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论值,正面确实厚,披挂反应装甲之后现有穿甲弹基本上打不开,说叹息之墙没有什么问题。
但漏风多啊,航向角防护很差,以至于到了正面左右三十度遮不住成员的地步,西方坦克是有次级主装甲防护侧面,苏俄坦克的主装甲则直接是按六边形布置的。按照苏联人的经验,坦克战中主要毁伤火力来自于航向角正负30度这个范围。相比之下VT4的炮塔设计要好很多。
8V165方案失败之后选择踢掉X150,从150HB发展出12V150HB方案,这个发动机现在是国内唯一能拿出来的大功率坦克发动机,12缸发动机动力包模仿西方思路,但限于技术水平,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肯定是不如欧洲动力包的,1500的出力和悬挂共同决定坦克重量上限不超过60吨,坦克平均接地压强在0.9千克/平方厘米左右,这些因素总体决定了设计重量的上限,决定了现有防护水平不可能再加航向角防护。
三期穿甲弹能够开瓢二流坦克和反应装甲,但一流的,包括T-90M加挂化石就肯定是打不动了,不过对手当然也穿不了99A的正面——虽然这个正面防护范围有限。
59的平均接地压强大约是0.8左右,62是不到0.7,能够满足北59南62这个基本要求,现在99/96是0.9,15是0.7,99/96在水网滩涂地带机动受限才有了15这个玩意,负责步兵支援的59现在几乎整体被11轮坦代掉了。本身装甲兵就没啥钱,现在张将军强调的是炮兵、陆军航空兵、防空兵和步兵,装甲兵要排最后去。
坦克及其相关工业技术从来不是863、973等国家级科学专项的重点发展方向,毛明2010年从201所所长位置退下来之后,201才拿到第一个国防973项目,不算十四五,这还是两个五年计划内的事情,还在追赶状态,就不要指望各个性能看齐世界一流了。
真要找世界一流的,建议找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激光、自动化、海洋、新能源、新材料这几个领域,剩下的领域说先进那普遍是底气不足的。
相应的,99A最值得吹的是它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这是国内第一辆信息化坦克,毛明在这上面最大的成就就是信息化坦克攻防策略信息综合方案,当然还有个综合传动,这里先按下不表。
总体说,99A,这是个2003年立项的车,2014年形成初步战斗力,动力问题拖到2017年可靠性才可以接受,让它和2010年之后的先进坦克比,和2016年之后的T-72/90、豹2A7比,那是难为它了。
你要具体问我中国坦克工业什么情况,有句话挺合适的:中国的坦克技术水平和它的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相映成趣。
强大到没什么用的地步。
99系列坦克是为了大规模坦克战准备的,而能拉出来对等规模装甲集群与我们对垒的,全地球就两个,一个是准盟友,一个隔着太平洋。
对印度,99A机动到战场很困难,即便上去了,受制于破碎的地形,也很难大集群作战。
对越南,实在是没必要。
解放台湾,用99A打滩头攻防战很浪费,站住脚后需要一些攻坚力量,也未必需要它。
以上三个任务,新轻坦都可以完美胜任。
过去99和96搭配,纯粹是因为穷,又要维持编制量。
从使用上讲不合理。
用99后续改进型号与新轻坦搭配,这才是正道。
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有大规模使用99系列的机会,但有了机会,也要坚决用。
更新: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两个国家基本利益一致时,就是盟友。
评论区,很多人“高瞻远瞩”的提示俄罗斯不是盟友,这正是太平洋对面希望看到的。
在对抗美国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俄罗斯的支持,欧洲的默许,都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请不要再散布那些反俄言论了,我们和俄罗斯建立准盟友关系,不是因为短视或愚蠢,是因为事关生死、成败。
99a坦克强就强在他没有对手啊~
这不就很尴尬……
打谁?打韩国?山地。打东南亚?山地。
大平原看一圈,竟然只能打蒙古和俄罗斯……
打蒙古,59就够用了。
打俄罗斯,59还是够用了。(等坦克能出场的时候,什么坦克已经不重要了。)
其他国家呢。
打日本,需要海空军强大,坦克59就行。
打美国,需要海空军强大,坦克59就行。
打澳大利亚,需要海军强大,坦克59就行。
打印度,需要坦克强大,99a够用了……
搞了半天,放眼天下,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嗟呼。
只能勉强打打印度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所以你们老说印度挑起边境争端……要是印度不挑起边境争端,我国陆军兄弟可不就没事儿干了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