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锤已完。
产业组织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是:一个产业能容纳多少个竞争厂商?这些厂商的规模有多大?
目前来看,在中国的手机市场,竞争厂商的入门门槛是1000万台/年,只有达到这个数量,才能维持基本的软硬件研发团队与营销开支。
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产品同质性强,会进入大规模的兼并以及价格战,在这个体系里面,锤子没有出路。
锤子目前的年销量也就在100万台/年这个规模。10倍的差距,带来的恶果是,研发投入不足,进而无法在核心功能上有所突破。
锤子所谓的闪光的地方,big bang也好,给苹果充电也罢,都是大厂不屑于玩的。大厂认为多这一两个小功能无助于提升销量,所以懒得做,锤子做这些小众的亮点,看起来是独树一帜,其实是投机取巧。
真正需要花大钱的硬功夫,锤子的体量支撑不起,包括:
1,硬件设计,包括品质控制,也包括通话质量,天线设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硬件的调校,比如说,摄像头的AD转换。这次锤子的双摄像头能否调校好我是非常怀疑的。好的硬件没有好的软件匹配会被浪费的。
3,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流畅性和可升级性。
同时,因为体量太小,锤子在供应链上会非常吃亏,这进一步会推高成本。
所以,锤子手机会有三个特点:
1,高价格。这是因为供应链价格高,以及单台手机分摊的研发成本高。
2,低质量。这是由于研发成本低。
3,不痛不痒的闪光点。这是支持高价格的必须,否则用户没有任何理由去购买锤子手机。
最关键的是,锤子那些所谓的闪光点都是伪闪光点,因为几个大厂如果觉得真有必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别忘了他们的单机研发成本是锤子的1/10。
说到底,锤子的根本问题还是罗永浩。罗永浩过于不专业,因此在第一轮拉不到足够多的钱和足够牛的人进场。而现在的手机市场已经是大兵团作战的资本游戏,不是靠一个偶像就能扭转局面的。
手机的寿命是12-24个月,属于耐用消费品,网红不应该做这个,网红就该拍拍电影烤烤面包卖卖咖啡,做快消。网红适合在50块钱的快消品上增加10块钱的溢价,薄利多销,而不适合在2000+的耐用品上+300块钱溢价。一杯咖啡不好喝,一笑而过。一个手机不好用,那是要折磨两年的。
最后是娱乐时间:
如果锤子科技造飞机,会是怎样的? - 知乎我们都知道,锤子手机不圆滑,究竟有多不圆滑?
削苹果皮:
干干净净,
咬一口都没问题。
削胡萝卜皮也没问题。
土豆更是不在话下。
坚果pro,圆滑时代突然杀出的削皮充电宝。推荐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