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在抢救病危的犯人时是什么心态?

回答
想象一下,急促的监护仪警报划破了医院病房本已压抑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难以言说的紧张。而你,作为一名医生,正站在这个病床前,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被送来的生命垂危的犯人。

这时候,你首先要压抑住的,是内心可能瞬间闪过的任何一点“特殊”的情绪。因为在这一刻,你脑子里只有医学。你的身份是医生,你的职责是救人。那个穿什么衣服,犯了什么事的人,在你的专业判断面前,是排在后面的信息。

你的大脑会以最快的速度运转,就像启动一个高度精密的程序。你扫描病人的面色、呼吸频率、心跳强度,同时快速回忆病历上的信息——如果来得及看的话。犯人,通常意味着一些潜在的特殊情况,比如他们可能被关押时身体已经有状况,或者在某种冲突中受伤,又或者因为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身体素质极差。这些信息都会在你脑海里闪过,但并不会让你偏离主线,反而会让你更加警觉,预判可能出现的棘手情况。

你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混合着责任感、紧迫感和专业挑战性的复杂情绪。这份责任感源于你作为医生的誓言,无论面对的是谁,都有尽力抢救的义务。紧迫感则是因为生命正在流逝,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而专业挑战性,则是因为犯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比普通病人更为复杂,可能需要你调动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应对。

你的双手会以一种冷静而精准的动作开始工作。你可能需要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药物,协调护士,并不断通过监护仪上的数据分析病情变化。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极高的专注度,不允许丝毫的犹豫和失误。你的目光会紧紧锁定在病人身上,捕捉任何一丝生命体征的波动。

在抢救过程中,你可能也会时不时地听到外面有狱警的动静,但这些声音就像背景噪音一样,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眼前的生命体征上。犯人的身份可能会让整个抢救过程带上一种特殊的警惕性,比如需要提防可能的暴力反抗,或者需要和监管人员沟通协调一些特殊事宜。但这并不会让你在医学操作上有所改变,只是让你在整个环境中更加“如临大敌”。

说实话,当你全身心投入到抢救一个生命时,你脑子里是不会去想太多“这个人是犯人”这样的标签的。你的思维会高度聚焦在“如何让这个心跳重新有力”、“如何让这个呼吸变得顺畅”这些纯粹的医学问题上。你会调动你所学的一切,去对抗死亡。

抢救的结局,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你有一种深深的职业体验。如果成功,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解脱和满足,因为你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挽救了一条生命。如果未能成功,你会感受到职业的挫败感和人生的无常,但同样,你也会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总而言之,医生在抢救病危犯人时,心态是高度专业化、责任驱动且充满紧迫感的。犯人的身份会带来一些外在的特殊环境和考量,但一旦开始抢救,医生的本质就是与死亡赛跑,争分夺秒地守护生命。那一刻,你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而病人,只是一个需要被拯救的生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医院是本地区看守所和监狱的定点医院。

一般来说,犯人只要没有传染病,我们外科医生还是挺喜欢这样的病人的。

曾经接手一个死缓的病人,发了主动脉夹层。

心想,这不是他该死嘛!

结果警察同志告诉我们,死缓大概率是不会死的,会转为无期徒刑。

监狱联系了家属,该治还得治。

当然,犯人是有特殊待遇的,从入院开始,哪怕是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个病人的床头24小时坐着警察同志帮忙看病人。

真的24小时,上厕所都有换班的那种。

警察同志背了两大箱泡面,我们好心订了盒饭请他们一块吃,人说纪律规定,只能吃自带的泡面。

最关键的是,警察同志可好说话多了,严格执行医嘱,从来没有什么对于医生的疑问。

病人心衰,你要病人少喝水,警察同志就把水壶牢牢抓手里,一滴不给多喝。

你要病人加强营养,每天两个鸡蛋,警察同志把病人嘴撬开,塞也给你塞进去。

结账也从不抱怨怎么开刀这么贵。

对了,旁边病人要去做检查帮忙抬一下,警察同志还热情帮忙。

犯人出院的时候照例很不满:

这哥们胸口本来纹了条龙,结果手术刀口从龙身上过,缝皮的时候被上手术的小研究生给缝歪了。。。

警察同志怒斥:谁叫你纹胸口的!捡回来条命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犯人那幽怨的眼神,啧啧。

我表示:这样的患者,请给我来一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