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写剧本都有一种创世纪的感觉,或者反着说吧,创世纪的感觉大概最早来自于扯淡的知识分子。
整个景儿,村子也好、学校也行;
整几个银儿,大姑二哥啥的;
整点词儿,让他们呱唧呱唧起来。
瞧,世界转起来了。
在創作劇本上,我跟莊文強的方法不一樣,當然其實他的方法要複雜一點,就是這個講出來好像很好聽。創作一個人物,給他一個空間,你要看他怎麼樣講出來很好聽。
我的方法不同,我用一個例子來講。現在我來講一個故事,最開始有三個人物,一男兩女,是一個三角戀。假設我是這個男人,我同時愛上A和B兩個女生,我和她們兩個談戀愛,她們兩個彼此不知道,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
然後轉變了,這個故事的轉變在什麼地方?
原來這個三角戀不是那麼簡單的。原來女生A不喜歡這個男人,她是喜歡另外那個女生B。這就是一個轉變,寫故事其實就是把那些很奇怪的轉變放進去。最後的結局,我希望看到的是, 兩個女的在一起。
如果你想要一個這樣的故事,你先設想好了開頭、轉變和結尾,然後你開始把人放進去。其實你把人放進去以後,你就知道為什麼從開頭到轉變是這樣的,一定跟這三個角色有關係。也因為這三個角色的背景,他們的性格、選擇,才有這樣的命運。最開始我想到的是一個梗概,這個梗概一定有很大的轉變在裡面。然後把人物放進去,你就知道故事已經不重要,人的轉變才是重要的,一定是跟他們的性格有關係的。
可能這兩個女的,小時候她們就認識了,女生A已經知道自己喜歡女生B。A跟這個男的談戀愛,是因為發現男生不喜歡女生B,她希望自己可以破壞他們。這個故事開始有變化,就是有這些人的想法,這裡面有人物的想法就是知道這個人是怎麼樣。然後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原來女生B其實也知道,女生A喜歡自己並且她也喜歡A,但是她講不出口。她的方法就是去愛上另外一個男孩子,令女生B可以跟她講。
我拍的片子很少有一個人物佔據很多戲份,都是多方勢力互相制衡,因為現實是這樣的嘛,真實是很複雜的。其實我們這樣拍是麻煩自己,一個是因為這麼拍比較難平衡人物的戲份和衝突,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跟莊文強都是,從每一個角色里,都可以看見每個人不同的角度。對同樣的事情來講,我們很喜歡很複雜地去講一個故事。
我跟莊文強的方法不一樣,但是可能最後去的地方出來也是差不多一樣,因為都是人的故事, 殊途同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