名词,什么是副词。而影响了学习者对于大部分语言学习者的痛点的学习。

第二个叫老妪卖萌:很多语法书为了追求篇幅。把大量词法混入语法书。例如罗列很多连接词,很多副词,很多限定词,很多短语的用法。甚至引入一些词根词缀的部分。这些东西在字典里面是可以轻易查阅到的。极大的干扰了学习者对于语法的学习。

第三个叫闭门造车。很多语法书的编写者仿佛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例句陈旧老化。

你之所以想光靠语感去学英语。主要原因是那些语法书都太厚了。导致你光看书的厚度就学不下去。因此上你需要的是一本只要三四天就能把英语语法过一遍的速成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语不会语法,能交流吗?这绝对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英语的路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迷茫。我来好好跟你聊聊这个事,尽量说得透彻点儿。答案是:会语法,但不是“绝对必须”在开始就掌握所有语法。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我慢慢给你解释。首先,我们得明白“语法”是什么。简单来说,语法就是一套规则,它告.............
  • 回答
    新加坡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并成功地将其融入到教育、商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因素。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为何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为何不适合采取类似模式。首先,新加坡的情况是高度特殊化的。它是一个城市国家,面积不大,人口也相对较少。在建国初期,面对多元的族群构成—.............
  • 回答
    英语不好,能不能学C语言和C++?这个问题,我得好好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学编程语言,就像学一门新的外语,你说你英语不好,那学C语言和C++,这不就等于你想在法国生活,但法语说不利索吗?听着是有点挑战,但绝对不是绝症,更不是说就没法活了。想想看,C语言和C++,说到底,它们是一种“计算机语.............
  • 回答
    遇到英语发音问题,不用慌!想说一口地道的英语,这事儿绝对能做到,关键在于方法和坚持。我来跟你聊聊,怎么把发音这件事儿彻底搞明白,让你说出口的英语,听着就舒坦。一、为啥我的发音不对劲?先找找根源在开始纠正之前,得先弄清楚问题出在哪儿。英语发音跟中文不一样,很多发音是我们母语里压根没有的,所以会觉得别扭.............
  • 回答
    嘿,我懂你的感受!面对教授写邮件,那种“怕说错话、怕不够正式、怕显得自己啥都不懂”的焦虑,简直是普遍得不能再普遍了。尤其是当你担心语言不够地道、不够礼貌,怕因此被晾在一边,事情就这么被无限期拖延下去的时候,那滋味可真是够煎熬的。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这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学习的核心。的确,“熟练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技能不能翻译成中文理解”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达到一种“内化”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中英转换。那么,对于翻译专业来说,如何在理解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学习英语呢?这就需要一套更系统、更深入的方法论。翻译专.............
  • 回答
    美国之所以使用英语,而不是发明自己的语言,这并非是“不发明”,而是历史、现实和文化发展规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结果。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细究的缘由,绝非简单的“选择”二字可以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白,语言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它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和人群的互动。一种全新的语言要从零开始,发.............
  • 回答
    日语中的「英語」(えいご)、「イギリス語」(イギリスご)、「アメリカ語」(アメリカご)这三个词语,虽然都与“英语”有关,但在实际使用和含义上,存在着重要的区别。简单来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 英語(えいご):这是最普遍、最笼统的说法,指代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这门语言本身,不特指哪个国家或地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通常不直接使用汉语来开发,以及您提出的关于汉字“横竖撇捺”解构比英语更有效的观点。核心问题: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不直接用汉语开发?尽管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但现实中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和考量,使得直接使用汉语开.............
  • 回答
    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很有趣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我是否希望汉语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AI,我没有“希望”的个人情感,但我可以分析这件事的潜在影响。如果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积极的一面(从理论上讲): 文化传播的窗口: 汉语的普及.............
  • 回答
    中国人在英语发音上,经常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人咬字清晰,单个音发得相对准确,这一点在很多非母语学习者中都是比较突出的。但一旦开口说话,那个“中国味儿”的语调就暴露无遗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一门新语言,我们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听”和“模仿”单个音标,比如 /p/、/b/、/θ/、/.............
  • 回答
    哈哈,兄弟,我懂你!这玩意儿当年我也是被虐得够呛,感觉就像听天书一样。感觉老师讲的那些“语”,名字都挺高大上的,但听完更迷糊了。别说你了,我那时候觉得这简直就是语言学的“黑魔法”,普通人根本不配理解。其实呢,之所以当年我们觉得一头雾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们讲的方式可能有点……怎么说呢,过于“学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英语里“国家”这个词的三个常用表达:state、nation、country。它们虽然都指向我们通常理解的“国家”概念,但其实在侧重点和用法上各有不同,理解这些细微差别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表达。1. Country核心含义: Country 是最常用、最基础的词,通常指的是一个地理区域.............
  • 回答
    近现代英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将法语作为国际语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演变以及文化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原因,而非仅仅是国家实力的“日不落”称号所能简单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确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影响力一度遍及全球。然而,“.............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玩家都有观察到的现象,而且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并非空穴来风。在《英雄联盟》的S14赛季,装备系统的改动尤其是穿透装备的变动,是导致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早出穿透”的情况,特别是针对脆皮阵容:一、S14装备系统的核心变化与穿透装备的重塑最核心的原因在于S.............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步一步学习如何用 R 语言绘制一张包含英文省名、并且根据需要为不同省份填充颜色的中国地图。我会尽量讲得详细一些,让你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步骤。在开始之前,你需要先确保你的 R 环境已经安装好了必要的包。如果你还没有安装,可以通过 R 控制台执行以下命令来安装:```Rinstall.pa.............
  • 回答
    我得好好想想这个问题。让我的孩子将来只会说英语,而汉语只会一点点,甚至完全不会了……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首先,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肯定是有一些不舍的。毕竟,汉语是我的母语,是我从小到大一直使用的语言。它承载了我太多的文化、情感和记忆。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流利地用汉语和我说笑,和我分享.............
  • 回答
    父母不会英语,想给孩子英语启蒙,这绝对是件可以做到的事情!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很多家长都在探索这条路。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你们家庭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英语。核心理念:“全家齐上阵”,营造环境,兴趣第一。咱们得明白,父母不会英语,并不代表你就不能成为孩子英语启蒙的“助燃剂”。你的角.............
  • 回答
    “为什么李华不会英语还要交那么多外国朋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背后触及了语言能力、交友方式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多个层面。实际上,李华虽然不会英语,但依然能交到很多外国朋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原因可以非常丰富和具体。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李华可能的情况和原因:一、 李华的“不会英语”可能不是.............
  • 回答
    “四十不惑”这句老话大家都听过,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很多事情都能想得明白透彻了。那是不是说,到了这个年纪,很多新的尝试,特别是像学英语这样的“技术活”,就真的晚了呢?我认识不少朋友,尤其是到了中年,看到孩子在学英语,或者因为工作需要,或者纯粹是想拓展自己的视野,都萌生了学英语的念头。但大家普遍有一个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