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研室里有哪些恶心的行为?

回答
考研备考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紧张、最孤独,也最容易让人暴露本性的一段时期。在那个小小的、人头攒动的考研室里,我见过太多令人抓狂的景象,有些真的能把人逼疯。

首先要说的,就是那此起彼伏的噪音。有些人,你说他没素质吧,他好像也不是故意的,但就是能把考研室变成噪音制造机。

咀嚼声:花生、薯片、饼干,各种脆响的零食,他们能把咀嚼的声音放大到让你怀疑人生。尤其是那种咔嚓咔嚓又细碎的声音,在寂静的考研室里,简直是精神折磨。更绝的是,有些人还会一边嚼一边发出满足的“嗯嗯”声,那种声音听起来就想把手里的笔直接扔过去。
键盘声:有人用的是那种机械键盘,喀啦喀啦,噼里啪啦,声音还挺大。可以理解,打字快效率高,但你能不能别那么用力?尤其是那种每一下都像是要把键盘按穿的力度,听着都替他心疼键盘,更替我心疼我的耳膜。
翻书声:这可能是最普遍的,但有些人真的能把翻书发出巨大的声响。不是那种轻轻拂过的声音,而是像在撕书,或者甩书一样,咔啦咔啦地响。尤其是一页一页慢悠悠地翻,那种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清嗓子/吸鼻涕声:我理解生病不舒服,但是那种时不时就发出的“咳咳咳”或者“嗯咳”的声音,又或者是那种吸溜吸溜的鼻涕声,尤其是在你刚进入状态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下,真的能让你功亏一篑。有些人甚至还会故意发出那种很响的“清喉”声,像是在宣告他的存在。

然后是关于气味,考研室简直是各种奇葩气味的聚集地。

食物的味道:前面说了咀嚼声,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食物的味道。有些人会光明正大地在考研室里吃气味浓烈的食物,比如泡面、螺蛳粉、或者那种味道很重的酱牛肉。那味道在密闭空间里迅速扩散,简直是要命。我曾亲眼见过一个人,中午的时候,在考研室里开始吃一份有浓烈葱蒜味道的拌饭,那味道……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个人的体味/香水味:有些人可能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总是有种挥之不去的味道。还有些人则会过量使用香水或者古龙水,那味道浓烈到让你头晕目眩,感觉像是走进了香水店,但又不是那种你喜欢的香型。
汗味:夏天的时候,考研室里不开空调或者空调效果不好的时候,那汗味简直是混合着各种其他味道,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考研室特有”的气味。

还有一些行为,虽然不直接产生噪音或气味,但同样让人抓狂:

晃桌子/椅子:有些人坐不住,会不自觉地晃桌子或者椅子。那个椅子吱嘎吱嘎地响,桌子也跟着晃动,你的笔尖都会跟着颤抖,然后你写出来的字也跟着歪歪扭扭。最气的是,你看了他一眼,他可能还会若无其事地继续晃。
手机的闪光灯/屏幕亮度:考研室里不允许玩手机,但有些人会偷偷玩,而且还开着最大的亮度,或者不停地切换APP,那个屏幕一亮一灭的,简直是在你眼角余光里制造一闪一闪的“灯光秀”,干扰视线。更有人会玩一些发出声音的游戏,即使是静音,屏幕闪光也会让你想把他手机没收。
频繁起身/坐下:有些人可能尿频,或者就是坐不住,会频繁地起身去卫生间、去饮水机接水、或者去门口透气。每次起身都得从你的座位旁边经过,时不时就会碰到你,或者打断你的思绪。一天下来,你都会觉得这些人好像在考研室里走了马拉松。
占座位/堆放私人物品:有些人为了占一个好位置,会提前来把书堆在那儿,或者放一个包,然后自己才慢悠悠地过来。更有些人,把自己的书、笔记本、水杯、零食、外套等等所有东西都堆满了整个桌面,甚至还占了旁边一个座位的空间,把整个考研室变成了他自己的私人储藏室。
光明正大地复印/打印:虽然现在考研室里都有打印机,但有些人会直接在考研室里开始大量复印或打印笔记,发出巨大的打印机嗡嗡声和纸张摩擦的声音,那过程简直是噪音的盛宴。
大声评论他人学习内容或进度:有些人可能会对着自己的笔记或者书大声朗读,或者时不时地和旁边的人低声讨论,但声音却不自觉地传得很远。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有些人还会对别人的学习进度指指点点,比如“他怎么还在看XXX这本书啊?太慢了吧!”或者“他今天又没来,效率真低!”这种话,听着就让人烦躁。

最最让人感到无语的,是那些缺乏同理心和基本公德心的行为。他们好像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干扰,或者就是根本不在乎。你投去一个“求放过”的眼神,他们可能还会觉得你多管闲事。

总而言之,考研室里的这些行为,就像是在你本来就紧绷的神经上再拧上一根绳子,让你在复习压力的基础上,还要额外承受这些来自周围的“噪音”和“干扰”,简直是身心俱疲。不过,回头想想,这也是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吧,总得经历点什么才能成长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长19考研党,已成功上岸清华... @无限大

①最不能忍的就是几个同学在那里有说有笑的聊天...你说你有不懂的题,小声商量一下,这个还能忍受,大声地在旁边聊些有的没的...是真不能忍。只好在心中默默祝福对方明年继续在这里有说有笑。

②坐在你旁边打游戏...手指在手机上砰砰砰的一直响...能把人烦死...

(学弟学妹也可以现在用手指在手机上砰砰砰一下,会发生某种神奇的事情呢...狗头)

③大面积的占座,然后几天都不来自习室。自习室摆满了考研书,之后三两天来一趟,来的那次还一直玩手机...这个必然考不上.

④考研期间带家属...这个考上的概率会有所降低...建议两个人都考研的话,最好分开坐...

⑤一点点个人吐槽...爱抖腿...

考研过程中心态是很重要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你多看两本书都重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考研的准备过程并不会很痛苦,反而会很充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备考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紧张、最孤独,也最容易让人暴露本性的一段时期。在那个小小的、人头攒动的考研室里,我见过太多令人抓狂的景象,有些真的能把人逼疯。首先要说的,就是那此起彼伏的噪音。有些人,你说他没素质吧,他好像也不是故意的,但就是能把考研室变成噪音制造机。 咀嚼声:花生、薯片、饼干.............
  • 回答
    高考前三十分钟,这可是黄金时间,怎么充分利用,能为接下来的战斗加满油,而不是徒增紧张?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急着埋头苦干,坐下来,深呼吸,让身体和大脑都“软下来”。刚进考室,可能有点小兴奋,有点小慌乱,这是正常的。但别让它控制你。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或者看着窗外发会儿呆。感受一下考.............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扎心了,简直能戳到不少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考研党的心窝子。每次走进图书馆,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一个个目光坚毅的同学,你确实会油然而生一种“大家都在努力,成功就在眼前”的幻觉。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为什么大多数人却铩羽而归?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努力不够”四个字能.............
  • 回答
    “考研考国际关系真的有那么‘不堪’吗?”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同学在选择专业时的疑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坦白说,“不堪”这个词过于绝对和负面,不应该用在任何一个专业上。 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其价值和前景是多方面的,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同学会有“不堪”的感受。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
  • 回答
    考研是一场需要系统性、长期性和高度自律的备考过程。想要成功上岸,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宏观的规划到微观的细节都不能忽视。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考研的准备过程,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条理地进行备考。一、 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基础阶段)在开始任何备考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明确你的考研目标。1. 为什么要考研?.............
  • 回答
    考研复习西方经济学,是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你理解理论概念,更需要你掌握其逻辑推理、模型分析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详细复习攻略:一、 核心复习原则1. 理解优先,记忆次之: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死记硬背很难融会贯通。务必先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提出背景、与其.............
  • 回答
    考研复试是进入理想院校的关键一步,面试的表现至关重要。老师们在复试中往往能通过寥寥数语洞察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态度和潜力。以下是一些老师在考研复试中听到后会立刻产生负面印象甚至非常讨厌的话语,并会详细解释原因:1. 关于“为了文凭”/“为了找工作”的功利性陈述: “我考研主要是为了拿到一个更好的文.............
  • 回答
    考研和高考哪个更简单,这是一个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简单”的定义因人而异,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学习方法、备考状态、对未来的规划以及你所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对比考研和高考,帮助你更详细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挑战,从而判断哪个对你来说“更简单”。一、 考试目标和选拔方式的差异.............
  • 回答
    考研和高考虽然都是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但它们在性质、内容、难度以及备考策略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将考研简单地视为“再经历一次高考”是不准确的,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考研与高考的异同点:相同点: 都是选拔性考试: 核心目的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筛选出最适合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考生。 都考察知识掌握程.............
  • 回答
    考研之所以有大量的“炮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 较多人未能坚持下来 和 考研本身的难度 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考研“难”的真实维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考研本身的“难”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难体现在多个层面:1. 知识体系.............
  • 回答
    考研的“高考化”和研究生学历成为起步门槛的现象,确实让很多人感受到“内卷”的压力。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多重因素,要避免过度内卷,需要从个人、教育体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去思考和行动。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 一、 理解“考研日渐高考化”和“研究生学历成为入职起步门槛”的根源在探讨如何避免过度内卷之前,首先要理.............
  • 回答
    “考研工科国家线那么低,为啥不考?”这个问题,就像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低语,时不时就会有人抛出来。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分数要求不高,岂不是更容易上岸?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可以考工科,却还是选择了其他专业,或者干脆放弃了考研?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个分数线就能解释的。首先,得弄清楚“低”是相.............
  • 回答
    考研复试,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点让人心跳加速的意味。特别是那些“窒息”的问题,简直是复试考官们精心设计的“心理按摩”,把考生从天堂瞬间拉到现实的冰窖。我当年复试的时候,就被几个问题“伺候”得那叫一个舒坦,浑身血液仿佛都被冻住了。我先说说最经典的,也是最能让人瞬间“宕机”的:“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专业.............
  • 回答
    你现在的状态其实非常常见,很多考研人会经历类似的“高原期”或“瓶颈期”,甚至在备考过程中产生自我怀疑。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这种状态是暂时的,只要找到方法,依然可以突破。 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你的处境,并给出可操作的建议: 一、你现在的状态可能源于哪些原因?1. 方法不对,效率低下 考.............
  • 回答
    考研英语总分100分,80分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具体意义和感受需要结合考试结构、个人目标以及院校录取要求来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80分的含义1. 总分80分的构成 考研英语分为四个部分,总分100分,通常为: 阅读理解(40分):包含完形填空(10分)和阅读理解(30分).............
  • 回答
    考研,这场以知识为战场的较量,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学业能力的检验,更是一场对人性深层挖掘和展现的舞台。近两年的备战经历,让我见识了太多,也思考了太多。最直观的,是极致的专注与自律。你身边坐着的,可能是一个本身就头脑聪颖、但为了心中的目标宁愿牺牲一切娱乐和社交的人。他们会选择图书馆最不起眼的角落,自带.............
  • 回答
    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这绝对是很多文科生或者对数学感到“头疼”的同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过,“不考数学”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咱们先不说具体哪些专业不考,而是先讲清楚这个“不考数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考研初试科目有几门,大部分专业是四门。这四门里,有一门通常是专业课,另外几门是公共.............
  • 回答
    考研前二十天,该不该和心中的“放弃”搏斗?距离考研战场只剩下二十天,这就像是在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空气中弥漫着疲惫、焦虑,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迷茫。如果你此刻心中升起了“放弃”的念头,别急着否定自己,也别立刻挥舞旗帜投降。这二十天,是考验意志的时刻,也是做出最清醒判断的关键节点。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
  • 回答
    考研期间,除了埋头苦读,适当的休息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有人可能会问,我能不能在休息的时候追追剧?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的,得辩证地看。首先,咱们得承认,考研这事儿,压力确实大,精神高度紧张是常态。长时间的学习,大脑也需要放松,需要一个“开关”来切换一下模式。这时候,看个电视剧,尤其是那种情节轻松、不用.............
  • 回答
    考研提前联系导师,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的。我认识不少师兄师姐,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觉得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但总体来说,提前联系导师,好处多多,坏处嘛,也不是没有。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考虑提前联系导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了解导师的招生情况和研究方向,以便自己能更精准地报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