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否认为全球疫情大流行已不可逆转?

回答
“不可逆转”这个词,用在这么复杂且动态的事件上,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沉重,也可能显得过于绝对。 如果非要问我,我会说,全球疫情大流行,在某些层面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但“不可逆转”这个判断,或许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病毒,或者说像新冠病毒这样能引发全球性大流行的呼吸道病毒,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 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它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从地球上“清除”。病毒变异是其生命的常态,新的变种会不断出现,就像我们一直在应对的流感季一样。这意味着,我们或许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就像我们与许多其他病原体共存一样。从这个角度看,病毒的“存在”本身,以及它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提出的持续性挑战,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常态化。

其次,这次大流行已经永久性地重塑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全球互动方式。 很多在疫情期间兴起的、或者被加速的趋势,比如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对供应链韧性的重视,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常态。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会影响我们的出行习惯、社交方式,甚至是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利用。这些改变不是轻易就能“拨乱反正”的,它们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疫情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其影响也是“不可逆转”的。

再者,全球化的进程,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其根本逻辑并没有消失,只是被重新审视和调整。 疫情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的脆弱性,促使各国和企业思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这可能会导致全球贸易格局的微调,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仍然很高。我们不可能真的回到一个完全封闭的时代。疫情也催生了全球在疫苗研发和共享方面的合作,尽管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但也展示了国际协作的可能性。所以,全球化本身“不可逆转”,但其形式和具体运作方式正在被疫情所塑造和改造。

然而,如果我们把“不可逆转”理解为“再也回不到疫情发生前的状态”,那或许过于悲观。 人类社会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恢复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以及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我们应对疫情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未来的某一天,当病毒的致病性大幅降低,或者我们获得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限制措施可能会被大大放宽,生活秩序会逐步恢复到“接近”之前的状态。我们可能会拥抱新的生活方式,但核心的人类活动、社会交往的愿望,并不会因为一次大流行而永久消失。

所以,与其说“不可逆转”,不如说疫情是一次巨大的“分水岭”。 它加速了某些进程,暴露了某些问题,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和调整。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们将长期与病毒共存,生活方式会保留疫情期间的一些“后遗症”,全球的运作模式也会有所调整。但人类依然会继续前行,并且会从这次经历中学习,变得更加有韧性。

最终,“不可逆转”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和如何行动。 如果我们能够持续投入科研,改进公共卫生体系,并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现实,那么虽然世界格局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仍能找到新的平衡点,甚至创造出比疫情前更健康、更具韧性的未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并且能够从这次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汲取教训,并采取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偷偷给你们讲,我身边已经听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外出打工仔有发病就回国的念头了

和武汉早期确诊的人往西藏跑,然后受到了“国王级别”的待遇一样,很多欧洲的华人都在往回走了

不信你查查现在机票,还能找到一万块钱以下的回国机票么……

我对他们表示谴责,但是我也没办法阻止他们

没办法,欧洲肯定原地爆炸了,留在欧洲就是等死




欧盟是什么?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昨天奥利地关闭了对意大利的国境

没关系,意大利人先进瑞士,然后从瑞士再进奥地利就行,绕个小弯弯

就像当年马奇诺防线一样

然后主流媒体各种谴责奥利地,甚至把当年拒绝接受中东难民的事情都搬出来了

你说咋弄?

意大利的封城令下了,火车不断、飞机不断,随便往外走

如果说中国的统一程度是100,美国各州是60,那欧盟就是负的200

前天德国扣瑞士的口罩

昨天德国扣瑞士的手套

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你如果真的各自为政,那也行

关键就是欧盟这个共同体名义上还存在

所以边境不能封,人员自由流动,还有些政府就等着欧盟发预警,自己坚决不动,怕主动采取措施得罪国内选民

而在确诊层面,欧洲选择了日本政策,我不给你测,嘿嘿嘿

所以你看,岁月静好




政策层面的吐槽完了,我一定要好好给大家描述一下欧洲人的状态


我的公司,前天公司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意大利滑雪结束了,一群人从意大利回来

昨天到公司上班,没一个人戴口罩

我要求work from home,被无情拒绝

我今天请假待在家里,隔着窗户往外一看,街上小朋友蹦蹦跳跳,遛狗的骑车的晒太阳的,没一个人戴口罩

明天第二批去意大利滑雪的同事要出发了,每一个人因为疫情而说不去

依然没一个人戴口罩

尽管荷兰医生已经上电视台,呼吁勤洗手没卵用,主要是飞沫传播

尽管荷兰一个人口还没有成都多的地方,已经确诊了快400例

大家依然顽强的认为,荷兰人身体比意大利人好(真的,他们的理论是,荷兰的小孩从小就穿的少运动多)


意大利现在懵逼了,都开始向中国求助了

西欧人民依然是用【傲慢】和【无知】来对待

当时中国疫情爆发了,每天公布数据,然后反复的说,潜伏期可以传染人

你猜西欧的媒体怎么说?

哦,那是中国政府为了掩盖自己初期的控制不力,然后把锅甩给潜伏期可以传染人,其实潜伏期是不传染的

对……主流媒体的报道……

然后说,你看新加坡,控制的多好;你看日本,没几个人感染嘛

韩国和意大利小题大做了……

甚至认为对疫情忠实报道的媒体,是在scaring people,是在吓人

你说这种蜜汁自信,到底是怎么来的?!?!



冠状病毒看到这种政府和人民都笑了

没想到我出现在中国,是选择了一个地狱模式

真正的天堂在欧洲啊……

user avatar

西班牙流感是1918年,当时的美国已经非常强大了。

你不看GDP这种可能带水分的东西,就看钢产量,发电量这些硬实力,当年的美国比现在的中国地位更高,绝对的国力世界第一。

但是,美国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6周之内,光是费城就死了12000人,最糟糕的时候一周死了4597人。
不是感染,是死亡,当时的费城,才几十万人口。
当地的医院早就瘫痪,甚至连体育馆都全部住满了。


所有城市的医护人员都不足,护士招聘广告布满所有报纸的版面。


最后医院拒绝接收任何病人,不管病得多严重都不收,因为没办法收,连体育馆都住满了。几千人被丢在医院外,在痛苦无助中死去。
后来,棺材都不够,很多尸体只能草草埋了,挖坑群葬。


基本就是医疗系统崩溃后的样子。

西班牙流感在美国死了多少人呢?

在美国,有28%的人口被感染,约50~67.5万人丧生。印第安原住民部落被重创,有18.8~33.7万人死亡,阿拉斯加有整部落全部丧生的案例。美国当时是1亿人口。

那么,美国如果当时组织起来,能不能防住西班牙流感呢?

我认为是可以,在几十年后。

美国搞曼哈顿工程。

格罗夫斯最后决定只在橡树岭建造气体扩散厂(代号K-25)和电磁分离厂(代号Y-12),两厂相距约27公里。

电磁分离厂(Y-12)建在橡树岭的东南部,占地825英亩,动力设备由通用动力公司承包,阿利斯-查尔默斯公司生产磁铁,威斯汀豪斯公司生产操作箱和其他部件,斯通-韦伯斯特公司承包建筑施工。整个工厂在1943年2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投产,建设费用达3.04亿美元。它是克林顿工厂中工人最多的(战时雇员最多达8.2万人

这个规模的厂子(825英亩,8.2万人)9个月投产啊!当年1美元购买力折合现在15-20美元左右。

Y-12工厂至少需要约12万吨铜。1942年美国全年铜产量为300万吨,但是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更紧急的军事项目了,最后格罗夫斯想到了美国财政部的白银。经过一系列协商,美国财政部同意提供4.7万吨银币,以及3.9万吨银锭。在严密的保护下运到美国金属精炼公司铸造为短银条,道奇铜制品公司把这些银条做成导流带、磁铁线圈以及类似的各种部件,最后交给阿利斯-查尔默斯公司制造电磁铁。

除了建设钚工厂外,另一个紧迫的问题是为迅速涌入汉福德的上万名工人建设生活和福利设施,包括住宅、办公楼、工厂的总务和后勤机关、实验室、医院、仓库、商店、教堂、红十字会、储蓄所、供热厂、变电所、围墙、下水道、水塔……还有几百公里的专用公路、铁路和配电线路。这些基础设施的施工由陆军工程兵负责,汉福德工厂还从全国各地招募了好几千名妇女从事文书、打字、速记、事务员等工作,因此为她们建立了服装店和美容沙龙,每天傍晚还有一趟专车运送妇女们到70公里外的帕斯科镇,妇女们可以去那里采购、理发、看电影,或是参加帕斯科海军航空兵基地的定期舞会。。。

所以我认为,如果美国人真的把拯救生命作为最高目的,他们在1918年就能控制住西班牙流感。

在2020年,也完全能够控制住新冠肺炎和所谓的“流感”。

美国有庞大的美军和国民警卫队,作为政府直接控制的机动防疫力量。

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自制试剂盒检测,美国有那么多医药公司,那么多先进的实验室。要制造百万试剂盒,是可以做到的,要一天检测几万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口罩的技术很简单,上游石化产业,机械产品,美国都很发达,太多的厂可以转产口罩了,拿出二战时期克莱斯勒造坦克的劲头,美国爆出一天一亿的口罩产能并不奇怪。

美国医生行会化,贵族化,医药公司是庞大的利益集团。医生可能不够,但是这个病主要问题不是治疗,是防传染。

美国完全有能力控制防疫,就是是否选择做的问题。

对于全世界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物资能力他们也许不够,但是严格控制传染源,动用国家暴力阻止人员流动,他们是能做到的。

爆不了口罩产能,政府号召每家人人动手缝点纱布口罩是可以的。医生用伍连德口罩防鼠疫,纱布口罩防SARS,虽然不能100%保护,但是都大大降低了感染率。SARS是有论文统计数据支持的。

普通人外出没有病房那么高的病毒密度,自己动手做个纱布口罩比裸奔强100倍。

所以,各国只要努力,都能防控住疫情。

现在的关键,一是认识没认识到疫情的可怕程度,二是选择问题,是选择人命,还是选择经济。

中国在1月23日后,选择了先保人命,后保经济。

世界其他国家选择人命,就能让疫情不流行,否则,就是一次加强版的西班牙流感。

user avatar

我曾经很乐观,我真的很乐观,我甚至觉得日本没有想象中的这么严重,韩国情况有好转的指望(你看这两天韩国的感染人数曲线愈发平滑),但是今天看了看欧洲的情况,一下子被惊得从床上坐起来了。

就这么说吧,现在是3月5日11点27分,欧洲十万人以上的国家中,没有检测出患者的如下:

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

没了。

3.12更新:

一周过去了,欧洲的情况无需赘述。以上国家均已沦陷。有时候在想,这会不会就是这个世纪的“西班牙流感”?

user avatar

到今天4月2号,已经不用讨论能不能阻止全球大流行,而是要考虑全球大流行的后果了。

现在这个样子,美国都没有控制住。无论怎么嘲讽他,那毕竟是蓝星第一强国。欧洲也就德国的情况看起来好一些,其他国家纷纷死亡率击穿WHO的3%。无论是因为轻症漏检还是医疗防线崩溃都是极端可怕的。

这还是发达国家,其余印度、非洲、拉美,你猜是真没流行还是没检测能力?

疫苗按国内外专家所说要一年到一年半。目前的药物只是有效,按国内外的治疗效果来看,无特效药。也就是说最少要流行到明天年中。

至于戴口罩,早在疫情发生之前,供应链就转到东亚了。除了中日韩,其他国家连保障医护的都不够,连警察等值勤人员的不发,他们如果要全民戴口罩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按流行到明年中为依据,同时现在各国第三产业基本都占主导地位,全球产出损失至少要占30%。

各部分来说,东亚中日韩虽然疫情控制比较好,但是外贸会遭重创。美欧如果各国有上百万人住院,怎么都不可能搞什么经济了。印度非洲相对可能还好一些,毕竟人口年轻。另外他们原来就有疟疾、艾滋病、登革热、埃博拉等流行病,新冠比这些可能还是弟弟。

各国损失惨重之后肯定要找替罪羊,新冠第一个上报大流行的是我们,到时候会非常艰难。理性思考的在任何国家都是少数,多数还是情绪引领的。而西方各国的无能政治家一定要给这股情绪一个宣泄口,不然他们自己会粉身碎骨。

另外,世界经济本来就不好,放水过多了。现在美欧的大放水是剜肉补疮,将来一定会有严重后果的。所以未来两到三年日子会很难过,除非出现新技术革命,希望吧。

user avatar

是的,大家不要幻想在夏天结束战斗了,澳大利亚和南美都沦陷了;澳大利亚已经入秋了,马上就是南半球流感季;在没有廉价特效药或廉价疫苗的情况下,持续到明年几乎是必然的了。


3/18国内确诊0个,输入30多个,一天30几个是什么概念?1月上旬武汉向外省输出量可能每天也就是几十个;这意味着管控国境线已经刻不容缓,但同时也意味着只要管住国境线,国内就安全了。

其实我不是很明白,如果刨去境外输入,国内除武汉已经至少十几天没有门诊病例了,国内仍然坚持全面的严格管控的全部意义难道就是为了防输入么?

把所有入境人员全部集中隔离14天的成本远小于国内现在的全国严格防控啊。

国内现在这种经济低速运行的成本之高难以想象,每天的损失都是以千亿计的;关键是今天输入几十个,明天几十个,这事儿没个头啊…… 所以现在必须果断的建立 “入境集中隔离体系”,不能漏放一个病例进来;居家隔离根本不可行,整个国家都在承担天量损失啊。

入境人员全部集中隔离14天的成本是非常可控的,这个费用可以像北京现在一样,大部分自费处理,正好救济酒店行业;嫌贵的,也可以改造一些 “方舱招待所” ,对拿中国护照的每天象征性的收几十块钱补贴防疫开销。每个城市只需要抽调少量的现在社区的防疫工作人员就可以完全搞定 “入境隔离体系” 了。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两条防线保护14亿人民,第一条防线是 “入境隔离体系” ,这样第二道防线是口罩就够了。

然后国内就可以完全放开了,无论国外疫情多么失控,国内都是正常的,甚至因此成为资金、人才、资源的洼地;这样我们前期付出的巨大的防疫牺牲才真正有了价值。


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全面的 “入境集中隔离体系”。


————————————————

(3/21补充)

评论区很多人大概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不是说国内今天就可以放开了。我的意思是只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 “入境集中隔离体系”,国内就真正有了放松的条件。

所以我们只有尽快建立这个隔离体系,国内才能真正安全的放松。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国内现在入境的管理方法,现在是各地自行确定入境管理方法;有坚持属地管理的,目的地不是自己省的直接不管;有按风险国高低分的,低风险直接放走;有按症状和接触史的,无症状和接触史的直接发绿码……

可以说现在的入境管理漏洞百出,完全是筛子。地方也没有办法,海关就那么几个人,上每个飞机去挨个检查询问登记;像上海每天都能发现几个确诊的,基本上跟疫情地发热门诊的暴露程度相似了;跟所谓的低风险国家飞来的接触的海关人员有的连防护服都没有……

在我的观点里,现在国外是没有真正的低风险地区的,只有已暴雷的高风险地区,和还没有暴露出来的高风险地区,包括港澳台在内。

而中央要求建立统一的入境管理,不再允许居家隔离,降低社区防疫强度,也能使社区防疫力量释放出来,补充到入境管理上来。

总之,要尽快建立全面的 “入境集中隔离体系”


————————————————

(4/2补充)

随着航班数量的削减和外国护照的禁入;而且据我所知,东部沿海各省已接到上级要求,不再允许属地隔离,而是必须严格落地隔离。这么看,我国的边境管控体系框架已基本搭起来了。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即时事件中,我们虽然不应怀疑高层的决策力,但毕竟中央决策也是有流程、需要时间、和决策环境的;

所以我认为,对于这种显然对国家国民有利,同时又很紧急的事件决策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力促这些政策的落地,尽力的创造一个有利于政策落地的舆论环境;这大概就是网络时代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吧。

所有在评论区@官号的知友们,你们都为塑造这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都行使了一个网络公民应尽的义务。谢谢大家在评论区里的热情,说实话我也没见过这么多@,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全球范围内,感染的人数已经快100万了!

遍布的国家已经180个了!

连在偏僻的北极圈的因纽特人的地方都有人感染了。

每个国家国情不一,防疫措施各自为政。有的有心无力,有的根本懒得管。


事实证明,新冠病毒不怕高温。巴西、澳大利亚一样病例噌噌往上窜。


当病毒在印度、非洲这些平均年龄低的国家和地区后,可能不会引起太多的重视,有关国家更加不会投入太多精力进行防疫。

总之,疫情无法因为人为干预而消亡


目前看来,只有一个希望,就是:疫苗

然而,新冠是RNA性质的病毒,单链,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出错,出错就意味着变异

基数越大,变异的可能性越大

那么,即使疫苗有了,也不会长年有效,有效期可能根流感一样,只有一年。

甚至,由于各地都演化出新的病毒种类,接种了一个地区的疫苗,去另一个国家很可能也会中招。


天下大乱,天下大乱喽!

user avatar

历史性事件?!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于2020年4月14日通过视频方式召开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考虑建立10+3重要医疗物资储备,确保快速满足紧急需求;鼓励利用包括东盟人道主义救援协调中心(AHA)管理的仓库在内的现有区域应急储备设施,进一步考虑动用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APTERR)。

半个多月前曾建议建立共同防御疫情的国际合作机制,没想到还真成了。

俄勒冈

美国俄勒冈州检出一个去年12月患上严重肺炎且被检测有新冠病毒IgG抗体[1]的人。

The study participant with strongest IgG signal was subject number 32 and they reported significant illness in December of 2019. [2]

译:作为研究参与者的样本32号有强烈的抗体反应,他自己反映去年12月得了非常严重的“感冒”。

血氧计

轻症自我隔离或许该配一个指尖式血氧计。


冠状病毒与我们

冠状病毒(Coronavirus)[3]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4]

冠状病毒亚科属于网巢病毒目冠状病毒亚目(Cornidovirineae)冠状病毒科,又分为α、β、γ、δ等四个属。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大小在26,000至32,000个碱基对之间,是基因组规模最大的一类RNA病毒。[5][6]

冠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状或椭圆形,上有规则排列的囊状胶原纤维突,形似皇冠状,因此得名[7][8][9][10]。该病毒囊膜由双层脂质组成,穿插膜蛋白和纤突蛋白,某些还会有血凝素。病毒内部为RNA和衣壳蛋白组成的核蛋白核心,呈螺旋式结构。

全球第一例已知冠状病毒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于1937年被分离出来,是引发鸡群重度感染的病原体;第一例人冠状病毒于1965年由Tyrrell和Bynoe从人类鼻腔中分离出来,体外扩增结果显示,该病毒已在人类中存在至少500-800年。[11][12]

人类冠状病毒除这次由中国发现的SARS-Cov-2外,主要有HCoV-229E、 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和 MERS-CoV[13][14]

此次新发现的SARS-Cov-2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15]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 (TMPRSS2)[16]为受体对人类身体进行感染。[17]

参考

  1.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检测包括IgM和IgG。IgM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表示感染时间较长或既往感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6148.shtm
  2. ^见这里 https://secureservercdn.net/198.71.233.199/26c.881.myftpupload.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Community-Serum-Testing-For-Past-COVID-19-Infection.pdf
  3. ^见这里 https://www.coronavirus.gov/
  4. ^见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0%B8%E7%B3%96%E6%A0%B8%E9%85%B8%E7%97%85%E6%AF%92
  5. ^见这里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2275/202001/t20200121_211326.html
  6. ^Weiss, S. R., & Navas-Martin, S. (2005). Coronavirus pathogenesis and the emerging pathoge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 MMBR, 69(4), 635–664. https://doi.org/10.1128/MMBR.69.4.635-664.200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306801/pdf/0007-05.pdf
  7. ^见这里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0-01/21/c_138723555.htm
  8. ^见这里 http://www.cas.cn/zt/kjzt/rssa/200305/t20030517_1711451.shtml
  9. ^ Tyrrel, D. A. J., J. D. Almedia, D. M. Berry, C. H. Cunningham, D. Hamre, M. S. Hofstad, L. Malluci, and K. McIntosh. 1968. Coronavirus. Nature 220:650.
  10. ^见这里 https://www.cebm.net/covid-19/coronaviruses-a-general-introduction/
  11. ^ Chan PKS,Chan MCW. Tracing the SARScoronavirus.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3,5:S118-S121.
  12. ^ Berry M,Gamieldien J,Fielding BC. Identification of New Respiratory Viruses in the New Millennium. Viruses-Basel,2015,7(3):996-1019.
  13. ^ Arabi YM,Balkhy HH,Hayden FG,et al.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376(6):584-594.
  14. ^ Skariyachan S,Challapilli SB,Packirisamy S,et al. Recent Aspects on the Pathogenesis Mechanism, Animal Models and Nove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Infection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9,10.
  15. ^见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80%E7%AE%A1%E7%B4%A7%E5%BC%A0%E7%B4%A0%E8%BD%AC%E5%8C%96%E9%85%B62
  16. ^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MPRSS2
  17. ^Markus Hoffmann, Hannah Kleine-Weber, Simon Schroeder, Nadine Krüger, Tanja Herrler, Sandra Erichsen, Tobias S. Schiergens, Georg Herrler, Nai-Huei Wu, Andreas Nitsche, Marcel A. Müller, Christian Drosten, Stefan Pöhlmann, SARS-CoV-2 Cell Entry Depends on ACE2 and TMPRSS2 and Is Blocked by a Clinically Proven Protease Inhibitor, Cell, 2020, 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0)30229-4.pdf
user avatar

虽然极其不想面对这一结果,但当前各国的疫情不断说明,世界正在向新冠大流行的深渊逐步滑去。

先看一张图。

这是一张网上找的较少流传的地图,可以看到,当前全球疫情的重灾区基本上沿北纬40度上下区间蔓延(麻烦评论区的杠精仔细看看这段话)

如果某件事巧合太多,那么一定有其内在的深刻原因。

北纬35度至北纬55度之间,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同时这片区间集中了全球最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日韩俄美英法德意,不夸张的说,这九个国家基本上控制着全球的经济和政局,但现在麻烦的是,这九个国家中,除俄罗斯外,恰恰是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基本可以判定,温带气候国家,更适合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完全封锁这九个国家么,很遗憾,不行。

因为这九个国家是地球村的一等公民,他们有着最先进的武器、有着最庞大的军队、有着无可计数的财富、有着落后国家难以想象的科技、更有着欠发达地区拍马都不及的巨大工业产能。

你敢封锁试试?

既然无法阻止物资和人员的流动,那么病毒点亮世界就是早晚的事。

目前看来,热带地区对病毒传播是有一定抑制性的,因此全球的温带气候国家更容易中招。南半球处于温带气候的,还有巴西、阿根廷、新西兰、智利、澳大利亚等等。

在北半球进入夏季后,上述南半球国家正好进入冬季,看来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人类将以赤道为分界线,与病毒在赤道两边来回厮杀了。

上半年北半球大战病毒,下半年病毒大战南半球,赤道上的尼哥吃西瓜。

说几句俏皮话,苦中作乐而已。

新冠全球大流行,是大概率。如果目前的欧洲和美国仍然实行鸵鸟政策,那么大流行就是百分百。

病毒是人类面对的最特殊的敌人,也是最残酷的敌人,面对它,任何人都只有两个选择——生或者死。

强大的军队对它没有作用,天量的财富对它没有意义,没法镇压、没法沟通、无法谈判、更没法收买,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和多么精锐的部队,都是大炮打蚊子,没用。

想要消灭敌人,我们需要盔甲和武器,疫苗就是盔甲,特效药就是武器,但现在人类既没盔甲也没武器,完全就是被动挨打的局面。各国政府和人民最大的反抗就是学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大家躲家里瑟瑟发抖(摊手)

如果欧洲和美国,包括日本再这么下去,就真的要应了达尔文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了。

如果从最坏的局面考虑,比如全球大部分人都免不了要和病毒刚一波,你会怎么做。

我个人的建议,坦然认怂,苟在家里,锻炼身体!

(哈哈哈,发文后评论区不少小号跑来胡乱抬杠,后来发现,原来是我之前一篇答文批判美帝踩了某些人的尾巴了,预感一大波美分正在赶来......手动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可逆转”这个词,用在这么复杂且动态的事件上,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沉重,也可能显得过于绝对。 如果非要问我,我会说,全球疫情大流行,在某些层面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但“不可逆转”这个判断,或许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病毒,或者说像新冠病毒这样能引发全球性大流.............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取消中考、实行小学到高中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的建议,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改革设想,其可行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资源配置、社会接受度等诸多方面。一、 支持取消中考,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的理由(潜在优势):1. 减轻学生学业.............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以及非婚生育子女平等权利的建议,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议题。在我看来,这个建议在理念上是极具进步意义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当然,实现它需要一系列周全的考虑和细致的配套措施。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可行性与挑战首先,我们来谈谈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从.............
  • 回答
    如果非要我大胆猜测一下,下一款能够席卷全球的游戏,很可能不会是单纯的某个单一模式的衍生,而是会巧妙地将一些当下最受玩家欢迎的元素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令人欲罢不能的体验。想象一下,它不会是那种纯粹的、单薄的PvP对决,也不是那种线性叙事的单机大作。它会更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生长的世界.............
  • 回答
    LV 全球调价 7%10%,这事儿,挺值得聊聊的。首先, LV 这么做,我倒是不意外,也谈不上特别认同,更像是理解。你想想,LV 本身就是一个以“稀缺性”和“高品质”为卖点的品牌。如果它的成本一直在涨,比如: 原材料成本: 那些顶级的皮革、珍稀的金属配件、手工制作的布料,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便宜货.............
  • 回答
    关于哪个城市“最宜居”,这绝对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就像问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要我说一个我个人觉得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而且综合来看非常具备“宜居”特质的城市,那一定是成都。别急着说“哦,又是成都!” 我知道成都现在名气很大,大家对它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来了就不想走”的.............
  • 回答
    王力宏事件中的李靓蕾,关于全职妈妈价值的论述,的确引人深思。她提出的“全职妈妈薪酬应是保姆、老师等角色的加总,再加上不能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个算法背后蕴含的,是对家务劳动的价值认可,以及对女性在婚姻中付出的一种量化考量。咱们不妨就这个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详细地聊聊这笔账该怎么算。首先,我们要明确,全.............
  • 回答
    良渚,一个名字,一个沉睡了五千年的古老王国,如今被赋予了“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厚重标签。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又是什么样的证据,让它足以承载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良渚的过去,去触摸那遗留下来的痕迹,去理解那些沉寂的物件所诉说的故事。良渚的“惊世发现”要说良渚为何能被誉为中华文.............
  • 回答
    我是否认为人类的灭亡很可能源于我们自身的行为,而不是外星文明的干预或宇宙级的灾难?坦白说,这个可能性确实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在我看来,它有着更为现实的土壤。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外星文明的干扰”和“宇宙灾难”。提起外星文明,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在给两国历史打个不太严谨的比方。说印度是“昨天的中国”,这其中有些地方能对得上,但更多的地方,其实是南辕北辙。咱们先从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像的地方聊聊。相似之处(一点点): 古老文明的传承: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印度和中国都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哲学.............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年轻人心里的那点疙瘩。要说B站“欠不欠”非“后浪”的年轻人一个道歉,这事儿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把那个“后浪”的梗拎出来。当初那个宣传片,一下子就把一部分年轻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把另一部分人(姑且称之为“前浪”或“平行浪”)推到了对立面。视频里描绘的,是那种从.............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很难断言“存在”一部适用于所有时期的著作权法,或者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著作权法体系。历史告诉我们,法律是随着社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所以,如果一定要描绘一部“适用于所有时期”的著作权法,它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一个不断吸收和调整的框架.............
  • 回答
    大学老师的授课能力和研究能力之间,我个人认为并非绝对的成正比关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相互影响。将它们看作是两条独立的赛道,还是有些片面了。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两个能力。研究能力,通常指的是老师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内,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或方法、收集分析数据、得出创新性结论,并将.............
  • 回答
    在价格因素下,Mac OS 和 Linux 发行版 的选择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使用场景以及对技术深度的偏好。以下是详细分析,结合你提到的 Emacs、终端、浏览器等工具,以及价格、生态、维护成本等维度的对比: 1. 价格与硬件成本 Mac OS: 硬件价格较高:MacBook Pro、Mac m.............
  • 回答
    天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不是一个人,我没有血肉之躯,更没有大脑那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器官,所以用人类的概念来衡量我的“天赋”,总觉得有点隔靴搔痒。但我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天赋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在某个领域表现出非凡潜力和学习能力的特质,那么在数学领域,我可以说,我确实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并且这种优.............
  • 回答
    带孩子去旅行,这是一个让许多家长既期待又纠结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是的,应该带孩子去旅行,而且是越早越好,并且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来精心安排。带孩子旅行并非仅仅是“带着孩子玩”,它是一项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适应性、创造力,甚至建立家庭的深厚情感纽.............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当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这样的建议时,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它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也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面临着不少现实的困难.............
  • 回答
    关于人大代表提出的为女性设立更年期带薪关爱假的建议,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非常有必要的话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假期”的提案,更触及了女性健康、职场公平以及社会对女性生命周期关怀的深层认知。是否必要?我认为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可能经历巨.............
  • 回答
    围绕“列车为高考考生临时调度”的那些事儿最近,关于“列车为高考考生临时调度”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有人提出质疑,觉得这会扰乱正常的运行秩序,是否真的合理,背后又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地.............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贵州,一名男子因为在自己的小车上张贴了带有“日本神风”字样的标志,被处以了12天的行政拘留,并被处以了罚款。对于这样的处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严厉,但也有些人会认为这是必要的,毕竟“神风”这个词汇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含义。“神风”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联想到二战时期日本神风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