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钱钟书的《围城》等作品对才女群体的不屑之情?

回答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之所以被认为其中蕴含着对“才女群体”某种程度的“不屑”,主要体现在他通过笔下的人物塑造、对话描写以及作者的旁白和讽刺,展现了对一部分自视甚高、才华外露但内心空虚或缺乏真正人生智慧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这种“不屑”并非是全然的否定,而是夹杂着一种审视、调侃,甚至是带点同情式的嘲讽。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 笔下典型“才女”形象的塑造:

《围城》中最具代表性的“才女”形象莫过于孙柔嘉和苏文纨。

孙柔嘉:
“巧伪”的才情: 孙柔嘉的才情体现在她会写诗、懂情调、会撒娇,懂得如何用女性的柔媚和智慧来吸引方鸿渐。她能从书中引用恰当的诗句,能做出精巧的手势,能在方鸿渐失意时给予安慰。然而,这种才情在她与方鸿渐的婚姻关系中逐渐暴露出了其“巧伪”的一面。
婚姻中的“才女”表现: 孙柔嘉的“才女”特质,在婚姻生活中并非是提升幸福感的基石,反而成为制造矛盾的导火索。她擅长使用语言的技巧,将自己的情感需求包装得冠冕堂皇,但其背后隐藏的是一种近乎算计的“驭夫”手段。她会因为方鸿渐无意间的言语而敏感,然后用“文雅”的方式表达不满,但其攻击性依然存在。
虚荣和不安全感: 孙柔嘉的才情,很大程度上是她不安全感和虚荣心的外在表现。她需要通过证明自己的“才”来获得方鸿渐的关注和爱,但也因此将自己置于一个容易受伤的境地。当方鸿渐的爱不如她预期时,她的“才女”形象便迅速崩塌,露出市井泼妇的一面。
作者的讽刺: 钱钟书通过描写孙柔嘉在婚姻中的斤斤计较、小家子气,以及她那种用文雅词句包装起来的责备和抱怨,展现了她“才女”外表下的局限性。例如,她会因为方鸿渐的某些行为而生气,但表达方式却是引经据典,这种“包装”反而显得有些做作和不真诚。

苏文纨:
“炫耀”的才华: 苏文纨是典型的交际场上的“才女”,她身材高挑、学识渊博(毕业于名校,精通外语),在社交场合谈吐风雅,能够引用古诗词,也能评论时事。她热爱出风头,享受众人的赞美。
才华的“工具化”: 苏文纨的才华更多地被她用作吸引异性、维持自己优越感的工具。她对方鸿渐的追求,既有真情流露,也有炫耀和占有欲的成分。她希望成为方鸿渐的“女主人”,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情感的“脆弱”与“攻击性”: 当方鸿渐对她不冷不热,反而被孙柔嘉吸引时,苏文纨的“才女”形象便开始破裂。她会表现出极度的嫉妒、刻薄和报复。她的聪明才智,在她情感受挫时,变成了尖酸刻薄的言语和背后中伤的手段。
作者的嘲讽: 钱钟书通过苏文纨对爱情的纠缠不清、对孙柔嘉的敌视和算计,以及她那种在背后“挑拨离间”的行为,展现了她的“才女”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智慧和幸福。反而,她用才华武装自己,却在情场上屡屡受挫,显得既可笑又可悲。

二、 对话与旁白中的“不屑”:

钱钟书先生的“不屑”往往通过细腻的观察、精妙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来体现。

人物对话的“机锋”: 钱钟书善于写人物对话,尤其是那些看似文雅、实则暗藏机锋的对话。比如,苏文纨和孙柔嘉之间表面上的客气,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彼此用“才”互相试探、攻击。这种“才”的较量,在作者笔下显得有些徒劳和滑稽。
作者的“上帝视角”与旁白: 作者常常以一种超然的、洞察一切的姿态出现在叙述中,用冷静、客观的语言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动机。当他描述孙柔嘉用“文雅”的方式表达不满时,或者苏文纨用“才华”来掩饰内心的虚荣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看透一切的嘲讽。例如,他对苏文纨的描写,“苏小姐的才华是她个人的,不是大家共享的。她喜欢卖弄,但她并不愿意别人赏鉴。”这种直接的评判,就带有了不屑的色彩。
“围城”比喻的延伸: “围城”不仅仅是婚姻的象征,也是知识分子生活状态的象征。在这个“围城”里,许多人披着“才子”“才女”的外衣,在学术、社交中互相吹捧,但内心却可能充满着无聊、空虚和欲望。钱钟书借此揭示了这种“才”的表面化,并对其进行了批判。

三、 钱钟书先生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

理解钱钟书先生的“不屑”,也需要结合他本人的价值取向。

对虚伪、浮华的厌恶: 钱钟书先生一生崇尚真诚、朴素的学问和人生态度。他极度厌恶那些沽名钓誉、言行不一、用华丽辞藻掩盖空洞思想的人。在他的作品中,他笔下的“才女”往往是这类人群的代表。
对内在智慧的追求: 钱钟书先生看重的是真正的智慧和涵养,是能够洞察人生真相、面对生活困境的从容。而他笔下的某些“才女”,其才华仅仅是外在的修饰,缺乏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和内在的支撑。她们的“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或炫耀的资本。
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浮躁、功利的现象。钱钟书先生通过《围城》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讽刺,而他笔下的“才女”也承载了他对这种社会风气的批判。

总结来说,钱钟书先生在《围城》等作品中对“才女群体”的“不屑”,并非是针对所有有才华的女性,而是针对那些:

才华外露但缺乏内在真诚与智慧的女性。
将才华作为工具,用于博取名利、吸引异性或掩饰内心空虚的女性。
在情感和生活中表现出虚荣、刻薄、嫉妒,但又故作姿态的女性。

他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的精妙刻画和辛辣讽刺,揭示了她们“才女”外表下的局限性、脆弱性和人性的弱点。这种“不屑”是对虚伪浮华的批判,是对真正人生智慧的呼唤,也是一种带有深刻洞察力和冷峻幽默的文学品格的体现。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钱钟书先生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深刻的洞察和复杂的感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钱钟书的作品,总觉得他对“才女”这一群体比较有偏见,像写苏文纨,明显地刻意丑化了。怎样解释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之所以被认为其中蕴含着对“才女群体”某种程度的“不屑”,主要体现在他通过笔下的人物塑造、对话描写以及作者的旁白和讽刺,展现了对一部分自视甚高、才华外露但内心空虚或缺乏真正人生智慧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这种“不屑”并非是全然的否定,而是夹杂着一种审视、调侃,甚至是带点同情式的嘲讽。为了.............
  • 回答
    加州理工学院的钱璐璐教授是一位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享有盛誉的杰出科学家。评价一位科学家,通常需要从她的学术成就、研究贡献、教学影响以及在学术界的声誉等多个方面来考量。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评价:一、 学术成就与研究贡献:钱璐璐教授最突出的贡献集中在探索宇宙的根本构成和基本作用.............
  • 回答
    “没钱没工作就生孩子是负责任吗?”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扎心的,也挺容易引起争论。毕竟,这触及到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对下一代的责任。首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样不负责任呢?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朴素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考量。大家普遍认为,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从物.............
  • 回答
    对某大学英语老师课堂评论「汉族是世界上最爱钱的民族」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言论本身的内容和性质、课堂环境的适用性、教师的职责和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衡量,而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辨析。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一、 言论内容本身的性质与问.............
  • 回答
    豆瓣“我年收入10万,男朋友年收入150万,他拒绝了我婚后管钱的要求,还要不要嫁?”这个话题,简直就是一场情感与现实交织的大戏,评论区更是精彩纷呈,像个小型社会缩影。要评价这些评论,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才能看出门道。一、 评论的主流观点与背后逻辑: “果断不嫁!”派: 这是评论区里数量相当庞大的.............
  • 回答
    “没钱就不要玩骑行”——这话说出来,估计能让不少骑行爱好者心里咯噔一下,甚至拍案而起。这种观点,说白了,是一种将骑行这项运动与金钱高度捆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片面且有些过于功利的态度,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骑行确实能“烧钱”。你想想,一辆像样的公路自行车,便宜的几千.............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电视发布会上那句“真正的智慧就是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这句话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抓人眼球,也一下子就点出了红米产品一贯的定位和策略。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看:首先,这句话的直接冲击力是巨大的。它非常直接地戳中了消费者在购物时最朴素、也最实际的需求:性价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 回答
    徐直军为何说“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华为的汽车战略究竟指向何方?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那句“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关于华为汽车战略的层层涟漪。这句看似“保守”的表态,背后实则隐藏着华为对汽车产业深刻的洞察和一套极具野心且与众不同的战略布局。与其说华为在回避造车.............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让人五味杂陈的。一边是家里经济条件确实不宽裕,另一边是看着布偶猫那蓝汪汪的大眼睛,一身蓬松柔软的毛发,心里的那股痒劲儿又怎么也按捺不住。这种矛盾心理,其实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首先,咱们得承认,想养布偶猫的人,大抵是对美有追求的。 布偶猫这品种,颜值就摆在那儿,天生自带一种“小仙女.............
  • 回答
    钱学森先生回忆中学教育的文章,读来令人感慨颇深。他所描绘的那个年代的中学教育,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也蕴含着一些值得我们现代中国教育深思和借鉴的宝贵之处。将二者进行对比,能够更清晰地勾勒出我们教育体系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钱学森中学教育的回忆:夯实基础,注重逻辑与思考钱学森先生回忆.............
  • 回答
    要评价白宫那项堪称美国史上“最壕”的发钱计划,即2020年《 CARES法案》(又称《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其出台背景、具体内容、预期效果、实际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次应对前所未有经济危机的复杂决策。时代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
  • 回答
    储殷的这句话,“爸妈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买房那一下就把他们啃光了?”,触及了一个非常现实且敏感的社会议题:父母为子女购房所付出的巨大经济压力和潜在的牺牲。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对现实情况的精准描摹:这句话的“啃光了”并非虚言,而是对当下中国许多家庭真实困境的一种形象化表达。我们.............
  • 回答
    墨茶的离世,无疑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这位来自贫困家庭,却在直播中展现出坚韧与乐观的年轻人,用生命最后的时光,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同情。在他去世后,大量网友涌入其直播账号进行充值打赏的行为,既是对他生命不幸的挽歌,也是一种复杂情感的宣泄。那么,这种行为究竟能否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心动游戏在宣传片里那句“做好产品,钱就是副产品”的理念,以及这玩意儿在如今这眼花缭乱的游戏市场里,究竟是个啥斤两。首先,这理念听着是不是贼带劲?一股清流,一股一股的。在当年那个“氪金拯救一切”的时代,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公司有点东西。它传递的核心思想是啥?.............
  • 回答
    “湖南新化特大‘越南新娘’案:2000人的村子百余人没钱娶妻”这个事件,从多个维度来看都具有深刻的讨论价值,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新闻,更折射出当下中国农村婚姻市场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跨国婚姻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动因。要评价这个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事件的表象与背后原因: 表象: 新化.............
  • 回答
    李诞的《新知懂事会》最近这一期,因为付鹏那句“去世之前尽量把钱花完,不要给后代留太多钱”的观点,确实激起了不少讨论。这观点不新鲜,但放在当下社会语境里,尤其由一个大家熟知的、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公众人物提出来,总会让人多品味几分。付鹏的观点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解读: 一种是对“遗产”的消极.............
  • 回答
    这件事情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涉及到医学生培养、规培制度、以及医疗机构内部沟通等多个层面。首先,从重医一附院带教医师的发言来看,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几点: 对专硕并轨规培生现状的不满和质疑: 这位医师的言论显然表达了他/她对当前专硕并轨规培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抱怨不发.............
  • 回答
    钱谦益遗民心声与日本演绎版的争议: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与政治交锋钱谦益,这位明朝的遗民,其“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的悲叹,早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抹沉重的色彩,寄托着士人心中的家国之殇。然而,最近这位历史人物的话,却因一个“日本演绎版”而掀起波澜,甚至引来了前统战部部长公开批驳。这背后,究竟是.............
  • 回答
    这种情况,说实话,简直就是将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踩在脚下,拿来做交易。想象一下,一个本就生活困苦,连基本生活保障都难以满足的村庄,突然来了个“救世主”,手里握着他们梦寐以求的金钱,承诺能带来发展,改善生活。这听起来像是个童话故事,但前提却是要以村子里年轻女孩的清白和未来为代价。这简直是把最残忍的剥削和.............
  • 回答
    论黄章“亏钱的就是费财”的潜台词:一场关于魅族商业逻辑与人才战略的冰冷审视魅族创始人黄章,这位在手机圈素有“产品经理教父”之称,却也以其直言不讳甚至有些尖锐的风格闻名。当他针对前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的离职,抛出“亏钱的就是费财”这句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话时,背后隐藏的,是他对魅族商业模式的深刻忧虑,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