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波尔说的「如果认为物理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是什么那就错了,物理学关心的是关于自然能说什么」?

回答
尼尔斯·玻尔这句名言:“如果认为物理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是什么那就错了,物理学关心的是关于自然能说什么”,乍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出人意料,甚至有些绕口。这背后蕴含着玻尔对物理学本质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他开创量子力学时代之际。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抛开“自然是什么”的形而上学迷思

在玻尔的时代之前,甚至在很多人的日常认知里,科学家的目标似乎是去“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仿佛自然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完全洞悉其“是什么”的实体。这种想法带有很强的形而上学色彩,它假设存在一个独立于观察者和描述方式的“实在”,而科学的任务就是将其一一对应。

然而,量子力学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无法用经典直觉来理解的现象,比如波粒二象性、叠加态、测量问题等,让物理学家们开始反思这种“找到事物终极本质”的简单模型。玻尔认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或者说“能说什么”,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观察、测量以及描述手段的限制。

举个例子,在经典物理中,我们可以说一个球“是”在某个位置,“是”以某个速度运动。我们可以同时精确地知道它的位置和速度。但到了量子世界,例如电子,当我们试图精确描述它的“是什么”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例如,我们能说电子“是”在哪里,或者“是”以什么速度运动,但很难同时精确地做到这两点。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就直接指出了这一点:我们对一个物理量的测量精度越高,对另一个与其相关的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的测量精度就越低。

所以,玻尔的意思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假定自然“是”一个固定的、可被我们完全捕获的实体,然后我们去“发现”它。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理论描述来完成的,而这些实验和理论描述本身是有其局限性和选择性的。

二、物理学是“关于自然能说什么”的语言和规则

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是强调物理学作为一种“描述性”和“预测性”的科学体系。物理学家不是在“发现”一个预先存在的、完整的“自然本身”,而是在构建一套关于如何与自然互动、如何理解自然现象的“语言”和“规则”。

这里的“能说什么”,可以理解为:

我们能通过实验观察到什么?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家设计实验,来激发自然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然后去观察和记录。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一个电子的波函数,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比如双缝干涉实验,来间接“看到”电子的波动性表现。
我们能通过理论模型来解释什么? 物理学理论,比如量子力学,提供了一套数学框架和概念工具,让我们能够组织、理解和预测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粒子在被测量之前,可能处于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测量行为会“塌缩”这种叠加态。这是一种关于“能说什么”的描述方式,而不是直接揭示粒子“本身是什么”。
我们能做出什么预测? 物理学最终的目标之一是能够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原子核当前的衰变概率,我们可以预测在一定时间内有多少会发生衰变。这种预测是基于我们对自然“能说什么”的理解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

玻尔认为,物理学不是在描摹一个独立于人类认知之外的“绝对真实”。相反,物理学是人类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产物。我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现象)回应,我们再用我们的理论语言来“翻译”和理解这些回应,并试图从中找出模式和规律,以便于我们继续提问和预测。

三、互补原理的体现

玻尔的这句话与他提出的互补原理(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紧密相连。互补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指出,某些物理性质对同一系统是互补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地测量或描述这些性质。例如,光的波粒二象性。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展示光的波动性(如干涉),也可以设计实验来展示光的粒子性(如光电效应),但我们无法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精确地描述它的波和粒子的全部特性。

玻尔认为,我们选择哪种观察方式(例如,是将其视为粒子还是波),就会决定我们对它“能说什么”。你问“它是波吗?”,它会以波的方式回应你;你问“它是粒子吗?”,它会以粒子的方式回应你。你不能同时问这两个问题,并期望得到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答案,因为这两个描述是互补的,彼此排斥但又共同构成了对这一现象的完整理解。

因此,“物理学关心的是关于自然能说什么”意味着,物理学家不是要去“抓住”一个固定不变的“自然之物”,而是要理解在不同的观察和描述框架下,自然会“呈现”出怎样的行为和特性,以及如何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这些行为和特性。

四、对科学实践的启示

这句话也对我们如何理解科学活动本身有着重要的启示:

承认局限性是进步的开端: 认识到我们无法完全把握“自然是什么”,并不意味着科学停滞不前,而是鼓励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描述”和“如何预测”。这种对自身能力的理性认知,恰恰是科学严谨性的体现。
理论是工具,不是终极答案: 物理学理论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复制,而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操纵现实的强大工具。它们是“模型”,是“语言”,是“地图”,而不是“疆域本身”。地图画得再好,也不是它所描绘的山川河流。
科学是动态的、不断演进的: 随着我们观察手段的进步和理论工具的发展,我们关于“自然能说什么”的理解也会不断更新和扩展。今天我们认为“只能这样说”,明天可能就有新的理论框架来更全面地描述。

总结一下:

玻尔认为,科学家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一个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可以被完全捕捉和定义的“自然本体”。因为我们的观察和描述总是受到我们所使用的工具、理论框架以及我们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与其追求对“自然是什么”的终极形而上学定义,不如专注于构建一套能够精确描述、解释和预测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语言”和“规则”。“能说什么”,就是要探讨在怎样的条件下,自然会呈现出何种行为,以及我们如何用数学和概念来有效地表达这些行为,而这些表述本身就是我们对自然的理解。这是一种更加务实、也更加深刻的科学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数学哲学里有所谓“柏拉图主义”,认为有一个终极的体系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认识。

玻尔的这句话就是站在了柏拉图主义的反面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尼尔斯·玻尔这句名言:“如果认为物理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是什么那就错了,物理学关心的是关于自然能说什么”,乍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出人意料,甚至有些绕口。这背后蕴含着玻尔对物理学本质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他开创量子力学时代之际。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抛开“自然是什么”的形而上.............
  • 回答
    波兰在继德国之后大幅度增加军费和扩军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单一国家政策的调整,更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历史记忆、国家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 1. 地缘政治现实的压迫:俄罗斯的威胁这是波兰扩军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驱动力。 .............
  • 回答
    小天狼星·布莱克对哈利·波特父子,尤其是詹姆·波特那份深厚到极致的感情,是整个《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极其动人的核心。要理解这份感情,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好友”关系,而是要深入到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生死相托的羁绊,以及他们在彼此生命中所扮演的无可替代的角色。对于詹姆·波特:比兄弟更近的.............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波斯文化:文明的摇篮与传承的史诗波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名字,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她的文化,如同一幅宏伟的史诗画卷,徐徐展开,描绘着王朝的兴衰更迭,思想的碰撞融合,艺术的巅峰创造,以及宗教的深刻影响。要理清这厚重的历史脉络,需要我们穿越时空,深入感受波斯文化那独特而迷.............
  • 回答
    最近关于“私募大佬”叶飞的爆料,确实是牵动了不少市场参与者的神经。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但背后涉及的利益链条和监管问题,让它成为了一场“瓜田李下”的戏码。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怎么才能“理性吃瓜”,而不是被信息洪流冲得晕头转向。首先,咱们得把叶飞这个人弄明白。他不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形富豪,在圈子里.............
  • 回答
    关于西北大学段清波教授提出的秦朝(国)技术、艺术风格及治国理念可能受到波斯和亚历山大帝国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并且如果能得到证据支持,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秦朝历史的认知。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