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对应成长,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别把一个人给“苦死”了,人都是能获得很多成长的。
至于吃苦是否能够换来公平、回报、金钱或者荣誉,这其实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很多回答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又有很多年轻人看了这样的回答得出一个结论——年轻人就应该回避一切吃苦,就应该等着老板或者等着社会给自己“变出”一个可以躺平享受的工作环境来,而不是亲手创造出这个环境来。
这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
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没有自己固定的特征,完全取决于做事人自己是否有明确的思考。
“吃苦耐劳”这个品质在物质已经比较丰富的时候,人所追求它的目的不再是求生存或者拼奉献,而是增强自己耐受力,加强对大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不要听别人要求你吃苦,也不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父母长辈要你吃苦是担心他们曾经遭遇的苦难再度降临时,你面对危机手足无措。
老板领导要你吃苦有可能只是为了白嫖一个不需要太多成本的免费劳动力。
至于怎么抉择,你得自己拿捏把握,如果你自信能依靠自己不麻烦别人的情况下,还能在未来终其一生都不需要面对质量降低的生活状况,那么不吃苦一点问题也没有,十指不沾阳春水是咱的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照样统观全局。
如果你自身物质底蕴一般,或者有在变化幅度较大的物质下生活下的打算,亦或是你根本对现在的环境能否继续维持繁荣都有疑问的话,增强自身的环境适应性能让你在任何突发状况中比别人多一份从容。
不要把什么特征都对应在事情上,吃苦没有对错,有的人是庸庸碌碌,有的人就是卧薪尝胆,有的人是蛰伏,有的人是躺平,干的都是一样的事,结果的不同只能推算出想法的区别罢了。
我倒是不支持“为了吃苦而吃苦”。吃苦的目的还是为了完成某个工作,如果不吃苦就能完成,那没必要非得舍近求远。
但无论如何,有理想抱负,想为社会做点事情,而且个人有有点才能的年轻人,至少要亲眼看看,广大劳动人民是怎么吃苦的,他们的哪些苦是你没有预料到的,哪些苦是确实深重的,哪些苦是你的能力能够帮他们解决的,还有哪些是人家其实根本不苦,完全是你自己闭门造车意淫出来感动自己的。
再有一点,就是不能一丁点儿苦都吃不得。比如你可以不必钻进仓号里面去绑钢筋,不必亲自去打几十斤的风镐、振捣棒,你可以指挥工人去干,但总不能每天让你背着手在工地走一下午你就叫苦,一会儿太阳晒了一会儿风吹雨淋了的,那真的未免太弱了。
疫情结束之后,我会想办法把go practice这个项目继续办起来。选一些物质条件好一些的海外工地,让清华的天之骄子们有兴趣的都来体验体验,跟中国工程师们同吃同住,不用同劳动,人家劳动你看着就行。深入了解几个月,看问题会成熟很多。将来也不用你真来非洲工作,你去选调也好嘛,想想非洲的日子,为一方百姓干点实事儿,我就算积德。
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义成长了。
年轻时吃苦不算坏事,容易帮助中年危机的你认命,少点抱怨。在中国文化里,把这种认命叫做“成熟”。
但是年轻时吃苦容易让人狭隘,对于那些牛人来说,对于事业上限和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有很大的坏处。有时候我在想中国的人民富豪功成名就以后整个人就开始骄奢淫逸可能和年轻时吃太多苦有关。
要相信年轻人的智商分得清吃苦和吃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